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豢养的五千家兵家将立即进行改编,打散建制,收其首脑,配给各军消化。

    詹家产业一律充公,浮财拿出一部分赈济民众,争取民心。

    十日后,贾诩署理新昌令,处理善后,李轨则率部回到襄平。

    他听从贾诩的建议在襄平东北二十里筑城曰东平镇,用于安置军马,设军官训练所,轮训新附军官,主要是詹家的降将。

    又在各地设招募处,大量招募兵马。

    战后的辽东人心惶惶,任由散兵游勇在外,难免会出乱子,倒不如招募到军营里,以军法管治。

    一个月时间李轨招募到八千兵马,在水土肥美的地方立营,一面训练,一面垦荒。

    拔除了八千刺头,辽东的社会安宁了许多。

    战争仍在继续。

    不到一个月时间,管亥、张辽连续收复了安市、汶县、平郭,詹氏父子连战连败,最后隐匿无踪。

    李轨令张辽继续向南,向四大家族中宋家根据地沓氏县(今大连地区)进发。

    东南方向也传来好消息,朱骏强攻得手,占领了西安平县(今丹东地区),孙家渡河南逃,朱骏本欲进军追击,不想身患恶疾,只得作罢。

    四大家族中的赵家势力主要集中在襄平一带,皇甫存奉命清算,却进展缓慢,李轨调查得知赵家暗中贿赂了皇甫存,不仅有大笔现金,还送了皇甫存一位绝色美女。

    李轨将皇甫存叫来好一顿训斥,皇甫存被骂的痛哭流涕,不仅将所受贿赂统统缴公,还把赵家献的美女退了回去,跪请李轨再给他一次机会。

    李轨见他面露杀机,知放他回去必生杀孽。

    所以就没有答应,而是遂调其北上取无虑、望平两县,改由赵云负责清算。

    赵云做事严谨细密,又雷厉风行,谋定而后动,一举攻破了赵家防线,将之连根拔起,放在太阳底下爆晒。

    赵家禁受不住,哀告求饶。

    四大家族中詹、孙、宋三家都是汉化的胡人,詹家本高句丽人,孙家乃乌桓之后,宋家则是扶余种,唯有赵家是汉人。

    詹家垄断了辽东盐铁、粮食、博彩业和娱乐业,涉足金融业;宋家海盗出身,垄断海运兼带搞房地产开发;孙家本黑道出身,发家之后表面上衣冠绅士,改做了正经生意,暗地里干的还是绑票、敲诈、拐卖人口那一套。

    四大家中唯有赵家算是个生意人,主业是木材、陶、瓷、铜铁器具,虽不免强买强卖,欺行霸市,但相对其他三家已经不错了。

    李轨要摧毁四大家族对辽东的把控,手段必须残酷,除恶不尽,后患无穷。

    但同时他也要发展经济,这就离不开当地土着的支持。詹家已是血海深仇,宋家主业太偏,支撑不起辽东的复兴;孙家坏了名头,避之唯恐不及。

    斟酌再三也只能拉拢赵家为己所用了。

    “赵家那边认栽了,只要饶他性命,什么钱财、美人统统归咱们。”

    “你告诉他,我不图他的钱财,也不要他的美人。”

    “那你图他什么?”

    “我要他合作。”

    “合作?”

    “是的,合作,入我门下,做我的马仔。替我做一些我不方面出面做的事。当然,这对他也是大有好处的。四大家已经是过去了,辽东将来只有一家,那就是赵家。他赵佘以后会成为辽东的首富,风光无限呢。”

    “明白了,我这就去办。”

    这对赵家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金砖,一块块,沉甸甸的,砸的他直眼晕。

    清醒过来之后,狂喜发自心田,赵佘无比顺服地拜伏在李轨门下,做了忠实的走卒。

    首先一步是对赵家产业进行价值重估,然后以宋嘉的名义入股赵家产业,赵家的宅子,赵家的生意,赵家的妾侍、奴婢,统统还是赵家的。

    只是腰杆更硬了,做辽东首富的底气更足了。

    见赵家如此顺服,李轨决定奖赏他,在他的撮合下赵佘的女儿成了皇甫存的妻子,那位把皇甫存迷的颠三倒四的赵家美女则作为陪嫁也进了皇甫家的门。

    至此,辽东四大家族已成历史,红顶商人赵家闪亮崛起。

    坐稳了屁股的李轨对在逃的詹家父子还是有些忌惮,血海深仇已经结下,哪能不斩尽杀绝?

    当然用军队追捕逃犯已经被证明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李轨听从贾诩的建议,从军中挑拣精明强悍、聪明灵活之辈,组建了一个新的强力部门,专司缉捕,因驻地门前有垂柳四株,俗称四柳门。

    以周府为监督,皇甫存为管事,撒下天罗地网搜捕詹家父子。

    追捕逃犯,郡县捕快也行,却因属地原因,与地方实力派多有勾结,所以往往难以贯彻上面的意志,而四柳门则不然,他垂直听命于最高首长,虽驻地方却不归地方官府管辖,与地方少有牵连,可以不折不扣的贯彻高层意志。

    果然,四柳门组建不到一个月,就在汶县境内找到了潜匿的詹家父子,激战追逐后,终于在辽东郡与乐浪郡交界处的番汗县将之抓捕归案。

    李轨对父子三人极为忌惮,当即令皇甫存、周兴赶赴番汗县将父子三人秘密处决,携其头颅回襄平核验。

    詹氏父子这一死,辽东再无敌对势力,李轨这个长史才算是名正言顺。

    辽东时局平稳之后,曹默就护送着闻莺到了襄平。

    出城十里相迎,见娇妻车到,李轨抢先一步去献殷勤,不想掀帘子出来的却是一个虎剌剌的女武士,个头只比李轨矮一点,古铜肤色,蜂腰肥臀大长腿,额头刺有飞云纹。

    李轨吃了一惊,觉得此人有些面熟,却又一时想不起来。

    女武士对李轨并不友好,目光炯炯如利锥,手按腰间板带,李轨注意到她的板带上插着大小三口短刀,看形制都是胡刀。

    “阿隼。”

    闻莺叫了一声,伸出一只手,李轨连忙接住。

    女武士这才不情不愿地闪在一旁。

    李轨和闻莺成亲不到一个月,就丢下她来了辽东,距离上次拥抱她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妻子温软的身体搂在怀里时,李轨竟然觉得有些不大真实。他捧起闻莺的脸,认真看过,又嗅了她的体香,这才喜道:“你总算来了。”

    有道是久别胜新婚,新婚久别之后又重逢,更有一种宛如初见时的激动。

    此后三天,如胶似漆。

    但李轨毕竟不再是普通一小卒,可以恣意妄为,他总有许多不得已之处。

    这日城南驻军点发生哗变,李轨力排众议,亲往安抚。一去三天,归来时心急如焚,偏偏又被那个女武士挡了驾,李轨恨不能一刀劈了她。

    因向闻莺抱怨道:“也不知你从哪寻来这个奇葩,真是榆木脑袋一根筋。”

    闻莺道:“她是胡人,不通中原的人情世故,但对我是绝对忠心的,你不希望有这么一个人留在我身边?那我就让她走好了。”

    李轨道:“行了,木纳有木纳的好处,留着吧。”

    又奇道:“为何我看着她有些眼熟呢?”

    闻莺笑道:“你真忘了她,她就是管子城外跟你厮打过的阿隼啊。”

    李轨一拍脑袋,大叫糊涂,这才想起来,这个女子就是上次他东征管子城时在城外雪地里与他扭打的那个胡女,好像是丘力居的儿媳。

    询问得知,原来阿隼被俘后,因为得到周兴的关照,辗转到了常平镇。朱大嫂筹备婚礼时为闻莺挑选贴身侍女,在战俘营里见到阿隼,顿时被这女子的健美身材所吸引。

    听说她是周兴安排在这,预备将来给李轨做妾侍的。

    朱大嫂仔细考察之后,觉得阿隼德行宽厚,为人忠义,又有武艺在身,便将其推荐给了闻莺。

    李轨在辽东结怨甚多,凌嵘担心有刺客伤害闻莺,便许其带刀随行。

    自这以后,阿隼就成了闻莺身边第一女保镖,未得她的许可,任何人都休想靠近闻莺半步。

    李轨瞅了眼立在廊下的阿隼,把闻莺拉到一边,说道:“她是丘力居的儿媳,他公公可是我杀的,丘力居死后公孙将军趁势攻破他的营寨,族中老幼一律斩尽杀绝,我跟她有血海深仇,你把她留在身边,还许她佩刀,就不怕她恩将仇报?”

    闻莺笑道:“你多虑了,她虽是乌桓人,却非丘力居一族,三年前她的族群被丘力居所破,父母兄弟尽遭杀害,她被掳为奴隶。丘力居见她体格健美,性情敦厚,遂霸占为儿媳,她心里其实是恨透了丘力居父子,你杀了丘力居她感激你还来不及呢。”

    李轨道:“阿莺太年轻了,不懂江湖的险恶。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万一她哄你呢。”

    闻莺道:“我会相面啊,不会看走眼的。除非你不信我。”

    李轨道:“我信你,可是”

    闻莺道:“她是你兄弟为你留的,也是嫂子挑选的。”

    长史夫人一旦祭出大杀招,李轨只好闭嘴,但他对阿隼姑娘仍然不甚放心,所以暗地里嘱咐皇甫存去调查她的背景,看看她说的话是否属实。

    本章完

第64章 优良的港口() 
“大哥,我听说你是被嫂子吓走的。”

    “胡言乱语,大丈夫志在四方,岂可整日沉溺于闺房,唉哟。”

    “咋了,腰疼?这就对了,你还是被嫂子吓走的。”

    李轨简直无语。离开娇妻温暖的怀抱出远门,你以为他愿意啊,但东南战事尚未最后结束,他是没办法好吧。

    除了南下督促张辽结束沓氏之战,还有件事李轨现在急于弄清楚,他的老兄弟夏侯忠早前说来辽东替他打探消息,结果这一走就杳无音信,再也找不到人影了。

    前段时间忙乱,李轨倒没怎么放在心里,昨晚闻莺又提起夏侯忠,李轨才重视起来。

    这么一个大活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了,总该有点蛛丝马迹。

    但话又说回来了,偌大个辽东想找一个人又谈何容易,跟大海捞针有什么两样?

    李轨再次来到新昌县,发现经过贾诩的整顿,这里已经改天换地了。

    四大家族中詹家的势力最是雄厚,詹家视新昌为后院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建设,新昌的根基比别的县都要好,当然詹家在遭受残酷打击之后,原有的人脉全都断了,商栈还是那个商栈,掌柜的伙计甚至都还是原班人马,但东家变了,很多生意就黄了,这些东西恢复起来很耗费精力和时间。

    李轨没别的办法,只能耐心等待。

    他事后也反思了这个问题,打倒旧势力才能在辽东站稳脚跟,这本没有错,但打击手段太过残酷也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今后一定要引以为鉴。

    李轨对贾诩说:“辽东要搞一个整体性规划,各县、城、镇要有所分工,扬长避短,为整盘棋服务。襄平是辽东军政中心,以后还会是文化中心,经济方面就不要再做中心了,辽东的经济中心我看新昌比襄平更为合适。首先新昌周围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耕,可以打造成辽东的粮食和畜牧业基地,无农不稳,这一点必须重视起来。农牧业活了之后,工商业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商人要自由灵活,这些襄平都给不了,所以新昌胜过襄平。当然也不要一味的打压襄平,我们给它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好引导,其他的我们就不管了。将来襄平、新昌齐头并进,整个辽东强势崛起也就指日可待来了。”

    贾诩道:“还有沓氏县,那可是个很优秀的海港啊。辽东太偏,我们要加强与内地的联系,走幽州旱路太远,不如走海路来的便捷。”

    李轨点头,以襄平为北极点,以沓氏县为南极点,中间分布着四个县:新昌、安市、汶县、平郭,将这六个县统筹规划起来,打造成辽东的经济核心地带,不仅辽东崛起有了支撑,将来挥师进关,也就有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需要一位高手来下。

    李轨对贾诩说:“做区区一个县长太委屈先生了,请即日回襄平,为我筹谋大事。”

    当日李轨任命贾诩推荐的张齐署理新昌县县令,与贾诩一起向南巡视。

    这一日来到了沓氏县,很多年后这里是北中国的明星城市,优良的港口,优美的环境,发达的经济,使其蜚声海外,但此时,这里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凉。

    县城就建在海边上,跟港口无缝融合。

    早年间这里因水运交通发达一度十分繁盛,后因辽东经济命脉被四大家族把持,四大家为了自身利益,打压海外贸易,将辽东经济变成封闭的内向型经济,这里就渐渐衰落下去。

    后来四大家里的宋氏看中了这里,以此为据点,劫掠海上,使得辽东仅存的海外贸易也彻底断绝,但这里却获得了新生,宋家的海盗船劫掠海外,丰富的物资和金钱源源不断地流入,使得沓氏县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

    当日张辽统兵至此,在沓氏县城外与宋家激战三场,宋家在陆上战败,被迫退据海上,张辽没有水军,无法与其决战,于是尽迁此地居民,并下达了禁海令。

    不得军令,片帆不得入海,否则杀无赦。

    “宋清、宋河两兄弟躲在岛上不回来,我拿他无计可施,这些海边的人都跟他暗中勾结,给他们供应粮草,杀头都不怕,没奈何,只能把他们迁走。你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是管用,据细作报告宋家兄弟已经准备离开白龙岛去投奔大玉竹将军了。”

    张辽说的“大玉竹将军”是横行黄海上的一个巨盗,以现在的济州岛为根据地,劫掠朝鲜半岛、日本和青州沿海地区,过去跟宋家是穿一条裤子的,宋家落败之后去投奔他倒也不奇怪。

    李轨站在破败的港口,眺望茫茫大海,从这里是无法看到宋家最后据点大王岛的。

    “宋家托人给我捎话,说愿意投诚。你们说说,我能接受吗?”

    这个消息张辽并不知情,闻言张着嘴,半晌合不拢。

    贾诩道:“宋家横行海上,罪行累累,至少眼下是不适应接纳的?”

    李轨微笑着望向张辽,张辽咬咬牙:“攻打沓氏县,咱们死了太多的人,早已是血海深仇,哪能说投降就投降,总得有个理由吧。”

    李轨点点头,重新转身。

    大海茫茫,景物缺少变化,看着挺没意思的。

    李轨折回身回到沓氏县城,走进宋家大宅。

    宋家败走之前跟张辽比划了一段时间,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把细软搬上船运往大王岛,不过那些粗笨之物还是丢了不少。

    “我带人抄家的时候,在地窖里发现了一尊金佛,全是黄金,足足有一百斤重,估计是走的急拉下的。”

    张辽引李轨去地窖看了那尊金佛。

    佛教在汉末已经开始流行,信奉的人不少,但花这么大代价造佛像的还不多。

    李轨瞅了瞅那尊金佛,笑道:“这是镇物,若我没有猜错,佛像底座上刻着宋家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周兴不大相信,招呼几名卫士一起动手把佛像抬起来,卸下木底座,果然在金佛坐像的底部边缘发现了密密麻麻的篆文,确系宋家子弟名字和生辰八字。

    李轨继续解释道:“在海上跑船的人,都是很敬畏神明的,因为在浩瀚的大海面前,人类太过渺小了。这金佛就是宋家的金山,佛在,船就不会被风吹走,佛亡,他们就成了无主的飘萍。”

    李轨吩咐张辽在此修筑一座小庙,把这尊金佛供奉起来。

    周兴不解,暗问李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