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侯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小侯爷-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辽正色道:“本将自然相信吴王,可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领兵打仗的主将,凡是谨慎一些为好,陆大人认为呢?”

    陆逊拱手道:“张将军不愧是一员老将,佩服!”

    张辽道:“陆大人过奖了。”

    两人都策马而立,肩并肩站着。

    这个时候,还在等待张憨打探云雾山下的情况。

    张辽忽然说道:“陆大人怎么看吴国?”

    陆逊正色道:“地处江南,虽兵力不足,但有长江天堑,足可自保。”

    张辽道:“可现在,吴国连自保都不行。”

    陆逊说道:“如果吴国倾国之力,和楚国联合,一起攻打魏国。敢问,魏国能挡住吗?”

    张辽微微点头。

    陆逊的反问,倒也是合理的。

    刘修狡诈无比,麾下士兵无比的精锐。

    一旦刘修和吴国联合,魏国的确面临困境,会遇到危险。然而,吴国若是倾国攻打魏国,到最后也得遭到重创,最后也会被刘修收拾,所以吴国不可能和刘修联手覆灭魏国。

    张辽又问道:“陆大人怎么看魏王?”

    陆逊道:“魏王当世枭雄!”

    张辽道:“陆大人可愿意为魏王效力?”

    这才是张辽的目的。

    荀攸此前在长江边上,曾劝说陆逊,但并未有结果。

    现在,张辽又来劝说。

    一旦陆逊投靠曹操,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有陆逊作为内应,攻打吴郡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张辽盯着陆逊,眼中有着期待。

    陆逊摇头道:“忠臣不事二主,陆逊是吴国臣子,自当为我主效力。”

    张辽说道:“陆大人,你这是愚忠,你这是痴傻。”

    陆逊道:“愚忠也好,痴傻也罢。”

    张辽郑重道:“如果陆大人愿意归顺魏王,魏王可以保证,由陆大人出任扬州刺史。”

    吴国所占领的地方,就隶属于扬州。

    让陆逊出任扬州刺史,是张辽、荀攸和曹丕商量过的。

    一方面,陆逊有才华,足以执掌一州;另一方面,陆逊和孙家有嫌隙,而陆家又是江东大族,让陆逊执掌扬州,能稳定局面,也不会让孙家死灰复燃。

    综合考虑,陆逊是最合适的人选。

    陆逊也是有些惊愕。

    扬州刺史!

    曹操还真是给出了大价钱。

    可惜的是,陆逊早已经踏上刘修的船,成了刘修的人。

    在陆逊看来,刘修占据凉州、益州、关中、荆州、交州等地,虽不是最核心的中原地区,但刘修大势已成。

    尤其是,曹操屡次败给刘修。

    这样的前提下,陆逊自然更看好刘修。

    而现在,他一旦重创张辽,就能为刘修带来极大的好处。

    他跟着刘修,得到的未必就比扬州刺史少。

    尤其是陆逊可不会认为,他担任扬州刺史,就能大权在握。仔细的想想,曹操夺取了吴国后,即使占据扬州,即使任命陆逊担任刺史,可真的能放心吗?肯定难以放心,会派人防备着陆逊。

    陆逊心中思虑清楚,但他却沉默了好一会儿。

    然后,陆逊道:“张将军,本官是忠于大王的人,不会受你蛊惑。”

    张辽道:“陆大人忠心耿耿,的确令人佩服。”

    话是如此,张辽心中却颇为自信。

    如果陆逊真的不动心,就不会犹豫,而是会直接回答。偏偏,陆逊犹豫了许久才给出答案,可见,陆逊还是心动了。

    只要陆逊心动了,事情就有操作的余地。

    张辽话锋一转,便不再谈招降陆逊的事情。他转而询问扬州的情况,涉及到的风俗、民情等等。

    这些事情,陆逊都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一个问,一个答,很是融洽。

    张辽和陆逊交谈,越是深入的了解,就愈发佩服陆逊。

    眼前的人,不仅在政事上有见地,而且在军略上,也很有想法,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张辽的心中,更是想拉拢陆逊了。

    时间流逝,近一个时辰后,张憨带着斥候回来了。

    来到张辽面前,张憨抱拳道:“启禀将军,云雾山没有发现埋伏。山下的道路也颇为宽阔,没有什么崎岖难行的地方。末将判定,云雾山没有伏兵。”

    张辽点了点头。

    张憨是军中的老斥候,有足够的经验。

    张辽相信张憨的判断。

    张辽下令道:“传令先锋军,开始前进。”

    张憨退下,而命令下达后,最前面的先锋士兵便开始赶路了。

    陆逊带着士兵和先锋兵一道,继续往前走。

    张辽则回到中军,和荀攸一起赶路。

    张辽说道:“荀军师,本将和陆逊交谈了大半个时辰,越是交谈,越发现陆逊才能不凡。如果能招降他,我魏国必定是如虎添翼。”

    荀攸说道:“张将军勿急,这一路上,还有的是机会。即使暂时不能劝降,等夺取了吴郡,拿下了孙权后,招降陆逊还不容易吗?”

    张辽点头,也不再多说。

    两人领着中军士兵,很快就到了云雾山下,继续往前走。

第724章 伏击点() 
军队在云雾山行进,张辽依旧没有放松。

    他脑中,始终绷着一根弦。

    等大部分的士兵,都穿过了云雾山,张辽心中才松了口气。

    此时已经抵近傍晚时分。

    小雨仍在继续。

    官道上仍然道路泥泞,导致赶路不方便。

    陆逊骑着马,又来到张辽的面前,说道:“张将军,斥候回报,再往前走四里路,便是富水河。这一条河流不宽,但也要搭建浮桥,才能让大批量的士兵渡河。你看,是连夜渡河,还是明天一早再渡河。”

    富水河,是丹阳郡境内的一条河流。

    张辽一路南下,已经穿过了好几条河流,都不是大河流。

    有了一天的经验,他终于清楚了南方的情况。

    走不了多远,就有一条河。

    如果是骑兵,这根本就无法行进。

    大队的骑兵遇到河流?要渡河是很麻烦的事情。

    魏国要攻打吴国,如果吴国抵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辽抬头看了眼阴沉沉的天。

    如今正值夏季,天气本该炎热的,但下着淅沥沥的小雨,天气反而颇为凉爽。

    张辽认为,应该抓紧时间赶路。

    张辽吩咐道:“陆大人,我们继续赶路,搭桥过河。”

    “好!”

    陆逊得了张辽的吩咐,转身就往前走。

    张辽和荀攸商量了一番,便留下荀攸坐镇,他策马追上陆逊,跟着陆逊一道往前军行去。

    军队继续赶路,很快来到富水河的北岸。

    富水河的河面不是很宽,只有十余丈,水流也不是太湍急,河水哗啦啦的往下游流淌。

    张辽查看了情况,便下令搭桥过河。

    命令下达,自有军中的辅兵开始搭建桥梁。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军中除了作战的士兵,便是专门负责运送粮食,输送器械等的辅助兵种。

    陆逊站在岸边,看着士兵搭桥。

    渡口边的船只被征用,又有士兵去整掉更多的船过来。

    这时候,士兵快速行动。

    “砰!砰!!”

    一根根木桩削尖,然后钉在北岸。

    士兵拿出耳鼻粗的铁锁,缠绕在木桩上,捆死后,便拉拽着铁锁,乘船过河。

    铁锁在士兵拉拽下,很快穿过河面,横亘在河面上。

    到了南岸,又被绑在木桩上。

    陆逊看得真切,足有四根铁锁,死死的捆绑在岸边木桩上,然后横亘在河面上。

    张辽看着辅兵行动,嘴角噙着一抹自信。

    辅兵遇水搭桥,这是经过无数次训练,才有今日的结果。

    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张辽微笑道:“陆大人,我魏国的辅兵搭桥能力如何?”

    陆逊道:“厉害!”

    陆逊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辅兵搭桥的技术非常熟稔。

    张辽道:“有这些伏兵,攻打吴国,难否?”

    陆逊道:“如果过了长江天堑,的确不难。只是张将军,长江天堑能过吗?凭这些遇水搭桥的辅兵,能在长江之上,搭建起一座浮桥吗?”

    张辽笑道:“难如登天,但现在,不是过桥了吗?”

    陆逊眼眸眯起,冷冷道:“张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张辽道:“陆大人,现在的敌人是刘修,魏国和楚国自然精诚合作。本将考虑的是,灭掉楚国后,吴国如何抵挡?”

    陆逊听后,心中冷笑。

    灭掉楚国?

    张辽这是痴心妄想了。

    这一战,表面上魏国占据主动,先一步进入丹阳郡。

    可是,这一切都是表象。

    陆逊心中所想,自是不会透露的,他正色道:“张将军,刘修坐拥益州、交州、荆州和凉州等地,势力不亚于魏国。魏国要灭掉楚国,恐怕是难如登天。所以,吴国何惧魏国呢?”

    张辽道:“陆大人倒是自信。”

    这时候的张辽,心中也是一阵不屑。

    张辽这一次到丹阳郡,是要直扑吴郡吴县的,他暂时不会攻打楚国。

    先灭吴国,再灭楚国。

    这是张辽、荀攸和曹丕定下的方针。

    陆逊看着搭桥的辅兵,这些辅兵快速的行动,在铁锁拉起后,征调而来的船只,一搜一艘的横亘在铁锁上,然后又在船只上铺上木板,把木板稳稳架在船上。

    这一切进行得很快。

    饶是如此,天已经黑了下来。

    幸运的是,下了一天的雨终于停止了。

    一支支火把点燃,照亮了江面,而搭桥的伏兵仍在继续。

    这个时候,张辽知道桥梁在短时间无法完成,便下令士兵在附近安营扎寨。

    军队驻扎下来,陆逊也跟着进入营地。

    陆逊单独有一顶帐篷。

    他吃过饭,回到帐篷中,借着油灯的亮光,从怀中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地图上的标注,赫然是丹阳郡的山川河流。

    他盯着地图,目光落在了富水河的位置。

    这一位置,距离他伏击点,还有半天的距离。

    “长江边没有动手,云雾山没有动手,富水河没有动手。这个时候的张辽,已经放松了警惕。”

    “明天进入伏击点,就该是动手的时候了。”

    “决战,就在明天。”

    陆逊查看了地图后,就收起了地图,然后躺下休息。

    他来时,就安排了这一战。

    如今走了一天下来,等明天赶路后,这一战即将开始。

    一夜无事。

    次日清晨,天光大亮。

    这一日,天空湛蓝如洗,灿烂无比,一轮红日已经升起,散发着热量。

    六七月的天气,雨后不会退凉,反而越来越热。

    天气炎热,士兵都早早起了。

    军中士兵吃过早饭,便准备启程了。

    陆逊来到岸边,看到了河面上的浮桥。一夜过去,浮桥已经搭建起来。这一座浮桥,面上是一块块的木板,下面是一艘艘小周,然后还有铁锁横亘,确保小舟不至于动荡。

    陆逊走上去踩了几下,点头赞许。

    他带着士兵先一步过河,渡过河岸后,曹军的先锋也开始渡河。

    军队渡河完毕,大军又继续往前走。

    一路急赶,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道路上许多地方倒是干涸了,只是地面松软,走起路来还是容易打滑。

    半天时间,上午走了三十里路。

    这速度不快,可毕竟昨天下了雨。

    抵近中午。

    大军来到了一片低洼地带。

    这一片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不过四周起伏的丘陵,山不是太高。

    军队穿过这一片区域,便进入芜湖县。

    只要穿过芜湖县,最后就能抵达丹阳郡的治所宛陵县。

第725章 厮杀开始() 
陆逊看着这一片区域,眼睛明亮无比。

    这一片区域,名叫下渡口。

    周围地势平坦,且土地肥沃,很适合耕种。

    远处的丘陵上,则是郁郁葱葱的树林。

    陆逊耐心的继续往前走,他带着的士兵在最前方,此时抵近中午,一个个盯着烈日,还在赶路。

    “将军有令,全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整。”

    忽然,有传令士兵大喊。

    消息传开后,所有士兵都停下来,不再继续赶路。

    如今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

    士兵走了一上午,身上衣衫都湿透了,能停下来休息,自是极好的。

    一个个找地方坐下,三三两两的聊天。

    陆逊也带着麾下士兵休息。

    陆逊身边的士兵不多,也就三千来人。

    这三千来士兵,有一部分是在长江南岸就有的,还有一部分是沿途经过城镇时带走的。

    丹阳郡要交接给曹军,而各个城镇,都有一定的兵力。

    陆逊沿途,就把这些士兵全部带走。

    如今,已经汇聚了三千人左右。

    这一路跟来,这三千余士兵,都是吃曹军的军粮,而张辽倒也没说什么,曹军士兵供给多少,也给陆逊的士兵供给多少。

    辅兵开始埋锅造饭,很快,军队中就传出饭香。

    饭做好后,士兵陆续开始吃饭。

    陆逊吃完后,又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往前瞅了眼。

    要完全走出下渡口,最多一炷香的时间。

    中午休息了半个时辰,张辽下令进兵。

    大军再一次启程。

    陆逊带兵走在最前面,他麾下的三千士兵都抓紧时间赶路。如今天气炎热,经过半天的暴晒,地面的泥泞已经好了很多。

    走起路来,也并不十分困难。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要走出下渡口这片平坦区域了。

    往前是一段山路。

    这一条山路坡度在四十度左右,道路宽阔,约有五丈宽,长近百丈。山路的两侧是山坡,坡上是山林。

    翻过山路,便走出了下渡口。

    陆逊带着士兵往坡上走,这近百丈的距离,倒是要费些精神。

    陆逊一边走,一边命令自己的士兵加快速度。

    而曹军士兵,仍是维持原来的速度。

    双方之间,竟是拉开了一段距离。

    这一情况,曹军的先锋军并没有阻拦,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吴国的士兵要现登上山坡,然后在山坡上休息而已。

    双方距离,逐渐拉开。

    三丈!

    五丈!

    十丈!

    到陆逊麾下士兵全部登上山坡时,双方已经拉开十五丈左右的距离。

    这一距离,足够陆逊准备了。

    陆逊站在山坡上,他骤然下令道:“吹号,阻击曹军士兵。”

    跟随陆逊的士兵,立即就行动了起来。

    “呜!呜!!!”

    绵长的声音,在山坡上骤然响起。

    陆逊拔出腰间长剑,大吼道:“儿郎们,随我杀敌,斩杀曹军。”

    许多中途被陆逊收编的士兵露出古怪神色。

    怎么回事?

    吴国不是向魏国称臣了吗?

    怎么突然要反击?

    陆逊身边的士兵中,一个个将领行动,带着士兵迅速在山坡上摆开阵势。紧接着,山路上两侧的山林中,竟是又有一批一批的士兵杀出。

    这一批士兵,才是陆逊真正的伏兵。

    这些军队一出现,先是弓箭手,一批一批的进入战场,然后直接开弓射箭。

    “咻!咻!”

    密集的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