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云曾任禁营拱辰军主将,一开始是上将,后来积功升大将。

    而营的主官只是中郎将,按照新军制也就是个准将的水平。

    所以,以赵云的身份直接接掌内军营就显得有些跌份,所以就用了个“疟字。这是一种人事管理上的技巧,看似虚头巴脑,但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很多时候面子事大,里子事,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赵云风尘仆仆赶过来,他不明白李轨既然把他调走,为何又把他叫回来。

    李轨道:“刘备兵败博望坡,现在正准备逃回宛城。宛城是南阳的核心城市,我已令子孝率主力人马去夺。现在我需要有人率部直插襄阳,彻底打乱他的部署,来他个乱中取胜。子龙,这事就全靠你了。担子很重啊。”

    赵云道:“若是攻击襄阳,这一仗就得继续打下去。只怕我们兵力不足,粮草不够,一旦迁延,南方孙策势必在淮南渡江,淮南兵力已经很空虚了,一旦淮南不守,将来再图江南就难了。以我之见,可在襄阳以北聚歼荆州主力,然后留着襄阳。留着襄阳,一则可以稳住孙策,不使狗急跳墙攻我淮南;其次,留着襄阳,蔡氏刘琮势必死保,我们可以藉此慢慢消耗其实力,待南方各郡被襄阳吸干精血,丞相再一举破之,那时攻灭荆襄易如反掌耳。”

    李轨思忖良久,对赵云:“此计或可一试,但只怕诸葛亮从中作梗。”

    赵云道:“那就先击杀此贼。”

    本章完

第226章 谁在阻塞交通() 
李轨大喜,他并非厌恶诸葛亮,而是厌恶那个投靠了刘备的诸葛亮,敌饶帮凶那就是自己的敌人,如此而已。

    而且他原本担心受历史因素影响赵云会亲诸葛亮,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赵云自请领一支兵马去偷袭刘备。

    李轨道:“杀鸡焉用牛刀,让苏霜他们去,你的任务是率部截断宛城和襄阳之间的联系,我们要在宛城包个饺子,饺子馅就是荆州的十万兵马。”

    包饺子行动并不顺利,荆州军不是孬种,虽然主将临阵脱逃,群龙无首,大规模的反抗不可能组织的起来,但规模的抵抗还是很强悍的。

    李轨不关心这些具体的战斗,斩敌多少,自损多少,这些他都不关心,作为一位统帅既要有统揽全局的目光,更要有一副铁石心肠。

    即便是整个南阳的战局也只是他关注的一个点,他每一睁眼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满脑子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但眼下他的重心还是在南阳。

    他的营帐里搭起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地形设置是根据兵曹统计的数据。在后世看过遥感和卫星地图的李轨表示大体上是那么回事,至于细节方面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但这个不好苛求,毕竟这里是东汉末年。

    “子龙将军已经抵达襄阳城北八十里的九阳坡,马上就能堵死溃军逃回襄阳的退路。”

    襄阳位于南阳盆地的边缘地带,是南阳盆地通往另一个地理单元的关节点,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表把荆州的治所从汉寿县搬到襄阳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襄阳这个地方就是易守难攻,它的北面临河,南面有靠山,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进攻都会遭遇重重阻碍,李轨测算过如果想要拿下襄阳至少得动用十倍于守军的兵力,强攻是很困难的,因为地形所限攻方很难集中有效的兵力。

    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围住城池,使劲的耗,把它耗到弹尽粮绝为止。

    但如果守方控制着水道,“困”字诀在这里就要大打折扣。

    李轨现在真的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和精力在襄阳跟刘表较劲,所以南阳之战初始的目的就是夺取南阳,襄阳只是备选目标,看情况而定。

    赵云的计谋其实非常好,与其损兵折将夺占襄阳,然后深入水泽之地追击水军强大的刘琮集团,倒不如把襄阳变成一个泥潭,哄骗刘琮和荆州集团陷进来。

    然后跟他死耗。

    敌我双方势力悬殊如此之巨,耗死的一定是弱的那个,换句话就是刘琮哥那边。那时节再集中兵力攻破襄阳,直插荆州腹地,一举实现统一全国的夙愿。

    实现这一战略的前提是全歼南阳境内的十万荆州军,先打刘琮一个内伤。

    不然谁耗死谁还不一定呢。

    “子龙的位置太靠前了,很容易受到蔡瑁水军的攻击。”李轨到这停顿了一下,忽然就改变了主意:“这样也好,让蔡瑁尝到一点甜头,免得他仓皇出逃。”

    “蔡瑁若仓皇出逃,襄阳岂不是不战而归我所有,这是好事啊。”

    “好事?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荆州所强者水军也,自襄阳往南,越往南走,水泽越多,那地方不方便战马驰骋,却方便舟楫往来,在我们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之前是斗不过她们的,一旦惊走了蔡瑁和刘琮,我们虽然得到了襄阳,却不能再进一步,届时划江而治,我鞭长莫及,他却可以休养生息,这不好,不好。”

    因为李轨的故意放水,赵云所部受到了一些损失。

    “大获全胜”的蔡瑁声望达到了巅峰,像英雄一般不可一世,他被称之为襄阳城的保护神,蔡夫人和刘琮的地位也因此稳如泰山。

    至于襄阳以北、宛城以南的那十万大军,蔡瑁可就鞭长莫及咯。

    没办法啊,战船是不能上岸作战的,这是基本常识。

    对蔡夫人来那十万人战死也好,这些人都来自荆州南部各郡,这些地方都是刘琦的拥护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母子的威胁,借李轨的手打击政敌,这很好嘛。

    在李轨的亲自部署下,连续发动了六场大的战役,六战六捷,荆州的抵抗意志就此终结,覆灭和投降成了战场主流。

    李轨每都能收到好几张降表,除了走投无路的将军,更多的是各地的县令。

    南阳有三十七个县,各地县令就像商量好了似的,纷纷递上降表,表示愿意归附朝廷。

    一些地方大豪也递上降表,表示愿意归顺李轨。

    李轨接受了他们的投诚,向他们征调粮草和摊派壮丁,同时扬言要跟襄阳的刘琮决一死战。

    但李轨的心并不诚,决一死战是假,虚晃一招才是真。

    南阳是帝乡,各种权贵多如牛毛,势力盘根错节,地方势力大的不可想象,刘表驾驭不了这股强大的势力,所以才把治所设在襄阳而不是宛城。

    李轨心里明白,如果这么顺利的接受了他们的归降,那么下一步就是平叛战争,这些地方豪门早晚是要跟朝廷理论理论的。

    没办法,人家自由自在惯了,突然来个外人管束着他们,他们当然不乐意啦。

    倘若这个外来户八面玲珑会做人,他们就会收下你做狗,驱使你,利用你,然后丢几根肉骨头给你啃啃;

    倘若来的是匹老虎,凶猛霸道,不好对付,那他们就暂时哄着你,让着你,然后趁你不备捅你的刀子,把你干掉;

    倘若来的这个外来户是匹狼,虽然够狠,但不够雄壮,他们会想方设法的把你挤走。

    李轨对这些地方豪门的秉性是看的很透的,也是打心眼里厌恶他们的,他们自持有经济基础,有政治势力,就不把他这个丞相派的太守、县令放在眼里,甚至敢公开藐视他这个丞相的权威。

    要想控制这块地方,没别的办法,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打击地方豪门势力。

    但这事已经不能明着来了,否则下的世族大户都得起来造你的反。

    直接动手不好,那就借刀杀人,这地方不是在打仗嘛,这仗可以在一年之内打完,也可以打个三五年还打不完。

    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兵、匪、官总有一款适合你,不把你搞的倾家破产,这仗岂不是白打了么。

    但这些也都是后话了,现下第一步是要打下宛城,先当上这片土地的主人再。

    “这就是当日诸葛亮火烧周琦的地方。”

    路过博望坡时李轨特意停下来实地考察了一下这地方的地形,南阳盆地的地势还是很平坦的,博望坡这地方的地形算不上险峻,周琦被烧的地方没有悬崖峭壁,充其量也就只有一条土沟子。经历了那场可怕的大火之后,坡上的树木已经被烧光,黑黢黢,光秃秃的很难看,随便派个人爬到坡顶上就能看到方圆几里内的全貌,诸葛亮那么多的伏兵何处遁形?

    但这些都是马后炮了,当日这里林木茂密,又是晚上,着急心慌的突然遭遇伏击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呢。

    周琦最后能跑回来也算是奇迹了。

    过了博望坡地势变得很平坦,泥土路上挤满了行进的大军,以并州军、豫州军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徐州军和兖州军。

    因为互不统属,又没有一个协调机构,搞的乱哄哄的挤在路上,走走停停,糟糕透顶。

    李轨黑着脸问左右:“这是怎么回事,调了这么多兵来,居然没有人维持秩序,任凭他们乱糟糟的挤在一起?”

    本章完

第227章 英雄出少年() 
众人有苦难言,南阳之战的指挥体系很是混乱,李轨任命的夏侯渊、曹仁、赵云三部人马自成一体,只接受丞相直接指挥,其余各路兵马理论上都归丞相府行台统一指挥调度,但丞相府行台只给各军规划了行军路线和起止时间,其他的任凭各军自己做主,

    当两支军队的行军路线重合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种种矛盾,而这却是被丞相府行台忽略的。

    这也不能怪底下人,丞相府执掌军令的枢密使曹仁已经披挂上阵了,最熟悉军队事务的兵曹尚书(主事)周府又被外放在徐州,现在的这些人虽然很聪明很有才华,但毕竟不是行伍出身,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照顾不到。

    解决问题要一步一步来。

    李轨立即下令派出十五个组,拿着他的令旗去充当交通警,疏导交通。

    命令刚下达不久,就听到不远处有人嚷叫,却见一群卫士困住了一个情绪激动的青年军官,那军官正跳着脚跟一群卫士吵,嚷着要来见李轨。

    胡图过去察看,一时驱散人群带回来一个人。

    李轨一看惊道:“怎么是你?你怎么在这?”

    这裙不是外人,是他以前的贴身卫士卓丢儿。

    卓丢儿跟了他很长时间,但一直没什么长进,李轨看他年纪越来越大就有些着急,所以一狠心一跺脚,找了个由头把他撵了出去,先在禁军当兵,然后安排他到武备学堂去,上了一年速成班后就发配他去兖州当兵,从队副做起,然后快速升迁,两年下来就爬到了军侯。

    这次他奉命率本部人马来南阳参加会战,刚刚也被堵在了路上。

    因为靠近前线,为了安全计,李轨的队伍没有亮明身份,看起来跟普通卫军差不多,一般人不识其中玄机,但却瞒不过卓丢儿。

    不过这两年李轨身边的卫士又换了一茬,这些新人不认识他这个老人,见一个地方卫军的军侯嚷着要见丞相,当然就给拦下来了。

    卓丢儿的随行一看不乐意了,特么的敢扣我老大,老娘跟你拼了。

    这一闹胡图只得出面,反倒把人带过来了。

    卓丢儿见了李轨,行了个军礼,兴奋地:“果然是丞相在此,我一看红色旌旗就知道是丞相来了,可怜走了这么久他们都不认识我了。”

    一旁许褚笑道:“亏得你还是这里的老人,不知道丞相出巡是要保密的吗,还在那大喊大叫,万一那个手黑的伤了你可如何是好?”

    李轨道:“打伤他也是活该,他这军侯是花钱买的吧,这么水,居然还有几个浑球跟着他混。我你出去了几年,怎么还是没什么长进呢。”

    卓丢儿正在兴头上,哪管好话歹话,搔搔脑袋道:“我一见到丞相在这只顾着想见着丞相,哪管得了那许多。”

    李固见他的真诚,想想当初自己那么狠心把他赶走,不免叹了一声,道:“你一个,朱洪烈一个,都是不怎么成器的,那浑球在淮南当了个县令,就开始不思进取,娶了一个当地的女子,生了一大堆娃娃,还怂恿老婆家做生意,哎,自毁前程啊。”

    卓丢儿道:“他那是自毁前途,我这不同,我是时时刻刻想回到丞相身边来。”

    许褚笑道:“你想回来那就拿出点真本事出来,打个胜仗,丞相见你出息了,自然就让你回来了。”

    卓丢儿道:“将军可要话算话,到时候我立了功,你可要在丞相面前为我话。”

    许褚道:“那是一定的。”

    正着,一个兵扯着嗓子叫:“军侯,路通啦,路通啦。”

    卒被李轨的护军拦住不得靠近,所以只能站外外围扯着嗓子喊。卓尔儿回头望了一眼,对李轨:“丞相,我去了。”

    李轨嗯了一声,道:“你多保重。”

    打发了卓丢儿回去,众人继续向前,刚刚派出的十五个工作组,至少有六个在疏通眼前这条道路。症结解除,行进中的大军继续开始流动。

    李轨的车马当然有优先通行权,所以走的比别人都要快些。他再一次看到了卓丢儿,这家伙骑在高头大马上,在几个副手的簇拥下正领着本部人马行军呢。

    那一种意气风发比过去在丞相面前当卫士时可风光多了。

    所以李轨有些怀疑他刚才在自己面前的那番话究竟是出自真心还是敷衍。

    赵云已经切断了南阳境内的荆州军南归路线,夏侯渊和曹仁陆续赶到宛城城下,攻城战已经持续五,但城池依然岿然而立,

    李轨并不急着破城,他要把宛城变成一点光源,一个诱饵,哄骗南阳境内的各路大军来自投罗网,这比追着他们到处跑效果要好多了。

    所以破城不必那么着急,围点打援的重点在打援。

    攻其必救,破其援军。

    最大化地消耗其有生力量。

    果然,原本已经南下准备冲击赵云牌防火墙的各路荆州大军在刘琮的强令下开始折返回去救援宛城。

    刘琮已经在舅舅和母亲的辅助下坐上了荆州之主的宝座。

    战战兢兢十来后,荆州的少年英雄就诞生了。

    “等各路大军解了宛城之围,我便率大军渡河北上,内外夹击,一举灭掉李轨。然后挥师北上,占领许昌,攻占洛阳,向西攻入汉中,向东收复中原。最后擒住李轨,剥他的皮,啖他的肉。到了那时候,一统江山,中兴汉室,主公必将名垂千古啊。”

    刘琮对舅舅端出来的画饼表示自己并不感冒:“我不要名垂千古,做一个圣人有什么好,吃不能吃,喝不能喝,我要做一个昏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逍遥快活一辈子,到时候让史官把我写好点,千百年后谁知道我干过的那些坏事?你呢,舅舅。”

    蔡瑁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心里暗骂:“兔崽子,从就这么大的杀气,等你长大了还有舅舅什么事呢。”

    “舅舅,你对我的话不以为然吗?”

    “没有,没有,舅舅对你的话一直很尊重的。”

    “是么,哼,你休要隐瞒我。我虽又不傻,我知道你在心里瞧不起我,就像我娘瞧不起我一样。”到这刘琮突然高声咳嗽了一下,换了副严肃的腔调对蔡瑁:“水军都督蔡瑁听令:念尔劳苦功高,能识大体,即日起出任荆州兵马大都督,节制水陆两军,率部北上解救宛城之围,许胜不许败,否则严惩不贷。听清了吗,我的大都督舅舅。”

    蔡瑁被外甥给镇住了,半晌不出话来。

    刘琮走下高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