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董伟收到李青的信非常高兴,看到内容,他觉得事情很大条,就把信给了他爷爷和他爹看。他爹的意思是,朝廷有钦天监,这种预测的事情旁人不好说,至少等有点苗头了才好开口,万一是莫须有就不好了。
薛玉不是这样想的,黎民百姓在他心里最为重要。太上皇走之前把皇上和江山都托付给他了,他一定要做好。更何况现在皇上出征领兵,虽然是太子监国,可是太子才十五岁。他是一国宰相,他怎么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薛玉第一时间让各地御史调查汇报各地的情况。十天后,各地州府的奏折到了薛玉手里,薛玉气的砸了两盏茶杯,大骂监察御史们都是废物,这么大的事,他既然是从他孙子那里知道的。
薛玉把折子交到了中书省,由中书省拟定措施计划。中书省三天拟定的四套方案都被门下省驳回了。薛玉无奈只好同重臣当朝商讨,商讨两日无果。
第八十四章 朝廷抗旱()
薛玉提笔给皇上写了一奏折。他希望皇上能回朝处理朝政,如果边关实在是离不开他,可否请太上皇回京坐镇。
薛玉被朝廷的事烦的不行,从他派人查各地情况开始,到大殿争吵,月余都无果。薛玉此刻特别的想念太上皇,无比的羡慕朱彪。薛玉为黎民百姓担忧上火,吃饭的时候随口问了薛董伟有什么想法,毕竟这个事是他孙子发现的。
薛董伟饭后把李青要他查的资料全部搬到了薛玉面前,现在钦天监已经证明今年年景不好,会有大旱。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调度各地人手,在大难来之前做好应急措施。薛玉现在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孙子薛董伟,自从从临安县回来后,就奋发刻苦。这次的事也是多亏了孙子提醒,要不然误了黎民百姓,他万死难辞其究。
薛董伟准备的资料非常齐全,一百年内大大小小的旱灾全都被他查的清清楚楚,薛董伟还整理了一百年内朝廷对每次旱灾的处理方法和每次旱灾的结果。每次旱灾的程度和损失都单独罗列了出来,效果最好的方法也都做了注明。
第二天薛玉把那些资料搬到了大殿之上,所有官员就在大殿上阅读。傍晚的时候,中书省做了初步的计划方案,门下省在这半个月里,头一次全体通过。薛玉让他们回去拟定一个详细的章程,再下达。
朝廷上下都说大唐能有此人为宰相,是大唐之福社稷之福。
新年到了,李青地界的人白天依然在忙碌中,整个地界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外出收购的人也都还没有回来,李青特意让人准备了炖肉,分到每家,算是给大家过年了。只有那八家没有,现在他们也隐约的感到大旱真的要到来了。
张家几家人害怕了,找到张成那里表示想和李青等人一起度过难关。张成表示无能为力,当初李青说的很明白,只给他们三天考虑时间,三天过后死活不管。张家的五家人开始走动,想让多些人帮助他们让李青点头。李青知道后,让张成带了部分张家村的人离开李青地界,出去接应去各地收购的人。
年后朝廷的政令已经到了两道七十二州,各地纷纷开始挖井,储备粮食。家家户户都开始存水,存粮。各地粮食和水都开始紧张。
最早回来的是吴石,他是李青的脑残粉,对李青的命令全部执行,李青让三个月内必须回来,他两个半月准时的回来了。李青让所有人对他们这队人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辛苦的出去收购,感谢他们能按照命令如期的归来。
第二批回来的是郑林和李贵,李青依然让所有人做了热情的欢迎和感谢。
第三批回来的人是李庚和三旺,李青除了表示对他们迟迟不归的担心,也让所有人做了欢迎和感谢。
最后一队是四喜带队,他回到李青地界已经是春耕开始后半个月。他去的是淮南道,部分没有粮食的百姓已经开始逃荒了。他们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批难民,难民抢劫粮草。还好李青让张成提前带人接应,才无一人死亡。
四喜带人回来后,李青问了整个路上的过程。开始他们是打算准时回来的,因为遇见了一个北上的粮商,四喜才决定留下收粮的,四喜觉得他们收的最多,以后才会得到李青的重用。
在李青地界不管何时,李青重要的事都是找吴天,张成,李仁商量。就连吴石,李庚和郑林都比他们三兄弟做的事情重要。三娘总在他跟前让他多管点事,以后家业不能给外人,是要李家继承的,张成只是个姑爷,吴天更是外人。
所以在有人提议多收些粮食时候,四喜就动心了。可是仍有少数几人反对,其中一人叫李斌,见反对无用后写了信回李青地界,信被四处接人的张成拦截到了。
张成看到信后,赶紧带人前往淮南道接应。在河南道与淮南道地界处,张成等人遇见了和难民对持的四喜一行人。多亏了李斌一路上的联系,才能让张成带人找到他们。
李青得知事情经过后,没有生气,也没有做任何的处罚。就连天天跟在李青身后的王文生,见到如此冷静的李青都感到害怕。他们老大这是暴风雨的前奏吗?
李青吩咐人进城里请医馆大夫过来,还让打听一下有没有哪个医馆愿意入住李青地界的。如果有原意的,全部医馆家人都接过来,李青送房子,签长工契约。
李青还亲自带了礼品,去看了受伤的人,并且履行了契约条款。等他们伤养好后,那几个反对四喜当初决定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李斌。那些鼓动四喜留下收粮的人都安排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四喜被李青彻底遗忘了,李青对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死活的人,要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山上的寨子建设完成了,李青让所有老人孩子都搬去李青山去住。山寨的哨岗由吴石带领的孩子组成的少年民兵把守。李宅由三旺带人把手。李青地界周边算上大门,总共有四处需要把守。河上架了桥,桥上的哨岗由吴天带人把手;李青地界正门的城楼由王文生和李仁把守,李仁为主。剩下两处在张家村和吴家村的外侧,虽然那边正常是过不到人的,但是李青怕万一,那两处地方就由李庚和郑林把守。
由于张族长提出跟李青合作抗旱不成,那八家人抱成了一团,要和李青据理力争,李青怕张成难做,就让张成去了县城,张成住在县衙里,跟县令商议后续的合作。
现在旱灾已经开始了,临安县县令由于提前做了防范,和递交上书,被上峰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如果这次临安县能挺过去,他最少官升两级。县令很是感激李青,也知道这次的旱灾,临安县是要依靠李青地界的。所以热情款待了张成,表示他们愿意听李青的吩咐做事。
从入春开始,一场雨都没有下过,四月份开始就有其他村子的难民到临安县避难了。临安县是个中下县,人口在一千两百户左右。临安县治理的有八个村子,除了李青地界的三个村子,其他的五个村子都有难民陆续的来到临安县避难。
第八十五章 防卫力量()
临安县的大户多数都逃往去了府城或是其他地区。临安县存粮和救济粮有限,不只是临安县,灾区的各县救济粮都有限,尤其是他们重灾区。粮食由朝廷救济,可是水怎么办呢。县令没了办法,只能请张成代为转达临安县现在的情况,希望李青能出手帮助。
李青听张成说难民的事,给临安县县令写了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是:他只管当初的承诺,管衙门里所有人的吃喝;其他百姓他是无能为力。但是他有一个建议,就是让县令公开县里的存粮和官府赈灾下发的粮食。李青地界现在拿出一百担粮食和一百担水出售,难民可以拿着户籍到县衙处登记,凡是有地契房契的人,可以拿房契地契换取一定的粮食和水。
也可以用房契地契作为抵押,借粮食和水,但是抵押换取的会比较少,而且抵押有风险,如果一年内还不上,抵押物就会归李青所有。有户籍没有房子和地的,可以卖身,只要是八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壮年,都可以卖身。
他们卖身还可以换取粮食和水给家里人。如果一家人有壮年不想与家人分开又想要卖身的,可以拿房契地契,或是粮食钱财买‘卖身的名额’,一个卖身的名额算一老的和一小。也可以是你自己卖身,卖身后不要任何钱粮,一个卖身人可以带一老一小。算是卖一送二,不要卖身钱。
临安县县令看到李青的书信时,发呆了半盏茶的时间。临安县县令说道:“李青小友不愧是能建立李青地界的人啊”。
李青写信的时候,张成就在一旁,当时他就有劝李青别这样做,这样不是占百姓便宜么。他们就设个粥棚做个善人多好,李青没跟张成解释,就让他照办。张成没想到县令大人既然答应了。
县令能不同意吗,现在看来是李青占了便宜,可是这旱灾要多久才过去,李青能救灾多久,凭什么一直救济他们。如果李青突然停止救济,难民会不会造反闹事。人要死的时候,是不会管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李青这样做,加大了自己的财力和人力,又保障了临安县灾民的吃食,简直是一举两得。
临安县县令颁发了一道命令贴在城门处,还让人时不时的念给大家听。穷苦的百姓都要饿死渴死了,听到有人愿意买他们回去,带着户籍去了县衙。
县衙主簿核对了户籍,没有问题的,就按照李青说的,卖一带二的方式,给那些人开具了证明,写上了一家的信息。卖好的人就先住在县衙,满了十人,张成就派人赶着马车把他们送回李青地界。
不愿意卖身的人就拿银钱地契换取粮食和水,李青的家底在无上限的增加。
王文生在李青地界大门处严查这些人的证明,然后安排他们的住处。原来村子里的人,都住到了山上。村子里现在住的只有民兵团,守在各处哨岗的人是就近住的。剩下的房子都被李青征用了,就给新买来的人住。被买来的人看到有如此好的待遇,心里更放心了。
李青地界之前不愿意配合的那八户人家又开始闹上了,他们也没有水了。李青在上游河道干涸的时候,就切断了水源。张族长找了两天,李青都以上游水源枯竭为由给他堵了回去,而且还让他们去上游查看。李青现在用的水,都是私人的,是自己家的存水。各家都有存水,只不过是多是少罢了。
张族长等人都后悔了,但是当初李青说的明明白白,日后如何都不会再管他们。而且人家也说了,建设工程全部人都参与了,就是年岁大的也都是在家给年轻人带孩子或是给大伙做饭。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敢,就想得到照顾,李青从来不养闲人。
张族长等人都消停了,这次见李青救助这么多的难民,张家族长又带人去找李青。意思是你连外人都帮了,我们两个村子都算是亲戚,怎么就不管呢。
李青说道,”他们是全家卖身的,而且是有要求的,你们不信可以去城门看看,是县令大人发布的。我放宽条约,如果你们愿意全家卖身给我,我可以管你们,或者是你们可以拿房契地契换取食物和水。而且你们只有这一次机会,我只能买下两百户,太多的人我也养不起,好好考虑吧。“李青说完,就让人把他们请走了。
李青地界的那八家人,除了张族长家和李兴家是拿房契地契换粮食和水外,其他六家是全都卖身给了李青。他们觉得卖身比全家人渴死好。
张族长和李兴两家拿着粮食和水逃出了县城,他们认为逃出徐州府就可以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旱灾遍布了河南道和淮南道七十几个州,哪里是他们想象中的这样简单。
李青买了两百户的下人,所有人都交给了李贵管理。全部人先要经过吴天的训练,训练合格的,八岁以上的人参加防守,八岁以下的孩子的和老人被送上了山上。孩子进入少年民兵团,守上山入口,成年的守李青地界。老人在山上照看山地,洗衣做饭。
这些灾民老人上山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山林,地里还种了粮食。所有的全都被黄色的油纸盖住了大部分,难怪他们在村里都没有发现。大片的油纸绑在树枝上,田地上。树上的水汽会顺着油纸滴落到树下的桶里,滴落到外面的就会被土地吸收。山上还有一排排被油纸盖住的小水沟,最让人吃惊的是,盖在油纸下的水沟里面还有水。
在他们住的山寨上面,还有一处庄子,那处才是这山里被油纸盖的最严实的地方,他们猜测水应该是在那里,但是那里是不被允许去的,如果有人擅自过去,是要全家被赶出李青地界的。
他们上山前就知道,这里都是李青老爷的。他们虽然没有见过李青老爷,也知道李青老爷是个大善人。村民们只要提起李青,就能感觉到对他的尊敬。
第八十六章 李英战死()
监察御史上报各地受灾情况和救灾情况。河南道和淮南道两地受灾,旱灾情况比以往严重的多。要不是提早做了安排,受灾地区都会波及两道以外的其他道。
像这样三个月的旱灾,损失的已经很低了,死亡总人口在十万以内。
最为突出的是徐州府上奏的奏折,徐州府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徐州府管辖的临安县,三个月来无受灾死亡人口,既无人因旱灾渴死饿死的。
当时徐州府府尹看到临安的奏折时,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无死亡。第二反应就是这应该是真的。临安县县令是他下属,在临安县做了十年县令,在他手下干了六年。虽然临安县令不是什么聪明人,但是他绝对不是个蠢人。这个时候上报这样的人数,如果是假的,不是找死么。
临安县令奏折里还附加了一封奏信,信中写明,临安县总共一千两百户,灾荒逃走一百多户。李青是临安县的第一大户,持有临安县管辖三分之一的土地。百姓称这些土地范围为李青地界,李青地界上有三百多户,全部由李青供给粮食和水。从赈灾开始,李青地界的所有人没有领过一粒赈灾的粮食,县衙所有吃食均由李青地界负责。赈灾的粮食全部用于救济于剩下的七百户,全临安县的用水最近半个月都是李青免费供应的。顾无人因受灾而死。
信中还说了李青的请求,请求如下:李青唯一的要求,是求朝廷能给予帮助。同意李青后面赈灾的粮食和水是出借给朝廷的。李青地界现如今的存水不多了,李青希望再赈灾下去,所出的粮食和水算是借给朝廷的,希望灾情过后可以还给他。他李青家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帮助百姓,他现在已经是周身欠债了。他现在已经借了很多银钱,准备南下够粮和水。
徐州府府尹洛知府看到这封信,心中既感动又震撼,一个地主能做到这样,朝廷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他决定如实上交这份奏折。
他手下五个县都是受灾的重灾区,其他四个县出现的死亡在其他州都是排在最前面的,他已经准备好灾情过后被罢官免职了。可是当他看到临安县令写的奏折时,他知道他有救了。他没有时间去调查这些,他愿意赌一把,相信临安县令,相信有李青这个人。
薛玉看到临安县县令的奏折后,拿去了朝堂,给众官传阅。
朝堂众人传阅奏折,议论纷纷。朝堂上分两批人,一批人认为徐州府临安县能发生如此情况,是大唐福社稷之福,应该给予嘉奖,并且让其他州府效仿。另一批人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