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压下不满,问道:“南瓜是何物?”
蒯良神色很平静,淡淡的说道:“本官已经说了,南瓜是天赐之物。自上古至今,从未出现过,老夫活了一把年纪,也从未见过。陛下得了上苍的眷顾,方有上苍赐福。”
作为见证了刘修奇迹的人,蒯良对刘修的膜拜,早已经是源自内心。
在襄阳时,他看到了天将陨石的事情。
在皇宫中,他见证了南瓜籽的事情。
在田地中,他看到了十亩红薯秧苗凭空出现。
一桩桩,一件件,都表明刘修得了上苍的眷顾。所以蒯良认为,把南瓜入库的事情交给荀攸和张辽做,是极为神圣,而且是相当有意义的事情。
荀攸不相信。
作为荀家的子弟,荀攸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所谓的神迹,荀攸不相信。
同样的,张辽也是如此。
两人的内心,都怀着质疑和不满。
荀攸已经投降了刘修,他听了蒯良的解释,也没有反驳,只是问道:“蒯首辅,我和张文远的任务,就是把成熟的南瓜收起来,然后送入仓库吗?”
“对!”
蒯良点头道:“地里面成熟的南瓜,自有农户采摘。然后,所有的南瓜会搬运出来,交给你们称重,然后登记造册,再有士兵押送,运入粮仓。”
顿了顿,蒯良说道:“多余的话,老夫也不说了,越说你们越糊涂。事情不复杂,以你们的能力和见识,处理起来必然是绰绰有余。不过你们不了解,等看到了就会清楚的。”
荀攸点头,面无表情的应下。
张辽心中叹息一声。
两人得了任务,没有半点的兴奋,也没有觉得被重视,觉得自己被闲置了。昨天的时间,蒯良隆重接待他们,但今天,却觉得心中冰凉。
蒯良吩咐道:“来人!”
一名侍从走了进来,蒯良吩咐道:“请杨颙来。”
“喏!”
侍从立即下去。
杨颙是刘修麾下的老人,当初刘修在襄阳开设科考,杨颙通过科考,成为刘修的人。后来刘修称王,杨颙便在楚王府为官。等迁都洛阳后,杨颙也到了洛阳,如今在户部为官。
不一会儿,杨颙进来了。
杨颙神色平静,见到了蒯良,不卑不亢的拱手行礼道:“下官杨颙,拜见首辅。”
蒯良颔首道:“征收南瓜的任务,现在交由荀攸和张辽全权负责。前期你也在处理征收南瓜的事情,现在,你带着他们去熟悉征收的情况。”
“喏!”
杨颙应下。
杨颙看向荀攸,摆手道:“两位大人,请随我来。”
荀攸和张辽向蒯良告辞,便跟着杨颙出了府衙。
荀攸跟在杨颙的后面,询问道:“杨颙,南瓜真的是天赐之物吗?”对于所谓的南瓜,荀攸心中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相信南瓜是上苍赐予的。
杨颙闻言,驻足停下。
他忽然笑了起来,解释道:“荀大人此前在曹操的麾下,不知道南瓜也正常。事实上,在没有看到南瓜之前,在下也曾怀疑过。但等你真正的见识到,就知道所言非虚,南瓜真正是天赐之物。”
“当真?”
张辽出口质疑道。
杨颙郑重点头道:“自然是真的,绝无虚假。两位大人负责此事,卑职便带你们去田里看一看,等你们看到了南瓜,会明白的。”
“也好!”
荀攸点头。
他倒要看看,南瓜是什么样的食物。
张辽也很好奇。
一行人乘坐马车离开洛阳城,往城外行去。约莫走了十里路,马车停下来。三人下了马车,又往前顺着山间道路走了小半刻钟,才来到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
这里,有士兵驻扎。
杨颙递上牌子,介绍了荀攸和张辽的身份,便带着荀攸和张辽进入士兵保护的区域。又走了不到三里路,杨颙便停下了。
这里漫山遍野,都栽种着南瓜。
一株株南瓜的藤叶茂盛,占满了田地的所有角落。因为南瓜好栽种,也容易成活,所以在一些陡峭的山坡上,也栽种了南瓜。
杨颙指着大片大片的田地,说道:“两位大人,这只是洛阳的一部分南瓜。整个洛阳地区,大部分的地里都栽种了南瓜。”
荀攸左右看看,看见了一朵一朵的大叶子,也看到了南瓜的花骨朵。
第880章 荀攸和张辽的震惊()
杨颙轻笑着,招手道:“两位大人,随我到地里面看看。”
他率先下了地,沿着一株南瓜藤,很快找到了一个南瓜。这个南瓜的卖相非常好,至少有四十多斤,通体已经发黄,开始成熟。
不过,这样的程度,还可以再等一等,等彻底熟透后再采摘。他看向跟着走来的荀攸和张辽,指着南瓜道:“两位大人,这就是楚国的天赐之物——南瓜。”
“嘶!”
荀攸看到了后,瞪大眼睛,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好大的南瓜!
荀攸活了半辈子,至今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南瓜。而且南瓜的长相,是如此的古怪。他心中有些惊讶,这么大的南瓜能吃吗?
“咕咚!”
张辽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看到如此大的一个南瓜,他也觉得恐怖。张辽的目力极好,他站在田地中,扫视了一圈,眼神更是惊诧。
他清晰的看到,仅仅是这一株南瓜藤上,就有好几个几十斤重的南瓜。除此外,还有好些个青色小南瓜。
南瓜的产量,可想而知。
荀攸也发现了许多南瓜,他忽然询问道:“杨颙,南瓜的产量如何?”
杨颙笑道:“亩产一万斤以上。”
“啥?”
荀攸这一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惊讶。他一颗心,都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不可置信的问道:“一万斤以上?你确定吗?”
杨颙斜眼看了荀攸一眼,有些好笑。
这很奇怪吗?
见识了南瓜的产量,杨颙不觉得奇怪。他想到对方是自己的上司,官职比自己大,便耐着心思解释道:“亩产一万斤,是最差的估计。今年的天气好,风调雨顺,南瓜源源不断的开花结果,采摘了一次又一次,亩产估计超过一万两千斤。我说一万斤,已经低估了。”
荀攸直搓牙花子,觉得牙疼。
亩产一万斤!
亩产一万两千斤!
这这样的结果,的确堪称神迹。
荀攸出自颍川荀家,是大家族出身的子弟,见多识广,更是阅览群书。自上古至今,还从未有什么食物,能够亩产超过一万斤,更别说一万两千斤。
在这个时代,能吃饱肚子,那相当不错。
楚国忽然出现了亩产过万斤的食物,如果推广开来,对楚国而言,粮食将不再缺少。楚国的百姓,将不再饿肚子。
楚国的国力,将极大的提高。
荀攸叹息一声,不得不感慨道:“这真是天赐之物,楚皇得了南瓜,后顾无忧了。”
这一回,荀攸相信了。
不管如何,这南瓜的产量,都令人震惊。
张辽摸了摸南瓜,好奇的问道:“杨颙,南瓜如何食用?味道如何?这样粗大的食物,恐怕很粗糙,不怎么好吃吧。”
“错,恰恰很美味。”
杨颙脸色有一抹得意,解释道:“南瓜可以用来煮汤,而且南瓜煮汤味道甘甜,美味无比。除此外,也可以去皮和米一起煮,使得米饭中多了一股香甜,能填肚子。总之,南瓜的做法很多。这一食物,是真正的天赐之物。最重要的是,南瓜煮熟后,无比的甘甜美味。”
张辽点头。
他看着漫山遍野的南瓜地,心中除了叹服,再无其他的心思。
他彻底服了。
荀攸怔怔的看着地面的南瓜,心中不由得哀叹一声。
苍天不助曹魏,助刘修!
刘修得了南瓜这样的利器,对曹操何其不公?但这样的心思,荀攸也只是想一想,不会说出来。
杨颙看着荀攸和张辽二人,想了想,又说道:“其实楚国除了南瓜,还有另外一种天赐之物,也是食物。”
荀攸震惊了。
除了南瓜,竟然还有另外的食物?
荀攸心思转动,更是好奇,立即说道:“可否带我们去看看?”
杨颙摇头道:“暂时看不了,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而且栽种的地点,都有士兵巡逻,禁止任何百姓靠近。”
张辽好奇道:“到底是什么?”
杨颙说道:“下一批即将收获的天赐之物,名为红薯。红薯这天赐之物出现时,场面更是震撼。”
“当时,陛下让蒯首辅准备了十亩地。”
“陛下往地上一站,就见十亩地上,出现了绿油油的红薯秧苗。”
“包括蒯首辅在内,所有人都震惊了。”
“那才是真正的神迹。”
“如今,十亩红薯秧苗,都全部栽种下去。这十亩红薯秧苗移栽之后,变成了成百上千亩的红薯地。据说红薯的收成也不低,亩产至少是数千斤。”
杨颙的脸上,有着一抹骄傲和得意。
这是身为楚国官员的骄傲。
荀攸皱眉道:“凭空出现十亩秧苗,这恐怕不可能啊。”
张辽也表示怀疑,有些不相信。
杨颙一副笃定的神情,说道:“这件事是真的,在下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蒯首辅,以及内阁官员,六部长官,这些人都亲眼见证。”
荀攸不再说话。
张辽木然的点头,他被震惊到了。
杨颙话锋一转,不再说更多的消息,微笑道:“两位大人,看完了南瓜的样子。现在,卑职带你们去看看登记造册的地点,请随我来。”
杨颙带着荀攸和张辽离开南瓜地,往收南瓜的地点行去,因为在这大片大片的地区内,有许多收南瓜的地点。
杨颙亲力亲为的带着荀攸和张辽走了一遍,让两人熟悉了所有的情况,又说了南瓜该如何入库,以及如何运送,把整个流程,都告知了荀攸和张辽。
一整套程序下来,一天过去了。
杨颙离开了。
荀攸和张辽乘坐马车,往住宅行去。
马车中,两人相对而坐。
两人脸上的神情,都还残留中一丝丝的震惊。他们来到洛阳的第二天,先是认为自己被蒯良冷落,可很快发现错了,反而是彻底的镇住。
荀攸感慨道:“文远,刘修莫非真的是天命之主?”
“或许吧!”
张辽叹息一声。
事到如今,张辽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刘修。
想了想,张辽说道:“自刘修从荆州崛起,不过短短时间,便强盛至此。连陛下在刘修的面前,都屡次失败,损兵折将,或许他真的是天命所归。”
荀攸叹息道:“罢了,我们已经投降了刘修,是背叛了魏国的人。再谈论这些,无济于事。我们现在,处理好蒯良交办的差事,把南瓜入库才是真的。”
张辽点了点头。
他们白天走过的地方,都有士兵巡查,防止人偷窃。
由此,可见楚国的重视。
张辽话锋一转,正色道:“关于红薯,我倒是好奇了。不知道杨颙提及的红薯,又是怎么一回事。楚国境内,到底有多少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呢?”
荀攸说道:“总有一日,会看清楚的。”
荀攸是被刘修胁迫着归顺的,打心底,荀攸对刘修有意见。可是今天在洛阳的所见所闻,令荀攸震惊了。荀攸心中的疙瘩,也尽数消去,不再端着架子。
甚至,荀攸对想了解更多。
荀攸和张辽聊着天,述说着各自的感受。
没过多久,马车在两人的住宅外停下,两人从马车中下来,相互道别,各自回家。荀攸和张辽的住宅挨着,是门对门,仍然是邻居。
马车停下,两人就到家了。
两人各自告别,进入各自的住宅。
他们休息一天后,待明天一早,就要正式的赴任,开始忙碌征收南瓜的事情。
第881章 利用于禁()
洛阳方面,荀攸和张辽正式的上任了,负责南瓜的征收入库。因为南瓜遍布整个洛阳,随着南瓜的成熟,每天收上来的数量都非常多,两人忙得是不可开交。
每一天,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在充实的工作中,两人见识到了南瓜产量的恐怖。一个个南瓜,都重达几十斤,十来个就是几百斤,上百个就是数千斤。
南瓜的亩产量,令荀攸和张辽震惊。
两人越是接触,愈发震撼。
在逐渐的忙碌当中,荀攸和张辽心中对楚国的抵触,也在渐渐的消散。而这一结果,恰恰是刘修想达到的预期目的。
刘修派人把张辽和荀攸送回洛阳,目的有二。
第一,避免两人见到曹操,令两人尴尬。
第二,通过洛阳的变化,通过洛阳的神迹,折服荀攸和张辽。
楚国发生的变化,正经历着千年之大变革。一切的神迹,一切的变化,都足以慢慢的令荀攸和张辽发生改变。
在荀攸和张辽渐渐融入楚国的时候,另一个投降楚国的魏国将领于禁,抵达了前线,被送到了刘修的军营中。
中军大帐。
刘修身着一袭黑色长袍,端坐在正上方。
在下方,站着被送来的于禁。
经过长途不休的奔波,于禁身上的衣衫虽然整整齐齐的,但一张面颊上,却难掩的露出疲惫神情。尤其是他被黄忠击败,选择栏投降,成为了楚国的降将,心中有巨大的压力。
短短的时间,于禁两鬓斑白,苍老了许多,再无昔日意气风发的模样,他身上更透出一丝的暮气和颓败。
见到刘修,于禁恭敬的行礼道:“罪人于禁,见过楚皇。”
刘修面带微笑,道:“于将军,坐!”
历史上,于禁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但于禁相比于张辽、张颌、李典等人的待遇,却相差很远,于禁的地位并不高。
事实上,相比于张辽、张颌等人,于禁很早就投奔了曹操,是曹操麾下的老人。曹操在东郡时,于禁归顺了曹操,成为曹操麾下的军司马。
在历次大战中,于禁展现出超凡的领军能力,连连立功,得到了曹操的器重,成为曹操麾下的核心将领之一。
然而,关羽带兵水淹七军,击败了曹军。一战后,庞德死战,于禁则选择了投降了。
投降一事,成了于禁的转折点。
曹操听闻了荆州的战况,夸赞庞德忠勇无双,却说于禁追随了曹操三十余年,在危难之际不如庞德,认为于禁德行不够。
在这个时代,忠诚是衡量一个武将的尺度之一。
死忠的人,都会得到尊敬。
譬如关羽,在刘备兵败后,关羽护持着刘备的家眷,不降曹操,却得到了曹操的赞赏,令曹操爱之恨之。关羽最后挂印离去,曹操非但没有追杀,反而惋惜关羽不能为他所用。
而于禁投降,便不同了。
到后来,孙权击败关于,夺取了荆州,释放了被囚禁在荆州的于禁。孙权救出于禁后,有一次,于禁和孙权骑马并行。这一举动,于禁遭到了孙权的文官虞翻呵斥,喝骂于禁一个投降的俘虏,背主之人,没有和孙权并行的资格。
由此可见,一个投降的将领,不管能力如何,不受器重,甚至会遭到鄙视。
后来孙权为了讨好曹丕,释放了在江东的于禁。于禁回到魏国后,却是羞于见人,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