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破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破三国-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这可把张飞激怒了,下意识就要动手。

    “翼德且慢!”止住了张飞的动作,苏辰笑着问道:“周仓,本侯问你,你为何要加入黄巾?”

    提起这个,只见他眉飞色舞地说道:“俺不过是个私盐贩子,侥幸走上了武道之路,无奈家乡豪族欺人太甚,故而揭竿而起,杀富济贫,后来蒙地公将军看重,传给俺武学精要,方有今日这一番修为,此等大恩,自当以死相报。”

    “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忠义之士。”苏辰称赞了他一句,接着说道:“可是你想过没有,黄巾不事生产,一味地烧杀抢夺,裹挟百姓,民愤极大,此举招致天怒人怨,必不能久。”

    “张宝虽对你有传艺之恩,但与天下百姓的生死存亡相比,那不过是小恩,而你为了小恩舍去大义,此乃不仁不义;你父母生你养你,你却以身事贼,若今日被本侯杀死,又无子嗣传下,此为大不孝,你跟随逆贼叛乱,此乃不忠,你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究竟有何颜面敢认定自己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被苏辰这一通喝骂,周仓发现他竟然无言以对,无从反驳。

    见到对方的情绪终于软了一些,他心想这一番口舌总算没有白费,继续说道:“周仓,你麾下十万大军,虽然战死不少,但大部分都侥幸活得一命,他们都是你昔日的袍泽兄弟,今日你只求速死,全然不顾他们的死活生计,不顾他们妻儿老小的期盼,如此立刻对得起他们对你的一片忠心吗?”

    “将军,你莫要说了,俺,俺”周仓就像是一个做错事儿的孩子一样,被苏辰一席话说得泪流满面,自责不已。

    待他心情平复一些,苏辰才说道:“你若是不想做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你若是还惦念袍泽兄弟之间的那点情义,你就要迷途知返,彻底划清和黄巾的界线,带领手下的兄弟们好好活下去,为了他们的妻儿老小,也为了你自己,你明白吗?”

    “将,将军,俺还可以吗?”听到这话,周仓仿佛看到了一道重生之门,犹如一个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诚惶诚恐地问道。

    “当然!”苏辰肯定地答道:“只要你迷途知返,效忠朝廷,本将军可以保证你和你手下的几万兄弟不仅能活下去,还会比将来活得更好,本侯许诺,将来某一天,你与你手下的弟兄,一个个都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媳妇儿娶,终老田园,得享天伦,只要你愿意相信本将军。”

    “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

    “会的!”

    “那好,俺相信将军。”周仓似乎下定了决心,不知道是因为心中的愧疚,还是对将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见他双膝跪地,纳头拜倒:“周仓,周元福拜见主公!”

    “元福快快请起,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不必多礼。”说服了周仓投降,他心情很不错,心说总算给关羽找到一个扛刀的人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1章 该怎么封赏是个难题() 
“元福,本侯封你为司马,令你协助张将军和邹校尉整编黄巾俘虏,你可愿意啊?”

    “末将遵命!”

    有了周仓协助,俘虏的整编就轻松多了,战果统计完毕之后,张辽第一时间汇报给了苏辰。

    “主公,本次大兴山之战,我军伤亡二百三十八人,主要损失的是汉影,其中先登营有两个士兵被撞倒在地,踩踏成重伤。”

    “本次战斗缴获马匹三百余匹,粮草五千石,军械车马无数,总共歼灭黄巾士卒九千余人,俘虏黄巾降卒五万人,部分黄巾逃入村落,远遁深山,无从追击,还有的不知所踪。”

    听了张辽的汇报,苏辰点点头,开始思考如何给朝廷写战报,不一会儿,就写好了战报,一份抄写给刘焉,另一份命人火速递往洛阳。

    孙宾硕去了洛阳之后,苏辰就让他在那里住下,代表他打好和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大将军何进那里,不容有失。

    之前大破三十万黄巾的战报就是由他递往洛阳,交到孙宾硕手上,再由他面呈大将军何进,而后由何进递给当今陛下。这个途径是对他最好的方式了,身为北中郎将,直接受大进军何进管辖,虽然是协助董卓,但他也不会把所有的功劳都分给董卓一份,现在也是他站到前台来的时候了。

    事实上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完全可以直达天听,可说是直达天听,最后还不是要落到其它人手里,要么是何进,要么就是十常侍,他身为清流一脉,蔡邕的女婿,在明面上必须和十常侍保持距离,这是节操所在,所以只能让何进转交朝廷。

    写好了奏报,他把周仓叫过来,问道:“元福,五万俘虏中青壮大概有多少人?”

    “回将军,能战之兵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其余都是些老弱妇孺,被裹挟而来。”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有些脸红。

    “嗯。”苏辰没有在乎他想什么,沉吟半晌,说道:“你将一万青壮去芜取精,留下一半五千人,编为两部,一部护送这些老弱妇孺北上,前往归化城安置,另一部由你统领,今后便负责我军粮草辎重,如何?”

    “遵命!”

    “对了,护送降卒北上之人,本侯已经想好,就由田司马亲自走一趟,待会儿本侯把他叫进来,你二人交接一下。”

    “诺!”

    周仓很快就和田豫选出了五千精壮,田豫亲自带领两千五百人,在五百汉影的协同下,护送几万人北上,这些人都是难得的劳力,虽然是老弱妇孺,可那些身体羸弱的早就死掉了,剩下的都算是身强体壮之辈,干点活儿不成问题。

    徐晃的大军赶来,带来两个消息,一个是朝廷的旨意,另一个则是青州刺史龚景的求援信。

    刘宏自从得到黄巾叛乱的消息后,寻欢作乐的心思也淡了,整日里都担心黄巾会不会打到洛阳来,甚至已经动了迁都之念,要不是一帮老臣极力反对,只怕他早就出逃了。

    大将军何进负责剿灭天下黄巾,首当其冲,每日都要去给刘宏奏报,可是三个中郎将,左中郎将董卓在广宗和张角对峙,一时间僵持不下,右中郎将皇甫嵩又在颍川长社被波才围困,迟迟无法突围,北中郎将苏辰那里更是没有抱希望。

    所以何进愁啊,日思夜想,几乎把头发都愁白了,却还是没有任何好消息传来。

    不只是何进发愁,事实上十常侍更发愁,要知道皇帝的心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家性命,虽然他们没有后代,可他们有家族啊,甚至有过继的儿子,孙子,为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也要把皇帝给哄高兴了。

    可是,无论怎么哄,皇帝就是高兴不起来,就连朝都不上了,大臣们急得上蹿下跳,太监们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何进急得就像是干涸的河流。

    整个洛阳上空都飘荡着一股子浓浓的愁绪。

    就在此时,苏辰的一封战报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他这一场及时雨实在是来得太及时了。

    当拿到苏辰大破三十万黄巾大军,于万军之中斩杀三十六渠帅之一的程远志及其副将邓茂的时候,何进心中那叫一个渴遇甘霖。

    他也没管战报的真假,直接就把这一封战报送到了刘宏的案桌上。

    刘宏拿到战报一看,顿时龙心大悦,当场放下奏折后就去临幸了几个美女,还顺带着夸奖了张让赵忠二人一句。

    两个太监被皇帝这么一夸,那真叫个心中甜蜜啊,犹如坠入蜜罐之中一样,心想身家性命总算是得到了保全。

    第二日,上朝之后,刘宏就把战报给忠臣传阅,并说道:“诸位爱卿,正所谓国难思良才,板荡遇忠臣,什么是忠臣?像苏爱卿这样的就是真正的忠臣。”

    “朕自得知黄巾贼逆叛乱以来,不曾睡过一个好觉,每日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哪个州府又被攻破了,哪里的郡县又被黄巾贼寇占领了,哪里的百姓又被屠杀了,凡此种种,皆没有一个让朕舒心的消息。”

    “可今日,远在北方平定黄巾的苏爱卿却是给朕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苏爱卿集结兵马,在归化城下与程远志三十万大军对峙,以弱胜强,庙算无敌,大破三十万黄巾贼寇,擒杀了贼首程远志邓茂,人头也送到了洛阳。”

    “危难之际,苏爱卿力挽狂澜,为朕分忧,诸位,此可当忠臣呼?”

    刘宏一席话把苏辰夸到天上去了,不过这一封战报来得正是时候,可以说此时的政治意义十分巨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战报本身叙述的东西。

    这一封战报,给大汉朝廷满朝官员增添了信心,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大汉的希望,更看到了皇帝的所作所为,所以,这一封战报的政治意义十分巨大。

    除了朝廷之外,普天之下的官员,士族,百姓都在看着天下的一举一动,这一封战报更是增添了全天下百姓的信心,如此,还不重要吗?

    底下的朝臣议论纷纷,大多都是夸奖之言,无论是哪个派系,听到皇帝的这一番话,都放下了成见,明白大局为重的道理。

    只是有少部分人对于苏辰私自收纳三十万降兵之事颇多微词,只不过在大势所趋面前,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很快就给淹没了。

    看着议论纷纷的朝臣,刘宏正襟危坐,问道:“诸位爱卿,苏爱卿立下如此大功,该如何封赏呢?”

    “这”

    刘宏这么一问,却是没有人说话了,苏辰虽然立下了大功,可到底还比较年轻,而且现在已经是北中郎将,位高权重,要是再升,那可就有些太另类了。

    虽然朝臣们都赞同皇帝的褒奖,也认为苏辰立下了大功,可若说是重重地升官,他们就不那么爽快了。

    刘宏见众人低头不语,心中不悦,直接点名问道:“袁爱卿,你以为朕该如何封赏有功之臣?”

    刘宏点的乃是司空袁逢,也就是袁术的父亲,袁逢和其弟袁隗此时并列三公,袁逢是司空,袁隗是太尉。

    袁家在袁逢,也就是袁术袁绍的老爹这一辈有四房子弟,老大袁平,其子就是那个十八路诸侯讨董中的一路诸侯,山阳太守袁遗。

    老二袁成,官至左中郎将,早逝,袁绍就是袁逢过继给袁成的,在下面就是袁逢和袁隗了。

    袁家之所以被称为四世三公,就是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幼子袁敞为司空,袁安次子袁京之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之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之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号称“四世三公”。

    被皇帝点名,袁逢也不能不答,只好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破虏侯此番立下大功,可以增加他的食邑。”

    苏辰的破虏侯食邑不过百户,也就是个亭侯,比起董卓的列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袁逢的这个提议倒是合了许多大臣的心思,增加食邑,不外乎就是多给了点钱而已,既能让皇帝高兴,又不至于让其升得太快,算是一个两全之策。

    只是袁逢低估了刘宏的期望,听到这个回答,不置可否,脸色有些不虞。

    接着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后面一点,又点了一个人的名,问道:“周爱卿,汝以为朕该如何封赏?”

    刘宏这一次点的人乃是洛阳令周异,周异正是周瑜的老爸,洛阳令品秩不高,但国都的县令,地位极高,自然不能以普通县令来衡量,其地位相当于郡守仿佛。

    周异出列答道:“回禀陛下,苏破虏不到而立之年,已经初登高位,若是再行升官,只怕并不是一件好事,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那你以为该如何?”听到周异的话,刘宏语气不善地问道。

    周异诚惶诚恐地答道:“微臣以为,除了增加食邑之外,陛下不妨犒赏其父或者其子,又或者赏赐他麾下将士,如此一来,既遂了陛下对他的赏识之心,又不至于让他木秀于林,如此却是两全其美。”

    “嗯!”这一次刘宏难得的没有反驳,而是仔细思考,到底该怎么封赏苏辰。

    至于周异,总算是侥幸过了这一关,心说朝堂之上,伴君如伴虎,眼下他年老体衰,天下不宁,或许也是时候回庐江老家颐养天年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2章 寻觅张郃() 
“启奏陛下,苏破虏有一子,名叫苏进,如今已有三岁,陛下不妨恩赏其子,再加之以食邑,如此定能让其领会到陛下的恩遇之心。”

    周异刚刚说完,立马就有人响应,要知道其父苏寔已经是度辽将军了,位高权重,要是再行封赏,那就势必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把矛头对准苏辰的儿子。

    要是苏辰知道自己儿子几岁都被这些大臣们打探得清清楚楚的话,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了,俗话说不遭人妒是庸才,可这些朝臣对他未免也有些太热心了吧。

    刘宏争取了诸位大臣的意见,最后又问了问何进和张让,最终下了圣旨。

    当旨意传到幽州的时候,刘焉告知传旨的太监,苏辰前去打黄巾了,正好徐晃在接收刘焉给的粮草军械,于是就把这传旨的太监一并带了来。

    听说朝廷天使驾临,苏辰不敢怠慢,立即吩咐左右:“来人啊,沐浴更衣,摆设香台,本侯稍后要接天使旨意。”

    因为条件有限,简单地洗漱更衣,而后穿上整齐明亮的银白色铠甲,在祭台前单膝跪地,准备听天使传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中郎将苏辰,公忠体国,勤勉有加,夙兴夜寐,为朕分忧今赏其食邑千户,其子苏进封关内侯,麾下众将各有封赏,钦此!”

    “臣苏辰领旨谢恩!”

    从宦官手上接过圣旨,苏辰笑眯眯地问道:“敢问公公贵姓啊?”

    传旨的太监被称作公公,心情大好,一扫路途之中的不快,脸上也笑得十分灿烂,回答道:“蒙侯爷垂问,奴婢左丰,乃是宫内的小黄门。”

    “原来是左公公啊,营中已经备好了酒宴,公公里面请,稍后本侯再来与公公详谈!”

    “侯爷先忙,不用管奴婢。”

    “公公请!”

    将左丰请进了营中吃喝,他打开圣旨,粗略地再看了看,随即对着身边的虎卫说道:“准备好十坛五原仙酿,金银珠贝两箱,骏马十匹,待会儿把这些东西送进左丰的营帐,告诉他这里面四成是他自己的,其余六成是给张让等人的,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只是”

    看到他为难的表情,他也知道,这种事派他一个护卫去办着实有些为难,于是说道:“算了,这件事儿本侯让公明去办,你去把他叫来。”

    “诺!”

    不一会儿,徐晃来了之后,苏辰对他吩咐了一番,虽然徐晃不知道为何要讨好这些阉人,不过还是听命是从。

    这也是苏辰会选择他的原因,若是交给张飞鞠义,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办砸,而若是交给张辽徐庶,他又怕二人年纪太小,被左丰轻视,所以只能派稳重的徐晃去办这件事。

    左丰吃饱喝足,又拿了这么多礼物,自然对苏辰十分热情,送走了左丰,他才召集众将,说道:“诸位,皇帝陛下给你们升官了,这是圣旨,你们也都看看吧。”

    众人见到圣旨,几乎要顶礼膜拜,好在升官的激动让他们暂时忽略了这些,争相传阅。

    徐晃被封为讨寇将军,鞠义被封为讨逆将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