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哑舍-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首娓傅囊馑迹Ω檬窍氚颜飧<系拇潭及蔚簦酶盖妆冉先菀椎奈赵谑掷锒皇苌恕!被刮幢渖纳倌晟粝缘糜行┲赡郏先ト词橇钊宋薇仁娣

太子朱标提起的心重新放回肚子 ,起身恭敬道“父皇用心良苦,儿臣诚恐”朱元璋此时并不在意朱标的态度,而是合上折扇,隔空点了点那边的朱允炆道“允炆,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想说的?”

朱允炆垂下眼帘,紧攥拳心用刺痛来给自己以力量。他听到自己稍微颤抖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皇祖父,可是你要如何确认你砍掉的都是荆棘,而不是未来可能生出的枝桠,甚或有可能是以后的枝干呢?”

太子朱标狠狠地吃了一惊,随后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其中有着担忧又有着自豪。

毕竟这样的话语,也就只能是初生留犊不怕虎的少年郎 才能说得出。

朱元璋并未动怒,反而是欣赏的看了眼站在殿中央的孙儿,并未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而问了另一个问题“今天你来这里,是为了你的父亲?还是为了那些官员?还是别的什么目的?”

朱允炆的身躯微微一僵,他自然可以说是为了担心父亲触怒皇祖父 ,也可以说是不忍皇祖父杀孽太重有违天和。甚至还可以用四书五经中大段大段的道理来驳斥他。但他忽然想到父亲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永远不要在你皇祖父面前说谎

所以,朱允炆低下了头,老老实实的承认道“我的同窗程聪今天没来大本堂上课……”

朱元璋轻轻地展开折扇,像是很满意孙儿的回答,微翘嘴角点点头道“朕知晓了,明日便任让回去上课。”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半晌,这才郑重的说道“至于你说的如何分辨荆棘与枝干,总有一天朕会让你知道的。”

朱允炆闻言一震,随即体会到了皇祖父话语间的未尽之意,无措的抬头和父亲对视一眼,父子俩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亮光。

公元1398年 御书房

朱允炆心情颇为复杂的坐在御案后,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坐在这个位置上,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是怎么的快。

父亲朱标渴望这个椅子渴望了二十五年,却在六年前因病去世了,皇祖父力排众议,立他为皇太孙。在前不久驾崩之后,这大明帝国的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今年才二十一岁的朱允炆觉得肩头异常沉重,他这样年轻,又怎么和皇祖父一样把持好这个帝国?

朱允炆盯着御案上静静躺着的那把折扇,皇祖父在去世前,已经把这折扇的来历和奥秘尽数告诉了他。这也让他了解了为何皇祖父笃定他杀的人都是荆棘上的刺,而不是枝条。

只是,他并不是想那么想用这把五明扇。

他从小在皇宫中长大,见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

这里的人说假话已经成了本能,因为有时候,不说假话根本活不下去。

况且,有时候即使说的是真话,也会被人当成假话。

而知道别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呢?

朱允炆想起皇祖父,觉得他这一生活的并不快活。

“明哲,你想知道他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吗?”朱允炆抬起头,看向在一旁陪她参阅奏折的程聪。明哲是他的字,取自《中论》明哲之士曰聪。

程聪的年纪和朱允炆差不多,他父亲本是吏部的参知政事,被李善长案牵连,若不是朱允炆那次鼓起勇气的求情,,他和他的家人恐怕早就已经成了那些冤死的灵魂。而且在朱允文登基之后,他就被封为内阁侍读,虽然官职不高,但可以直接在御前侍奉。这样的荣耀并没有让程聪失了分寸,反而越发谨慎小心起来。只见他沉吟了片刻,放下手中的奏折恭敬道“陛下,先不说水至清则无鱼,这假话又是如何判断的呢?若微臣知道河北大旱,而却上报一切安好,这是假话。但若微臣不知道河北大旱,而下面的官员却上报一切安好,微臣把这奏折呈到陛下面前,那这算是假话还是真话?”程聪说的有些绕口,但朱允炆却被说得一愣,顿时如醍醐灌顶。怪不得皇祖父杀了那么多人,实际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胆敢欺君。除了皇祖父想要杀鸡儆猴去掉异性开国功臣的心思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无辜冤死的,更何况欺上瞒下是官场上的潜规则。

只是皇祖父因为年少时的穷苦经历,对贪官污吏有着骨子里的仇恨,对于官员就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这一点即使是当了皇帝也没有改过来,一个月的奉禄只有区区七石五斗。朱允炆曾经好奇的打探过,一石禄米与就相当于五钱银子,也就是两石禄米才等于一两银子,少得可怜。更别说官员们都有一大家子要养,包括下人仆役,做官做到这种地步,不铤而走险根本就活不下去。

即使皇祖父对贪官污吏的严惩更是亘古未闻,在剥皮实草这么残酷的刑罚下,¨w/é/n r/én/ sh/ū w/ū¨贪官依旧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朱允炆在这里神游天外,但程聪并不赞同他在这种情况下开小差。整了整一袍,程聪恭敬地进言道“陛下,关于燕王殿下的事情,应当有所决断了。”唇边漾起苦笑,朱允文心想皇祖父朝异性功臣挥舞屠刀之时,却大肆分封诸侯王。皇祖父生前分封的二十五个藩王,其中二十四个都是他的叔叔。就因为功臣宿将都被诛杀殆尽,所以军权都落在了藩王手中,几乎每个藩王都拥有着自己的军队,位高权重,几乎成了一个个小帝国的宗主。而他就像一群狼包围下的弱小羊羔,就算是应天府的明城墙修建的再高再结实,也都无济于事。

四叔燕王朱棣分封燕京顺天府,他的三个儿子却留在都城应天府,表面上说是留在这里的大本堂学习,但说白了是留在这里做人质的。日前燕王朱棣递了奏折,自称病笃,乞求朱允炆放他的三个儿子回藩地,让他在逝前见他们最后一面。

是否同意四叔朱棣的要求,这一点朝中也争论不一,兵部侍郎齐秦力主收逮燕王三子为人质,用以牵制燕王的举动。而太常寺卿却认为收其三子,等于受柄朱棣,成为他起兵发乱的口实。而此时程聪提醒于他,就是这决断是时候要下了,否则拖久了时间,事情会越发糟糕。

朱允炆看着程聪递到他面前的奏折,讽刺的一笑。

他之前不知道皇祖父为何会选他来当继承人,毕竟从方面来看,四叔朱棣都更像皇祖父,不管是领兵还是政务都是杀伐决断。而皇祖父却直接将帝位传了他,即使是在二叔三叔逝去,按常理来说应该让四叔即位的情况下。

后来知道了五明扇的存在,便理解皇祖父的选择,定是皇祖父已经知晓四叔不以诚待人。而且现在回想起来,偏生那么巧,在皇祖父还没逝世前,序齿排到四叔前面的两个正当壮年的叔叔就先于皇祖父过世。

朱允炆越想越叹息,皇祖父拥有这柄五明扇,也许会是如虎添翼。但这柄五明扇在他手中,都可以分辨出来四叔所称重病是在说谎,而却没有人能告诉他,究竟应该怎么做。“明哲,帮朕起草个诏令,就说朕允了三个堂弟回去侍疾,然后再派北平左布政 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前去代朕探病。”朱允炆的脸上浮上了戏谑的神情,心想着自己那个一向正经的四叔也要不得不装病,就不由心中暗爽。不过旋即又敛去了笑容,他也就只能做些这样胡闹般的恶作剧,对面前群狼环饲的局面,却一筹莫展。

将视线又落到御案上的五明扇时,朱允玟不禁在心中暗道。

皇祖父啊!一个能辨真话假话的扇子,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啊……

公元1402年御书房

朱允炆独自坐在御案之后,双目怅然。外间的宫女太监们纷纷行走匆匆,间或还有哭泣声争吵声传来,往日肃静沉寂的宫殿之中一片凄惨哀戚,有时候还能听到很远处的厮杀声与刀剑 相碰的交击声。

看来自己真的不适合当一个皇帝,朱允炆俊秀的面容浮现自嘲的神情,他在这个皇位上坐了四年,看样子也该换人了。

自从四年前,他就一直在和自己的四叔朱棣做着各种争斗,到现在这种地步,他也不得不佩服对方。

正在反思着自己短暂的认识五年人生历程 ,朱允炆就听到外面的一阵奔跑声,刚抬起头就看见程聪一脸焦急的走进来,都未见礼,直接焦急地禀报道“陛下!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迎燕王那奸贼进都城了!”

朱允炆闻言脸上的笑容并未褪去,而是原来如此的点了点头道“怪不得朕听到外面的杀喊声停止了,原来是这个缘故。”

程聪见他的神情便吃了一惊,再环视四周,看着古玩物事均一扫而空的御书房,愕然道“陛下!这……这……”随即反应过来,他在外面看到的那些大包小包逃往宫外的太监宫女们,立刻勃然大怒道“那帮奴婢,简直!简直!”他本是斯文人,即使是一时惊怒交加,也挤不出一句骂人的话。

朱允炆挥了挥手道“是朕让他们拿着东西离开的,四书也是容不得人的,何必让他们陪朕一起上路。”

程聪心下一震,已知朱允文是萌生了死志,不禁上前一步道“陛下!您也走吧!此时正好城中大乱,陛下可逃往其他藩王处……”

朱允炆微笑地举手制止了程聪的话,淡淡道“一只羊羔,无论在哪里都是狼的猎物。从一只狼口中逃到另一只狼的嘴里,又有何区别呢?”他不等程聪再劝,便继续问道“明哲,你说我是不是根本不适合当皇帝?”

程聪闻言一怔,因为朱允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连朕这个自称都舍弃了。

看着端坐在御案之后,那个笑容中带着脆弱的年轻皇帝,程聪大怮“陛下。”

“别说假话哦,我可是能看得出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的。”朱允炆似笑非笑地把御案上的折扇拿在了手中,这御书房内能搬走的物事,他都赏了那些侍候的宫女太监们,唯一留在这里的,就只有这把五明扇。

程聪正色道“陛下,微臣永远会对陛下说真话。”他见朱允炆并不赶他走,反而在和他聊天,心中的恐慌渐渐变为安定,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他整了整凌乱的朝服,如往日问答一般恭敬进言道“陛下仁政,建文元年吏部报囚,已减至太祖时期三成。建文二年,诏减苏,松,嘉,湖各地重赋,每亩不过一斗,万民称颂。重新设立六部……”

御书房内,程聪清朗的声音静静回荡着,与外面嘈杂混乱的皇宫 就像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世界。

朱允炆静静地听着程聪一句句说着他的政绩,在御书房重新恢复宁静后,不由长叹一声道“太短了……只有四年……”

“是的,太短了。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太祖确实是给陛下留下一根拔掉刺的荆棘 ,但他没有想到没有刺保护的荆棘,反而会被人轻易的抢夺去。”站在这空荡荡的御书房内,程聪把以前不敢说的话,也都说了出来,朱允文曾和他说过那根荆棘的事情,这也让他感触颇多。

朱允炆怔怔的看着手中的五明扇,他不用打开,就知道程聪说的是真话。

正如他所表明的心迹一样,朱允炆也从未怀疑过他说的话会有半句虚言。包跨他身边的哪些儒臣,都是刚正不阿,直言谏诤,这四年之中,朱允炆竟是一次都未展开过这把五明扇。

“陛下,还有时间,您还是离开吧……”程聪见朱允炆神情松动 ,便立刻出言相劝,“就算……不喜欢当羊羔,也可以不当……”朱允炆听懂了他的意思,双目中掠过一丝亮光 ,但很快就泯灭了。

他从小就养在深宫之中,很早就被认定是未来的储君,每日学习的是四书五经和治国纲要,不知道自己不当皇帝 ,还能做什么。

程聪却抓住了他的这抹亮光 ,继续劝说道“陛下,您和我身形差不多,待会儿你穿我的朝服离开,在西角门有我的仆人等候。”“那你呢?”朱允炆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

我一会儿一把火烧了这座宫殿,自然就不会有人看的到我的脸了。〃程聪说得极为自然,一点都不把生死看在眼内。事实上,他觉得能为面前年轻的皇帝陛下尽忠,是他几时修来的福分。

朱允炆轻笑,摇了摇头说“不,我还有事需要你去做。你且过来。”说罢把手中的五明扇,缓缓展开。

朱棣志得意满的坐在马背上,刻意地拉紧马缰,放慢速度,从那些伏地叩拜 拜的官员们前徐徐走过 。

这种感觉真是该死的好!

看着熟悉的应天府都城毫不设防的对他敞开城门,朱棣如不是顾忌自己一向严肃冷硬的形象,真想仰天大笑,大吼一声我终于回来了!

哦,不,也许这时候应该换自称,是朕终于回来了!

朱棣正在心中暗暗意淫,眼角余光瞥见紧跟着他身后的是他的次子朱高煦,而不是他的长子朱高炽。

这次靖难之役,出力最多的就是他的次子朱高煦。在他即将决定与朱允炆划江而治的最后时刻,他的这个二儿子率兵赶到,一鼓作气过了长江。次功颇大,所以朱棣临阵也给了他一个许诺,言他大哥朱高炽多疾,若争得天下 ,便立他为太子。

朱棣自然知道这句话是哄他儿子高兴,不管什么朝代,太子的废立都会动摇国之根本,若日后长子朱高炽无甚大错,这皇位自是要传他的。

至于那承诺,自是假话。

朱棣这一生说过无数假话,他的母妃出身低微,他对外便声称自己是马皇后所出。在父皇面前都挑他喜欢听的说 ,对下属许以重诺。对自己儿子说几句假话,自然不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心理负担。朱棣一边如此冷酷地想着,一边看着紧跟在他身后,因为兴奋激动而涨得满脸通红的次子朱高煦,投以微笑赞许的神情。

朱高煦立刻因为这个目光,越发误会了,表情越发激动。

朱棣正想与他勉励几句,却听见前方 传来一阵骚乱声,他不悦的回过头,却愕然发现远处一阵浓烟冲天而起,正是皇宫的方向。

立刻挥鞭赶马,朱棣一路奔驰而去,叫人立即灭火。即使不派人查看,他也知道那定是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 朱允炆在自焚。他可不希望这个侄子就这么死了,他还想堂堂正正的从他手中禅位为皇,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他四年漫长的靖难之役才会在史书上被评价为正义之战。

可是看着已经燃烧起来的滔天火焰 ,朱棣几乎要咬碎了牙根。皇宫都是木制结构,只要烧起来就很难被扑灭。

所有人束手无策,只能静静的看着宏伟壮阔的皇宫付之一炬,没有人说话,都能感觉到这一把火烧尽了旧时代 的大明帝国 。

朱棣派人搜查朱允炆的下落 ,一无所获,所有的答案都表明朱允炆很有可能正在焚烧的宫殿之中。

所有人束手无策,只能静静地看着雄伟壮阔的皇宫付之一炬,没有人说话,都能感觉到这一把火烧尽了旧时代的大明帝国。

朱棣派人搜查朱允炆的下落,一无所获,所有的答案都表明朱允炆很有可能正在焚烧的宫殿之中。

“父王!有人说替建文帝传话。”这一烧就烧了一整天,在夕阳西下火势将灭之时,朱高煦拖着一个人走了过来。他们燕王一派,早就已经不称朱允炆为陛下,只称他为建文帝。

朱棣定睛一看,发现是一个穿着六品朝服的年轻男子,略一回忆,他便想起来此人是和朱允炆极为要好的内阁侍读,叫程聪的。此时他一身狼狈,朝服凌乱不堪,想来是在朱高煦带他过来之时 ,搜查过他身上是否藏有利刃武器。朱棣微眯双目,不怒而威道“哦?他留下什么话?”

“燕王殿下,请屏退左右,我接下来说的话最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