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集注(朱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孟子集注(朱熹)-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矢也。跃如,如踊跃而出也。因上文彀率,而言君子教人, 
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如射者之引弓而不发矢, 
然其所不告者,已如踊跃而见于前矣。中者,无过不及之谓。 
中道而立,言其非难非易。能者从之,言学者当自勉也。此章 
言道有定体,教有成法;卑不可抗,高不可贬;语不能显,默 
不能藏。 
      孟子曰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殉,如殉葬之殉,以死随物之名也。身出则道在必行,道屈则 
身在必退,以死相从而不离也。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以道 
从人,妾妇之道。 
      公都子曰 :“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更,平声。赵氏曰:“滕更,滕君之弟,来学者也。”孟子曰: 
 “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 

…  70…

孟子集注                                                              ·168· 

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长,上声。赵氏曰:“二,谓挟 
贵、挟贤也 。”尹氏曰:“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 
答也 。”此言君子虽诲人不倦,又恶夫意之不诚者。 
      孟子曰 :“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 
所不薄也。已,止也。不可止,谓所不得不为者也。所厚,所 
当厚者也。此言不及者之弊。其进锐者,其退速 。”进锐者, 
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三者之弊,理势必然,虽过不 
及之不同,然卒同归于废弛。 
      孟子曰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 
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物,谓禽兽草木。爱,谓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程子曰 :“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于民则可,于物则不可。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 
之则有序 。”杨氏曰:“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所谓 
理一而分殊者也 。”尹氏曰:“何以有是差等?一本故也,无 
伪也 。” 
      孟子曰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 
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 
爱人,急亲贤也。知者之知,并去声。知者固无不知,然常以 
所当务者为急,则事无不治,而其为知也大矣;仁者固无不爱, 
然常急于亲贤,则恩无不洽,而其为仁也博矣。不能三年之丧, 
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饭, 
扶晚反。歠,昌悦反。三年之丧,服之重者也。缌麻三月,小 
功五月,服之轻者也。察,致详也。放饭,大饭。流歠,长歠, 
不敬之大者也。齿决,啮断干肉,不敬之小者也。问,讲求之 
意。此章言君子之于道,识其全体,则心不狭;知所先后,则 
事有序。丰氏曰 :“智不急于先务,虽遍知人之所知、遍能人 
之所能,徒弊精神,而无益于天下之治矣。仁不急于亲贤,虽 

…  71…

孟子集注                                                               ·169· 

有仁民爱物之心,小人在位,无由下达,聪明日蔽于上,而恶 
政日加于下,此孟子所谓不知务也。 

…  72…

孟子集注                                                              ·170· 

               孟子集注卷十四尽心章句下 

      凡三十八章。 
      孟子曰 :“不仁哉,梁惠王也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 
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丑曰 :“何谓也?”“梁惠 
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 
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梁 
惠王以下,孟子答辞也。糜烂其民,使之战斗,糜烂其血肉也。 
复之,复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民 
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 
意,言仁人之恩,自内及外;不仁之祸,由疏逮亲。 
      孟子曰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春秋每书 
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着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 
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 
则天子讨而正之,此春秋所以无义战也。 
      孟子曰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子曰:“载事之辞, 
容有重称而过其实者,学者当识其义而已;苟执于辞,则时或 
有害于义,不如无书之愈也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武成,周书篇名,武王伐纣归而记事之书也。策,竹简也。取 
其二三策之言,其余不可尽信也。程子曰 :“取其奉天伐暴之 
意,反政施仁之法而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 
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杵,舂杵也。或作卤,楯也。武成言武 

…  73…

孟子集注                                                              ·171· 

王伐纣,纣之“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孟子言 
此则其不可信者。然书本意,乃谓商人自相杀,非谓武王杀之 
也。孟子之设是言,惧后世之惑,且长不仁之心耳。 
      孟子曰 :“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陈,去声。制行伍曰陈,交兵曰战。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好,去声。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 :‘奚为后 
我?’此引汤之事以明之,解见前篇。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 
百两,虎贲三千人。两,去声。贲,音奔。又以武王之事明之 
也。两,车数,一车两轮也。千,书序作百。王曰 :‘无畏! 
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若崩厥角稽首。书太誓文与此小异。 
孟子之意当云:王谓商人曰:无畏我也。我来伐纣,本为安宁 
汝,非敌商之百姓也。于是商人稽首至地,如角之崩也。征之 
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焉,于虔反。民为暴君所 
虐,皆欲仁者来正己之国也。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尹氏曰: 
 “规矩,法度可告者也。巧则在其人,虽大匠亦末如之何也 
已。盖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庄周所论斲轮之意盖如 
此 。” 
      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 
被袗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饭,上声。糗,去久反。 
茹,音汝。袗,之忍反。果,说文作婐,乌果反。饭,食也。 
糗,干糒也。茹,亦食也。袗,画衣也。二女,尧二女也。果, 
女侍也。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 
于中,随遇而安,无预于己,所性分定故也。 
      孟子曰 :“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 
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闲耳 。” 
闲,去声。言吾今而后知者,必有所为而感发也。一闲者,我 

…  74…

孟子集注                                                             ·172· 

往彼来,闲一人耳,其实与自害其亲无异也。范氏曰 :“知此 
则爱敬人之亲,人亦爱敬其亲矣 。” 
     孟子曰 :“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讥察非常。今之为关 
也,将以为暴 。”征税出入。范氏曰:“古之耕者什一,后世 
或收大半之税,此以赋敛为暴也。文王之囿,与民同之;齐宣 
王之囿,为阱国中,此以园囿为暴也。后世为暴,不止于关, 
若使孟子用于诸侯,必行文王之政,凡此之类,皆不终日而改 
也 。” 
     孟子曰 :“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 
于妻子 。”身不行道者,以行言之。不行者,道不行也。使人 
不以道者,以事言之。不能行者,令不行也。 
     孟子曰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 
乱 。”周,足也,言积之厚则用有余。 
     孟子曰 :“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 
羹见于色 。”好、乘、食,皆去声。见,音现。好名之人,矫 
情干誉,是以能让千乘之国;然若本非能轻富贵之人,则于得 
失之小者,反不觉其真情之发见矣。盖观人不于其所勉,而于 
其所忽,然后可以见其所安之实也。 
     孟子曰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空虚,言若无人然。无 
礼义,则上下乱。礼义,所以辨上下,定民志。无政事,则财 
用不足 。”生之无道,取之无度,用之无节故也 。尹氏曰: 
 “三者以仁贤为本。无仁贤,则礼义政事,处之皆不以其道矣。” 
     孟子曰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 
有也 。”言不仁之人,骋其私智,可以盗千乘之国,而不可以 
得丘民之心。邹氏曰 :“自秦以来,不仁而得天下者有矣;然 
皆一再传而失之,犹不得也。所谓得天下者,必如三代而后可。”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土神。稷, 

…  75…

孟子集注                                                             ·173· 

谷神。建国则立坛壝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丘民,田野之 
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贵也,而得 
其心者,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诸侯无道,将使社稷为人所灭,则当更立贤君,是君轻于社稷 
也。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 
社稷 。”盛,音成。祭祀不失礼,而土谷之神不能为民御灾捍 
患,则毁其坛壝而更置之,亦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之意,是社 
稷虽重于君而轻于民也。 
      孟子曰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 
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 
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 
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兴起,感动奋发也。亲炙, 
亲近而熏炙之也,余见前篇。 
      孟子曰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者,人 
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于 
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谓道者也。程子曰 :“中庸所谓率性之谓 
道是也 。”或曰“外国本,人也之下,有‘义也者宜也,礼也 
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凡二十字。”今按如此, 
则理极分明,然未详其是否也。 
      孟子曰 :“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 
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重出。 
      孟子曰 :“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闲,无上下之交也。”君子, 
孔子也。厄,与?同,君臣皆恶,无所与交也。 
      貉稽曰 :“稽大不理于口。”貉,音陌。赵氏曰:“貉姓, 
稽名,为众口所讪 。”理,赖也。今按汉书无俚,方言亦训赖。 

…  76…

孟子集注                                                              ·174· 

孟子曰 :“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赵氏曰:“为士者,益多为 
众口所讪 。”按此则憎当从土,今本皆从心,盖传写之误。诗 
云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 
陨厥问 。’文王也。”诗邶风柏舟,及大雅绵之篇也。悄悄, 
忧貌。愠,怒也。本言卫之仁人见怒于群小。孟子以为孔子之 
事,可以当之。肆,发语辞。陨,坠也。问,声问也。本言太 
王事昆夷,虽不能殄绝其愠怒,亦不自坠其声问之美。孟子以 
为文王之事,可以当之。尹氏曰 :“言人顾自处如何,尽其在 
我者而已 。” 
      孟子曰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 
昭昭 。”昭昭,明也。昏昏,闇也。尹氏曰:“大学之道,在 
 自昭明德,而施于天下国家,其有不顺者寡矣 。” 
      孟子谓高子曰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 
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介,音戛。径,小路也。 
蹊,人行处也。介然,倏然之顷也。用,由也。路,大路也。 
为闲,少顷也。茅塞,茅草生而塞之也。言理义之心,不可少 
有闲断也。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尚,加尚也。丰氏曰: 
 “言禹之乐,过于文王之乐。”孟子曰:“何以言之?”曰: 
 “以追蠡。”追,音堆。蠡,音礼。丰氏曰:“追,钟纽也。 
周礼所谓旋虫是也。蠡者,啮木虫也。言禹时钟在者,钟纽如 
虫啮而欲绝,盖用之者多,而文王之钟不然,是以知禹之乐过 
于文王之乐也。”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与,平声。丰氏曰 :“奚足,言此何足以知之也。轨,车辙 
迹也。两马,一车所驾也。城中之涂容九轨,车可散行,故其 
辙迹浅;城门惟容一车,车皆由之,故其辙迹深。盖日久车多 
所致,非一车两马之力,能使之然也。言禹在文王前千余年, 

…  77…

孟子集注                                                             ·175· 

故钟久而纽绝;文王之钟,则未久而纽全,不可以此而议优劣 
也 。”此章文义本不可晓,旧说相承如此,而丰氏差明白,故 
今存之,亦未知其是否也。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复,扶又反。先时齐国尝饥 ,孟子劝王发棠邑之仓,以振贫 
穷。至此又饥,陈臻问言齐人望孟子复劝王发棠,而又自言恐 
其不可也。孟子曰 :“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 
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 
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手执 
曰搏。卒为善士,后能改行为善也。之,适也。负,依也。山 
曲曰嵎。撄,触也。笑之,笑其不知止也。疑此时齐王已不能 
用孟子,而孟子亦将去矣,故其言如此。 
      孟子曰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 
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程 
子曰 :“五者之欲,性也。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则是命也。 
不可谓我性之所有,而求必得之也 。”愚按:不能皆如其愿, 
不止为贫贱。盖虽富贵之极,亦有品节限制,则是亦有命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 
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程子曰: 
 “仁义礼智天道,在人则赋于命者,所禀有厚薄清浊,然而性 
善可学而尽,故不谓之命也 。”张子曰:“晏婴智矣,而不知 
仲尼。是非命邪?”愚按:所禀者厚而清,则其仁之于父子也 
至,义之于君臣也尽,礼之于宾主也恭,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