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将刚刚的战略记下,李大成问起了振威军的情况,这场仗剩下的六万振威军,才是以后战争的主力,武卫军什么的让他们滚犊子就好。津沽一带最近几个月,老娘们说了不算,桂贝勒说了算。
“我要说的就是这个,下面开始吃人了,这事儿做不得啊!
振威军要是吃了人,这举国上下,还不把振威军看成一群畜生?”
之前李大成下的军令是将振威军死伤的人员埋在土坡附近,将洋鬼子的尸体丢到海河干流,黄庄一带有条河,但不是海河干流,不能直接入海,从黄庄土坡到海河干流,起码还有二十多里的距离,大战之后,谁也不愿意干这个倒霉营生,李大成命令之中可以吃肉的一节,也就成了振威军上下遵行的命令,吃掉总比运出去省力一些吧?
群胆儿这个东西,打仗需要,吃人也需要,与武卫军这样的正规军相比后勤,振威军就寒碜的没边了,武卫军行军有专门的辎重部队跟伙夫,振威军是没有的,饿了在地里弄些还在灌浆期的高粱、麦穗,就是振威军的军粮,这玩意儿吃个新鲜倒好,做主食就难以下咽喽……
从昨天开始到今天傍晚,一日两夜的功夫,振威军上下没有正经的开过饭,土坡上一场生死战之后,振威军上下许多人都看破了生死,身体疲乏绝处逢生之后,谁愿意干搬运尸体的苦力活儿呢?
人肉这东西有一个吃的,就能拉起十个,有十个就有成百上千,有成百上千就有振威军从上到下,李大成的作为这次真是惹得王五有些不痛快了,吃人肉,这不是人干的事儿。
这事儿做了,振威军无论打的多好,都不可能成为朝廷的官军,一支吃人的队伍,哪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们引入朝廷?李大成这么做就是在断了几十万人的去路,这事儿由不得王五妥协。
“哦……吃人了?也无所谓!八千洋鬼子够吃,咱们的人要好好埋葬,棺材咱们是没有的,这墓穴一定要挖好。
等下面炖好了肉,给我也来上一锅。”
将铅笔插到缴获的笔记本之中,李大成轻飘飘的给了王五答复,吃人不是什么坏事儿,说不定,最先激发出暴虐之气的就是振威军上下的十几万人,一个人的出肉率跟一口猪差不多,八千人的洋鬼子,怎么也得有六七万斤肉,这还省粮食了。
这次战争过后。振威军总要剩个几万人的,这几万人以后慢慢的开枝散叶,就会影响几百万人上千万人,不错!
“大成。五哥是不是看错你了?”
挥手将帐篷中的人赶了出去,王五站到了李大成的对面,盯着李大成的双眼问到。
“五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将记着以后战略的笔记本放好,李大成看着王五。有些迷糊的问道。
“大成,你组织振威军抵抗洋鬼子,为的是什么?”
“这个啊?家国天下,这话差不多吧?”
“家国天下?
大成呐!你劫掠京师,五哥不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五哥也清楚,赈济灾民需要银子,而且你在京师做的事儿,也算仁义。
但劫掠京师的财物,你都用于赈济灾民了吗?你拿出来的怕只是九牛一毛吧?
在津门与洋鬼子开战。你李大成也是站在了大义一边,这才有了五哥带着京城的江湖豪杰来津参战,五哥也是靠这个说服李存义的,这才有了津门左近的义和团投入振威军。
但这一仗你干了什么?现在又在干什么?五哥是真的看不明白了,古往今来,吃人的军队不是没有,但这些人有哪一个成事儿了?
大成!你在做什么?你又要做什么?”
王五能跟着李大成,大义是很重要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大义的名分,名满京华的大刀王五会跟着李大成做事儿?想去吧!
到了津门之后。李大成行事也算可圈可点,虽说私底下做了不少脏事儿、烂事儿,但这些事儿王五也可以接受。
开战之后的李大成,王五就有些看不明白了。不顾振威军上下的生死,数次纵容聂士成,现在还纵容没有粮草的振威军士卒吃人,在王五看来,李大成完全就是把振威军当做了朝廷的替死鬼,这事儿不该呐!
“五哥。你的话说的不错,但兄弟也有几个问题问一问五哥。”
王五认真了,李大成也认真了起来,王五的价值很大,功夫的传播需要王五,这个人李大成必须要留住。
“今夜咱们兄弟俩有时间,你说吧!”
“好!我想问问五哥,这大清朝自道光朝开始就受洋鬼子的欺凌,原因何在?”
“大抵是朝廷出了问题,若是朝廷能推行新政,国富民强未尝不可!”
“哈,五哥倒也有些见解,但这不是原因所在,开战之前,我也有些迷糊,但开战之后,我明白了!
大清之弱,不是弱在了朝政上,而是弱在了人心上。
官军不可用,为什么?因为他们怕死呐!大清上下至少有百万军队吧?
自道光朝开始,洋鬼子入侵我国,从来没有过超过五万人的军队,若官军上下人人死战,百万官军,四万万老百姓,干不过洋鬼子?
甲午一战,官军有枪有炮,还有一支北洋舰队,对上东洋的小日本,一样的败局,为什么?朝廷不成是其一,这天下的人心不成了,才是关键!
昨夜一战,五哥也是亲临战场的,洋鬼子比振威军壮实多少?小日本比振威军壮实多少?比一比、看一看,咱们与洋鬼子不差多少,比小日本只强不弱,可结果怎么样?
三个振威军打不过一个三寸丁,一群人被几个人追着杀,这些五哥不会没见过吧?这又是为什么?五哥你清楚吗?
还是人心呐!没有一颗吃人的心,就只能被欺负,振威军上下从哪来的?义和团的拳民呐!这还是练过的,尚且如此怯懦,若是平民百姓,他们又怯懦到了什么程度?
许多人都说,咱们受欺负,是大清朝廷太过怯懦,五哥你想过没有,若天下百姓人心不怯,即便是朝廷怯懦,谁又敢来欺负咱们?
这人心不变,国势再强,咱们也是受欺负的命,不在满清或是别个当政。
若朝廷的大臣们人人不惧,哪会让一个老娘们主导国政?若天下百姓人人血性,哪有洋鬼子的欺凌?哪有这许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
五哥,你觉得兄弟说的对吗?
兄弟要做的就是通过津门一战,振奋天下人心,朝廷不济事推翻了就好,满清不可心杀绝了就好。关键还是人心呐!没有一颗吃人的心,咱们的百姓以后世代都要受欺负,抬不起头的!
或许兄弟我说的过激了一些,但国情大抵如是。此战大清必败,败了之后又是几万万的赔款,这些赔款从何而来,还不是盘剥、欺辱百姓而来?
兄弟这么说,五哥明白吗?”
将自己这些天的感悟说了出来。李大成的心里也轻松了一下,积贫积弱,这词儿在李大成看来并不适合现在的大清,积贫积弱的只是大清的朝廷与百姓,真正掌握着大清财富的人,绝不能说他们是积贫积弱。
大清穷吗?不穷!而且富的很,直隶官署也有大清上下财税的记录,这些李大成听顾其行说过,仅天津一个口岸,一年的货物吞吐量就在两三千万海关银上下。算成是银元四五千万,英镑五六百万,烟台那边也有两千多万,这是北方的两大港,再看上海、广州、宁波、厦门等口岸,这帐就大了。
大清一年财税八千多万两,民间的生产总值又有多少?恐怕几十亿两银子的总值有吧?
一个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国家,一个生产总值几十亿两银子的国家,一个开展了近三十年洋务的国家,被小日本一个四五千万人口。面积不及一个省大的国家,欺负的割地赔款,这事儿单单一个朝廷不成是说不通的。
战败求和,满清朝廷是有很大的责任。这大清上下的四万万五千万百姓就没有责任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都不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国家了,这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人人为己,换来的就是任人欺凌,自怨自艾那是受的欺凌不够,这样的人活该!
富民强国。不是借用几个理论可以做到的,而是实干,踏踏实实的干,鬼子来了与他们血干,没有敌人就得苦干,这就是李大成对大清的认识以及救国的办法。
实业不能救国,教育不能救国,真的是这样吗?究竟是谁在扭曲这些东西?太深的东西李大成没有说,但愿人心这浅显一些的道理,王五能够听得明白吧?
“唉……大成,你说的这些道理五哥觉得可以,但是五哥认可,别人也认可吗?”
长叹一声,王五也无话可说了,摆事实讲道理,李大成的话有凭有据,没法辩驳的,朝廷有罪百姓无罪,这道理说不通的。
“呵呵……五哥,你还能活多少年?今年五十六了吧?
你来看着兄弟做事儿如何?”
五十六,在大清也算是长寿了,多半的老百姓活不过四十,那些因饥饿夭折的孩子更不能说了,在李大成看来,打仗死个千八百万都不会伤及大清的筋骨,津沽一战刚刚开始,十几万人,这才哪到哪?
只要以后能有个相对安定的政局,商业稍一发展,就能让更多的人不至于饿死,这里面的帐细算可就大了,只要能说通了王五,有他坚定的站在自己身边,江湖客、武林中人多得是。
“此事五哥这边没话说,但吃人的事儿,五哥还是……”
“吃已经吃了,谁也改不了,咱们兄弟慢慢走慢慢看,五哥你以后细看我李大成究竟是好是坏!
咱们先不说这个了,整军备战,明天抢下大沽口之后咱们再说可好?”
时间对李大成来说很重要,李大憨的一半人马还在军粮城一带呢!也不知夺下了没有,明天必须向大沽口进发,两天之内必须攻陷大沽口,不然洋鬼子回过味,就有充足的时间去破坏大沽口的火炮了。(。)
第一百三十章 乘胜而击(中)()
王五这边说的半零不落,帐外又传来了聂士成的声响,王五是护卫统领可以随便进出,聂士成是不成的。
“让他进来!”
聂士成闹的恐怕与王五一样,吃人这事儿许多人都不能接受,让人深恶痛绝呐!
“二爷,振威军再怎么说也是太后御批营号的官军,朝廷煌煌之师岂可食人?
振威军之营号堂堂正正,怎可做吃人这种下贱、无耻、丧尽天良之事?”
指着李大成,聂士成将这些天心里的憋屈,一下发泄了出来,此举貌似在劝诫李大成,但是里面有与劝诫不同的味道。
桂顺已经算是崛起了,振威军的崛起此战之后也是顺理成章,湘军、淮军、武卫军、北洋军,这里面的弯弯绕可是不少,李大成虽说不想参与官场政争,但他并不缺心眼儿,这事儿两说着。
“聂士成,你觉得是你傻呢?还是老子傻?
这几天老子已经给足你面子了,津门军管集中火炮、枪械、人马,你跟老子打了多少埋伏?
贾家沽阻击战,武卫军做主力牵制洋鬼子的援军,你聂士成是应了军令的,可你又是怎么做的?若贾家沽一战,武卫军能死死的咬住洋鬼子的援军,给振威军创造近身接战的机会,参战的振威军十五万人,何至于逃散伤亡大半?
黄庄、何庄歼灭战,老子的军令是武卫军全军出动,你是怎么做的?偷梁换柱、瞒天过海?路上那两千武卫前军的精锐你怎么说?歼灭战之中,武卫军出工不出力,大半躲在振威军的身后,这话你聂士成又怎么说?老子的振威军伤亡如此之大,你怎么交代?
大战之后,以休整为名撤回津门,你又是怎么想的?
振威军?朝廷煌煌之师?堂堂正正之师?你聂士成何曾有一日将振威军当官军来看?
吃人又怎么了?老子的振威军可以灭掉一万余洋鬼子,你的武卫军能吗?
朝廷的军队是看战力还是看军容,这事儿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此时撤回津门,在老子看来对武卫军上下是极不明智的。
若老子的振威军在大沽口打出了声威,你聂士成将武卫军置身于何处呐?回了津门,你的折子上了。将来就不怕贝勒爷找你武卫军的后账?
带着你的人赶紧滚蛋!
两天之内扫灭津门租界,不然老子让贝勒爷参李鸿章一本,洋务三十年,练出的海军不成,陆军也不成。老子倒要看看你们如何自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与战争有时候也是主次颠倒的,现在的战争可以左右政局,这一仗之后,桂顺的旗杆子就算是立起来了,再战一局只要李大成打的差不多,这根旗杆子比李鸿章要粗得多也稳固的多,李鸿章能挺三十年,桂顺挺个十年八年,轻而易举!
津门这一仗快打完了。但后续的营生才刚刚开始,振威军打得好,这事儿也是两说着,结果如何就看桂顺的折子怎么上了,接下来,就不是桂顺四处巴结人的时候了,北洋、南洋都要反过头给桂顺溜沟子的,不想干,那好,就让桂顺上道折子。全盘否了南北洋开展了三十年的洋务,将涉及洋务的一众项目,进行二次分配,原有的利益团体。一并送去坐黑牢。
这话虽说威胁的成分居多,但并不是不可一试,官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这里面的油水可大了去了,在这样的利益面前,各大督抚的面子算屁?
“标下罪过了!”
李大成一番话说得聂士成大汗淋漓。帐这么一算,有些心思就要命了,如果真如李大成所说,桂顺在津门携不世战功,找李鸿章李中堂的麻烦,北洋何在?
“哼哼……有些话该怎么说,有些事儿该怎么做,回去好好问一问贝勒爷身边的顾先生,这样稳妥。
明日振威军要开拔打大沽口,你有什么建议吗?”
堂堂武卫军的一军之主帅,被朝廷吓得跟鹌鹑一般,大清朝的人心虽说有问题,但朝廷的问题更大一些,老娘们的权术不错,但祸国殃民喽!这是要遭报应的。
“二爷垂询,标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津沽一带有三处所在是关键,一是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二是大沽船坞,三是军粮城。
以标下愚见,攻掠津沽,当先下军粮城,后下大沽口,最后再打大沽船坞。
津沽地界以大沽口炮台、北塘双垒为要,只要下了这两处炮台,即可封锁津沽一带的河口。”
“说的还算不错!既然不错,老子就给你一个建议,武卫军回转津门,半数即可!
剩下的两千精锐,最好还是走一趟大沽口为妙,不然……”
“标下谢二爷指点,标下这就传令武卫军全数回转!”
“无需如此,一半就好,津门租界那边也是苦战,选将要仔细一些。”
威胁归威胁,但事儿该怎么做李大成还是清楚的,全盘否定洋务,对桂顺来说利弊各半,抓了权力也就得罪了好大一批人,与针锋相对比,大家还是和光同尘更好一些,有利无弊才是最好的结果,洋务这口锅里的油水,只要有了权力,少不了桂顺的。
武卫军对李大成来说现在已经没用了,但他背后的势力对桂顺来说用处不小,朝廷的事儿与李大成的关系不大,武卫军能打与否、可用与否,就不是他要关心的了,用武卫军打大沽口,这里面桂顺的政治利益居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