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炮弹引信只有在接触目标后才会引爆,高射炮炮弹一般装备的是延时引信,如果没有直接击中目标飞机的话,就会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时间自动在高空引爆,到时候就是没有击中目标也在空中爆炸。而“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炮弹在出膛达到一定高度后,引信能够自动向周围发射无线电波,自动感知目标的存在。如果目标回波在15米范围之内,就会自动引爆弹药,即使没有击中目标,也能利用冲击波和破片来对目标造成伤害。
最新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极大地强化了轴心国海军的防空能力,最新的“无线近炸引信”由于采用了奥匈“帝国标准电器公司”所发明的晶体管,稳定性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严格的保密需要,研制出“无线近炸引信”的德奥军方严格禁止在陆地上使用这种新型的防空炮弹,以防止未引爆的炮弹被敌人得到,所以无论美英还是日本,都无从得知这种新式炮弹的存在。
不过,根据可靠的情报,美国海军似乎也拥有了类似的产品。
对于这场海战,轴心国方面基本上也掌握着大致的情况,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那么琉球群岛上的日军陆基战机肯定会在天亮前半个小时起飞,然后到冲绳东部海域上空执行攻击和侦察任务,想要阻止盟军的登陆行动。不过,他们会受到陈士英海军上将和苏克尔海军上将所指挥的航空舰队
的压制,而萨师俊这边则需要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南下的小泽舰队身上。
能否重创日本航空舰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
。。。
156、琉球海战(四)()
海面上的视线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萨师俊已经在“北海”号的舰桥上坚守两个多小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夜晚,整个舰队向南航行了60余海里,其后又开始折返向南。凌晨派出的第一拨侦察飞机已经开始返航,并没有发现任何日本舰队的踪迹,可以确定的是,日本舰队并没有进入到自己这方250海里的海域范围之内。
“难道日本人害怕了?!”指挥室里的参谋们开着玩笑,但直觉告诉他,日本人虽然有些愚蠢,但绝不会轻易认怂,小泽舰队一定在大海中某处在等待着他露出破绽。
朝阳差不多要跃出海平面的时候,下半夜轮休的舰长邓泰祥上校也起来了,于是萨师俊把参谋军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并决定在早餐后各航空舰队向更远的海域派出第二拨侦察飞机。
海上的天气并不是很好,天空中堆积着大片的云霞,很飞机的侦察活动带来许多不便。吃过早餐的飞行员们开进陆续进入待命室,甲板上走动的人员也多了起来。像“北海”号这样排水量超过41000吨,舰员人数超过3200多人的重型航空母舰,只要是在海况不致于太过恶劣的情况下,白天甲板上是随时可以看到官兵们活动的身影。
虽然是盛夏季节,舰上倒没有酷暑时的炎热,这样的气温反而令人感觉十分舒服。舰桥周围活动着的这几十号人大都显得表情轻松,年青的舰员在老水兵们的带领下日渐成熟,并没有多少大战之前的紧张不安。
天亮之后,在冲绳以西东海海域待机的轴心国舰队主力在扬克尔上将的带领下也开始驶向九州岛方向,准备迎战山本舰队,一场战列舰大战又将要重新上演。
上午7时40分,萨师俊舰队各航母正在以最大航速作迎风航行,准备起飞第二拨侦察飞机,舰队中的防空警报突然大作,东北方担任舰队外围警戒任务的“益阳”号驱逐舰报告说雷达发现西北大约150海里发现数架不明身份的飞机。对于这种意料之中的情况。萨师俊并没有过多地调整部署,只是命令起飞几架战斗机前去驱逐正在接近的敌机。稍稍让他感到有些犹豫的是,他到现在还没有以现小泽舰队的踪迹。
随后,越来越多的敌人侦察机出现在了附近海域。有几架敌机甚至窜进了舰队的防空火力攻击范围之内,很明显,萨师俊舰队的位置已经暴露了。
但敌人在哪里?距自己到底有多远?
现在萨师俊对这些一无所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敌机并不会很快就会抵达这里。整个舰队的情绪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人们似乎感觉到时间犹如静止了一般。可是攻击和起飞的命令并没有传来,萨师俊面无表情地站在旗舰的舰桥上,好像仍然在等待着什么。
“我认为现在应该起飞一些战斗机做防空警戒!”德国航空舰队指挥官霍夫曼中将通过舰队无线通话机向他建议道。这种建议在东方人眼里可以视作对上司指挥能力的不信任和对舰队指挥官权威的挑战。
萨师俊知道德国人确实不太信任自己,不过,这种情况在德奥海军中还算正常。霍夫曼中将并没有打算不服从命令,而自行其事,他只是给自己一些建议。
“现在不需要,第一批战斗机在发现敌机后才开始升空!”萨师俊拒绝了霍夫曼的建议,根据他的判断,敌人远在300海里之外。敌人的第一波攻击即使已经提前起飞,也最少需要一个小时后才能抵达战场。况且德中军舰上装备的新式雷达对空警戒距离达到了200公里,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应付敌人的进攻,而他需要的是战斗机在战斗打响后,保留尽可能长的滞空时间。
“刚出发的战斗机传来报告,敌人的侦察机是从冲绳机场起飞的陆基战机!”通讯参谋这时走过来轻声报告道。
这时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萨师俊转过头来,对通讯官命令道:“对更远的范围进行侦察!”
“抱歉,长官!”中校显然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让我们的飞机扩大观测范围,尤其要注意东北帕劳海岭方向!”萨师俊心平气和的对他解释道。“敌人有可能在我们的侦察范围之外,让他们把侦察范围扩大到350海里的最大作战范围!”
“明白,长官!”资深的通讯官立即回过神来,脸上带着一些歉意。很快最新的命令被准确地传达了出去。
8点30分,第二波执行搜索任务的飞行员发回报告,发现大批来袭的敌机,距离大约在200公里左右,但仍然没有发现敌人舰队的踪迹。
整个舰队的空袭警报响了,驱逐舰喷出团团黑烟。作为发现敌机来袭的信号,萨师俊下令各航母甲板上正在待机的战斗机部队立即起飞,前去拦截。各航空舰队开始迎风转向,3分钟后,第一架战斗机开始升空。
此时,舰队上空担任警戒任务的一个战斗机中队已经开始出发,前去迎击敌人。大型军舰上装备的雷达已经能够捕捉到来袭机群的踪迹,敌人还在150公里之外,舰队有充裕的时间来出动战斗机部队前去拦截。
6月5日上午9时15分,小泽舰队第一攻击波首批68架战机最先抵达中德联合舰队防空圈外围,即遭受到萨师俊派出的13个战斗机中队230多架战斗机优势兵力的拦截。日军只有只有16架护航战斗机、9架鱼雷机和43架战斗轰炸机。战斗轰炸机是日军因在东南亚战场中发现轰炸机损失巨大,而战斗机部队的损失远少于轰炸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新式机和,即将零式战斗机经改装后挂载60公斤炸弹,后来发展到可以挂载250公斤航空炸弹,实施对舰攻击的主要攻击手段。
但问题是日本飞行员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体力和精力都几乎达到了极限,在遭受攻击后,根本无力反击,只得四散溃逃。而那些战斗轰炸机根本来不及接近轴心国舰队上空,就被迫匆忙扔下炸弹,勉强接战。
&
nbsp; 而中德战斗机群则在雷达引导和航空母舰上的空中控制指挥官指挥下,统一引导接敌,在距舰队大约60海里外上空对日机进行居高临下的攻击,一举击落25架日机,而自身仅损失1架。
其余日机突破中德舰队的空中拦截强行开始攻击位于前列的中德航母编队,在护航军舰舰密集的高射炮火射击下,又有18架日机被击落。由于装备有新式的“无线近爆引信”,中德军舰的防空炮火命中率有很大的提升,日本鱼雷机无法空炮防空火,全部被击落,而轰炸机也只得在高空匆忙投弹,只有“重庆”号重巡洋舰和“吕佐夫”号重巡洋舰各被命中一枚航弹,受到轻创。
随后,日军第二攻击波48架战斗机、24架鱼雷机、57架轰炸机共129架战机又抵达战场,遭到联军战斗机部队的拦截,整个空战进入**。(。)
。。。
。。。
157、琉球海战(五)()
;虽然德国潜艇部队声名远扬,令英美同盟闻风丧胆,但相比较而言,奥匈海军在潜艇技术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赶上了他们的德国同行。到了二战时期,奥匈海军在许多潜艇技术方面甚至稍稍领先于他们的盟友,而且在他们的支持下,中国海军在潜艇建造方面也有了长足了进步。
在中日战争爆发初期,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被日本海军全面压制,几乎无法出海作战,仅仅凭借着十几艘老式潜艇与日本人周旋。但随着战争的进行,特别是在钦州、北海、天津和青岛四座造船厂完成改扩建投产之后,中国海军即开始批量制造潜艇,几乎每个月都会有34艘新的潜艇下水服役。
到目前为止,加上德奥意三国的援助,中国海军已经装备了150多艘潜艇,成为了一支不容小视的水下力量。由于工业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制造的潜艇虽然无法做到象德奥潜艇那样下潜到水下200米以上的“极限潜深”,但对付反潜手段单一,技术落后的日本人还算游刃有余。
在整个琉球战役期间,大约有120多艘中国潜艇和50多艘德奥潜艇一直活动在日本周边,不仅在一直破坏和封锁着日本原本就十分薄弱的海上运输,而且还担负着监视和袭击日本舰队的重任。
“长官,我们已经抵达指定的31号海区”自从前天夜间在大隅海峡失去了小泽舰队的踪迹后,一直负责监视小泽舰队行踪的中国第12潜艇大队就一直在追踪着敌舰的行踪,同时,部署在琉球以东海域的中方第9潜艇大队和奥匈远东第3潜艇大队20多艘潜艇也被派往九州海和菲律宾海盆北部执行搜索任务。
自从潜艇从预定海域出发后,艇上的航海官就一直在根据潜艇航向、航速和时间就着航海图计算,只要距离不太远且海况过得去。这种计算的误差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三分之一航速前进”1201号潜艇的指挥舱内,坐在潜望镜前的中校指挥官对着通往轮机舱的话筒喊了一声,紧接着又对声纳室喊道:“声纳严密监测海面情况”在下达完命令之后。他又把双眼紧贴在观测目镜上,缓慢地转动着潜望镜把手。继续搜索着海面。
但海面上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在搜索了两圈后,第12潜艇大队指挥官兼1901号艇长的陈柱国中校站起身来,示意身旁的观测士官继续监视海面。
由于传承于奥匈海军的理念,与日本海军对潜艇部队使用方式的方式不同,在正常情况下,中国潜艇部队把主要目标放在了商船身上,并不鼓励潜艇对军舰发动袭击。因为那往往意味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而且潜艇遭受损失的概率极大。但这一次却不同,各潜艇在出发前,潜艇司令部就发出指示,在发现敌人舰队的情况下,各潜艇要找到敌人的舰队,并主动发起攻击,以打乱日本舰队的进攻节奏。
这是一项很艰难而且十分危险的任务。
陈柱国离开了指挥舱,来到了餐厅,与副艇长和航海长一起研究着日本舰队目标可能出现的海域。
潜艇部队已经得到了通报,目前小泽舰队已经发起了两波攻击。萨师俊舰队虽然挫败了日军的进攻,但依然处于危险之中,但到目前为止。空中搜索部队依然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敌人肯定位于我方舰队300海里之外,日本海军装备的99式舰上攻击机最大航程为1700公里,而零战的最大航程甚至比99式还远,完全有可能在400海里之外发起进攻。而我方战机的侦察范围仅限于300海里的范围,无法发现敌人舰队也属于正常”航海上林琛皱着眉头看着海图说道。
“我也有同感,问题是敌人目前在北还是在东”陈柱国说道。
“我认为是在东”副艇长谢暹上尉说道,“目前北部海域我方潜艇已经有大约33艘,按道理日本舰队无法躲过它们的搜索,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很明显,日本人在我们部署相对较少的东面。”
“嗯。敌人位于东面的概率要大得多。”陈柱国拿起两脚规在海图上比划着,“我们继续向东搜索。通知本队其它潜艇也向这一带海区集中,如果以全速前进,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就能赶到那里。”
由于目前大多数潜艇都安装有水下通气管,实际上潜艇在水下通气管深度潜艇时,反而比水面时的航速要高。但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由于雷达天线和潜望镜强度的问题,在进行水下高度航行时,潜望镜和雷达都无法使用,潜艇只能依靠声纳来捕捉水面目标,监视范围和捕捉目标的能就会大打折扣。
1201号潜艇是奥匈援助中方的最新式s41型远洋攻击潜艇,其动力装备有4台斯太尔5200马力柴油机和2台4600马力的主推进电机,在使用主柴油机在排气管深度潜航时,最高航速能达到23。5节,是这个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几型潜艇之一。如果以最大航速航行,只需要2个多小时,就能够抵达50海里外的目标区域。
不过,这样由于海面上会出现一道明显的航迹,潜艇被敌人巡逻机发现的概率会大幅上升,危险性自然也会成倍增加。
不过,日本人对于水下威胁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小泽舰队把注意力人全部集中在对轴心国水面舰队的攻击上,第12潜艇大队在水下急速前进,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大约正午时分,1201号潜艇终于顺利地抵达目标海区。
此时,萨师俊舰队已经顶住了日本战机的三波进攻。
小泽的计划虽然不错,可惜,由于在战争中的巨大消耗,日本海军在开战初期训练有素的舰载机飞行员在历次海陆战役期间几乎损失殆尽,而新的舰载机飞行员却无法按计划完成对技术和训练水平要求如此之高的战术。在第二攻击波中,当日本攻击机群进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之后,大多数飞行员体力和耐力已经达到极限,在遭受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敌
敌方战斗机拦截后,由于无法完成正确的机动动作,大部分日机都无法突破拦截,而被击落,只有大约六分之一的飞机能够完成投弹。
那些拼死突破轴心国战斗机拦截的日机在飞临舰队上空时,又遭到了轴心舰上的防空火炮的猛烈射击,由于轴心国高射炮所使用的新式无线电近炸引信,命中率很高,日机又遭受重创,最后只有12架飞机完成了攻击,“阿尔伯特王子”号航母被两枚近失弹击中,死12人,伤46人,后部升降机和机库供油管道被炸坏,并引起了甲板后部起火,但火势很孩子们就被扑灭。“浙江”号航母被一枚炸弹击中,死1人,伤14人;还有一架日机被击中后撞向了“库伦”号防空巡洋舰,使这艘大型巡洋舰负了轻伤。
日军在第二攻击波中,共损失战机98架,其中轰炸机42架,鱼雷机24架和战斗机32架,最后返回航母的飞机仅剩31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