《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对付这些人,自来说公司的办法也很简单。既然你们不行开钱也行啊,你们就继续用井水或是跳水来喝呗。

    看着这些好像要跳脚的众人,这名伙计牢记着上头的吩咐,只是简单的说道:“诸位,咱们东家吩咐了。你们若想继续看报就得掏银子,否则就请你们走人吧。”

    “不看就不看……难不成老子不看这份破报纸还能少块肉不成?”那名茶楼的伙计高声喊了起来,随即转过身子摆出了就要离开的架势。

    只是当他走了几步后却发现周围的人的身形却依旧纹丝不动,不少人面面相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了好久,最后一名仆役打扮的年轻人才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个……诸位,好像三文钱也算不得什么,咱们试着买一份也不是不可以吧?小家伙……喏……这里是三文钱,给我来一份报纸!”

    “给……”报童接过铜板,将一份真理报递给了这名仆役。

    “喂……你这小子也太没骨气了吧,这玩意要三文钱你也愿意啊?”伙计看着这名仆役发了句牢骚。

    “你懂个屁!”这名仆役没好气的瞪了伙计一眼,“这份报纸是我家小姐特地吩咐我来买的,要是拿不回去我家小姐看不到这一期的红楼梦,她怪罪下来是你顶着还是我自己抗啊?”

    “对哟。”

    众人这才想起了这一茬,其实来自己要报纸的大部分都是伙计和各府邸的下人,他们都是奉了自己主人的命令来领这份报纸的。

    尤其是各个茶楼的伙计,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还在等着这份报纸看红楼梦,好为茶楼的客人说书呢,要是自己拿不回报纸而另外的伙计却拿了回去,这岂不意味着自己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没有红楼梦讲了吗?没有了红楼梦,茶楼里的客人岂不是要跑到别的茶楼去听书了?

    一想到这里,不少伙计的眼神立马就不对了。尼玛的,这已经上升到了自家的茶楼生意好坏的问题了,

    “罢了罢了……今天我就给你们东家一个面子,勉强买一份报纸回去吧!”

    不是谁谁开了这个头,很快这些人纷纷掏出了银子……

    时间到了中午,这个时间原本是众人吃饭休息的时间,但报社里的众人却全都呆在了报社的大厅里等待着前方不断传送回来的数据,神情很是有些焦急,在大厅里的首座上,杨峰正慢慢的品着香茗听着下面传来的汇报。

    “东城区卖出了三百二十八份?”

    “南城区卖出了四百五十三份……”

    “北城区……”

    到了中午的时候,各地方统计上来的数据经过汇总后,总共卖出了两千一百三十五份,这个数据让编辑室里的编辑们都有些失望起来,这跟他们心里的期望值相差有点大啊。

    “怎么……是不是都有些心灰意冷了?”杨峰看着众人笑问道。

    “伯爷……我们……”

    路自建有些羞愧的垂下了头,在此之前,真理报每期免费分发出去的三千份报纸全都被人一抢而空,这也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包括路自建在内的编辑们一个个都信心十足,认为凭借着自己的文笔和报纸的内容,真理报肯定可以一炮而红,轰动整个京城圈子。报纸的销售数量可以轻松的破万,他们这些编辑从而也一举成名,说不定还有人看上自己这些被埋没的人才。

    可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一记耳光,先前几期的报纸之所以被人一抢而空那是因为是免费的,本着不要白不要的心理,人家自然乐得收下,可一旦让别人自掏腰包买东西了,现实就会告诉他们自己屡试不中那是有着必然的原因的。

    “好了,诸位也不必沮丧!”杨峰笑着安慰道:“咱们的报纸刚刚发行才几期,京城的百姓不知道也是正常。况且咱们的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质量也确实堪忧,人家不喜欢也是正常的。”

    听到这里,编辑们的头垂得更低了。之前这些人都有着读书人的通病,一个个以为都是埋没在民间的管仲、刘伯温,自己之所以屡试不中是因为主考官眼睛瞎了,所以当他们听杨峰说可以把自己写的时事评论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给大众阅读时,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地兴奋。

    可当他们的文章真的刊登出去后听到众人的评价后他们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考不中不是主考官的眼睛有问题,而是自己家的文章确实不行。

    看到编辑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杨峰知道自己要是再不给众人打气的话恐怕这些人的人心就要散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他大笑道:“好了,都把头抬起来,胜负尚未可知呢,要知道今天咱们报纸刊登的可不仅是红楼梦这部话本,上面还有本伯为他们泡制的那片文章,想必应该会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的……”

    听了杨峰的话,路自建、梁子昕等编辑的脸上不但没有流露出任何开心的表情,反而全都露出担心的神情,只是碍于杨峰的面子他们又不能明说,一个个都低头不做声,看到众人全都是这个样子,杨峰也知道这一次自己放的炮实在是有些大了,也难怪他们都会露出这般模样。不过他也不想解释什么,还是让现实来告诉人们对错吧。

    果不出杨峰所料,将真理报买回去的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本被放在头版的红楼梦竟然被移到了第二版,最重要的头版上竟然放了一篇名为《赋税说》的文章,上面作者的署名凛然写着:杨峰。

    就在众人吃惊的同时,这片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写着:赋税,乃一国之根本、朝廷运行赖以之根基也,犹如人之血液一般不可或缺,若无人缴纳赋税则大明亡矣!

    这篇文章开片第一句话就阐述了赋税对于朝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而接下来第二句则是:大明赋税是如此之重要,洪武十年之时,我大明朝廷便有赋税一千五百多万两,至永乐年间更是达到两千余万两。大明立国至今已有两百余载,但收上来的赋税却越来越低,到了天启六年,我大明收上来的赋税只有区区五百多万两,为何如此之少?

    这片文章若是第一句话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那么第二句话就是让人看了心头猛然一跳了。

    接下来,杨峰在这片文章里阐述了赋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指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充足的赋税,那么官府便要瘫痪、军队就没有办法打仗、地方发生灾害就没有办法赈灾、甚至一旦一个地方出现叛乱也无法镇压,那么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政权覆灭的开始。

    可以说文章的前半段看得是让人心惊肉跳,而到了后半段后杨峰话锋一转就提到了为什么大明的人口越来越多,田地也没有减少,可赋税却越来越少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开国之初全国的土地大部分都在老百姓的手里,那时候的田赋是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所以随着朝廷可耕面积的不断增加,赋税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所以那个时候的大明才能横扫八荒,将蒙古鞑子打得哭爹喊娘。

    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大明的土地大都集中到了地主豪强的手里,而这些人身上全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而读书人是不用缴纳田赋的。如今的大明有八成的土地都在那些不用纳税的地主、士绅的手里,所以整个大明的田赋就靠着那拥有两成的土地的农民在缴纳,这才是大明能收上来的田赋越来越少的原因。

    说完了田赋,杨峰笔锋一转又说到了盐、铁、茶叶等赋税。并指出了这些原本应该由朝廷垄断的营生如今已经被江南地区的富绅豪强所垄断,每年交上来的商税也是越来越少,那些富商可以毫不犹豫的花成千上万两银子去替一个清倌人梳拢,却舍不得缴纳几百两银子的商税,一旦朝廷向他们征收商税他们便哭天喊地的哭诉朝廷与民争利。

    文章说到这里后又反问道,为何那些商人有那么大的胆子跟朝廷对着干,而朝廷却拿他们没办法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朝廷上有一个团体在为江南那些富商说话而已,每当朝廷要对江南征收赋税,这些人就会跳出来疯狂的叫嚣并反对朝廷任何对江南商人征收商税的政策,而这个团体的名字就叫做东林党!

    当看到这里时,所有看到这片文章的人无论是谁全都被吓呆当场,心里全都在暗叫着,这下天要被捅破了。

    “砰……”

    一声巨大的响声从高攀龙的府邸里传来,那是高攀龙最喜爱的一个花瓶被摔破了。

    “放肆……实在是太放肆了,这个杨峰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他这是要逼得我们跟他鱼死网破吗?”

    作为东林党骨干的钱谦益、李启元和房壮丽等数十名官员也全都在场,此时的他们一个个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道貌岸然,脸上全都浮现出了焦急、乃至惶恐的神情,他们知道,东林党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到了……

第三百五十章 各怀心思() 
《赋税说》一经刊登,就如同在京城里放了一枚特大号的炸弹,立刻将整个京城都引爆起来。

    第二天,原本依旧如同平常一样斜挂着一个布袋沿街叫卖报纸的报童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那么辛苦了,这些报童们刚来到大街便在第一时间被人群包围,许多早已等候在街头的百姓全都蜂拥而至,你一张我一张的将报纸买了下来,有的甚至一买就是好几份。

    在这些抢购报纸的人当中甚至还有许多平日里根本不识字的人,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买报纸时,这些人却振振有词的说:我是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我可以请识字的人念给我听嘛,当朝的江宁伯亲自写的赋税说,若是不听岂不是太遗憾了。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官员和士绅地主了。杨峰在赋税说里抨击最厉害的就属他们了,杨峰在赋税说里将这些人形容为一只只攀附在大明身上的蛀虫,拼命的吸食着大明的血肉,他们享受着大明带给他们的好处,但却不肯付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义务。

    每当朝廷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借口拼命推诿,而反观一旦有了好处他们就会象是闻到了血腥的饿狼一样第一时间往前扑,杨峰将这些人形容为大明的附骨之疽。

    随着人们的抢购,杨峰他们印的五千份报纸很快便宣布告竭,接到这个意外之喜的杨峰大手一挥只说了一句话:“再加印一万份!”

    看到杨峰的决定,郑妥娘、大玉儿以及一众编辑都劝杨峰要谨慎一些,即便要加印的话加印个两三千份就够了,一万份实在太冒险了,搞不好这么多报纸就得砸在手里。

    不过对于众人的劝阻杨峰毫不理会,只用了一句:本伯有银子,赔得起。就堵住了众人的嘴巴,人家有钱任性,你还能怎么着?

    不过事实的发展也证明的杨峰的预测是对的,印刷作坊里的上百名学徒和工人加班加点的做事,一份份报纸刚印出来便被报童们拿走,随后便销售一空,到了傍晚时分,印刷作坊加印出来的一万份报纸已经销售出了大半,剩下的一千多份报纸相信第二天也能销售完毕。

    随着第七期的《真理报》在京城蔓延开,整个京城都轰动了,第二天的朝会上更是象是炸了锅一样,无数的官员就像是吃了炸药一样向朱由校弹劾杨峰妖言祸国,不少人当场跪在大殿上请求朱由校下旨斩杀杨峰这个国之奸贼。

    面对满朝文武的群情汹涌,朱由校的反映依旧不出他们的意料,他不生气也不着急,而是对众位大臣说道:“臣尝闻,理越辩越明,既然诸位认为杨峰说的话都是妖言祸国,那么诸位也可以反驳嘛,只要你们能证明杨峰说的都是错的,那么朕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要不然朕现在便宣江宁伯上殿让诸位跟他当场对峙,只要诸位能将他说服朕便下旨处置他,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由校的话一出不少人都哑了,经过几次的交锋,这些官员们都知道杨峰可不是那些只会舞刀弄棒的武人,人家不但动手能力强悍,嘴炮那也是极为了得的,没看到上次就连高攀龙这个东林党的领袖也被气得大病一场吗?

    想要在朝堂上将他辩倒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小,更何况是人都看得出来杨峰这篇文章纯粹就是赤果果的在拍朱由校的马屁,毕竟赋税交上来巩固的是大明江山,朱由校除非是傻子才会反对呢,杨峰上有皇帝老子罩着,自己手中则握着兵权印把子,他们想要通过朝堂的手段把杨峰搞下来实在是太难了。

    赋税说的影响还在继续着,京城是什么地方?这里号称天子脚下,大明最重要的都城,这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整个大明的官吏、士绅乃至天下人所关注,杨峰的赋税说一出,一时间可谓是洛阳纸贵,整个京城都在传诵着赋税说。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在议论着杨峰的这个赋税说。说实话,从古至今就连种地的老农都知道交皇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却从来没有人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专门用大白话来写一片文章阐述赋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杨峰这篇赋税说洋洋洒洒一共写了一万多字。

    它不仅阐述了它的来源,更是将赋税提升到了国家兴亡的角度,由此还对大明各地的士绅商贾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并断言如果再继续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大明的灭亡将士迟早的事情,可以说《赋税说》一出杨峰就把整个大明的地主阶层和富商都得罪了。

    杨峰这一开地图炮不打紧,随着赋税说的在大明的飞速传播,整个大明就象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一时间杨峰这个名字也再次响彻整个大明,甚至还传到了关外的满清那里。

    对于这篇《赋税说》,痛恨它的人当然非常的多,但事无绝对,为这篇文章叫好的人同样也大有人在。就在许多人痛斥杨峰的这种“歪理邪说”的同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力挺杨峰,而第一个站出来力挺杨峰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魏公公。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感到很惊讶,魏公公贵为九千岁,平日里跟杨峰也没有什么交情往来,甚至在几年前还因为自己麾下银楼的生意问题垂涎过杨峰在海外的那条海上路线,双方虽然没有翻脸,但因此也发生过一些龌蹉的事情,现在怎么会力挺杨峰呢,这不科学啊?

    其实说这话的人本身对魏忠贤就不了解,魏忠贤是什么人啊,在杨峰来到大明之前他就是朱由校最信任的心腹,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提督这两个职位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由校之所以给了魏忠贤这么大的信任不是因为魏忠贤长得帅,也不是因为魏忠贤是陪着他一起从潜邸时就陪着他的老人,否则朱由校在潜邸时身边的太监至少也有几十个,朱由校为什么唯独宠信他一个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魏忠贤能替朱由校搞到银子。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明朝这么大,需要用银子的地方那么多,要花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君不见当年的万历皇帝为了弄银子,甚至把自己麾下的太监派到了大明各地,向地方征收矿税。

    奈何万历皇帝太小看了地方士绅们对于银子的执着了,为了反对万历皇帝的这项政策,他们甚至不惜煽动百姓将万历皇帝派下去的太监给杀死,然后还倒打一耙让他们在朝廷的代言人反咬一口,说那些太监横征暴敛弄得地方民不聊生,激起民变后被愤怒的百姓杀死。万历虽然知道原因,但最后也只能是打落了牙齿和血吞。

    魏忠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