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馄蕉ㄋ匀晃藁翱伤怠!
李轨道:“先生就没有办法劝说他不要这样吗?”
荀谌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说:“性格使然,无可挽回。”
一个荀彧,李轨可以不用管他,太傅就是个花架子,位高无权,动动嘴皮子,鼓动一下人心罢了,并不会改变基本面,但若他的股肱心腹忽然也起了贰心,那就不好玩了。
第286章 丧钟为谁敲()
李轨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赵云会在关键时刻动摇,内心惶恐之余,立即要启程赶往赵云的大营去当面质问他。
众人皆劝李轨不要冲动。
李轨道:“子龙若是害我,便是我无福。”
力排众议,径直来到郊外的武卫营大营。
赵云不想李轨夤夜到来,连忙出迎,众人皆劝他谨慎,赵云道:“丞相不会害我。”
见面之后李轨质问赵云:“赵卫龙是青云社的人,你明知他的身份,为何不拿捕?子龙,这个时候你可不能动摇啊。”
赵云却问李轨:“我记得当年丞相言起兵是为了中兴汉室,做大汉的忠臣,为何到最后也做了佞臣?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就这么蛊惑人吗?丞相难道忘了初心了吗?”
李轨道:“子龙,我只问你一句话,这天下少得了我,还是少得了皇帝。”
赵云默默道:“须臾少不了丞相。”
李轨叹了口气,道:“位极人臣,我的日子也艰难啊。子龙,我但凡有条退路也走不到这一步,但我已经没有了退路,你要我怎么办?”
赵云哑然无语。
赵云毕竟是自己人,虽然有不同的见解,到底还是能说的明白,但有些人就不那么好好说话了。
资政院资政王烈,李轨曾经的股肱重臣,这次也站到了李轨的对立面。
他当众厉声质问李轨为什要做大汉的佞臣,言辞之激烈让李轨极为恼火。
这事还不算完,王烈骂完李轨之后又跑到京师大学堂,登上讲坛向学生们揭露控诉李轨要改朝换代的罪恶。
监护京师大学堂的人不得不把他弄下讲坛。
此举激怒了数百听讲的学生,学生们群情激奋,当即就冲出大学堂,高喊着口号向长安城进发,虽然在半道上被京营军拦阻,却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后又有数百学生离开学堂跑到皇宫外,肩并肩,手拉手,组成了一道人墙,发誓要誓死保卫皇帝。
王烈看到学生人心可用,就带着他们到处游说京城驻军,鼓动他们站出来保卫炎刘血统不绝,大汉道统不断。
事情闹的实在太过分了,李轨只得下令让内军厅把他软禁起来。
不料想王烈在被软禁的第二天突发疾病死了。
这一下整个京师大学堂都炸了。
王烈为官多年,素有政绩,门生故旧众多,且他本是个有德行的学问家,隐退之后经常受邀到京师大学堂讲学,在学生中威望极高,这次李轨要废黜皇帝,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没人吭声,唯有他不惧危险到处鼓与呼,单是这份勇气就让这些不明世道险恶的青年学生们佩服不已,而今他居然死在了内军厅的手里,这简直是对天下读书人的无耻挑衅。
两千学生串联起来,准备发动暴动,占领京师大学堂,然后攻入长安城,突袭并占领卫王府,揪出卫王李轨向皇帝谢罪。
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他们正在校园里斩木为刀,削竹为剑,京师大学堂的校园就被京营军给占领了,京营军说他们得到情报有叛乱分子准备攻占京师大学堂,挟持学生为人质,为了确保国家精英们的安全他们奉命进驻校园。
学生们又吵又闹,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京师大学堂还是被按住了。
太学和武备学堂的闹事学生则被秘密逮捕,五城兵马司还派人把太学“保护”了起来。至于武备学堂则被勒令整改,那些可能炸毛的学生被编入靠山营野外训练队,拉到黄土高坡上吼秦腔去了。
在此之后虽然青云社继续策划恐怖刺杀行动,但长安的局势再无大的波澜。
外部威胁也被一一消除。
郝萌被大都督张辽击败并斩杀。
臧霸、宋宪等吕布降将闻此讯息立即在各地辖内大肆收捕青云社成员,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李轨的支持。
孙权在淮南的冒险行动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刘备的阆中计划也胎死腹中。
公孙康眼见风头不对立即请城内二十八个青云社成员吃饭,饭后把他们就地正法,头颅送长安邀功。
其他地方那些大大小小的兵变在春节来临之前陆续被平复。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较量,刘协手中的牌已所剩无几,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张王牌都没有了。
李轨对皇甫存、苏霜、芈林说:“青云社的问题可以解决了,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放过一个。”
青云社到底有多少成员,这个世界没人会知道,便是他的创始人和幕后大总管董承也不知道。拥护皇帝的外戚、贵族势力在经历多年打击之后已经溃不成军,如果刘协真的是一个仁慈的君王的话,他们或者还能苟活到新朝。
但现在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得到了特权的四柳门和内军厅可以把“青云社”的标签贴在任何李轨不喜欢或者他们不喜欢的人的脸上。
两家监狱很快就人满为患,不得不借用京兆府、五城兵马司、羽林军和金吾卫的监狱,但仍然不够用。
杀戒终于开启,京城内外每天都有数百人被公开或秘密处决。
李轨冷酷地旁观,彷佛这一切跟他根本没关系。
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儿李丽华哭着来哀求他把自己的小姐妹柔儿从监狱里放出来时,李轨终于意识到他可以停手了。
那只带血的手已经伸到了自己的家里,他们还有什么人不敢抓,不敢杀?
四柳门在长安抓的最后一个青云社的成员是董承的小儿子董旭,人是当着董承的面抓走的。未出董家大门,捕手们就开始动粗施暴了。
董夫人当场吓晕过去。
董承没有晕,但他知道这一仗他们输了,输的彻彻底底,毫无翻盘的希望,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到此就真的结束了。身逢末世,他无力回天,无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资政院资政董承在自己的书房中因为绝望而自杀了。
内军厅的人很快就做通了董夫人的工作,董家宣布董承是死于恶疾,跟外界没有任何关系,所谓“董资政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患抑郁症,因此服毒自杀的传闻”是绝对不存在的,是谣传,希望大家不要相信谣言传播谣言,一切结果以官方结论为最终结论。
董承是大汉的忠臣,也是丞相的忠实拥趸者,名节上是没有任何亏欠的。
李轨并不介意董承自杀,左右都是要死,自己个自己一个了断,这很好,既全了自己的体面也便利了别人,这说明董承是个讲究的人,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知荣辱,懂进退。
但有些人就不那么识相了。
刘协仍然在负隅顽抗,拒不肯顺应历史的潮流。
他把自己关进深宫里,拒绝见任何大臣,他是下了狠心要让李轨做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跟李轨唱对台戏的荀彧走进了李轨的书房,里面的人被赶了出来,二人单独谈了一下午,黄昏时分荀彧离开卫王府,回到自己的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歇了半个时辰,然后动身进宫觐见皇帝。
刘协对这个太傅还是抱有好感的,他接见了荀彧,君臣私下谈了一个时辰。
子夜前后,刘协嚎啕大哭起来,他泣不成声地问荀彧:“朕是不是一个无道的昏君?”荀彧面无表情地站起来,朝皇帝三跪九叩,然后答道:“陛下是个仁慈的君王。”
他再拜,然后从容走出皇帝的寝殿。
长长的甬道似乎无始无终,冷寂的宫苑活像一座坟墓。
荀彧听着自己的脚步声,瞅着前面小黄门手里提着的一点鬼火,忽然想到了一件很滑稽的事,于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个时候,城中的钟鼓楼上正好传来子夜的钟声。
荀彧立住脚,闭上眼睛,认真聆听这一声声的钟响,然后他睁开眼,回身望了眼皇宫,喃喃自语道:“四百年炎刘天下,居然终结在老夫的手里。”
第287章 国号叫卫()
谈妥了退位的条件之后,长安城内外的血腥杀戮终于告一段落,幸存的汉室权贵和外戚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恐怖阴云也逐渐消散。
卫王的治下祥瑞开始成批涌现:
扶风郡黄龙现于苍天;
冯翊郡凤凰降落高台;
汉中的山林发现了麒麟的踪迹;
河东有白虎啸林;
长安城中出现了甘露;
洛阳城郊醴泉再现;
其他的天文异象,奇珍怪兽数不甚数。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卫王治下的江山乃是亘古以来闻所未闻的祥和安宁。
百官据此上表请求李轨应天改命,却被李轨断然拒绝。
他对群臣说:“昔日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向商朝称臣,由此得到孔圣人的赞美;周公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君主的职权,完成使命后还是归还给了成王。孤王的德行怎能与这二位圣人相提并论?诸君所言,李轨不敢从命。只待汉室中兴之日,功成名就之时,孤便还政于天子,辞职还乡,善始善终,保全忠义。”
可是大臣们并不理会这些,李轨越是“谦虚”,大臣们越是起劲,劝进的表章连篇累牍,堆满了好几个房间。
不仅王府的官员劝进,朝廷的官员也参与到劝进的行列之中,尤其是那些劫后余生的汉室勋贵外戚们,更是一个比一个肉麻,那措辞让李轨看了直起鸡皮疙瘩。
这场戏演了几个月时间,眼看火候已到,“影帝”刘协也参与了进来。
建安十八年九月,刘协连下了三道禅位诏书,苦苦地恳请、哀求李轨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宝座。
李轨则惶恐万分地回应说:“陛下如此,真让臣肝胆俱裂,五内俱焚。臣宁可投海自杀,也不敢接受陛下您的诏书啊。“
李轨自忖自己的演技远胜那些所谓的“影帝”百倍千倍,那些影帝演技再高明,总还能发现演的痕迹在里面,而他真的做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的至高至纯境界。
甚至很多时候,连他自己也分不清虚幻和现实了,只是一味的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虽只是群演,却也演技高超,用心用力。他们按照剧本一边继续上书劝进,哭爹喊娘不遗余力,一面在长安的南郊筑起了受禅台。
时间已经是建安十八年的十月,演了半年的悲喜剧后,众人都有些倦了。李轨自己也被折腾的够呛,看来明星演员也只是表面光鲜背后受罪,这苦日子他受够了。
所以他接受贾诩的劝谏,接受皇帝的禅位诏书,把大家伙儿从无穷无尽的痛苦中解救了出来。改朝换代,封官加爵,然后一起快快乐乐地过个欢乐祥和年。
十月初二,汉献帝刘协第四次下达禅位诏书,这一次李轨接受了。
建安十八年十月初八日,李轨在凌嵘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郑重地批下了一个“可“字。
十日后,李轨登上了长安郊外的受禅台。
这个日子是贾诩和荀攸掐算好的,是日风和日丽,风清气朗,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乌桓、鲜卑、羌和西域各国使者三万人。
李轨抖擞精神在数万人的注目下一步一步登上高高的受禅台,他的每一步都迈的无比沉重,每一声呼吸都无比艰辛。
天道有爱,将如此的荣耀和重任交给了他,他敢不诚惶诚恐,鞠躬尽瘁吗?
站在他对面的就是刘协,背景是瓦蓝的天和白云朵朵。
这简洁庄重的构图看起来像是在梦境中,大汉的天子马上就要把天和天下禅让给自己了。他可真是一个伟人啊。
李轨自持演技已臻炉火纯青的巅峰,但当他从刘协的手里接过象征社稷江山的符册玉玺时,泪水却夺眶而出。
这不是演技,而是真诚流露。
原来演技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演技,但一个完全进入角色时,他的真性情就是演技。
李轨没有见到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据说那东西被江东孙家收藏了,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皇帝的正统,现在交接仪式已经完成。
四百年的大汉江山宣告终结。
新的时代屹立于高台之上。
他以皇帝之尊向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帝深深地鞠了一躬。
感谢他的伟大。
然后新皇帝当着九州四夷数万人的面宣告建国大卫,建元黄龙。
又过了两个星期,十一月一日,李轨降旨封刘协为安乐公,封邑一万户,刘协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
为了表达对前朝皇室的优待,诏令降未央宫为安乐公府,赐给刘协使用。
十二月,李轨下诏定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陪都。
战国时,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迭。“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源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阴阳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
汉为火德,按照五德相生说,火生土,故代汉者必为土德。
李轨以“黄龙”为年号,表示自己是土德,可以代汉称帝。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新朝以黄色为尊,赭黄更是被定为皇家专用色,广泛应用于所有御用之物上。
李轨的亲军内军营、武卫营更名为侍卫亲军锦衣卫,担负皇宫警卫、巡查缉捕。
李轨把未央宫留给了刘协,传说中的长乐宫还在规划图纸上,作为皇帝他必须有自己的宫室,李轨决定新的皇宫将在卫王府的基础上进行增改扩建:
第一步是征地,皇宫的位置不宜太偏,形状宜为四方形。这就要求补全卫王府在地块形状上的不足,需向东向南两个方向拓展。民居也好,公私空地也罢,都得为此让路。
第二步拆除王府正门,在原址处建大殿一座,作为整座皇宫的主殿。
大殿前是一块巨大的广场,四方四正,面积九十九亩,青石铺地,不植树木,不种花草。敞亮开阔,威严庄肃。广场南端筑一道围墙,设通正门一座,门外则又是一个小广场,面积约二十亩,为长方形。依然不植一草一木。
广场正南为皇宫正门应天门。
应天门外是一个小型广场,面积五亩,有御道直通长安城的南大门,门前又有一条横街,左侧为崇文街,右侧为宣武街。
整个皇宫的前朝部分,没有丝毫的胡里花哨,简朴、庄严、肃穆。
除了这些面子上的功夫,皇宫尽最大可能沿用了卫王府的旧格局,最大的变化就是后宫的面积扩展了三分之一,新括入的部分除了营建东阁、宫内局等内侍机构外,主要是增加了御花园的面积。
建设一座主殿、平整几块广场、修筑几道围墙和一个花园对宋嘉来说简直不是个事。
他知道李轨不喜欢未央宫,所以一直憋着劲要给李轨把长乐宫修建起来,工匠、材料都是现成的,没想到李轨只是把自己的王府扩建一下就完事了。
这样一来宋嘉的准备工作就显得更加充分了。
征地方面没有任何问题,皇帝家要盖房子,谁敢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