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那边你不要担心,他们比你更不愿意让这件事曝光,会主动帮忙遮掩的。考察团那边本来就是各干各的,我说你还有特殊考察任务,晚几天走,一般人也不会多想。关键是大使馆那边,肯尼迪有意无意地向我打听过你的动向,我怕时间长了他迟早会查出点什么。”提到肯尼迪这头罗斯福的哈巴狗,多诺万也有些皱眉头。
约翰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肯尼迪虽然已经不招罗斯福待见了,但他对罗斯福还是很忠心的。说不定,这会儿他正想着怎么抓住约翰的把柄,好借此重新讨回主子的欢心呢。
不过不要紧,对付肯尼迪,他还是有办法的。这两天,他早就拟定好了后手。只要多诺万和英国情报部门肯配合他,分分钟他就能让肯尼迪滚蛋。
第九十章 替罪羊肯尼迪()
“肯尼迪不足为虑,我有办法收拾他。”约翰很自信地对多诺万做出了保证。
“你手上有他的把柄?”多诺万显然来了兴趣。
“他的那个亲信,泰勒·肯特和德国人有私下交易。”约翰信誓旦旦地说道:“据我所知,战前他曾经向德国人卖过情报。”
“你确定?”多诺万被吓了一跳,这个肯特可是肯尼迪最信任的下属,一度担任过美国大使馆最机密的部门——密码室的负责人。
“非常确定。最近他是不是还跟德国人有联系我不大清楚。但我可以肯定,1938年7月的时候,也就是战争爆发前两个月,他和德国人做过一次交易。”
约翰这不是在睁着眼说瞎话,这个泰勒·肯特的确是一名德国间谍。历史上,他曾经多次将肯尼迪大使与美国国务卿赫尔之间的来往函电以及罗斯福总统与丘吉尔首相之间的密电内容出卖给德国情报机构。
“你怎么知道的?”多诺万很诧异,约翰居然能掌握到这么机密的情报。
约翰故作神秘地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总不能告诉多诺万,自己是从后世历史材料上看到的吧。
“是了,那会儿你也在柏林。”多诺万开始自动脑补了。和范德比尔特家族合作了这么多年,他早就隐约感觉到,对方在欧洲有一定的布局。再联想到1938年他从英国回国时在船上遇到过约翰一家三口,以及去年弗雷德里克的去世。莫非范德比尔特家族在欧洲的关系网现在在这小子手里?
多诺万觉得自己已经猜出了事情的真相。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说什么也要把这小子抢倒自己这边来。多诺万已经开始后悔了,一个成熟的欧洲情报网络啊,就这么白白便宜了史汀生。
“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做?”多诺万很快就把注意力转了回来。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史汀生是不会放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约翰掌握的资源就不能为他所用。他决定全力帮助约翰处理好眼前的这场“危机”,就当是提前投资了。
“现在关键是需要英国情报机构的配合。出卖情报这种事,只要做了一次,就收不了手的。我敢肯定肯特与德国人的交易绝对不止一次。只要他们能够坐实了肯特是德国间谍,肯尼迪就好不了。”
“没错,罗斯福已经对他很不满了,再闹出这么一个大丑闻,肯尼迪这个大使肯定是当不下去了。”多诺万点了点头:“哈尔克旅长跟我说过,他们半年前就发现有人在向德国情报机构泄密了。有好几次,这边内阁会议刚做出决定,没几个小时德国人就已经知道了。军情五处已经查了很久,但一直没查出来是谁。”
“他们自己都奇怪,在现在英德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那么长的内阁会议记录是怎么在短时间内传到柏林的?如果是肯特的话就说得通了。伦敦大使馆是欧洲所有使馆与美国通讯联系的枢纽,他能接触到……”说到这,多诺万突然愣住了。
他想起了,肯特还掌握着灰码。这可是现在美国政府最高等级的密码,不仅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通过这套密码系统联系。美国驻欧洲其他使馆在需要发送绝密信息的时候,也得先派专人前往伦敦大使馆,再通过这套密码系统与国内联络。
而约翰想到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向德国出卖情报的人真的是肯特,他是怎么拿到英国内阁会议记录的,难道在英国政府高层里还有他的同伙吗?
“哈尔克旅长就在楼下,我们现在就去找他。”多诺万觉得这事不能再拖了,肯特这个人太危险了,必须立刻处理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哈尔克旅长虽然今年刚刚接手军情五处代理处长的职位,但他之前一直是该机构“B活动区”的负责人。内阁会议记录泄密的案子,他已经盯了小半年了。
“泰勒·肯特这个人,我们也曾经怀疑过,他曾经有过极端反犹的言论。但因为他是你们使馆的工作人员,有外交豁免权,我们不好对他上手段,所以一直没有掌握直接证据。”哈尔克旅长的意思很明显,要想他们动肯特没有问题。但约翰和多诺万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说得过去的由头。
“这样吧,约翰。我之前不是跟考察团说你有特殊考察任务吗。这个借口可以利用一下。”多诺万的脑子很快:“就说我偶然发现肯特有德国间谍的嫌疑,就安排你这个生面孔去协助军情五处,对他进行了秘密调查。”
“这个说辞好。毕竟是我们自己使馆出了间谍,还是自己人先发现的好,面子上也好看一点。”约翰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太好了,这下自己“消失”的这几天就有完美的解释理由了。
“可以,就这么办。回去我就安排。”哈尔克旅长也很爽快:“范德比尔特中校,感谢你为我们工作做出的贡献。我会向上级为你申请嘉奖的,请不要推辞,就当是对这次我们工作失误的赔礼了。”
几天之后,军情五处就突袭了肯特的私人住宅。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套能够打开美国大使密件保险柜的钥匙,和1500多份机密文件。虽然肯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德国间谍,但军情五处还是当场逮捕了他,并将搜查结果通报了美国方面。
得知这一消息后,美国国务院立即开除了肯特,取消了他的外交豁免权。为了照顾美国人的面子,英国法院最终没有将肯特定性为间谍,但还是以盗窃和非法持有机密文件等罪名判了他有期徒刑7年。
就这样,哈尔克旅长成功地将一次重大工作失误(约翰大小也是个人物,平白无故被关了这么多天。他要是真执意追究的话,哈尔克这个代理处长估计都得引咎辞职)变成了一场辉煌的反间谍战的胜利。不仅修补了与约翰和多诺万的关系,还一举化解了“内阁会议纪要泄密案”给军情五处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内阁诸位大臣中挽回了不少形象分。
多诺万则通过一举揪出肯特这个隐藏的美国大使馆里的德国间谍,向质疑他的人展现了其在情报领域“与生俱来”的天赋。白宫和国务院都对他这次能够当机立断铲除毒瘤,及时避免出现更多重大损失非常满意。他这个白宫新闻协调办公室主任距离全国对外情报工作第一人的宝座又近了一步。
至于约翰,在这起间谍案中,他“扮演”的不过是个跑腿的小角色。哈尔克还算有良心,在报告里分了约翰不少功劳,还帮他争取了到一份丘吉尔亲自签发的感谢状。其实,约翰对于嘉奖什么的并不在意,能够把他“被捕”的丑事遮掩过去,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看来,唯一倒霉了的就是无辜躺枪的肯尼迪大使。罗斯福总统和赫尔国务卿都对灰码泄露一事非常震怒,一手录用和提拔重用了肯特的肯尼迪,被结结实实地扣上了一顶昏庸无能的帽子。约翰知道,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被罗斯福召回国内,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了。
第九十一章 萝莉伊丽莎白()
虽然约翰顺利地把这场莫名其妙的“间谍风波”甩锅给了无辜的老肯尼迪,但他也不得不因此在伦敦多滞留了一个星期,算是把之前在约克郡躲过的那些轰炸又都补回来了。
一开始,德国人对伦敦的轰炸还主要集中在港区和东部的工厂区。最先遭殃的是码头附近的保税仓库,大量燃烧的朗姆酒、染料和糖漂到了泰晤士河上,把整个河面都变成了火场。
接下来则是东区。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就有超过16000栋房屋在轰炸中受损,大批居民无家可归。政府不得不暂时把他们安置到铁路桥下的仓库、教堂的地下室以及一些临时设置的庇护所里。
现在一到晚上,那些家里没有安德森式防空洞(因为他们没有可以设置它们的花园)的东区平民,就蜂拥至伦敦的地铁站过夜。他们通常会买一张一个半便士的最便宜的票,从一站坐到另一站,寻找站台上的空地宿营。
当地铁列车在晚10:30停运,电流被切断后,很多人甚至睡到了铁轨上。位于利物浦街的一条地铁隧道现在已经成为超过1万人的长期掩体。《泰晤士报》的报道称:总共有大约17万7千人在79个不同的车站过晚,许多晚来的人甚至不得不睡在扶梯上。
最近,就连伦敦西区也没能幸免。尽管防空高炮部队和负责保护伦敦地区的第11战斗机大队进行了殊死抵抗,但白金汉宫、唐宁街、法院和上议院等著名地标建筑还是接连被高爆炸弹或者燃烧弹击中。
乔治六世一家在吃晚饭的时候,一枚炸弹直接落到了白金汉宫的花园里,餐厅大落地窗的玻璃被震得粉碎,所幸国王一家无人受伤。唐宁街10号要更惨一点,这栋建在沼泽地上的老房子被炸弹命中了厨房,3名首相官邸工作人员当场身亡。丘吉尔一家已经被迫搬进了附近的地堡指挥所。
不过人这种动物,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经过了最初一周的慌乱后,伦敦人现在已经开始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虽然一到晚上,就要往地底下钻,但他们仍旧在自家的房顶上高高挂起le英国国旗,商店、企业甚至剧院也依然打着“照常营业”的小牌子。
就连约翰,在陪着斯帕茨去“手术室”(第11战斗机大队指挥部)现场观摩了一场“惨烈”的空战后,也已经能基本无视刺耳的防空警报和爆炸声了。
一天下午,他还忙里偷闲和托马斯一起去国家艺术馆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只要支付1先令就能欣赏到所罗门、丹尼斯·马修斯和米拉·赫斯这样的音乐家演奏两个小时的巴赫和贝多芬。虽然演奏的曲目和那些从天而降的炸弹一样都来自于德国,但这并不影响伦敦人享受生活的热情。
当然了,约翰这一周过得并不都像那天下午一样轻松。因为错过了考察团归国的日期,一桩令人头大的工作落到了他的身上。
22号,也就是米迦勒节当天,13000多名5…14岁英国儿童将启程前往加拿大和美国,其中有6000多名孩子将被寄养到美国家庭中。受美国国务院和英国政府的委托,约翰很不幸地成为了这6000个孩子的“保姆”。
没办法,谁让他也想搭乘阿奎坦尼亚号邮船回国呢。这艘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舰可比运输船队的那些商船快了近一倍。这不仅意味着可以帮约翰节省10天左右的时间,还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旅途中遭受德国潜艇和飞机攻击的几率。
英国政府也正是因此,才选择了阿奎坦尼亚号来承担运送这些孩子的艰巨任务。约翰知道,历史上,阿奎坦尼亚号可比他的两艘姐妹舰——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幸运得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都毫发无损,顺顺利利地运营到了1950年,在航运界有个“幸运的白夫人”的美称。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带孩子出去旅行是件很麻烦的事。更何况,约翰这次足足要带6000多个孩子做一次跨大西洋旅行。虽然有美国大使馆、英国政府以及儿童海外接收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民间机构的配合,约翰还是忙了个四脚朝天。
自打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此次疏散行动的政府公告上后,每天都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找过来,请求约翰对他们的孩子给予照顾。甚至连阿兰布鲁克将军都在百忙之中专门给他来过电话,请他帮忙照顾一位代理上尉的双胞胎女儿。
据说,这名上星期六刚被追授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代理上尉是一名牺牲在索马里的战斗英雄,他的父亲曾是阿兰布鲁克将军在康贝里参谋学院任教时的同事。
其实,约翰这几天遇到的最大的麻烦,还不是来自于那些内心充满担忧和不舍的英国家长。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这两位英国王室的小公主才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一直到最后一刻,战时内阁、议会、媒体和公众还在为要不要将她们疏散到国外去而争论不休。哪怕国王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已经做出决定:两位公主殿下将不会被送往加拿大,英国王室家庭将永远与他们的子民们在一起。但是民众的呼声还是很高,丘吉尔也一直在力劝国王,不要拿王室继承人的生命安全来冒险。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疏散计划的很多细节自然就会迟迟定不下来。而约翰也只能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他总不能告诉参与此事的英国官员,你们的公主不会走的,别管她们了吧。
一直到出发前一天,约翰他们才得到确切消息,两位公主殿下不会搭乘阿奎坦尼亚号离开英国。但是,她们将亲自前往码头为这13000名同龄人送行,14岁的伊丽莎白还将通过广播对所有已经或者即将疏散到海外的英国儿童发表直播讲话。
在米迦勒节当天的晚上,约翰第一次见到了“久违”的伊丽莎白二世。这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现在还是个充满朝气的小萝莉。
“先生们,女士们,非常感谢你们所作的一切。”当伊丽莎白模仿着自己母亲的语调和动作,向约翰等人表示感谢时,约翰的脑袋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后世那个总穿一身色彩鲜艳的套裙,拎着个小手袋,戴一顶古怪大帽子的英国老太太形象。精神恍惚之下,要不是身边的人提醒,他连伊丽莎白公主向他伸出的手都没注意到。
“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也祝您和玛格丽特公主好运。”得亏约翰反应快,连忙用一个军礼化解了自己没有及时与公主殿下握手的尴尬。
“谢谢您,范德比尔特先生。再次感谢您为我的兄弟姐妹们提供的帮助,也祝您好运。”伊丽莎白可能见过太多因激动而在她面前失礼的人,对约翰的异样并没有太在意,反而落落大方地再次与约翰握了手。
对于伊丽莎白能够叫出自己的名字,约翰还是很开心的。虽然这背后必然有人提点,但也说明自己已经在英国王室那挂上了号。看来这次“保姆”也不算是白当,至少他如今在英国也算是有一点知名度了。
第九十二章 小肯尼迪与心理战()
在阿奎坦尼亚号上,大部分时间约翰都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因为船上不仅有13000多个闹腾起来没个完的熊孩子,还有让他感觉颇为尴尬的老肯尼迪一家。
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老肯尼迪对他并没有多少意见。说白了,肯特出卖情报这档子事前前后后有两三年了,纯粹是老肯尼迪自己识人不明。就算想要泄愤,他也应该去找多诺万。约翰充其量不过是个“跑腿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范德比尔特家族,老肯尼迪脑子进水了才会因为这点小事跟他计较。
约翰可是清楚得很,这个老家伙对于仕途的执念不是一般的深。他自己这辈子是完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