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全球速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37全球速递-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一份皇家空军的人员招募和训练资料中,约翰看到了有关增设国际航空联队的计划。一批来自英联邦国家,比如南非、罗得西亚(津巴布韦)、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飞行员正和他们自己的飞机一起陆续抵达。

    此外,一些来自捷克、波兰、挪威、法国、荷兰等“沦陷国家”,以及美国、冰岛、丹麦、爱尔兰等“中立国”的自由战士也将加入皇家空军的行列。

    比如已经投入战斗的3个捷克战斗机中队(第310、311、312中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空军的精英。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他们就脱离军队加入了法国的外籍军团,在波尔图与德国人作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在伦敦拥有自己总部的波兰空军(他们隶属于波兰流亡政府,由皇家空军统一指挥,担保持着自己独立的地位),也积极参与了保卫大不列颠领空的战斗。这300多名飞行员都经过了两年的训练,平均有500小时飞行经验并充满着对德国人的仇恨。最早组建的两个波兰中队,以米德尔塞克斯郡为基地的302和303中队,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击落数字。

    最令约翰感兴趣的是材料中关于美国志愿战斗机中队的部分。显然,英国人并不大放心让这帮只有短暂的小型民用航空器飞行经验的扬基鹰投入战斗。只给他们配备了几架美国“水牛”舰载机。约翰猜测,这很可能就是当初克劳福德在达拉斯航校找到的那批。

    不过约翰知道,这帮热爱冒险的美国小伙子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历史上,这批“水牛”很快就在接二连三的莫名其妙的着陆事故中报废了。直到英国人不得不给他们换装了“飓风”后,这帮小子才消停下来。

    虽然别人不看好他们,但约翰可不这么想。历史上,老鹰中队也是美国空军的一段传奇,诞生过一大批王牌飞行员。他很期待能够见一见比尔·杜纳、盖斯·戴蒙德这些未来的空战英雄。

第七十四章 帮英国佬算账() 
总的来说,约翰对英国人的本土防御计划还是很认可的。他知道那些自己觉得有些过于残酷的部分,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比如,防空司令部在一份关于防空观察哨和火力点部署的报告里,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要想为用过各大城市和重要工业区、码头、铁路枢纽及物资仓库提供足够的保护,他们至少需要2232门大口径高射炮和1860门小口径高射炮。而现实是,整个伦敦地区的高射炮也只有79门。

    在这种情况下,防空司令部不得不转而使用小口径的刘易斯机关枪,并尝试将一些大型海军炮安放到铁路查道车上。虽然不如专业的高射炮管用,但它们发射出的炽热的金属风暴,至少可以迫使袭击者飞得高一点,降低轰炸的精确度。

    这些防空武器还有一个缺点,炮弹碎片会如下雨般落到街上。防空司令部不得不把钢盔定为部队的基本装备。当然了,那些躲在地窖和防空洞里的英国市民们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喜欢这些炮声,这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太像一个被动挨打的目标。

    除了缺少足够的防空武器,防空司令部的其他工作完成的还是比较出色的。最让约翰欣赏的使他们正在伦敦试行的空袭执行长制度。

    防空司令部招募了一批平民(其中六分之一是女性),协助他们完成地方空袭预警工作。每当有炸弹落到市区,第一个到达现场的都是该地段的空袭执行长。他们会先确定“事故”地点,然后向防空司令部的值班岗位报告他们对于伤亡以及生还可能性的评估结果。

    此外,他们还把一批建筑工人、测量员和工程师组织成了重型救援队,负责配合消防队救援那些被掩埋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为了对付那些装了延时引信的航空炸弹,他们还从皇家工兵中抽调精锐力量组成专业的拆弹分队。

    当然了,英国人也不是完全被动挨打,他们也准备了一些反击计划,其中有一些还挺有创意。

    比如,他们最近建立了一个由工党下议员、联合政府的经济作战大臣休·道尔顿负责的新组织——特别行动委员会(SOE)。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在德国占领区内挑动革命、引发社会混乱,利用所有不绅士的手段来帮助英国赢得战争,总之一句话他们就是要“让欧洲燃烧”起来。

    虽然最初,军方,特别是拥有专门从事破坏活动部门的军情6处(MI6)明确表达了他们对建立SOE的反对意见,认为这侵入了他们的领域。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妥协了。

    如今,道尔顿招募到的“亡命之徒”已经在军情6处的配合下在欧洲开展了一系列破坏活动,并在法国、荷兰、波兰取得了一些定的战果。约翰注意到,SOE的袭击目标并不只限于军事目标,也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民用设施。没想到,一向自诩绅士的英国人,也有变身恐怖分子的时候、

    至于英国军方,他们也准备了自己的反击计划。比如对法国北部港口、以及德国几个重要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的空袭,以及海军对德国波罗的海航线的袭击。

    不过,当约翰看到皇家空军将之前轰炸苏联高加索油田的“长矛行动”计划再次提上议程时,还是有些惊讶。

    英国人准备轰炸苏联!也许在后世一些人的眼中,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1940年,这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事。目前,苏联和纳粹德国在国际舞台上可一直扮演着一对“好基友”的角色,双方合作得愉快着呢。

    自从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共同瓜分了波兰后,高加索油田就开始为德国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油供应。目前,德国纳粹所需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来自于罗马尼亚和苏联。

    早在法兰西战役前期,法国人就率先提出了“长矛行动”计划。英法两国空军计划出动100多架轰炸机,从位于伊朗和叙利亚的空军基地以及同样反苏的土耳其境内起飞,摧毁位于巴库和巴塔米的石油设施,切断德国人从苏联获得原油补给的渠道。不过由于法国人败的太快,这个计划还没等实施就流产了。

    现在,皇家空军竟然又再次提起了这一计划。根据资料显示,英国的侦察机已经从伊拉克机场起飞,完成了行动的前期侦查工作。一批“布伦海姆”轰炸机也正准备进驻伊拉克的摩苏尔基地。

    好家伙,英国佬这是要作死到底,准备单挑“苏德”联盟了吗?还是他们觉得,苏联有可能会倒向德国,想以此来威胁莫斯科,不要公开站队?

    不过有一点,约翰是可以肯定的。英国人最多也就是虚张声势,吓唬吓唬苏联,不敢真的动手。当初还有法国可以当垫背的时候,他们都没敢动手。现在一个希特勒就够他们受的了,难道还真敢再惹毛一个斯大林吗?

    约翰记得,在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历史学界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观点:德国之所以会入侵苏联,是因为英国人屡次威胁苏联,不切断对德国的石油供应,就炸毁整个高加索油田。德国纳粹为了自身的能源安全考虑,才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想把这块油田掌握到自己手中。貌似这种摆明了是要离间英德关系的论调一度在欧洲还挺有市场的。

    当约翰看完最后一份资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了。不知不觉中,他就已经在机要室里待了一天,连午饭都是威尔逊上尉送过来的。一口喝干了杯子里早已冷了的咖啡,约翰站起身,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收拾桌上那些记录了各种数据的打孔卡。

    约翰此次来英国的目的很明确,搜集证据向那些国会议员们证明英国有坚持打下去的决心和能力。决心好证明,反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感性的材料并不难找。关键是如何证明英国人的能力。

    在约翰看来,没有什么是比实打实的数据更有说服力的了。他准备好好帮英国佬算笔账。

第七十五章 吃饭是个大问题() 
众所周知,打赢一场战争,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需要的无非都是人、财、物三个方面的资源。那么,英国人现在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到底怎么样呢?

    约翰通过他所掌握的材料,大致估算了一下。

    人力好说,从他刚刚整理出来的数据看,英国现在并不缺少人力资源。庞大的殖民体系和良好的国民素质,给英国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目前暂时的人力紧缺,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全面动员,人员调度和培训需要时间而已。

    况且开战至今,英国的总伤亡人数也不过数万。(历史上,整个二战期间,英国的总伤亡人数也不过仅仅45万,不到1939年全国总人口的1%。)距离上次大战120万人的伤亡数字还有很大的距离。

    至于物力,英国本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并不算弱,只是因为海上运输线出了点问题,大量殖民地的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没有办法及时运进来而已。数据显示,英国货运船队在海上的损失虽然惊人,但还没有达到让整个国家物资供应链崩溃的地步,只是拖慢了他们从前期损失中恢复过来的速度。

    事实上,英国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较开战前还是略有提升的,只是他们对一些特定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得更快罢了。反倒是农产品的缺口更为棘手一点,毕竟大不列颠本土面积就这么大,本土农业生产能够满足国内一半的需求就不错了。

    目前来看,困难最大的可能是财力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可比上一次费钱多了,参战国的总军费开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6。5倍。

    约翰刚才算了一笔账,光是维持目前的军队规模和作战强度,英国每天用于战争的经费就差不多接近1000万英镑。而且随着德国人空袭强度的不断增加、意大利人在北非的乘火打劫,以及英国自身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这还只是维持军队日常消耗的费用,不包括购买和生产武器装备的钱。约翰保守地估算了一下,英国人要想坚持到美国参战,至少还需要40亿英镑的军费开支(历史上,1940年英国的军费开支为11。18亿英镑,1941年为32。20亿英镑)。去年,英国的总国民收入也就是50亿英镑出头,他们的财政状况支撑得起这种消耗吗?

    答案是很肯定的,仅靠政府的财政收入肯定没戏。好在丘吉尔政府并不需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大英帝国几百年殖民史积攒下来的财富可不是开玩笑的。相比之下,海峡对面德国人的财政状况甚至还不如他们,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了国民收入的一半。

    整理完这些打孔卡,约翰觉得自己今天在本土防御司令部的考察可以结束了。他脑子里的东西足够完成一份不错的报告了。因为保密的关系,他不能从机要室里带走任何一张纸片。所以,在最后确认一边数据后,约翰用剪刀剪碎了那些打孔卡,离开了房间。

    “中校,你是在这里用晚餐还是让我送你回去?”威尔逊上尉这两天的工作就是为约翰服务,他现在不仅是约翰的秘书、还是他的司机、向导和勤务兵。

    “送我回去吧,中午的那些咖喱实在太可怕了。”想到中午那顿让他反胃的午餐,约翰决定还是回去吃比较好。

    “非常抱歉,中校。从澳大利亚过来的运输船队晚到了三天,中午的肉确实有些不新鲜。”威尔逊说道:“不过再过几天HX…82编队就要到了,他们的船上有从捕鲸船上拆下来的大型冷冻设备,到时候就有新鲜的肉类和水果了。我听说他们这次还运了一批椰子,伦敦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见到过椰子了。”

    约翰心想难怪中午的咖喱味道这么冲呢。虽说英国的美食和美国的历史都被国际社会并称为最短的冷笑话,但好歹这里是本土防御司令部,厨子的水平也不应该糟糕到这种地步,感情是为了掩盖食材的异味啊。

    说起来,咖喱(Curry)这种东西本来就是英国海员们为了掩盖食物异味而发明的。人们通常认为咖喱是印度美食,其实印度根本就没有这道菜。在传统的印度餐馆,菜单上只有“玛萨拉”,没有“咖喱”。

    18世纪初,英国的殖民者在“玛萨拉”的基础上,将各种热带香料掺和在一起发明了咖喱粉。因为其烹饪简单(把各种肉类、蔬菜切块与咖喱粉一起煮就行了),食材不新鲜也不太能吃得出来,咖喱在常年漂泊在海上的船员中非常受欢迎。后来,咖喱才慢慢在英国本土盛行,成为了仅次于炸鱼薯条的英国第二大国民美食。

    约翰记得,后世英国每年举办的“咖喱大赛”非常有名,连首相都会参加最后的颁奖典礼。就连英国酒吧也兼卖咖喱,一边喝啤酒一边吃极辣的咖喱被认为是具有男子气概的表现。

    “威尔逊,你结婚了吗?”在车上,约翰开始跟这个英国上尉聊起了家常。

    “我已经结婚三年了,家里还有一个快两岁的男孩。”威尔逊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我是纽卡斯尔人,敦刻尔克撤退前在诺森伯兰团(诺森伯兰郡是英格兰最北部的郡,首府是纽卡斯尔)1营作副营长。她们娘俩都还在老家的乡下呢,就我一个人在伦敦。”

    约翰想起了远在华盛顿的阿黛尔和孩子们,随口问道:“你不打算把她们接过来吗?”

    威尔逊扭过头,很诧异地看了约翰一眼:“暂时没这个打算,乡下总比伦敦安全,而且食物也比城市里要充足一点。”

    其实刚才话一出口,约翰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个傻问题。这时候伦敦人都忙着往乡下跑呢,谁会这时候主动过来挨炸弹啊。他连忙转换了话题:“最近食物供应一直这么紧张吗?”

    “那要看是什么了。面包和黄油还是有的,虽然要凭配给手册购买,但总能买得到。”威尔逊说道:“但是新鲜的蔬菜、肉类和水果就比较难得了,即便你有配额商店里也不一定有。乡下要好一些,你可以自己种些蔬菜,养点鸡什么的。不像城市里,只有孕妇和婴儿才可以有额外的牛奶票,正在长身体孩子们也只有少量的橘子和鸡蛋配额。”

    约翰点了点头,现在英国有接近4800万人口,战前三分之二的食物都依赖于进口。从某种程度上说,吃不饱饭,远比德国人的飞机、坦克还有潜艇更具威胁性。

第七十六章 营养学家丘吉尔() 
当约翰在车上与威尔逊上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伦敦食品供应问题的时候。在唐宁街,丘吉尔也在和人讨论这个问题。

    这会儿,丘吉尔正和农业大臣伍尔顿爵士一边吃着新鲜出炉的牛肉胡萝卜馅饼,一边讨论着“为胜利刨地”(Dig…on…for…Victory)行动的进展情况。

    伍尔顿爵士告诉丘吉尔,“为胜利刨地”行动开展几个月来,民众响应的热情很高。市民们为了能够有更多的食物,开始利用周围的一切空地,包括自己后院、社区草地、甚至是德军空袭炸出来的土坑来种菜。

    “现在蔬菜的产量已经比前两个月要好一点了,但国民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和铁元素的情况还是很普遍。”伍尔顿爵士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的油,说道:“一些社区除了帮助居民们把院子里的玫瑰花刨掉换成生菜,还组织他们用厨余废料养猪。当这些猪养成的时候,会在公证机关在场的前提下公开宰杀,分派给那些出力养猪的居民。”

    “不过由于养猪远比种菜困难得多,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效果,肉类短缺的情况依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