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娃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难度可不小。

    “那,你刚嫁过去之时,可有得苦头吃了。”彭瑾委婉地叹息道。

    小梅是丫鬟,刘识的官职尚且不显,她要嫁只能是嫁给尚在苦苦博取功名的寒门子弟,新婚后的日子自然会过得清苦一些。

    至少,是比不上在她身边时悠闲

    “只要是自己想要过的日子,就不苦了。”小梅眉宇间全是坚定。

    她知道自己年龄大了,再拖下去不好,于是鼓足勇气向彭瑾坦白了心迹。

    至于吃苦什么的,她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被父母卖入了诚意伯府,从一个最低等的粗使丫鬟坐起,有什么苦没有吃过的。

    若是能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辛苦对她来说,甘之如饴。

    彭瑾见小梅如此坚定,可见这个念头她早就想了千万次,所以也不再相劝,只是笑道:“那行,咱们就找个读书人!”

    小梅屈膝,郑重谢过了彭瑾。

    没有彭瑾相帮,她是无论如何都难得嫁给一个读书人的。

    不一会儿,小梅和张大明结伴来了,两人向彭瑾谢过了恩,又请彭瑾做主挑了个良辰吉日。

    彭瑾体谅张大明偷偷地爱慕芳儿这么多年的辛苦,所以将日子定在了腊月十六,既赶在年前成亲,让两人守岁时有个伴,也留有近半个月的时间来让他们筹备婚事。

    正好张明华一家搬出去了,他们先前住着的小院子可以作为张大明和芳儿新房。

    刘识得知了这件事,特地准了张大明的假,让他认真筹办婚礼的事宜。

    彭瑾还要忙着准备过年的事项,可没有多少精力替他们操办。

    等到腊月十六,府衙后院里热闹喜庆一片,偷偷爱慕芳儿数年的张大明,终于一偿夙愿,抱得美人归。

    o(nn)o谢谢小小眼manman亲打赏滴平安符

第477章 规矩() 
第二日,小梅看着已经挽着妇人发髻的芳儿,由张大明伴着来给彭瑾敬茶时,又是欣慰,又是感慨,想到自己依旧垂下的辫梢,眉尖儿不由地颦蹙。|

    翻过年,她就十九岁了,她的读书人,如今在哪里呢

    进入腊月之后,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地快,转眼,新年已至。

    因为安老大云雾一家有安鸿升需要照顾,张大明芳儿又是新婚燕尔的,所以今年除夕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吃了团圆饭,又放了烟火,便各自回去守岁去了。

    彭瑾和刘识便直接在卧房的大床上支了小几,在上面摆放一些花生干枣桂圆等吃食,又沏了壶清茶,一家人窝在一起说着闲话。

    多是彭瑾和刘识在说,三个孩子在听。

    说的也多是些和新年有关的故事传说,三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但是再有趣的故事,也抵挡不住夜深袭来的倦意。

    很快,三个孩子便相继打起瞌睡来。

    彭瑾和刘识也不喊醒他们,悄悄地撤了小几,将孩子们都放睡,掖好被角,这才携手到廊下,看着深沉的夜空,还有不时爆出的烟花,感叹道:“又是一年过去了”

    彭瑾想到六年前她意外来到这个陌生的时空,俩眼一抹黑,为未来惶恐不安,也为肚子里幸运得来的孩子而惊喜不已。

    就这样,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走到了现在,夫妻美满,孩子可爱,再也比这更幸福的事了。

    “如果时光流逝有亲人相伴的话,那渐老迟暮,也是一件可喜之事!”彭瑾慨然叹道。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难得白头的不止是名将红颜,还有夫妻间的恩爱相伴。

    刘识将彭瑾揽在怀里,温柔地承诺道:“往后的岁月,每一天都会有我的陪伴!”

    彭瑾伸手环住刘识的腰,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真心要用真心去感受体会,言语说出来,总显得苍白无力。

    呜咽清寒的夜风吹来,因为有了身边人的陪伴,似乎也感觉不到半点凉意。

    等到子夜的更声响起,原本渐渐沉静下来的泉州城,又一下子热闹起来。

    鞭炮声骤起,原本消歇的烟花此时又满天空地绽放起来。

    原本清寂的街上,出现三两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人声鼎沸而欢欣,热闹喜庆还胜过白日。

    更声一响,辞旧迎新,祭神告祖,祈求一年的平安顺遂。

    孩子们还在沉睡,被彭瑾喊起来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个迷迷瞪瞪的,坐得东倒西歪。

    彭瑾不忍心他们小小年纪的就休息不好,便也不再催促,只是自己拿筷子夹了饺子,象征性地每个孩子喂了一只。

    猪肉大葱馅的饺子,大葱的清鲜和猪肉的浓香混合交融在一起,被一只菲薄柔韧的面皮包住,隐隐透出内里鲜红夹着青翠的馅料,做成元宝的形状,香气扑鼻,色泽诱人,引得人胃里的馋虫大动。

    彭瑾原本想每个孩子只喂一只,意思意思就算了,谁知道孩子们吃完了一只,还迷迷糊糊地张着嘴巴,想要再吃第二只。

    就这么一只一只地喂下去,很快一小碗饺子就见了底。

    而吃得香甜的三个孩子,也渐渐地吃出了精神,半点不见先前的困意。

    听见外头喧天作响的鞭炮声,暖暖一脸焦急欣喜地问道:“又放爆竹了!娘亲,可以出去拾炮仗了吗?”

    一长串的鞭炮,总有几个没有燃放的,所以每每爆竹声歇之后,孩子们便会如出笼的鸟雀儿,一拥而上,在满地的碎屑中翻找还能燃放的鞭炮。

    不过,这一般都是男孩子菜喜欢的活动。

    暖暖却如此地热衷,彭瑾看着她眼底光芒闪闪,就忍不住想要叹气。

    还是刘湛和刘澈两个乖巧,激动地喊道:“娘亲,穿新衣!穿新衣!”

    彭瑾看着床上三个为了不同的目的而激动欢呼的孩子,无奈地摇摇头,怎么她的儿子和女儿像是出生时性情安装反了一般。

    彭瑾从柜子里拿出早就做好的新衣,递给三个孩子,嘱咐道:“自己穿。穿不好了再叫娘亲帮忙。”

    暖暖接过衣服,娴熟地自己穿戴起来。

    刘湛和刘澈两个却将衣服一一抖开,从里到外认真地看了一遍,齐声摇头道:“不是这个!”

    “怎么不是这个了?”彭瑾笑道,“娘亲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给你们准备的过年的新衣,就是这一套。”

    “不是不是!”刘湛和刘澈将小脑袋摇成了拨浪鼓,想要表达却又表达不清楚,急得双颊通红。

    “扣子!”

    “马靴!”

    “礼帽!”

    两个孩子急得蹦出一连串的词语。

    彭瑾恍然大悟,原来刘湛和刘澈两个想要穿的是前几日约瑟芬夫妇送给他们的西洋衣服!

    自从上次她带着洋文教习班的学员到约瑟芬商行参观之后,约瑟芬夫妇和他们一家私底下的个人往来便多了起来,互相都下帖子邀请对方来做客,互赠礼物也都是正常。

    前两日约瑟芬夫人给凯特三姐弟做衣服,顺带着便多做了三套,送给暖暖姐弟三人。

    大概是她之前告诉孩子们过年要穿新衣,所以刘湛和刘澈才误会今天要穿约瑟芬夫人先前送给他们的新衣服吧。

    可是,这怎么能行!

    “今天是正月初一,要穿咱们自己的衣服,这是规矩。”彭瑾耐心地解释道。

    小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的心,难免对于一些新奇的东西十分感兴趣。但是,规矩习俗是传承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私心里,彭瑾还是很维护的。

    再说了,刘湛和刘澈要是真的穿成洋人的样子出去,指不定会招来怎样的谩骂呢!

    她作为母亲,当然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刘湛和刘澈闻言都不悦地皱起了小眉头,什么规矩啊,他们只是想要穿不一样的新衣服过新年而已!

    最关键的是,前两天他们都和张驹哥哥说好了的,正月初一拜年时,要穿洋人的新衣给他看!

    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又怎么能食言呢!

    o(nn)o谢谢linda晓洲、书友140830005445135亲投滴月票

第478章 约定() 
“规矩呢,就是像是湛儿写字要横平竖直,也像是澈儿摆弄帆船模型时,先安好船身,再安装船帆。…乐…文…小…说…”彭瑾见一双幼子不懂,便打了他们熟悉的浅显的比方。

    刘湛一向热爱读书写字,虽然年纪小,下笔无力,但是却总是孜孜不倦地练习,还默诵刘识教给他的正楷的口诀:“横平竖直”

    刘澈却很喜欢暖暖分给他的那只帆船模型,整日里摆弄不休,有一次不小心将帆船模型掉在了地上,摔散了一些部件,可把他给伤心坏了。

    后来,刘澈不吃不喝的,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将帆船模型散落的部件全部都给安装了回去,从外观上看不出一点摔散过的痕迹!

    彭瑾和刘识看了暗自称奇。

    要知道,刘澈还不足两岁,就能自己一个人将帆船模型散落的部件全部都重新组装回去,哪怕散布的部件再少,再好安装,对于他来说,这都是一项了不起成就。

    后来,约瑟芬夫妇见刘澈极其喜欢帆船模型,还特地又送了两只船类模型过来。

    约瑟芬夫妇的儿子约翰,也很喜欢摆弄这些东西,所以每次相会,他都会和刘澈两个人窝在房间里,拆卸组装,玩得不亦乐乎。

    当然了,多数时候都是已经八岁的约翰,教授不足两岁的刘澈。

    听彭瑾这么说,刘湛和刘澈相视一眼,似懂非懂。

    不过,他们俩一向听话乖巧,听彭瑾这么说,也就不再吵着要穿洋人的新衣,只是惆怅道:“驹哥哥要看的。”

    彭瑾莫名其妙,看向一旁已经穿戴好了的暖暖,一脸征询。

    暖暖一面跳下床,趿拉上鞋子,一面头也不抬地回道:“前两日驹哥哥和骊姐姐过来,湛弟和澈弟向他们炫耀洋人的衣服,还说过年的时候要穿给驹哥哥看。”

    原来如此。

    彭瑾刚明白过来,就见已经飞快地提上鞋子的暖暖,脚步一抬就要朝门口冲去,慌忙一把拉住她,急声问:“你干什么去?慌里慌张的。”

    “哎呀娘亲,再不出去爆仗就被要别人给拾完了!”暖暖嘟囔着,伸手就要拉开彭瑾的钳制。

    “谁让你现在就去捡炮仗了!”彭瑾又好气又好笑,指着暖暖散乱的头发,未来得及披上的披风,道:“你看看,这蓬头垢面的,哪里有一点过年的样子!还有,这满院子里有谁能抢得过你?你还害怕炮仗被拾完了?”

    “可是梳整齐了,一会儿一玩闹不就又全散了吗?”暖暖嘟囔道,“到时候还得重新梳洗,麻烦!而且,我是要到外头去拾炮仗,院子里的炮仗当然是要留给湛弟、澈弟,还有小鸿升他们了!他们还太小,到外头抢不过别人!”

    暖暖振振有词,一副爱护幼弟的大姐姐的模样。

    彭瑾忍不住喷笑,一面替暖暖整理散乱的头发,一面笑道:“外面那么多小孩子,你抢了他们的,他们还要拾捡什么呢?”

    暖暖愣了愣,好像这么说也对。

    “而且,弟弟们还都太小,独自去捡炮仗可不安全,你作为大姐姐,难道不要在一旁指导照顾他们吗?”彭瑾趁势又问。

    这次暖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点点头,说:“好吧,我先看着他们拾完炮仗,再自己去外头拾捡。”

    “暖暖真乖!”彭瑾惊喜道。

    说实话,她虽然知道暖暖一向爱护幼小,但是还没有料到暖暖会为了刘湛他们,忍痛暂且先放弃自己的心愿。

    “娘亲,那我先去洗漱啦!”小孩子的心情调整得很快,既然下定了决心,暖暖很快又高兴起来,指导别人捡炮仗似乎也不错嘛!

    彭瑾笑着点点头,高声喊了小梅进来服侍暖暖梳洗。

    回头见床上的两小只还在因为失约的事情而闷闷不乐,彭瑾一手揽住一个,笑道:“好了,别愁眉苦脸的了!娘亲保证,到时候驹哥哥来了,见你们穿的是咱们自己的新衣,不但不会责备你们爽约,还会夸赞你们守规矩、有礼仪呢!”

    张驹和张明华一样,自幼饱读圣贤书,对于老祖宗传来的这些规矩礼仪,比谁都要看重,当然不会因为刘湛和刘澈爽约的事儿不悦。

    “真的?”刘湛和刘澈齐声问道,双双盯着彭瑾,似乎要从她那里获得一点信心。

    “当然!”彭瑾笑道,见两个孩子松了一口气,还有些将信将疑,也不再多说,干脆催促他们道:“快快来穿好新衣,一会儿和姐姐一起去拾炮仗!”

    刘湛和刘澈就是暖暖的小跟屁虫,听彭瑾这么说,又听见外间暖暖正在笑嘻嘻地和小梅互道“新年好”,不由地着了急,慌忙站了起来,极其配合地让彭瑾帮他们穿上过年的新衣。

    等到三个孩子都梳洗好了,彭瑾看着眼前站成一排的粉嫩粉蓝的三只粉团子,心情明媚极了。

    “去吧。”彭瑾笑着解散早就急得跟猫儿挠心似的三个孩子,仔细地嘱咐道,“小心一些。”

    万一有炮仗还没有点燃,等到孩子们过去拾捡时再爆炸了,可就危险了。

    “夫人不用担心。”一旁的小梅笑道,“院子里的炮仗燃放许久,这会儿灰烬都冷了。而且方才大人怕孩子们调皮被残存的炮仗蹦到了,还特地吩咐人仔细地查看了一番。这会儿去拾捡剩下的炮仗,安全得很!”

    听小梅这么说,彭瑾便不再忧心,转头准备起一会儿拜年的年礼来。

    等到冬天发白,天色将亮,一应琐事都忙完了,大家伙儿便齐齐来向刘识和彭瑾恭贺新春。

    彭瑾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一一都发了下去。

    大家伙儿捏着手中的厚厚的红包,脸上的笑容愈发地灿烂了。

    刘识身为泉州的父母官,官职最高,自然要等别人先来给他拜年,他才好出去走亲访友。

    先来的是府衙里的一众属官,包括十一月底刚刚从府衙后院搬出的张明华,同行的还有黄氏并张驹张骊兄妹二人。

第479章 教子() 
刘识在前院接待属官,彭瑾便在后院接待他们的家眷。翻过年已经六岁的暖暖,此时也收起了平日的调皮顽劣,乖巧地立在彭瑾身边,身姿挺立如松,气质娴雅如兰,负责接待和自己同辈的大小女眷们。黄氏一家和彭瑾一家关系一向亲近,张骊便做了半个主人,陪着暖暖应酬交际,接待来宾。暖暖再懂事,总是个小孩子,现在有了端庄文静的张骊陪在她身边,彭瑾便放了心,一心一意地和各位属官夫人交谈起来。正月初一拜年忙,除非关系亲近,否则是不会留下来用饭的。所以忙过最初的喧闹之后,庭院里便又重新安静下来。“我们今日可要叨扰夫人了!”黄氏亲昵地笑道,“听说芳儿学会了洋人的餐饭,我们今儿个可要尝尝鲜!”彭瑾看着搬出去之后,整个人愈发地自在舒朗的黄氏,笑着点点头,道:“正好方才约瑟芬夫人来的时候,带了不少做西餐的食材、调味!”约瑟芬夫妇带着孩子们,一早来给刘识和彭瑾拜年,恭祝完之后,说了两句闲话,等别的客人上门了,他们便体贴地辞别了。大年初一,作为泉州的父母官,是刘识接受属官道贺新春的日子,他们当然不会一直留下来掺和了。张骊正巧听到这句话,不无艳羡地说道:“暖暖他们还真是让人羡慕,能和约瑟芬商行的人来往游玩,增广见闻,开拓眼界,了解许多他人没机会了解的东西。”黄氏听了张骊这话,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