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荆州旧人中就有人怀疑刘琦根本就是刘备害死的,不肯把地盘交出,并且遣使与镇守襄阳的张辽接洽,表示愿意率部投降张辽。

    襄阳大都督府探听到的情报跟内军厅的情报差不多,张辽据此密报李轨请求趁机出兵南下一举攻灭刘备集团,解除对国家的威胁。

    李轨忧心这是刘备用的诡计,要张辽谨慎从事,但他并没有束缚张辽的手脚,长安和襄阳相距太远,而前方的事态瞬息万变,加之通讯手段落后,应该给前方将领以足够的授权,使其能应对前方事态的变化。

    这件事始发于建安十四年秋,到了秋季,到了最高潮,忠于刘琦的武陵太守赵初,零陵太守侯镇,阳羡水军统领刘虢公开发表檄文讨伐刘备。

    张辽认为时机已到,立即出兵南下进攻江夏。

    战事已开,李轨陷入了被动,张辽有便宜之权,这是李轨授权给他的,张辽的能力和忠勇是李轨信得过的,他既然选择了开战,说明确实有开战的理由,虽然时机未必选择的很准确,现在战事已开,李轨不能坐视不理。

    襄阳只有两万人,劳师远征,未必是刘备的对手。

    李轨下令夏侯惇立即进驻南阳。

    枢密使发下调令,征调豫州、并州、兖州、冀州四卫军马合计六万人驰援南阳,调新军十二总队,禁营新军,内军营新军,京营军新军驰援襄阳。

    任命夏侯惇为各路军马总指挥,全力配合张辽的行动。

    张辽沿汉江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荆州军望风披靡,根本不愿意跟张辽交手。

    十月底,张辽攻破竟陵。

    长沙太守杜重起兵讨伐刘备。

    遣使与张辽接洽,供给军需粮草。

    张辽侧翼没有威胁,遂顺江而下,进攻江夏。

    时刘虢正与刘备对决于阳羡,刘虢眼看不敌得张辽相助反败为胜。

    两军合流,张辽声势极为浩大,刘表旧部悉数归降,兵力壮大到近十万人,张辽水路并进,与关羽决战于龟山之下。

    关羽兵少,又被叛军烧了辎重,一时全线崩溃。

    刘备见大势已去,一把火烧了西陵城,把百姓尽数迁到南岸。

    张辽占据西陵,灭了火,出榜安民,随后水陆并进追击刘备残余。

    不意却在鄂县境内遭到刘备的伏击,水陆皆败,损失极为惨重。

    无奈只得退守西陵城(江夏城),这个时候溃散无踪的刘备大军却突然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将江夏围困的水泄不通。

    而原本反水的杜重此刻却把脸一抹转而对张辽的辎重、粮道开火。

    投降张辽的十万荆州军中反水者至少有十分之一,人数虽然不多,但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张辽的铁杆支持者刘虢被部下刺杀,水军因此崩溃。

    张辽真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只得打起精神来守城,可是西陵城早已被刘备搬空,烧尽,百姓全无,府库皆空,连水井都让奸细下了毒。

    原来这是诸葛亮设下的一个陷阱,意在大破张辽主力,为刘备在江夏立足打下基础。

    张辽被困之后,夏侯惇组织了三次救援,皆被击溃。

    李轨立即调蔡瑁、张允南下,接任荆州水军都督,统帅水军配合夏侯惇组织第四次救援,他本人也星夜南下。

    同时征调云中骑兵、并州新军火速南下驰援。

    在襄阳李轨与夏侯惇会合,夏侯惇道:“诸葛亮用兵如神,我会同蔡瑁、张允几次南下都被拦截,始终不能越过他们的防线。”

    李轨道:“诸葛亮蓄谋已久,我们不能按正常打法来,必须出奇制胜,我已令朱洪烈、刘保率内军营新军走随县南下,袭扰其后方。你立即组织人马随后跟进,他诡计再多,没有本钱也是枉然,这一次咱们不要搞添油战术,给他机会。要搞全面开花,以多欺少,几十万大军一下子砸过去,我看他能防几路?”

    夏侯惇想想也确实没别的好办法,诸葛亮用兵鬼神难测,想想都后怕呀。想要胜他,就得以己之长克他之短,打群架,以多欺少。

    李轨当下以曹仁为东路军主帅,率豫州卫军、并州卫军和京营军新军,出随县向南,目标西陵城。

    命夏侯惇为西路军主帅,率兖州卫军、冀州新军、禁营新军,沿着汉江南下,目标是重新夺取竟陵。

    李轨要求二人不要顾惜兵力,要全面压上,要给年轻军官,尤其是新军军官相当的自主权,放手让他们去打。

    令内军厅严密关注诸葛亮的动态,找出他的软肋在哪。

    原来刘备主力尽在西陵,负责打援的其实是一支机动部队,主将是魏延。

    魏延用兵诡诈,喜欢故弄玄虚,所以一直搞不清他有多少兵马。

    正因如此,夏侯惇连败之后不敢再尝试,从而导致了十万大军被七八千人喝阻的窘态。

    这次几十万大军一把全压上,魏延顾此失彼终于暴露了实力和行踪。

    破绽被找到了,禁营新军近万人立即出击。

    斜阳岭一战,内军营新军朱洪烈、刘保大破魏延部,从而彻底打开了南下之路。

    刘备兵力本来就不多,三万多人对付李轨本来就感到吃力,刘琦的部下又在内部掣肘,所以兵力的使用上已经绷到了极限。

    以前夏侯惇搞添油战术,诸葛亮尚能拆东补西的应付,李轨一上来就梭哈,仗势欺人,压力实在太大了,魏延这一败,全线崩溃,刘备仓皇败退,西陵城之围遂解。

    李轨趁势率十四万大军,号称百万雄师,穷追不舍。

    他原本判断刘备会向南方跑,借助地形优势跟他打游击,或者是逃遁到岭南交州躲起来。

    没想到刘备居然向东向江东方向靠拢。

    而为了应对李轨的百万大军,孙策已经亲率大军五万,号称五十万进抵赤壁。

    孙策不比孙权,雄才大略,胆子奇大,居然扬言要跟李轨在赤壁决一死战。

    为此他还收留了刘备,结成了孙刘联盟。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自己也是百万大军,麾下也有蔡瑁张允,那边的水军都督也是周瑜,李轨的心里莫名的很恐慌,自己一世英名难道也要败在这个地方?

    世道轮回,难道就真的避不开,躲不掉吗?

    不,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周瑜没有那么可怕,小乔也未必如传说中的那么美艳。

    老子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下一个奇迹就在赤壁这个地方。

    此时李轨步军有卫军六万,新军三万,仆从军三万。

    蔡瑁、张允的水军,加上刘虢的旧部,合计水军不下两万人,战船数百艘,渡江的时机是成熟的。

    李轨召集曹仁、夏侯惇、张辽三员大将商议,三人都力主乘机渡河,在大江南岸与孙策决战。李轨道:“蔡瑁、张允水军势力也不弱,为何不用水军破敌呢?你们信不过他?”

    曹仁道:“蔡瑁、张允虽然也精于水战,却不是周瑜的对手。水上的勾当咱们又不懂,还是扬长避短,发挥咱们的优势,在陆上干他。”

    李轨问张辽:“江东军的弱点在哪里?”

    张辽道:“太过依赖水军,所以我们应该在陆上与其决战。”

    夏侯惇道:“可令蔡瑁、张允在水上先与之决战,以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我军沿江东下,在岸上击溃他。”

    李轨点头道:“此计甚妙。”

    一面遣蔡瑁、张允与江夏降军顺江而下,与江东军马对峙于赤壁,一面密令广陵大都督华雄、合肥大都督庞德立即发兵攻打江东。

    自襄阳城下再燃战火,两人就接到密令枕戈待旦,得到军令立即发兵。

    一时江东大震。

    这便便令曹仁、张辽秘密渡河。

    李轨自与夏侯惇率主力兵马进抵赤壁北岸。

    扎下水营与江东对峙。

    孙策接到密报,得知华雄、庞德二人率部渡江南下,攻击自己的腹心之地,大惊,催促周瑜尽快与李轨决战。

    周瑜道:“敌弱我强,蔡瑁、张允畏我如虎,岂肯出主力迎战。只好用一个引蛇出洞之计。”

    孙策道:“水战我不如你,如何打,你自为之,不必报我知道。”

    当即解下佩剑授予周瑜,赋其全权,任其调兵遣将。

第245章 心累() 
周瑜先是连日主动攻击,蔡瑁张允谨守营寨,避战不出。

    三日后,周瑜不再连续攻击,而是改为一日攻打一次。

    蔡瑁张允依然坚守不出。

    又过了两日,周瑜又每日攻打数次,却是虚张声势,往往一触即走。

    蔡瑁张允报告李轨说周瑜势力已衰,请求主动出击。

    李轨也看不穿周瑜的真实用意,但觉得出去打一下也好,至少可以探探周瑜的虚实。

    于是授权蔡瑁和张允择机出击,叮嘱二人谨慎稳妥,不要浪战。

    隔日,江东水军再次来挑衅,蔡瑁、张允迎头痛击,江东水军大败,二将趁势追击,一路追到江心,斩获颇丰。

    张允还要追击,蔡瑁道:“丞相叮嘱我等要谨慎稳妥,不可浪战,我看还是见好就收。”张允哂笑道:“丞相不懂水战,故有此语。舅舅难道看不出,周瑜派来的都是一些打酱油的吗,他在主力弄不好已经回江东了。”

    蔡瑁当然看出来了,只是不肯冒险罢了。

    便道:“宁可错,不可过。撤。”

    蔡瑁是主将,张允虽然心里不服,也是无可奈何。

    战舰正要掉头,忽然南岸营中又有一支水军杀出,这一下张允得了意,你不让主动进攻,难道还不让反手吗?

    他当即下令舰队迎战。

    蔡瑁也没办法,这个时候若不应战,对他们十分不利。

    一场激战,江东军大败,张允大呼杀敌,率部冲杀过去,蔡瑁阻拦不及,只得跟去增援。

    到了南岸才发现水寨里几乎空了,江东战舰不知所踪。

    蔡瑁、张允大惊,急忙回撤,哪里还能来得及。

    黄盖亲率一支舰队横在江心,左有丁奉,右有程普,三处一起进攻,直杀得蔡瑁、张允全军覆没,张允中流矢而死,蔡瑁落水被擒。

    江东大将程普、黄盖趁势攻入北岸水寨,尽毁李轨战舰,黄盖还杀上岸来擒李轨,遭夏侯惇的迎头痛击,不得不灰溜溜地退回到船上去。

    水寨的火烧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清早,仍然有明火未熄。

    多年营聚的水军一朝被毁,李轨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赤壁之战的悲剧到底还是重演了,不过自己还算幸运,没有被人撵着走华容道,否则若是遇到关羽,他一定挥刀斩了自己。

    “丞相,刚刚得到消息,蔡瑁将军被周瑜斩了。”

    李轨愣怔了一下,叹息了一声。

    “元让啊,我们还有希望吗?”

    “子孝、文远尚有数万兵马在江南。水上咱们败了,陆上一定胜过他们。”

    李轨刚嗯了一声,周府就健步如飞地来了:“刚刚得报,关羽攻破了西陵城,魏延破了竟陵。”

    李轨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江夏被关羽夺占,这意味着水路断了,在这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运送粮草没有水路简直就是灾难。

    “这,这——”

    夏侯惇一时也傻眼了,西陵、竟陵都屯有重兵,怎么就丢了呢。

    李轨不想过分追问原因,他主力尽在赤壁,留守虽多又岂是刘备这个地头蛇的对手呢,那诸葛亮用兵如神,简直剪张纸也能夺一座城,他有什么理由不胜呢。

    不过虽然四面楚歌,但李轨仍然有一线希望。

    那就是江南的曹仁、张辽,如果他们能如愿击败孙策、周瑜,则整盘棋就活了。

    深感责任重大的曹仁和张辽不敢懈怠,率部猛攻江东营寨,北军占了上风。

    孙策紧闭营寨,对周瑜说:“李轨诡计多端,华雄和庞德所部应该是虚张声势。”

    周瑜道:“不然,李轨用兵虚实难辨,广陵、合肥屯有重兵,此刻华雄、庞德或是佯攻以吸引我的注意,但我若不加戒备,他必会假戏真做,那时候江东危矣。请主公立即返回江东坐镇,赤壁自有周瑜效力。”

    孙策道:“公瑾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只怕李轨不肯善罢甘休,必有许多啰嗦。”周瑜笑答:“无妨,纵然不能胜他,只要有水军在,也可自保无事。”

    孙策道:“咱们都上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当,白白的替他来卖命。公瑾可择机撤下来,任由李轨吞了刘备也好。此人狼子野心,久后必是江东大患。”

    周瑜只得苦笑,当初李轨破了江夏,江东震动,内部有几种声音,有人主张出兵救援刘备,有人主张按兵不动,让李轨先火并了刘备再说。

    孙策当日是主张救援刘备的,但周瑜并不想这么做,刘备兵少野心大,跟他做盟友并不划算,还不如让他跟李轨死磕一场,也好消耗掉李轨的一些实力。

    但孙策毕竟是江东之主,既然他决心已定,李轨也只好顺从。

    周瑜道:“主公放心,我有分寸。”

    孙策听了很满意,第二天就乘船顺江东下了。

    夏侯惇对李轨说:“周公谨擅于用兵,正面硬攻我们占不了便宜。我听说此人气量狭小,受不得气,何不设计刺激他,把他气死?”

    李轨笑道:“身为江东六郡八十一县的都督,气量怎会小?不过也有消息说他身体有暗疾,一旦受了刺激就会吐血,或者我们可以试一试。”

    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周瑜,叫他识相点把自己的老婆小乔交出来,不仅可以免他不死,将来还可以叫他做个水军都督。

    周瑜接信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谓左右道:“李轨崛起辽东,十年间扫平中原,难道就这种水平吗?”

    鲁肃道:“他这是误信谣言,设法来气您呢。”

    周瑜道:“可笑啊可笑,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居然会相信那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实在是让人鄙视。”

    说到这他眼珠子骨碌一转,对鲁肃说:“他既然这么想我死,那我就死给他看。”

    鲁肃吃了一惊,道:“都督要怎么做?”

    周瑜只说了两个字:“诈死。”

    周羽放出风声诈称自己已回江东述职,由鲁肃执掌水陆大军。

    暗中却放出话来说因旧疾复发,卧病在床,现在已经无力执掌军务。

    曹仁得到消息,决定趁机出兵攻击江东军,张辽苦劝,曹仁不听,率部攻打江东营寨,不克,入夜反遭黄盖劫营。

    曹仁死伤惨重,得亏张辽及时救援才稳住阵脚。

    一时退兵三十里驻扎,立足未稳,魏延又杀到。

    士卒无心恋战,曹仁只得退走,夜间误入水泽,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士卒死伤极多。

    若非张辽及时赶到驱逐了魏延,曹仁弄不好已经现在沼泽里肥田了。

    曹仁对张辽说:“我自诩资历比你深,处处想压你一头,不听你的忠言相劝,乃至一败涂地,今有何面目再见丞相,文远,一切拜托你了。”

    拔剑自刎,被张辽拦下。

    张辽道:“江东和刘备各怀鬼胎,我适才听闻将军被困,撤军来救,担心黄盖尾随追击,结果黄盖却自己走了,我想周瑜对刘备也是有戒心的。我们正好利用他们的矛盾,纵然不能全胜也能保存实力,他日卷土重来,一雪今日之耻。”

    曹仁默默点头,丢了剑,扶住张辽的双臂,含泪道:“若蒙不弃,你我结拜为兄弟,肝胆相照,生死不弃,如何?”

    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