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一滴又一滴水形成的河流最终汇聚而成。这台电脑虽远没达到苏逸辰的设计要求,可对于目前他所使用的这个系统而言却是开始的第一步,也就像生命的第一滴水一般,随着无数水滴的汇聚,总有一天终究会变成为海洋。
写完最后一行公式,苏逸辰甩甩发麻的手腕,抬眼看了看电脑的运算情况,显示器的数据显示,运算结果出来还需要好几个小时。在屋里呆了一整天的苏逸辰感觉有些疲乏,起身伸了个懒腰,拿了个挎包就出了门。
上海的夏天尤其闷热,现在虽是傍晚,可外面依旧是热浪滚滚。骑上自行车,苏逸辰出了校门,十来分钟后来到了附近大学城的中心图书馆。这里苏逸辰现在已经是常客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查询资料,而今天同样如此,当他迈入图书馆的时候,一阵中央空调的清凉驱走了外面升腾的暑气。
现在是暑假时期,图书馆的人比起往常要少许多,拿着借阅卡,苏逸辰借阅了几本最新的国外专业期刊,然后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聚精会神地翻看起来。
兰特文明的科技虽然发达,但要和地球科技相结合运用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这些专业期刊中,大多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于苏逸辰来讲是基础,可没有基础又谈何进步呢?而且只有熟悉了这些基础,搞清楚目前科技的实际情况,苏逸辰的研究工作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这也是苏逸辰经常来图书馆的一个目的,何况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和辉煌的兰特文明相比虽然远远不如,但人类的智慧同样有着独特的闪光点,就像现在,苏逸辰看到一篇关于目前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的iter技术,也就是针对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项目的专业评论文章时,苏逸辰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一些理论假设和解决方案有所可取之处,顿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苏大哥?”
正当苏逸辰沉浸在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和他目前所整理出来的理论和运算数据相对应比较时,一声轻呼把思索的他拉回了现实。抬头一看,只见面前站着一位大男孩,正腼腆地对他微笑招呼着。
“小孟?你们学校不是放暑假了么?你怎么在这?”苏逸辰见到他一愣,接着就轻声询问。
“我今年不回去了,告诉你个好消息,几天前系里刚通知我,叶添龙教授让我进他的课题组了。”小孟很是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这可是好事啊!祝贺你小孟。”苏逸辰笑着点头赞许,同时伸手祝贺,孟林是他一个月前在图书馆认识的大学生,巧的很,孟林同样也是读理科的学生,只不过他今年刚读完大三,专业是信息于计算机科学,主攻的是硬件设计方面,这倒和苏逸辰当年的研究项目属于同类。
在图书馆认识孟林说来也是一次巧合,恰好那天苏逸辰来图书馆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孟林也在为一个集成电路的设计论文做准备,借阅了厚厚一叠书籍资料的孟林走路不小心撞到了苏逸辰,当时一大堆东西从他手上滑落,孟林忙不叠地向苏逸辰道歉。苏逸辰只是笑笑说没关系,而且见他拿这么多书也不方便,就主动蹲下身帮着捡起落在地上的书籍。
谁想,正当苏逸辰帮忙捡书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有本书居然是他的恩师罗邵华教授所著,这本书是关于通用集成电路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应用和实际设计思路,从书后的出版时期来看,这本书应该就是恩师去世后一年所出版,也就是说它是罗邵华教授的遗作。
当时的苏逸辰看着这本书呆呆的楞住了,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恩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里面的内容应该就是他们当年为银河巨型计算机所进行通用集成电路项目的后续整理资料为基础所撰写,他怎么都没想到,恩师会留下这么一本遗作,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他看见。
“这书能看懂么?”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按捺着复杂的心情,苏逸辰起身拿着这本书询问孟林。谁想孟林有些迟疑地摇了摇头,他很坦率告诉苏逸辰,虽然这本书出版已经二十多年了,可由于其中的基础理论和对于通用集成电路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应用讲述非常专业,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大学生读起来很是吃力。
也许是因为对恩师的怀念,也许是无法忘却当年的记忆,也许更是为了把恩师的心血继承下去,以完成恩师撰写这本书的遗愿。苏逸辰默默想了许久,正当孟林有些奇怪这个比自己稍大的男子怎么突然发愣的时候,苏逸辰却主动提出要向他讲解这本书内容的建议。
一开始,孟林还以为苏逸辰是在开玩笑,可随后就发现对方是认真的。孟林的性格不善于拒绝别人,虽然心里对苏逸辰这个提议有些不以为然,但出于礼貌还是迟疑地同意了。
接着,他们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苏逸辰开始向孟林讲述书中的理论和设计思路,作为当年项目组的主要成员,罗邵华教授的得意弟子,苏逸辰可以说是除了作者罗邵华教授外最为熟悉这本书理论的人之一了。
从起初的礼貌到后来的随意,随着苏逸辰的讲述开始,孟林的表情开始变的越来越惊讶,当等到苏逸辰由浅入深,各种数据娓娓道来,由理论结合实际,以简单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给他细细讲完书中第一章内容的时候,苏逸辰的表现已完全把孟林给折服了,
他根本无法相信,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居然讲的比他们教授更加详细和全面,而且苏逸辰的讲述也不全都是按照书籍内容来讲,他甚至可以随手就举出许多实例以作为相互应证,以加深他对其内容的理解。仿佛苏逸辰就像是这书的作者一般,或者说是直接参与编著此书的当事人。
(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另龙套君叶添龙教授出现)
第四十八章 无心插柳()
求推荐票!求收藏!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林经常会向苏逸辰请教一些问题,而苏逸辰也乐于指点他。孟林的理学天赋很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以优异成绩考进这所重点大学,他所欠缺的只不过是开拓的思路和一些实践经验而已,毕竟现在大学生和苏逸辰当年有些不同,尤其是动手方面最为薄弱。
作为一个即将大四的学生,孟林也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所烦恼,现在的社会可不像以前,更注重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赚钱发财才是绝大多数人唯一的目标,苏逸辰读书时代的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说法早就落伍了,年轻人更注重的是找一份收入丰厚、体面的好工作,至于工作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无关系,这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大学文凭在他们眼里仅仅只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孟林还是有些搞科研理想,可事实同样也摆在眼前。就和汤伟当初那样,理想和现实中必须作出一个选择,除非他在大学里得到某位导师的青睐,甚至进入一个专业课题组成为其中的一员,以这种方式去慢慢积累自己的资本。那么,在毕业之后才有更广泛的选择,也能够尽量做到理想和现实兼顾的结果。
汤伟的故事令苏逸辰心中有所触动,在和孟林熟悉了之后,苏逸辰也知道孟林一直都想进他们系里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才会选择这些硬件方面的论文做准备。考虑之后,苏逸辰决定给予他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针对性的给孟林补上短板,同时也给他在论文撰写方面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在苏逸辰的帮助和引导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孟林的进步显而易见,而且还写出了一篇很是具有新颖性的专业论文。正是这篇论文从而引起了系里的注意,当叶添龙教授亲自看过孟林的论文后感觉很是不错,随后就找来孟林现场考核了他一下,考核结果也让他满意,孟林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通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很有些想法,基础也扎实,当即询问孟林是否愿意进他的课题组,对于这个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孟林当然大喜过望。就这样,几天前叶添龙教授正式通知了孟林,吸收他为自己课题组的新成员,不过以孟林现在的学生身份,进这样的课题组只是最底层的一员,平时干的活大多是帮着叶添龙这样的“大老板”或者组里的“小老板”打打杂而已。
可就算这样,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了,能有这个机会,等于在孟林的求学生涯中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对于他毕业后的选择就广阔多了,甚至将来还有可能获得研究生和留校的机会。当接到这个好消息,孟林第一时间就想把它告诉苏逸辰,一起分享自己这个喜悦,可是一连几日都未能在图书馆遇到他,孟林没苏逸辰的联系方式,他们的见面一直都在图书馆,甚至连苏逸辰住在哪里也不知道,所以这些天孟林每天都会这时候到图书馆来看看,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碰上了苏逸辰。
“不错不错,进了课题组以后好好干!”苏逸辰笑着拍拍孟林的肩膀以作鼓励,可孟林心里却非常清楚,假如没有苏逸辰的指导他是绝对不会被叶教授看上的。而这些天,他一直都想好好谢谢苏逸辰,当即就提出要请苏逸辰吃饭以表示感谢。
苏逸辰笑笑摇头拒绝,伸手在他借阅的期刊点点,示意自己还没把这些期刊看完。孟林的感谢他心领了,吃饭就不必了,何况苏逸辰之所以帮助孟林一是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二也是因为罗邵华教授那本书的原因。
“苏大哥,你就给我这个机会吧,要不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没有你的帮助叶教授也不会让我进他的课题组,要是你连一顿饭都不肯吃的话,我……我……。”孟林一时间想不出合适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神情焦虑中期盼地搓着双手。
瞧着孟林这副神情,苏逸辰忍不住乐了,想了想无奈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还是和孟林约法三章,去吃饭可以,但大饭店绝对不去,就在大学城附近找家小饭店就可以了,要不然苏逸辰情愿不吃这个饭。
“没问题没问题!”见苏逸辰终于松口,孟林高兴地连连点头。当然他也知道苏逸辰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他是一个穷学生,不想让自己破费,心里对于这位大哥更是感激。
把借阅的期刊先还了,苏逸辰和孟林一起离开了图书馆,走出一条街,前面就是大学城的美食街,这个里因为经济实惠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美食众多,是附近几家大学的学生,包括居民最爱来的地方。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小店,两人走了进去,点了几个小菜,本来孟林还想多点一些却给苏逸辰制止,这天本来就热,何况又是两个人吃饭,点多了吃不下反而浪费,这些饭菜已经足够了。
“要不,喝点酒?”孟林问道。
苏逸辰这倒没意见,让老板拿了两瓶啤酒,倒满后主动先敬孟林,祝贺他顺利进叶教授的课题组,同时也勉励了他一番。
碰杯干完,孟林帮苏逸辰添满酒,随后两人边喝边聊。话语中,孟林对于苏逸辰在通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和水平极为佩服。
对于苏逸辰的个人情况,孟林同样有着好奇心,他一直以为苏逸辰很可能是那个研究院的研究员,或者别的大学老师什么的身份。借着酒劲,孟林忍不住就问了这个问题,谁想到苏逸辰笑着摇头否认,告诉他自己只不过是一位民办中学的初中物理老师。
“什么!”当得知苏逸辰居然只不过是一位初中物理老师的时候,孟林心中先是极度惊讶,接着就为苏逸辰很是不平,在他看来,以苏逸辰在这方面的水平别说当初中物理老师了,就算是在大学当个讲师也绰绰有余。
“苏大哥,你要不来我们学校吧,我介绍你认识下叶教授,以你的水平进我们课题组绝对没问题,说不定叶教授还能帮你解决职称评定呢,再怎么说在大学当个助教也比当初中物理老师来得强吧?”
孟林好心地帮苏逸辰出这主意,在他看来苏逸辰现在的这份工作实在是太屈才了。可谁想到,苏逸辰只是笑笑摇头,拒绝了孟林的好意,甚至还提出一个让他匪夷所思的要求,那就是无论对于谁都不能提起自己的事,甚至在叶添龙教授面前更不能提自己曾经指导过孟林的事。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当是帮你苏大哥一个小忙。”苏逸辰淡淡地说道。
“可是……。”孟林实在想不通苏逸辰为什么会这样要求,正要再劝,可这时候苏逸辰摆了摆手,制止了他往下讲。
“如果你还把我当大哥的话就按照我说的去做,要不以后我们就不用再见面了。”
苏逸辰的坚持让孟林心里实在纠结一番,最终还是点头答应,可他却为苏逸辰的才能埋没而觉得深深惋惜。
“对了,你们项目组现在搞的是不是关于计算机芯片方面的课题?”吃了口菜,苏逸辰似乎想起什么。
孟林点点头,其实国内对于计算机芯片的研究从70年代末就开始了,80年代曾经达到了高峰,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苏逸辰当年所参加的银河机项目就是其一,银河巨型机的成功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就连美国方面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在90年代中期,随着老一批计算机人的相继去世,再加上苏联巨变,国家分裂之后,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导致国内产生了一种搞自发研究不如拿来主义更加方便的思想,从而暂停了中国自主计算机研发,其中也包括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中央处理器。
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逐渐改变,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这才发现没有自主研发就要受制于人的尴尬问题,为改变目前这种情况,有关部门重新建立自主研发的计算机项目,可由于十几年的技术断层,再加上目前计算机的发展之快,要重新迎头赶上谈何容易?可再困难,这个事还是必须得做,所以在各大理工院校,类似的项目相继成立,孟林所在的学校同样也是如此,而叶添龙教授所主导的课题组也是针对这方面展开研究。
“苏大哥,你不会是想……?”听苏逸辰提到课题组的事,孟林脸上一喜,正以为苏逸辰是不是改变初衷的时候,苏逸辰却笑笑道:“别多想,我对于你们的课题没什么兴趣,只是想打听一下你们学校有没有大型计算机这样的设备。”
孟林一愣,他没想到苏逸辰问的居然是这个,不过出于对苏逸辰的信任,他点点头道:“有的,叶教授的课题组在许多工作方面都会使用到它。”
“再帮我个忙吧。”苏逸辰直接提了个要求,他想让孟林在可能的情况下帮他使用学校的大型计算进行几个数据运算。至于运算公式,苏逸辰会提供给他,孟林只需要把公式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再把最终运算结果交给他就行了。
之所以提这个要求,这是苏逸辰刚刚才想起来的,虽然他对于电脑系统进行了优化,可凭着普通的个人电脑局限性进行数据运算效率实在太低,而且以他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搞到专业等级的大型计算,甚至巨型计算机的使用。既然孟林现在进了这个课题组,以他们学校的情况很可能拥有这种设备,如果能够使用大型计算机进行协助运算,那么苏逸辰的工作进展会增快许多。
虽然不知道苏逸辰这么做的用意,更不明白他究竟是什么数据运算居然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这样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