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
同他一样不敢松懈的还有米利上校。约翰刚到办公室,就收到了一份最新的503团训练调整方案。显然这是昨晚从布莱德利家回来后,米利上校熬夜通宵完成的。
看来昨晚的会面效果不错,约翰首先对米利的“端正”态度表示很满意。
再看米利上校的修改方案,内容也可圈可点。作为一名资深的战术教官,米利的练兵方式更贴近于实战需要。除了训练大纲规定的内容外,他把重点放在了教会士兵如何在战场上运用已有的战术技能上。
在头一个月,米利计划在现有的训练基础上,每天给503团增加一个小时的实战模拟演练,包括近战格斗、巷战、地图判读、急救、化学战、以及排雷、通联等科目。并组织一次24小时内携全部野外装备行进25英里和一次12小时内携带作战装备行进25英里的野外演练。
而在第二个月,也就是最终考核到来前,米利还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两到三天的野战演习。尽可能让士兵多了解战斗机制运作方面的知识,学会如何判读地形,如何利用有利地形,如何根据地形采取不同战术,以及如何在不影响体能的情况下一次在野外生存好几天。
可能是担心约翰无法理解他的用意,米利上校特意在报告里反复强调,士兵在训练场上学会一项军事技能和在战场上熟练使用这项技能是两回事。必须通过实战演练,让士兵学会在第一时间对自己该怎么做作出正确判断。这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第一次就必须本能地不犯错误,因为战场上不会再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米勒,503团的这份报告你怎么看?”约翰放下报告,摆出一副狄仁杰的派头,向正在给他煮咖啡的“元芳”问道。
“好是好,但是会不会有点操之过急了,现在训练安排已经很紧张了,再加码503团受得了吗?”米勒放下咖啡壶回答道。
确实,米利所倡导的这些实战化训练科目对于503团目前的状况来说是有点超前了。而且看起来和2个月后的考核也没有太大关系,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上马。
不过,约翰并不认为米利主张贴近实战的观点有什么错。历史上,82空降师就是因为事先缺少了这方面的训练,才在最初的作战行动中暴露了一系列问题,蒙受了惨重的损失。而之后组建的101空降师则是在抵达英国后,才吸取教训紧急补课,补上了这一短板。
既然早晚都是要学的,那米利想要现行一步也未尝不可。就当是拿503团当试点,帮其他团积累经验了。
至于米勒所担心的,503团能否承受这么重的训练任务的问题。这是米利这个团长应该操心的,约翰压根就不会去考虑。
反正昨天在布莱德利家,他已经把态度摆的很明确了。让米利放手去干,一切凭实力说话。出了成绩自然是大家你好我好,万事大吉。出了问题,那就别怪约翰对他不客气了,谁让你米利能力不行,不能胜任团长的工作呢。
所以,只要米利的方案不是太离谱,约翰并没有干涉的打算。反正也就两个月而已,上面还有一个李奇微看着,503团应该也出不了什么大篓子。
是骡子是马,还是拉出来溜溜看吧。约翰掏出笔在报告上签了字,“米勒,一会儿把这份文件送到李奇微师长那里,我已经签过字了。”
“好的,将军。”米勒把煮好的咖啡送到约翰桌前,拿起报告转身就要出门。
“等等。”约翰一边端起咖啡,一边叫住了米勒,“把这事跟史蒂夫通个气,让他最近多关注一下503团的情况,最好拟一个后勤保障预案出来。”
在米利的训练计划里,有很多内容是要离开克莱博军营,到野外去进行的。再加上是实战化训练,尤其需要的后勤保障的配合,如果不提前做好预案,很容易出问题。
如果只是物资不足、车辆抛个锚,士兵饿个肚子什么的倒也罢了。万一出点啥意外情况,医疗、通讯保障又没跟上,很可能会出人名的。
现在美国老百姓本来基因为延长服役期的事怨声载道,训练中要是再出点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米利固然好不了,约翰这个副师长也一样是要担责任。
放手让米利自己去折腾,可不意味着约翰就可以对503团完全不管不顾了。兜底方案还是要提前准备一个的。大家现在可是在一条船上,米利自己搞砸了不要紧,要是把大家都拖下水那可就糟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克拉克来了()
转眼间,时间就到了1941年10月。
表面上,南方小城亚历山大似乎依然像两个月前那样宁静安详。但细心的人并不难发现,大洋彼岸的硝烟正伴随着萧瑟的秋风一点一点改变着这里的气氛。
不知不觉中,除了天气、收成、服装和戏剧,与战争有关的话题也成了小城街谈巷议的焦点。尤其是当结束演习的第三集团军在撤离时路过并在亚历山大短暂停留后,人们对美国何时参战的关注也越发多了起来。
作为将军夫人,阿黛尔在出席本地名流的各种沙龙时,也没少被人问及这些问题。
上午10点,难得睡了个懒觉的约翰坐在自家的餐桌旁,一边看报纸一边想用着阿黛尔亲手给他做的早午餐。留声机里,一个男高音正在用德语演唱歌剧尼伯龙根指环中的选段。最近,约翰一直在有意识地练习德语,试图把大学时代打下的那点底子重新找回来。
“亲爱的,要再来点咖啡吗?”阿黛尔抱着刚喝饱奶的小艾瑞克问道。
约翰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还早,再来一杯吧。”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82师就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为了顺利通过参谋部的考核而疯狂运转着。
这个艰难而漫长的“备考”过程终于在昨天画上了句号。明天,一个来自陆军参谋部的考核小组将抵达克莱博军营,就82师重组以来的训练成果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验收。
为了缓解士兵们的紧张情绪,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大考”,82师今天全员休假,没有任何训练任务。
约翰也在昨天傍晚抽空回了趟家,和家人一起共度了一个周末之夜。
当然了,作为82师的副师长,约翰是不可能和普通士兵一样全天休息,什么工作都不做的。一会儿,他就得赶往机场,代表82师迎接参谋部考察组一行。
这个活本来应该由师长李奇微去做的。不过,一来军长沃尔德中将今天上午也会过来(他的军衔比考核小组成员高),二来约翰是陆军参谋部出身,和考核小组的组长还是老朋友。所以这个光荣的使命就落到了约翰身上。
“你在看什么呢,今天又有什么大新闻吗?”阿黛尔一边给约翰倒咖啡,一边问道。
“没什么,一篇关于pq护航船队的报道。”约翰头都没抬地回答道,“他们昨天抵达俄国了,2000多英里,足足跑了大半个月。”
10月上旬,由“萨福克”号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一支反潜战斗群组成的护航编队,护送着第一批美国援助物资从冰岛赫瓦尔峡湾启航驶向了苏联。经过了十几天的艰难航行,冲破了浮冰、海洋风暴和德国潜艇的重重威胁,终于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这听起来是个好消息,对吧?”在阿黛尔的潜意识里,纳粹和红色苏联都是邪恶的敌人。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不是很了解的她,并不清楚pq…1船队此行的的意义。
“没错。现在俄国人和我们是站在一边的。有了这批物资,斯大林在可以撑得更久一点。”约翰耐心地解释道:“德国人的坦克已经快抵达莫斯科城下了,俄国人需要这些东西来保卫他们的首都。”
据约翰所知,莫斯科的外围防线已经在德军坦克的冲击下趋于崩溃。仅在第一阶段的台风行动中,俄国人就损失了66万人,奥廖尔、布良斯克、维亚济马等战略要地也相继陷落。铁木辛哥元帅的归路被切断,不得不飞到安全地区。
现在掌管令人绝望的莫斯科防御的是那个乡村鞋匠的儿子——格奥尔基…朱可夫大将。为了守住红色苏联的首都,斯大林动员了超过50万人,包括大批的妇女和儿童,正连夜抢修围绕莫斯科的新防线。整个工程包括5,000英里长的战壕、q…1船队运输的物资中有多是新防线施工所必须的。
“他们能挡住德国人吗?我听说我们的大使馆都已经撤离了。”阿黛尔想起了前不久在沙龙上听到的一则消息。
“放心吧,苏联不是法国,他们是不会放弃自己的首都的。大使馆不过是出于安全考虑,才搬到古比雪夫”
说到这,约翰突然发觉在阿黛尔面前说法国的不是有些不妥,连忙找补了一句,“而且天气对他们也有利。冬天就要来了,那里的天气足以让任何敌人寸步难行。”
“但愿如此吧。”苏德战场对于阿黛尔来说实在太过遥远,并不足以引起她的兴趣。很快,阿黛尔把话题转到了别处,“你几点去机场?我听米勒说这次参谋部那边是马克带队过来,咱们要不要请他来家里吃个饭?前些天,小艾瑞克过生日的时候,他还专门让人送了生日礼物过来。”
“不着急,11点左右再走也来得及。”约翰也没有和阿黛尔继续讨论苏德战事的兴趣,“马克这个考核组长不过是个挂名的而已。他现在可是大忙人,怎么可能在82师待5天。后天下午他就要回华盛顿了,而且考核期间,还是私下接触多少有些不妥。”
约翰和阿黛尔口中的马克,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老朋友,新鲜出炉的陆军地面部队副参谋长马克…克拉克少将。
几个月前,克拉克还不过是陆军参谋部训练处的一个小中校,被麦克奈尔将军派到82师来考察“全美之家”计划。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他就在约翰的帮助下入了麦克奈尔的法眼,摇身一变,从马歇尔的外围小弟成了麦克奈尔的心腹爱将,并在陆军机构改革和部队编组训练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不久,陆军上层组织机构改革完成,成立了地面部队、航空兵和后勤三大司令部。克拉克更是被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麦克奈尔钦点,连升三级成了他的少将副参谋长。
可能是觉得自己这次能平步青云,多少沾了约翰的光。克拉克现在对约翰格外热情,小艾瑞克一岁生日的时候,他还专门送了重礼。这次的考核,也是他主动申请带队的,显然有为82师保驾护航的意思。
虽然约翰并不觉得82师需要在考核中走后门,但是朝中有人照拂也不是坏事。况且这次考核只是82师通往空降兵改编道路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竞争中,克拉克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约翰正好可以借机和他好好沟通一下,为接下来的动作做一些准备。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克劳福德的难题()
“你好,马克!”亚历山大西郊的机场停机坪上,约翰热情地跟老朋友克拉克打着招呼,“好久不见,这身将官制服真精神!”
“谢谢,约翰!你的也不差。”克拉克笑着回应道。
参谋部这次派来的考核小组足有二十几个人,不过身为将级军官,约翰当然犯不上去屈节下交那些中低级参谋军官,他只要招呼好克拉克就行了。其他的自然都由站在他身后的泰勒上校来负责了。
上任近两个月了,泰勒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82师参谋长的工作。在约翰的帮衬下,这个年轻的上校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师参谋部,成了约翰最得力可靠的助手。像接待考核组这种小事,不用约翰吩咐,泰勒自然安排的妥妥贴贴的。
简短地寒暄过后,约翰正准备转身上车。突然,他在那群参谋部军官当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罗伯特,你怎么在这里?”约翰惊喜地叫了起来。
“你好,约翰。”从人群中走出来的,正是与约翰同期特招进入作战计划处的后勤专家——罗伯特…克劳福德中校。
“惊喜吧!”克拉克搂着约翰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罗伯特是这次后勤方面考核的负责人。”
“走走走,上车,上车!”在老朋友面前,约翰当然用不着摆将军架子。他一把拉住克劳福德,和克拉克一起上了自己的车。
约翰刚进陆军参谋部那会儿,他们几个就是一个小圈子的人,还一起合股收购一家内河造船厂。
那会儿,他和布莱德利还是中校,克拉克、克劳福德和马丁是少校。现在,布莱德利和克拉克都是少将了,约翰自己也成了准将。只有克劳福德和马丁还在中级军官圈子里厮混。
马丁还好说,到底是正统军官出身。前不久找个了机会,进了萨默维尔将军领导的后勤司令部。晋升上校指日可待,将来混个将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克劳福德就比较尴尬了。也许是被约翰当初的惊艳表现掩盖住了光芒,这个石油公司工程师出身的数学和统筹学专家,在作战计划处并没能像历史上那样闪耀,反而逐渐沦落成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军官。
不过约翰可不会因为克劳福德至今还是个临时中校就小看了他。历史上,克劳福德可是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少将后勤处长,参与制定了诺曼底登陆计划、主持了“红球特快”行动的牛人。约翰相信,只要给了克劳福德合适的机会,他是一定能让大家刮目相看的。
“罗伯特,你不是在负责对俄援助物资的事吗?这次怎么有时间过来?”一上车,约翰就兴致勃勃地对克劳福德问道。
约翰上次见到克劳福德,还是他在华盛顿准备参加大西洋会议的时候。那会儿,克劳福德刚刚接手组织筹措运输对俄援助物资的工作,忙得脚不沾地。两个人只是匆匆打了个照面,都没空好好聊聊。
“第二批PQ船队延期了。那边的航道已经进入冬季冰封期了,菲利普…维安海军少将认为强行穿越冰层中的狭窄水道太过危险。他们正在重拟计划,准备把目的地转到摩尔曼斯克。而且为了保障船队的油料供应,他们还需要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岛新建一个补给基地……”
“他是被我强拉过来的。”克劳福德正一五一十地对约翰作着解释,结果被克拉克打断了,“那一块现在是火山口,还是避避风头的好。”
“怎么了?”约翰心中一惊,没听说对苏援助的事有什么波折啊。
“麦克纳尼回参谋部了,你知道吧。”克拉克意味深长地说道。
“知道啊。”约翰知道,克拉克说的是陆军派驻苏联的前特别代表约瑟夫…麦克纳尼少将。之前陪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的就是他。
大西洋会议的时候,约翰见过麦克纳尼一次。在他的印象中,这位西点“将星班”的毕业生,走的是与艾森豪威尔、布莱德利这些同班同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直以来,麦克纳尼都是在陆军行政系统里打转,好像还干过一段时间军事检察官,是个很有威严的“行政官员”。
历史上,麦克纳尼担任过负责行政事务的陆军副参谋长,后来又去了欧洲给艾森豪威尔当了副手。虽然麦克纳尼一辈子没指挥部队打过仗,但战后还是当上了四星上将,成了驻欧洲美军的司令。
不过,麦克纳尼回陆军参谋部任职和克劳福德有什么关系?约翰有些想不明白。
“成立三大司令部只是个开始,接下来陆军在机构改革方面要有大动作。”克拉克压低了声音对约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