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细看,原来是辽东名将朱耷常的次子朱洪烈,内军军侯,李轨的警卫。
李轨道:“你武艺精熟,心思细密,担当警卫很适合,但统兵打仗,你毕竟没经历过。带几百人打仗,不容易。”
朱洪烈道:“我虽是军侯,但统领八百人不在话下,且偷袭昌邑本来就是兵行险着,要出奇制胜才见效果,经验太多,反倒束手束脚。”
李轨一听觉得有理,便道:“你一个军侯,平日只带五百兵,为何要带八百人出征?这意味着你要统领三百新兵,你不熟悉他们,他们也不熟悉你。这样一来,兵多非但不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个累赘。”
朱洪烈道:“庞令明将军率八百凉州铁骑雪夜大破十万幽州军,他凉州兵能做到的,我辽东兵也一样做的到。”
李轨莞尔一笑,果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庞德简直成了年轻将领的偶像。
他同意了朱洪烈,但只许他带本部五百人。年轻人太过讲究形式,带着陌生的三百人去执行这样艰险的人物,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嘛。
朱洪烈去了,第一天渺无音讯,第二天渺无音讯,第三天仍然没有,
李轨的心沉了下来,毕竟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这孩子可惜了,还不到二十岁呢。不知道有没有成亲生子,若是让老朱家绝了后,他就对不起人了。
一直等到第四天,前锋报告吕布撤军了,匆匆忙忙,好像发生了大事,狼狈的很。
李轨打了个激灵:朱洪烈难道得手了?
一定是,否则以吕布的骄横,岂肯当面服输?
当即下令全线出击。
成阳一战,吕布损兵折将,他一路狂奔回到昌邑,发现半个城市都在冒烟。
一面下令救火,一面要去追击侵犯之敌,这才得知哪有什么大敌,只是一群盗匪冲入城中劫掠,被守军反击后就到处放火制造恐慌和混乱,他们好趁机脱身。
这伙人得手之后便撤退了,现在跑的无影无踪,去哪找他们去。
吕布大怒,这才知道是中了李轨的诡计,急忙调遣军队来战李轨,却发现李轨早已经北撤,退守濮阳和白马。
吕布追到濮阳城下,列阵未毕夏侯渊就杀了出来。
夏侯渊连续吃瘪,老脸丢光,被李轨斥责,连将军的帽子也给撸了,如今是戴罪立功,他敢不用力?
吕布招架不住,退军二十里。
正在扎营,忽然得到陈宫的告急文书,陈宫告诉他,刘备窥知他在成阳吃了败仗就向下邳下手了,攻势极猛,快要守不住。
下邳是徐州的治所,位置何等的重要,吕布好不容易才到手,转眼就要丢,这可怎么得了。当下急忙回兵去守下邳。
李轨虽然全身而退,也是筋疲力尽,吕布势大,战力强悍,他以偏师当之,还真不是对手,一时只得保守黄河沿岸堡垒。
三个月后的建安六年秋,张辽攻克公孙瓒的大本营幽州城,将曾经的北国霸主围困在以易京楼为核心的狭长地带内。
同一个月,李典、乐进在辽西郡临渝县,李轨称之为山海关的地方击败了企图内侵的辽东军,公孙度大败,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李轨下令二人就地驻扎,修筑山海关,以防御辽东之敌。
第179章 公孙上天()
易京楼的攻防战还在紧张持续的时候,塞北乌桓人六个部落拼凑了六七千骑兵越过居庸关进入广阳郡境内,说是要助李轨一臂之力。
李轨下令张辽给予迎头痛击。
张辽遣庞德出战,庞德率精锐骑兵一千两百人于昌平城外大破六大联盟,俘虏三个首领,李轨却派凌嵘北上不仅把三个首领放了,还好言抚慰,说是误会了,情报出现问题,以为几位是来打架的,所以就向当地驻军示警,地方也是的,不问明缘由就打,闹出这么大的误会,让几位首领受惊了,真是不好意思。
好言抚慰后,又赠送了丰厚的赏赐,然后打发众人回塞北去。
那些居心叵测的游牧族本来以为南方混乱,他们有机可趁能浑水摸鱼捞点好处,去了之后才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一群神仙打架,你几个小鬼凑上去这不找虐吗,随便一个误会,一支外围的巡逻队就把你揍的这么惨,这要是狠下心来弄你,还有命在吗?
教训了公孙度,修筑了山海关,东北方向无虞;暴揍六部,恐吓了塞北各部,北面暂时无碍。李轨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下令动用“天雷一号”,尽快解决“易京楼”。
在此之前,李轨派了三拨使者去易京楼劝降公孙瓒,只要他答应归降,李轨可以让他高官得做,骏马任骑,荣华富贵不光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享用不尽。
但公孙瓒拒绝了,一次比一次坚决,最后一次甚至割了使者的耳朵和鼻子。
李轨叹了口气,签字动用“天雷一号”。
传说中神秘兮兮的“天雷一号”其实就是一堆黑火药。
因为技术不过关,不要说研制枪炮了,连手榴弹也没弄出来,充其量就是整了几个炸药包出来,这玩意儿炸城墙都费劲,更别说用于野战了。
所以李轨轻易不动用,免得泄露天机,让人笑话。
为了让“天雷一号”发挥最大的效力,张辽命人向易京楼地下挖地道。挖地道破城这不是什么创新,早就玩烂的桥段了。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后,终于把地道挖到了易京楼下,拢共在里面塞了几个房间的火药。
万事俱备,只欠李轨一声令下。
但直到最后一刻,李轨还是没有放弃劝降工作,他令人把书信绑在箭杆上射上易京楼。
但这个时候的公孙瓒根本就不想搭理他,他正跟一群姬妾昏天黑地的快活呢。
时辰已到,张辽亲自点燃了引火索。
片刻之后,易京楼和它的主人,连同一个霸主的幻梦都变成了铺天盖地如雨滴一样落下的碎片。
公孙瓒没了,这个名字从此将从李轨的字典里删除。
李轨得到消息后,改张辽为广阳太守,持节充任幽州都护府长史。
太守只能管广阳一郡,但都护府长史的权力就要大的多,不仅能过问本州其他郡县的军事、民政,还有权制定对塞外游牧民的安抚政策。
张辽过去是云中都护府长史,地位跟现在差不多,但有人不服他,因为他的资历和功业都不太够。但经过这一次磨炼,他不仅方面统帅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功业也上了一个档次,做个长史那是绰绰有余了。
鉴于幽州的特殊重要性,李轨又假借天子之名给了他一副节钺。
见节钺如天子亲至,这份威势就不是一般的边帅所能比拟的了。
李轨离开邺城,开始北巡,此刻冀州中东部和北部的叛乱正如火如荼,不仅所有的郡县都在造反,而且造反者还联合起来,号称有十万众,还扬言要攻打邺城,生擒李轨,剥他的皮,抽他的筋,熬他的骨。
李轨只当他们是在放屁,果然有那么大的本事还傻愣着干嘛,来打我呀,来剥我的皮呀,我的皮正痒痒呢。
不过李轨虽然可以不在乎他们的叫嚣,却不能不重视反叛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袁绍在冀州时虽然不得民心,但很得官心,尤其中下层官吏,对他一直很支持,而且他对地方土着豪门安抚的也不错。袁绍败走青州后,公孙瓒和李轨瓜分了冀州,其中大部分郡县落在公孙瓒的手里。
公孙瓒对这些土着豪门采取高压政策,政治上打击,经济上摧残,在公孙瓒的压制下,这些人敢怒不敢言,心里的怨气出不来,久而久之人就变态了。
李轨驱逐公孙瓒后,一时无暇安抚地方,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策略,施政相对宽松,这些人错把李轨当成软柿子,可劲的捏,表达意见时简单粗暴,完全不顾李轨的感受。
李轨事后检讨,果然世人都是欺软怕硬的,若是自己一开始就延续公孙瓒的高压政策,现在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呢。
冀州的天空一定是祥和的,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中肯定多了许多心理变态者。
这些人留在地方早晚必成祸害!
如此看,自己原本也没做错什么,长痛不如痛一次。
让他们自己爆发出来,就像脓包一样,让它蓄满了脓水然后一次性挤破。
赵云已经从兖州撤回了魏郡,军队很疲惫,需要休整一段时间。
平叛的事可以先压一压,李轨现在需要立即巡视幽州,决定一些重要的事项。
首先是如何处置公孙瓒党羽的问题。
公孙瓒和他的家人大都在易京楼化成了灰烬,死党殉葬者也不在少数,但还是有很多党羽逍遥法外。
他们有的已经做了李轨的阶下囚,譬如严纲,有的还在外面得瑟。
怎么处置他们呢,李轨给了一个原则,叫“冥顽不化者,严惩,洗心革面者,不问。”
公孙瓒为什么会死,因为他反抗朝廷,所以他是恶的,公孙瓒之外,那些鼓吹对抗朝廷分裂国家的人都是恶人,恶人就必须得死。
而那些已经或正在幡然悔悟的人则可以放他们一马,譬如大将严纲,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这么些年来助纣为虐的荒唐和罪恶,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效忠朝廷,为朝廷出力。
李轨以皇帝的名义特赦了他。
而那些冥顽不化者就必须去死,譬如田楷,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大骂李轨不忠不义,所以就被李轨给杀了。
至于公孙瓒的亲随近侍们,虽然他们也想洗心革面,但没人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没办法,他们都太有钱了。
公孙瓒有三个结拜兄弟:刘纬台、李移子、乐何当。
贫贱之交,多少年了,不管公孙瓒混到了哪一步,哥们情义永不变色。
这三人借着公孙瓒的势力垄断盐铁、皮毛生意,大肆敛财,个个都是富可敌国,粗略估计幽州财富至少有四成在他们手里。
这样的人你赦免了他,将士们能答应吗?
三人被冠以叛国通敌的罪名处死,人头悬挂在城头示众,家产充公,家眷贬为官奴。
数十年的营聚一朝成空,身死名灭,沦为笑柄。
李轨很喜欢刘纬台一处位于北城的宅子,负责抄家的官员就把房契送了过来。李轨道:“这样不好,公是公,私是私,我不能带头假公济私。你把这宅子挂出去拍卖,价高者得,该多少钱我出。”
官员喏喏,挂牌拍卖,人们得知是丞相中意的东西,谁人敢来凑热闹?
最终李轨以三千钱的价格购入,
又花了三万钱进行了改造,然后作为自己在幽州的别院。
得知丞相在幽州置别院,众人也纷纷置地建房,催动幽州房价一日千里。得到实惠的土着们十分欢喜,诚心拥戴李丞相。幽州民心归附,世道大定。
在这之后,李轨又参观了常平镇,在他离开后的这么长时间里,公孙瓒一开始对常平镇还能做到秋毫无犯,但很快就开始打压,只是顾忌李轨的颜面用的都是阴招,李轨见招拆招,所以直到两家正式翻脸前,这个地方都处在李轨的掌控中。
在两家正式开战后,公孙瓒派白马义从攻打常平镇,围攻了三天三夜才拿下镇子。公孙瓒十分恼怒,就在镇子里放了一把火,常平镇四分之三的房子被烧毁,镇子里的百姓流离失所,繁华盛景一夜间就成了回忆。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大有好转,逸散的百姓正陆续归来。
李轨以百姓受苦,下令免其各项税赋三年,并由官府出资帮助重建。
常平镇的位置很好,基础设施很棒,居民对此感情很深,又得官府如此辅助,很快就重新火热起来,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一致看好它的光明未来。
随同李轨一起视察这的是京营军主将石重,石重跟李轨商量,说京营军有很多老兵都是幽州人,他们年纪大了,思念故土,希望能叶落归根回到家乡来。
李轨同意了,令京营军在幽州设立军镇,共有三处,一处设在幽州东城,一处在范县卧虎庄,还有一处就是常平镇。
与常平镇一样,李轨的另一个发迹地范县卧虎庄在他跟公孙瓒反目之后也受到了摧残,房舍被焚烧,庄民流离失所,李轨也免了那的税赋,拔出救济款予以帮扶。
但这些措施都不及允许京营军的进驻,京营军虽然军事上是弱渣,但生财有道,将领经商发财的不计其数,军士普遍富裕。
这么多军人的涌入,地方想不富裕都难啊。
第180章 盒中生死()
巡视辽东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给与辽东的关系定一个调。
辽东公孙度有多少斤两,李轨已经试出来了,现在出兵攻打公孙度行不行呢?
不是完全不行,因为咬咬牙真的去打辽东胜算还是比较大的,但打下辽东之后呢,派谁镇守?辽东可不光只有一个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昌黎郡都要守护,还要镇抚扶余、高句丽和朝鲜半岛,还要警戒隔海相望的倭国。
这个职责可不小,李固自己干过这活,深知其中的难处。
要想干好这活必须得派一员方面将帅,像太史慈、张辽、曹仁、夏侯惇,或张燕、马腾这样的,其他的人都还欠着些火候。
太史慈镇守关中,钳制羌胡和匈奴;张辽镇守幽州,钳制塞北各游牧族;各有重任在肩,都抽调不出来。曹仁和夏侯惇,他暂时还不想启用,张燕、马腾他是信不过的,除此之外,赵云或者可以试一试,但他是自己的亲将,怎可擅离?
马超也有这个能力,但人家是听调不听宣,是个自由的淫,你奈何不得他。
其他人,就都欠了点火候。
这种情况下勉强攻取辽东,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坑,然后跳下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倒不如让公孙度替他先顶一顶。
辽东是他自己的产业,他一定会精打细算,好好经营的。
要说这是不是养虎为患呢,李轨认为不是。
辽东经济潜力不足,这是它致命的弱点,割据一方可以,问鼎天下基本没戏,只要守住山海关,就等于扼住了他公孙度的喉咙。
你想叫他几时死,他就得几时死,多一刻钟都不行。
等将来,等他扫平了天下,或者至少是扫平了中原群雄,再回过头来收拾公孙度还是来得及的。
临渝县山海关。
山海关其实不止一处关隘,而是对方圆十里之内三座既互相独立又彼此勾连的军城,以及卫护他们的要塞、壕沟、长墙、箭塔的统称。
这是一个立体的综合性的军事要塞,隔断山海,屏护河北大平原。
这样的险关要塞屯个三五万兵马也是小菜一碟。
但李轨决定只在这屯兵一万,这一万人凭借工事完全可以应付公孙度的突袭,只要能顶住第一波攻击,距离不远的孤竹城的援军就能赶到,更远一点的右北平驻军也会及时驰援。
之所以把驻军限定为一万,除了后勤补给上的困难,主要是为了不刺激公孙度,不让他穷兵黩武给自己制造麻烦
他答应过让公孙家族永霸辽东,至少也得做做样子不是?
李轨登上山海关南面的要塞,爬上高高的了望塔,朝辽东望去。
莽莽苍苍的大地一眼望不到头,不见城镇,没有炊烟,空旷而辽远。
这让李轨十分感慨,不久之前那块地方还是自己的地盘,他的发迹之地,他精心打造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