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旧迹认前痕,郎妾天涯两不闻。只说娉婷遥可记,争知婀娜遽难温。青衫照月思贤客,玉指拈花嗅暗芬。几度窗前寻绮梦,轻弹残泪看星辰。
一曲霓裳芳影乱,盈盈粉泪满衣襟。笺中挚语酬文墨,案上佳词献旧芹。聆雪梅开春又至,卷帘风过思相侵。何来幽梦千重恨?玉指拈花嗅暗芬。”
这是一首轱辘体的诗句,轱辘体又叫“辘轳体“,也称轮回体,是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
辘轳体诗是一种衔头接尾格的诗,可以像辘轳一样旋转而得诗,
辘轳体诗文多成组出现,皆与主题相关。因诗的韵律如水井之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
轱辘体与其他诗体不同,要求选定一句含义丰富的中心句作为主题句,运用七绝或者七律的诗体表现出来。或写律诗五首,五首都有一句相同,这公用的一句,分别用作五首诗的第一、二、四、六、八句。或作绝句四首,公共句用作各首的一、二、三、四句,公共句若是放在第三句则需换韵;若作绝句三首,公共句用各首的一、二、四句,无需换韵。
叶双双此首《玉指拈花嗅暗芬》虽然不错,但意境有所欠缺,并不能算得上佳作,
叶双双期待的跑马并没有到来,最终有些失望的离开了吟诗台上,
但叶双双的行为激起了台下才子们的斗志,一个个慷慨激昂的等待着上台吟诗,
叶双双之后上台的是一个清秀的少年公子,
少年公子双手捧着一把折扇对台上的十位夫子拱手施礼道:“学生姬秉新拜见诸位夫子,”
姬秉新来到台前:“《忆茶香》风吹玉露一池烟,燕啭椿枝二月天。亭榭坡前萱草碧,塘堤溪处翠萍潺。清清笋玉玲珑脆,谷雨茶尖翡翠鲜。又忆蓉城鹅戏水,子规啼柳画归船。”
“恩,此诗意境颇为不错,”画舫内梅盛林点头称赞,
张大少爷是听不出好坏,并没有言语,
苏九儿与楠竹钰几人也都看着台上的变化,并未插话,
梅盛林见没人答话顿时颇为尴尬,
“看来梅兄所言正中,姬秉新的这首《忆茶香》竟然是首一马诗,”董小倩接话道,
“侥幸,侥幸”梅盛林拱手道,
“《花间蝶》蝶来舞步闲,轻落在花间,辗转分红绿,若添百卉颜。”本以为要下台的姬秉新又吟了一首,可惜这首并没有被评为跑马诗作,
姬秉新有些尴尬的走下了台,
“《画堂春》清晨淡淡小梅香,幽幽几许思量。袖随风舞雪迎裳,宛若年芳。这朵栏杆轻倚,那枝斜向西窗。盈盈何必不鸳鸯,忘了衷肠?”上台的是一名叫作裴依依的少女,
裴依依身着一袭白色繁花抹胸,外披一件白色纱衣,那若如雪的肌肤透亮,三千发丝散落在肩膀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发饰,只是带了许多繁花,红白的繁花衬托着哪张雪白透晰的脸庞,身上缠着黄丝带,显得十分迷人,站在船台上的木质平台上,显得十分忧郁,有种令人怜惜的感觉,
裴依依吟过二马诗的《画堂春》后并没有要下台的意思,而是又吟诵了一首诗作,
“《玉楼春》帘卷东风舒绿意,露透杨花庭院里。歇梁呢燕自哝哝,又怨又想多少事。数点残红芳草地,影瘦衣宽伤不起。香笺怎就梦中诗,还问相思排第几?”
此首《玉楼春》意境细腻,情丝忧重,不失为一首极好的春思之作,
三马诗,竟然是一首三马诗,
裴依依仍旧没有下台,而是继续吟诵诗作,
“《醉花阴》红落飘零春雨后,又是霞依旧。湿土育香魂,待等清风,化作相思豆。劝卿采撷缠丝扣,瑞珮藏深袖。镌刻字名双,依伴三生,不悔黄花瘦。”
自被张大少爷刺激的唐婉儿和陈奇在台上吟出几首跑马诗后台下的才子们都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出更多的诗句,好似没有两三首诗作就不好意思登台一般,
裴依依的最后一首《醉花阴》最终以一马诗结尾,
裴依依下台之后,又上台一名少女,
第四十二章 西湖诗会 (十四)()
“《江城子》幽庭小院也风光,牡丹香,吊兰长。一树梨花,远看淡如霜。蝴蝶馋红蜂惹翠,痴画女,醉诗郎。无限忧怜,岂是惜春狂。总借春伤长婉叹,情几许,望谁量?”
叶青眉的一首《江城子》咏的哀婉,忧怜,是听者不免沉浸其中带有几分幽怨,
“台上的这位女子看起来好生眼熟!”
“叶,叶青眉!”一名少年书生突然叫道,
少年书生的话顿时让下面炸起了锅,
张大少爷听到议论声向台上的叶青眉望去,
叶青眉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增颜色,双颊边若隐若现的红扉感营造出一种纯肌如花瓣般的娇嫩可爱,整个人好似随风纷飞的蝴蝶,又似清灵透彻的冰雪,
叶青眉在台上慢慢的来回渡着步子,好似一只可爱的精灵,
这小妞长的真俊俏!张大少爷咽了口口水。
“《燕子令》碎翠晴波云渡处,柳林才把风扶,小桥东畔杏花酥,清音忽起落,恰恰似鹧鸪,纤巧汀兰惊动起,二三闲鹭轻凫,沙洲依旧客如初,去年双燕子,今不见江湖!”
叶青眉咏完三马诗的《江城子》并未下台,而是有吟诵了一首《燕子令》,
“快看,又是一首三马诗,”
众人向跑马台上望去,果然又有三匹马来到了跑马台,
“叶青眉。叶青眉1”
叶青眉的追随者一起喊着叶青眉的名字,与唐婉儿出现时的场面如出一辙,
“《春风令》”
叶青眉又要开始吟诗了,
本来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好似生怕错过叶青眉的每一首诗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字一般。
“旧巢檐下燕子双,漪染平湖春雨凉。晓梦更残云鬓惹,玉镜朱砂艳抹妆。鸢纸醉,风拂窗,青阶深巷凝暗香。知是风流应有意,桃花新漫三尺墙。”
“好,”
“好诗!!!”
叶青眉刚吟完台下就传出一片的喝彩之声,
“叶青眉何许人也?”董小倩好奇的问道,
“哗……”
“四马诗,快看,是四马诗!!!”
台下的才子们都踮起脚展望着跑马台,
“叶青眉与刚才的唐婉儿都是江南四才女之一!”楠竹钰说道,
“江南四才女?江南四才女是,”
就在董小倩想询问四才女都是谁的时候台上的叶青眉又开始吟诵诗作了,
“《花枝瘦》花枝瘦,风裁柳,相思不尽烟雨楼,弄古弦,轻拂袖,楼台伊人绣花愁,柔面醉了窗前柳,梧桐梦,月柳头,三更无眠独自忧,回首去年明月夜,轻风青梅负兰舟,谁解绣花意,泼墨笺幽寂,笔落词更愁,年华绕指似水流。”
“江南四才女分别是金陵柳家的柳红烟,苏州唐家的唐婉儿,钱塘李家的李芙蓉,和台上的这位西陵叶家的叶青眉。”
“四才女果然名不虚传!排在最末的叶青眉就有如此诗才!”董小倩看着台上的叶青眉感叹道,
“如所料不错此首《花枝瘦》必定也是四马诗的诗作!”苏九儿说话道。
“快看,四匹马!!!”台下突然有人叫了一声,
台下顿时喝彩非凡,
“《满庭芳西湖春光》拂岸垂杨,清流曲水,翠剪芦竹苇芽。暖风迟日,无处不飞花。几许青梅酸杏,檐前扰、分味谁家。空闻那、莺声渐老,乳燕又啼纱。情赊,凭远道、烟销物外,人在天涯。念肠断秦关,目尽长纱。任是前程万里,还寄语、风笛云笳。分明下、青钱白璧,流水散红霞。”
叶青眉最后以一首《满庭芳西湖春光》的四马诗结束了她的咏春,
叶青眉下台后上台的是一位少年,
少年唇红齿白,身穿一身惨绿罗衣,头发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于兰麝的木头的香味。天边晚云渐收,淡天琉璃。惨绿少年的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少年瞳仁灵动,水晶珠一样的吸引人。
少年走上台后微微一笑,向十位夫子躬身一礼:“学生金陵马志文拜见诸位夫子!”
“免礼吧!”苗凤一摆手,
马志文挺身来到台前高声说道:“《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是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因此得名。乌衣巷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子、王献子,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云等文化巨匠。虽然乌衣巷后来败落但乌衣巷见证了王谢的艺术成就,与两大家族的历史,乃至整个国朝文化的历史紧密相连。
乌衣巷是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谢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后来,乌衣巷沦为废墟。
诗中的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闹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听者想到其中包含深意。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你仅用一抹斜晖,便写出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好,此诗不错,”苗凤赞道:“你此首《乌衣巷》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苗凤也是金陵人,对乌衣巷比较了解,所以对此诗感触颇深,
“快看,四马诗,”
台下有人叫了一声,
跑马儒生向台上望了望并没有走上台去,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确认马志文不再吟诗之后才太不上台,对着夫子们一礼,又对着执笔人一礼,接过马志文的诗作回到马车上高声读道:“马志文,四马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马志文下台后,又上台一位少年书生开始了他的吟诗,
“《春倾》一钩残月东窗挂,几盏孤星北岸明。柔情俯耳悄悄话,红杏隔墙默默容。一树开出花两色,娇娇欲滴伴粉红。柳吐千丝春染绿,痴心片片梦君同。十里桃花香春雨,千江柳色醉柔情。青山泼墨诗千丈,山水长流永向东。春风过处桃花醉,明月来时笑春风。一纸相思绣春透,两行热泪恨不成。含情脉脉诉无语,满腹痴情话谁听。竹篱已被柔泪染,爱恨痴心万点红。清荷雨后含苞影,红酒庭前醉梧桐。都说前世情缘动,怎教十八守空城。”
苏九儿看着台上意气风发吟诗作词的才子们感慨道:“江南真是卧虎藏龙之地!”
苏九儿平时自恃才高,清冷孤傲,现在心中也有些举步维艰的感觉,
“自古江南多才子,这些恐怕还只是江南才子们的冰山一角而已。”董小倩说道,
“是啊,现如今参加西湖诗会的只限十六岁之下,十六岁之上的可还有很多,江南七大才女,八大才子,都还不算,这些可不就是冰山一角么,”楠竹钰也感慨道,
“好了,不说这些了,”苏九儿调整一下情绪,“苗凤苗夫子此次出题咏春,几位公子可有良诗佳作?”
第四十三章 西湖诗会 (十五)()
“佳作谈不上,我倒有一首粗略之作,”钟旭说道,
“喔~不知钟兄是何诗作呢?”梅盛林问道,
“你们听好,”钟旭说吧,
站起身度了两步,开口吟道:“《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钟兄这首《春日偶成》的前二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不过,”苏九儿话语一转,“不过钟公子的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学的的确不怎么样,你我本来就是弱冠之年,何须学少年一说,如若改正将谓偷闲正少年,却是极为不错的。”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正少年。”钟旭细细品味了一番果然要比学少年更有意境,
钟旭叹服道:“早就听闻醉花楼的苏九儿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才知传言果然不虚!”
“钟公子过奖了,”苏九儿谦虚道,
“不知我等是否有耳福能听九儿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