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小侯爷-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修行礼道:“老师,弟子回来了。”

    话语中,带着庆幸,更带着再见恩师的欣喜。对刘修而言,庞统存在的意义,甚至比刘表更加的深沉。

    庞统道:“叔父,我也回来了。”

    笑嘻嘻的面容,带着欣喜,只是,那张脸着实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的喜感。

    庞德公脸上有着自豪的神色,道:“回来就好,回来了,意味着江东孙权的谋划失效了。”

    刘修道:“这次出使江东,可谓是收获丰厚。”

    庞德公眉头一挑,问道:“有什么收获?”

    刘修面带微笑,缓缓道:“这一次的收获,大致有三。”

    “第一,荆州和江东联姻的事情顺利解决了,如今的舆论,都是江东悔婚,孙权背了黑锅。我和月英的事情,不再受到影响。”

    “第二,鲁肃是孙权的心腹,如今替我效力。一消一涨,江东的实力削弱,荆州的力量增强,对我们更加有利。”

    “第三,太史慈率兵攻入长沙郡,必定再一次中计。太史慈再败一场,豫章郡的力量进一步的削弱,今后攻打豫章郡,必定更加的容易。”

    刘修眼中神采飞扬,道:“这一切,都是孙权自己送上门来的。这一战,孙权赔了大将又折兵,损失太大了。”

    庞德公捋着颌下胡须,疑惑道:“鲁肃不是死了吗?”

    刘修说道:“我担心孙权派人找到父亲,到时候父亲下令,又不得不交出鲁肃。故此,提前让鲁肃假死了。鲁肃成了活死人,无法再抛头露面,最终不得不替我效力。”

    庞德公称赞道:“先发制人,的确不错。”

    顿了顿,庞德公道:“你前往江东迎亲,是怎么逃出困境的,详细说说。”

    刘修说道:“弟子到了江东后,利用江东本土世家对孙氏的怨恨,以及许贡余孽对孙氏的怨恨,让他们出手”

    从开始布局,到出逃,最后撤回江夏,刘修简单说了一遍。

    庞德公听完之后,称赞道:“孙权、周瑜被你戏耍,下了一盘好棋。”

    “报!”

    忽然,管家庞福走了进来。

    庞福禀报道:“老爷,黄承彦和黄月英来了。”

    “快请。”庞德公道。

    “不用请,老夫已经来了。”黄承彦洪亮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他穿着黑色的袍服,外罩一件虎皮大氅,走进来后,盯着刘修的,哼声道:“如果不是女儿不争气,老夫才不会上来。”

    一句话,庞德公顿时笑了起来。

    黄月英站在黄承彦的身后,羞红了脸,本就被冷风吹红的脸,滚烫滚烫的。

    落座后,黄承彦道:“修小子,婚事是怎么解决的?”

    诚然,黄承彦知晓了江东悔婚的消息,知道刘修不用娶孙尚香,可想到刘修去江东迎亲的事情,心中就有一个疙瘩。

    丈人看女婿,越看越不爽。

    刘修看了眼黄月英,简单说了一遍在江东的事情。

    黄承彦还要说话,却被庞德公打断了,道:“承彦,两个小年轻许久不见,自然有许多私密的话,你不要像个婆娘一样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了,让他们下去吧。”

    “你”

    黄承彦横眉竖眼,却是哼了声。

    一摆手,黄承彦道:“好了,下去吧。”

    刘修拱手向庞德公、黄承彦道了声谢,和黄月英一起离开了大厅。

    两人出了住宅,在山中慢步。

    冷风袭来,刘修揽住黄月英的肩膀,一边走,一边说着前往江东的事情。最后,刘修打趣道:“月英,没有做成小妾,是不是很失望?”

    黄月英哼了声,伸手捶了刘修的肩膀一下,嗔怪道:“你就会取笑我,当时,那不是没办法了。”

    刘修笑了笑,揽着黄月英的手,却是更紧了。

    黄月英道:“走,我们下山去,我有一件东西给你看。”

    “什么东西?”刘修问道。

    黄月英故作神秘,神神秘秘的道:“看了就知道。”

    刘修心中份外好奇,询问黄月英,可黄月英总是不说,更是勾起了刘修的好奇心。下了山后,两人来到黄月英的院子中。

    黄月英道:“等着,我一会儿就出来。”

    刘修被蒙在鼓里,又猜不到,只得乖乖的等着。不一会儿,黄月英出来了。黄月英的手中,拿着一个铁器锻造的管状器件,长约一尺,直径约莫一寸半。

    黄月英兴奋的道:“这是给你的。”

    “给我的?”

    刘修的眼中,一阵好奇。

    到现在,刘修不知道黄月英手中的器件是做什么的。

    黄月英道:“这是我专门制做的袖箭,绑在手臂上,能够发射一支小箭。虽然只有一支小箭,但关键时候,能起到防身的作用。当初和邓厉交手,如果你的手臂上有袖箭,这一支袖箭,就可以起到致命的攻击。”

    “我给你示范一下。”

    黄月英拿着箭筒,摁下箭筒上的开关。

    “咻!”

    箭光闪烁,小箭激射出去,嘭一声射入院子的墙壁中。其箭头,已经完全射入墙体,力道非常大。

    黄月英取出专门打造的小箭,装填好,道:“把袖箭随身绑在手臂上,就可以了。箭筒不重,携带也方便,对你没什么影响。”

    刘修心中,却是感动不已。

    这丫头制作出袖箭,是因为在鹿门山遇到邓厉,才想到了这么做。

    一切,是为了他的安全。

    刘修挽起左手的袖子,让黄月英绑上了袖箭。黄月英用丝绸做了一个长半尺宽一尺的绸带,把绸带绑在刘修的手臂上,保证刘修手臂的舒适,再绑上了袖箭。

    一切完成,黄月英的脸上,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刘修看着黄月英,情不自禁的吻了上去。登时,黄月英便僵在了原地。她挣扎了两下,最终便沦陷了下去。

    热吻过后,黄月英脸上已经红潮遍布,娇羞道:“坏人,大白天的,多丢人。”

    刘修说道:“你的意思是,晚上等我来?”

    黄月英眼中流露出戏谑的神色,笑吟吟的道:“你要来,父亲必定打断你的腿,哼,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刘修道:“没事儿,我跑得快。”

    黄月英道:“爹爹关门放狗,看你怎么跑。”

    两人说说笑笑,打趣着,出了黄家,又往鹿门山上行去。这晚上,庞德公在山上设宴,黄承彦、司马徽、庞统、刘修、庞山民、庞林等人,全都参与了。

    这是刘修离开鹿门山后,第一次这么热闹。

    刘修前往攸县赴任,鹿门山就冷清了下来,一方面庞统、刘修等人不在,诸葛亮已经出仕,徐庶、孟建等人,忙各自的事情;另一方面,庞德公喜好清净,来的人本身就少。

    以至于,除了司马徽、黄承彦外,少有人来。

    刘修的返回,让庞家和黄家的人都齐聚了,气氛难得热闹一次。这一晚上,庞统跳了两曲舞,刘修做了两首诗。最后,庞德公、黄承彦都喝醉了,庞统更是烂醉如泥。

    唯独刘修和黄虎两人,仍然是清醒的。

    黄虎一个人喝闷酒,每人搭理他,可他一边喝酒,一边吃肉,却自得其乐。宴席一开始,他吃肉喝酒,结束的时候,他还在喝酒吃肉,端的是酒量和食量惊人。

    刘修让庞福把人送去休息,才带着黄虎去休息。

第196章 徐庶母子() 
鹿门山下,曲水环绕。

    一座住宅中,炊烟聊聊,正在准备午饭。这一座住宅的周围,用一根根竹子围起来形成栅栏,里面是搭建的竹屋。

    院子中,一个中年人正在劈柴。

    屋檐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媪,则在煮饭。

    “元直,当初修公子拜访你的时候,邀请你出仕,你怎么就不同意,偏偏定了个一年的期限呢?如果明年修公子达不到你的要求,你怎么办呢?”

    老媪面容慈祥,眼神清亮有神,透着一丝刚毅。

    中年人,正是徐庶。

    当初刘修让庞德公派人去颍川迎接徐庶的母亲,最终把徐母接到了鹿门山。一开始,徐母和邓艾的母亲在山上居住,可是徐庶住在山下。徐母思念儿子,干脆搬下山,和儿子一块居住。

    庞家得知后,打算为徐庶重新盖房子,徐母却拒绝了。

    三两间竹屋,已经足够了。

    只要儿子在身边,徐母就觉得非常的满足。

    只是她了解到了徐庶和刘修的约定后,觉得徐庶太自傲了。人家刘修是刘荆州的儿子,是名正言顺的皇室宗亲,而且亲自给天子拜寿,是见过天子的人。

    徐庶竟然看不上,还约定了一年的期限。

    徐母又气又恨,却无可奈何。

    徐庶脸上有着恬淡的笑容,道:“娘亲,修公子一年内无法夺下豫章郡,只能证明儿子的眼光不行。不过儿子相信,这并非难事。”

    当即,徐庶说了最近发生的一些关于刘修的事情。

    对于自家娘亲,徐庶没什么隐瞒的。

    徐母听了后,脸上流露出笑容,道:“这个修公子,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闯下了诺大的基业,很不容易。”

    徐庶感慨道:“以庶子之身,闯下基业,的确不凡。”

    娘两先聊着,忽然,院子中的狗狂叫起来。

    “汪!汪!”

    家狗狂吠,徐庶站起身,往院子外面看去。他瞳孔一缩,一下愣住了。旋即,他连忙道:“娘亲,把狗牵到家里去,收拾一下,修公子来了。”

    官道上,刘修带着黄虎来了。

    黄虎没有带擂鼓瓮金锤,双手提着的,是大包小包的礼物。

    徐庶打开门,拱手道:“修公子,快请。”

    刘修道:“元直兄,打扰了。”

    进入院子中,徐母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笑意,道:“老身见过修公子。”

    刘修作为晚辈,回礼道:“伯母不必如此,我和元直是同门师兄,伯母是元直的母亲,也相当于晚辈的母亲。哪有当母亲的,给儿子行礼的。”

    徐母听了后,褶皱的脸上笑容灿烂。

    刘修挥手,黄虎连忙递上了礼物,刘修解释道:“伯母来襄阳,晚辈现在才来拜访,实在是失礼了,还请伯母多多见谅。”

    徐母觉得刘修会做人,喜滋滋的收了礼物,道:“你们聊,老身去准备午饭。”

    徐庶道:“修公子,家母就是这样,别见怪。”

    刘修微微一笑,道:“伯母在元直兄的身边,是好事儿,有什么见怪的。依我看,母慈子孝,天伦之乐啊。”

    一番感慨,却透着一丝的伤感。

    徐庶心思一转,明白刘修早年丧母。他马上转移话题,道:“修公子出使江东,可算是圆满成功了。”

    刘修说道:“虽然惊险,却终于回来了。”

    徐庶话锋一转,却正色道:“关于江东的各种消息,我也仔细分析了。虽然有一些细节不了解,但我认为,修公子处理得太危险了,稍不注意,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刘修道:“愿闻其详。”

    徐庶正色道:“第一,不该答应联姻。”

    “州牧同意和江东联姻,已经决定了,他不可能反悔。但是,孙尚香在修公子的手中。只要修公子愿意,可以有各种办法让孙尚香死于非命。人死了,联姻自然破坏,就不会前往江东。”

    “第二,即使州牧同意了,修公子也表面上答应了,也不该进入江东。”

    “孙权的目的,是既让你和孙尚香成婚,又扣留你在江东。可假设,孙权真正的目的就是你,是想要杀了你呢?进入江东,无异于自投罗网。答应了联姻,也可以找各种理由推脱,或是重病,或是遇到突发事件。”

    “第三,缺少对荆州方面的防范措施。”

    “这一次修公子能顺利的返回,是因为内部的隐患没有爆发。试想,如果新野刘备横插一脚,琮公子和蔡瑁再横插一脚,事情会这么顺利吗?”

    徐庶正色道:“修公子取得了胜利,却不应该沉醉在骄傲中,应当反思不当的地方。否则总有一次会马失前蹄,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刘修听完后,觉得第一条的分析是可以提前解决的,只是刘修不愿意。第二条的分析,的确是孙权大意了,因为鲁肃一开始就曾提议让孙权软禁刘修,孙权没有采纳。至于第三条,刘修一开始不曾考虑到,是最大的隐患。

    这一次能成功,计划一环扣一环,可实际上,存在了许多的纰漏。

    抓住其中的任何一点,整个计划可能会彻底崩盘。

    徐庶正色道:“真正天衣无缝的计划,是即使计划遭到破坏,又会顺势启动另一个计划,换句话说,计划中出现的失败,是下一次计划成功的开始。修公子布下的局,没有达到这个效果。”

    刘修拱手道:“元直兄一番教诲,修铭记于心。”

    从江东归来,刘修的确有些骄傲了,听了徐庶的分析后,心中的一丝得意,消散得干干净净,剩下的是反思,反思这次布局的不足。

    话锋一转,徐庶道:“孔明出仕的消息,修公子知道吧?”

    刘修道:“听老师说了,他在新野。”

    徐庶正色道:“刘备行军布阵,阴谋诡计,不怎么擅长。唯独擅长的,是拉拢人心,以及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他麾下的关羽、张飞、赵云,都是一等一的猛将。一直以来,刘备缺少的,是替他出谋划策的谋主。”

    徐庶的神色很郑重,道:“孔明出仕后,刘备具备了化龙的潜力。如此一来,谋划江东、谋划荆州的人又多了一个。尤其是琦公子在明,刘备隐于身后,可以堂而皇之的插手荆州内政。修公子,荆州的局势变得复杂了,要多加小心。”

    刘修说道:“刘备的确不简单。他得了孔明,可谓是如鱼得水。元直兄放心,我对刘备的防备,从未轻视,尤其是孔明去了后,更不可能轻视。”

    两人聊着天,时间过去,饭香和肉香萦绕在鼻息之间。

    徐母把屋子中的桌子搬出来,摆在院子中,招呼刘修和徐庶吃饭。黄虎坐在一旁,不说话,反正是低头吃饭。

    吃完饭后,等徐母收拾完毕,刘修就告辞离开。

    热闹的院子中,只剩下徐庶和徐母。

    徐母问道:“元直,修公子这次来,可曾让你入仕?”

    徐庶轻笑道:“娘亲,我和修公子约定了一年。既然是一年,修公子自然不会再提。您老放心,儿子会出仕的,不着急。”

    徐母听了后,摇摇头,一副儿子不争气的样子。

    对刘修,徐母的印象非常好,人非常的和善,也尊敬长辈,嘴巴也甜,看不出半点官架子。最重要的是,她看出了,刘修很敬重徐庶,这是徐母最高兴的。

    正因为如此,徐母才希望徐庶出仕,替刘修效力。

第197章 天师庙() 
襄阳城,北门。

    一行三人,缓缓的靠近城门。

    为首一人,面容柔和,气度儒雅。这人不是别人,是刚刚从新野南下抵达襄阳的刘备。在刘备的身边,跟着张飞和关羽。

    刘备从新野来襄阳,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找刘表借粮。

    说是借粮,其实是有借无还。

    新野人贫地乏,进入寒冬后,刘备军中的粮食,有些吃紧了。刘琦到了新野后,刘备得了一面旗帜,打着刘琦的旗号,他大肆的扩军,钱粮更是吃紧。

    新野无法支撑,唯一的办法,只能找刘表。

    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