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至道:“如此,我岂非成了不仁不义的小人?”

    心腹道:“成大事不拘小节,他马家自作孽不可活,咱们何必跟着陪葬。”

    本章完

    

第157章 诱杀() 
周至心动,隔日寻了个借口将马超诱到自己营中饮酒,期间众人殷勤相劝。马超心事沉重,疏于防范,饮酒时十分豪迈,不多时就有了七八分醉意。

    周至丢了个眼色,一名小校早用一个套马索套住了马超。马超大惊,奋力挣扎,怎奈酒醉之后浑身全无气力,瞠目大叫道:“周至,你要做什么?”

    周至冷笑道:“欲借尔人头为诸兄弟换富贵耳。”

    说罢一拥而上,将马超制服,又将马超亲随二十人尽数斩杀。

    一时大开城门,迎接李轨进城。

    李轨大喜,重赏了周至等人,令人将马超救醒,问道:“孟起服是不服?”

    马超道:“误中小人诡计,我不服。”

    李轨道:“为大将者不明安危,不通人心,不晓大势,乃至身败被擒,你居然还说不服,世上有你这样的道理吗?”

    马超满面羞红,梗着脖子不吭气。

    李轨令人给他松绑,好言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势如此,孟起何必执着呢。”

    马超闻言哈哈大笑,剑眉一抖,望定李轨,冷笑道:“我斗不过你,无话可说。今日陇右四郡尽入你手,你斩了我,再无威胁,又何必为难我的老父亲和年幼的兄弟呢。若丞相肯赦免他们,马超纵然在九泉之下,也会念你的恩德。”

    李轨道:“陇右四郡本是朝廷所有,我为丞相,代朝廷收回有何不可?孟起既有此觉悟,当协助朝廷尽快平定四郡,也是大功一件,陛下或者会法外开恩赦免令尊和你的几位兄弟,未知孟起意下如何?”

    马超想了想,道:“若要我归顺,需答应我两件事:其一,我只拜大汉丞相,可不拜其他什么人;其二,我马超恩怨分明,必杀反我的小人。”

    李轨笑道:“李轨虽是大汉丞相,但大汉丞相不是李轨,孟起将军愿意拜谁就拜谁,悉听尊便。至于周至,他也是被军中将士所裹胁,孟起又何必执着呢。”

    马超瞠目切齿道:“背信之人若不杀之,何面目立于天地间?丞相若是不允,马超宁死不能从命。”

    眼见事情要闹僵,凌嵘忙打圆场道:“孟起稍安勿躁,你之所愿丞相尽知,将军且请休息。”

    等打发了马超去后,凌嵘劝李轨道:“孟起将军性如烈火,若不遂其所愿,只怕不肯服气。若无孟起顺服,陇右四郡必生许多波折。”

    李轨道:“周至虽卑鄙下作,但毕竟免了我一场刀兵之劫,况他是来投我的,我若不护着他,将来谁还肯投奔我?大争之世,小人也很有用。”

    凌嵘道:“我明白了。”

    私下找到周至,言道:“丞相爱惜马超才干,也为平定陇右,已决心收用。马超念念不忘将军的背叛,口口声声要报复渐渐,却当如何?”

    周至大惊,跪拜道:“主簿救我。”

    凌嵘道:“你且请起,你审时度势,率部起义,乃是正义之举,丞相怎能不护着你?眼下倒有一计,你若从我,我便说。”

    周至道:“主簿天高地厚之恩,周至怎敢不从。”

    凌嵘道:“这便好,明日我摆一桌和合酒,为二位将军排解排解,届时,将军但将姿态放低些,向他服个软,认个错,给他留点颜面,我再从旁为你说说好话,谅他也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我若不济时,自有高人出面为你作保。”

    凌嵘说到“高人”二字时,目视李轨的中军方向。

    周至心有所悟,大喜,起身拜道:“主簿救命之恩,周至没齿难忘,容当后报。”

    次日,周至应约来到凌嵘署院,却见门厅冷落,李轨麾下诸位将领一个都没来,心中暗自吃惊,暗道:“凌嵘说摆酒为我排解,为何一个大将都不来?只他一个人在,万一马超发作起来岂不是害了我。不好,我中计了,快走。”

    周至内心十分恐惧,转身正要走,却被一人拦住。

    来人二十多岁,油头粉面,衣着华贵,气度不凡,自称是周兴。

    周兴的名字周至哪能不知,躬身施礼,周兴听说周至也姓周,大喜,搂着他的肩膀,一口一个“本家兄弟”叫着。

    周至大喜,周兴可是李轨身边的红人,有他罩着,马超敢拿他怎样?

    于是就跟着周兴来到前厅,坐下喝茶,说了几句闲话,却见进来一员官长,见了周兴讨好地叫道:“周兄,周兄,什么风把你吹来的,为何坐在这,走走走,到我那去,兄弟有好东西奉献。”

    周兴傲慢地哼道:“不去,我要等凌主簿呢。你们家主簿可真是难见哟。”

    那官长赔笑道:“岂敢,岂敢,我家主簿刚在此间会客,忽丞相有命,就急匆匆走了。这才刚刚回来,正在后面更衣,马上就出来。”

    周兴懒洋洋道:“那我就更不能走了,我走了,岂不怠慢了他。”

    那官长听了这话,满脸的尴尬,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周至说着些闲话,忽就听到外面传来凌嵘的笑声。

    人似已经到了堂外,却就是不进来。

    周兴撇撇嘴,站了起来,嘿道:“娘的,都到了这,也不进来,真是岂有此理。”

    说罢拂袖而去。

    那官长见状大惊,忙也追了出去。

    撂下周至一个人在前厅,进退两难,周兴是李轨身边的大红人,想跟谁甩脸子,就跟谁甩脸子,自己行吗,自己不行啊,那怎么办,还是等着吧。

    此时厅中再无一个人,连门下侍奉的奴仆都撤了。

    廊外说笑的“凌嵘”此刻也不见了音讯。

    这里寂静的像个墓地,周至忽然心惊起来,直觉告诉他,要坏事。

    他放下茶碗起身就往外走,刚到廊下迎面撞见一人。

    马超!

    马超正往里走,完全没想到会在这撞见周至,心头火腾地冒了出来。

    一把薅住周至,嘿道:“狗娘养的,我待你不薄,你居然恩将仇报来害我?”

    积威之下,周至口中谔谔,却是说不出话来,被马超就地一把推倒在地,挥马鞭就抽,周至腿软跑不得,左遮右挡,脸上,手上,都是血痕,一时被抽的急了,恶向胆边生,从皮靴上掣出一把匕首来,吼道:“老子跟你拼了!”

    扑上去就刺。

    早被马超侧身一让,捉了手腕。

    一拧一按,折了手腕,缴了他的匕首,就势一推,人就摔在了院中。

    性命攸关,周至哪敢停留,连滚带爬,只想离开这里,身后马超却如死神一般步步紧逼过来。

    恰在此时,忽有人叫道:“孟起将军,刀下留人!”

    却是凌嵘和一干将吏走了过来。

    周至恰似落水之人见到了救命稻草,慌忙跳起来就跑,口中大叫:“主簿救我,马超要杀人。”

    马超见状,将匕首掉了个个儿,用力掷去,不偏不倚正中周至后心窝。

    周至这日赴宴是为和解而来,长袍在身,也没穿护身的软甲,被匕首钉了个透心透肺。

    “你——”

    他转了个身,指了指马超,又回头瞅了眼凌嵘,一句话没说出来,倒地身亡。

    “孟起,你,你怎么能这样呢,周至将军是专意前来请罪的。”

    马超嘿嘿冷笑,瞅了眼周至的尸体,向众将吏朗声说道:“周至叛我,我必杀之,杀他是为私仇,罪在我一身,丞相要杀要剐,只管来找我。”

    说罢扬长而去。

    众人议论纷纷,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马超因私仇斗杀周至的事很快就捅到了丞相李轨的面前,李轨勃然大怒,下令彻查。

    前因后果很快查明,原来马超和周至受邀赴宴,二人见面后互相指责,马超出手殴打周至,周至拔刀防卫,激起马超怒火,争斗中被马超误杀。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就看李轨怎么判了。

    李轨当众严斥了马超,收回“天易将军”的袍服印信,降职为队头。

    至于周至,献城有功,死于非命,着实可怜。以烈士身份下葬,追赠将军,对他的后代家人厚加抚恤,诸子皆入太学。

    那些随他反正的将领也格外开恩重赏,以此弥补对周至的亏欠。

    事态渐渐平息下来之后,李轨筑坛祭奠了阵亡将士,刻碑纪事,这才班师回朝。

    不久,设陇右都护府,太史慈兼都护府长史,雄镇陇右四郡和扶风郡。

    拜韩遂上将,加定边将军,授武威太守兼凉州都护府长史。

    征调其麾下大将庞德进京,为京营军副将。

    赦免马腾,授西河太守。他的两个儿子马休和马铁也得到赦免,在羽林军任职,小儿子马玩在李轨的关照下入长安武备学堂就学。

    此番西征大获全胜,李轨不仅得到了陇右四郡,还取得了河西四郡的效忠,又得到了马超和庞德两员大将。

    西部边境从此高枕无忧。

    “陇右素产良驹,昔汉武大帝曾在此设立七十二处养马场,每年提供大量的优良军马,为反击匈奴做出了卓越贡献。”

    收复陇右的意义除了得到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还让李轨获得了一个极优良的战马基地。陇右出产的战马非但数量多,而且品质绝佳。

    马超之所以强就强在骑兵优势上,要夺取天下,骑兵必不可少,陇右的马政必须立即抓起来。

    李轨知道自己比不了汉武帝,没他的家底厚。汉武帝在陇右四郡设置了七十二处马场,自己就打个折,先弄个十八处。

    这十八处马场分布四郡,直接由丞相府专设的马曹垂直管理。

    陇右都护府和各郡都要派专人协助,天字一号工程,谁糊弄谁倒霉。

    又让韩遂每年提供三千匹优良战马,既为充实军备,也是为了削弱地方,河西四郡孤悬在外,必须得有所牵制才行。

    本章完

    

第158章 虎威和微服私访() 
长安的人口比一年前增加了两倍,接近皇城的街区已经呈现出繁华的迹象。

    李轨若得空闲就会四处走走,皇城的威严还胜过宫城,太压抑了。

    天下尚未一统,危险来自四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入夜之后,军警四出,大街上空荡荡的一片肃杀,但里坊内部却是另一番天地,人流如织,热闹喧哗。

    李轨走了一条街,在转弯处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京兆尹邴原。

    童心乍起,李轨踮着脚走过去想拍他一把。

    邴原是个白脸,微胖,一身便装的小老头,像个教书先生,此刻正弯腰站在一个干货摊前体察民情,浑然不觉李轨的到来。

    “站住!”

    一声断喝,邴原身边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汉子伸手隔断了李轨的去路,精亮的眸子如刀子一般刺过来。

    “阿七,不得放肆!”

    邴原喝退侍从,与李轨见以朋友之礼。

    二人都在微服私访,也就没那么多礼数。循着街道往前走,李轨道:“我记得去年这条街刚建设的时候,你邀我来过,那时候人可没有现在多,大片的沿街铺子都是空的。再早一点的时候,我叫人在这修桥铺路建铺子,满朝文武没人看好,就你全力支持我。”

    邴原道:“我能怎么办,身为京兆尹,辖内空落落的没人,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咯。”

    于是一起笑了起来。

    李轨感慨地说:“人无信不行,官府更要有信,官府无信狗都不理你。我们建起了城墙,修桥,铺路,挖井,修排水管道,把治安搞的棒棒的,做事讲规矩,敢主持公道,又跟人秋毫无犯,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来?眼光要看远一点嘛,地别卖的那么贱,卖一分少一分,早晚会卖完的。”

    邴原笑道:“地不卖完,地价怎么抬上去?放着别人发财,留着官府挨骂,这不公平。要挨骂大伙一起挨骂,这样心里才舒坦。”

    邴原这不是瞎发牢骚,而是意有所指。李轨心知肚明,却也只能装着听不懂。

    说话间,二人来到街边的一家小饭馆,恰好都没吃饭,就叫了两个小菜和一壶酒。

    因见这店里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李轨赞道:“老板目光独具,占据这样一方宝地,必定生意兴隆。”

    店主道:“托您的福,生意还过得去,只是房租太贵,没什么钱挣。”

    李轨道:“我记得这里的房租是官家定的,不算很高吧。”

    店主晒笑道:“客人说笑了,官家的定价那能作数吗?呵呵,二位请慢用。”

    二人对了一眼,各自苦笑着摇了摇头。

    吃完晚饭回皇城相府,凌嵘、周府都在,二人此来是为重修潼关请款的。李轨就有些不高兴,潼关重修工程浩大,花点钱是少不了的,但这钱不是这么花的,太浪费了。

    凌嵘和周府见李轨面色难看也不敢说话。

    李轨生了一会儿闷气,还是拿起单子,看了一半就憋了一肚子气,然后他取笔签下自己的大名,交给芈林去用印。

    打发二人去后,荀攸来了。李轨气已经消了不少,就跟荀攸议论起经营河西的事,聊的投机,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时辰。

    卓丢儿不得不提醒外面还有人侯着。

    荀攸起身告退,李轨喝了口茶,说:“请胡将军进来吧。”

    随着长安经济的恢复,皇宫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规模比建安元年已经增加了两倍。

    相应的警卫力量也要增加。

    虎贲军主将胡靖向李轨递送了一份军官任免名单,这份名单李轨早就得到了,且已慎重考虑过了。他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变化,便取笔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划掉了。

    徐晃,字公明,河东人,原为杨奉麾下将领,后投曹操,曹操死后一直在河东效力。

    虎贲扩军,从各地筛选将领,他也名列其中。

    李轨调阅了他的档案,发现跟历史上那个徐晃是一个人后,就动了收为己用的心思,遂大笔一挥,将这个人弄到了自己身边。

    胡靖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徐晃这个人很有才干,风评也不错,但跟他并不算亲密,某种意义上说李轨把徐晃要过去也好。

    徐晃这个人擅于军旅之事,但说到警卫什么的,其实并不在行。

    留着他自己早晚要担一个浪费人才的恶名。

    身为虎贲军主将他的压力已经很大,外面的人都讥讽他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若不是他是李轨西楼夫人郭佚的表哥,他怎么可能坐到现在的这个位置。

    胡靖有时候觉得挺委屈,他投笔从戎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投军报国,凭自己的所学扫平群雄,匡扶天下,恢复汉室江山。

    那时节他在公孙瓒军中,可没想过去傍谁。

    后来虽阴差阳错到了李轨军中,却也从未想过攀附谁。

    自小一起长大的表妹郭佚要帮助他,他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李轨看中自己,屡屡破格重用,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其实他已经几次要求外调,到作战部队去,但李轨就是不同意。

    现在他已经做到了虎贲军主将,再动下去的念头就显得幼稚可笑了,随着地位的攀升,需要他照顾的人太多了,已经下不去了。

    本事没多大,地位却搞的这么高,胡靖现在心虚的很,每次见李轨就心跳的厉害,这日子真是难熬的很呢。

    李轨看完这份名单,和颜悦色地对胡靖说:“虎贲军是皇家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