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季则右手提着一条偶尔还动一下的大鲤鱼,左手则在身上不停的蹭着。
他看着诸葛亮的眼神充满了羡慕,隔一会儿就伸着蹭干净的左手索要。
——这就是寄托了穰县所有希望的使节团?
黄忠不由陷入了沉默。
接着他慢慢踱了回去,沉思了一会儿,“让他们直接去吧。”
“好!”
潘濬应了一声就要出去。
黄忠又把他叫住,“你去看看刚才的信使走了吗?”
这个潘濬倒是早就看见了,“我看刚才有快马出门,应该就是刚才的信使吧。”
“哦。”
黄忠哦了一声,也不说话,整个人有些魂不守舍。
潘濬见黄忠不发话,也不好直接就走,索性侍立一旁,耐心等着。
却见黄忠愣了一会儿神,想起什么似的恢复了点精神,接着他急急来到书案前,拿起毛笔沾沾墨,在送给黄祖的书信上,提笔落下四个字。
——“快来救我!”
第15章 我是不是心太大了()
潘濬在旁看到,整个人当场就不好了。
这是何其卧槽的一个事情?
就连黄县令也不看好现在的形势了吗?
想想整个穰县沦落到如此危险处境,自己还在费心费力的上班……
我特么是不是心太大了?
潘濬十分心累十分纠结的出门,去打发诸葛亮和庞季。
诸葛亮却拉住潘濬不肯放,“潘文吏,现在城内到处都是巡街的士兵,城门也关的紧紧的,光凭我们两个只怕不好出城吧。”
这倒也是。
潘濬想了想,“那行,我就再送你们一程吧。”
现在穰县城中人心惶惶,市面早就萧条,除了巡视的士兵来回往来,街上都没几个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由本县知名的潘书吏陪着的这怪异的兄弟俩招摇过市,一时间吸引到不少人的注意力。
有些临街的酒楼上就有人壮着胆子打听道,“潘大人,你这是做什么去?”
潘濬抬头一看,也是往日里相熟的。
他不好呵斥,却也不好泄露机密。
诸葛亮却不管这些,他羽毛扇一摇,大咧咧的说道,“县尊大人派我去西凉兵那里求和,你们都把心放在肚子里吧!该做生意的还做生意,该吃喝玩乐的还吃喝玩乐。”
众人听了都是愕然,“求和?”
潘濬急忙冲着诸葛亮使眼色,这只是定下的一计,求和这种事情怎么可以信口胡说!
诸葛亮却一脸的满不在乎。
潘濬的话语间就有些不满了,他低声提醒道,“小兄弟,你可要慎言啊!”
诸葛亮却振振有词的反驳道,“没事,正好可以安抚民心,免得有什么宵小趁机作乱。何况,你以为西凉兵就没有眼线先混入城中吗?”
潘濬被诸葛亮唬得一惊,他下意识的左右看看,好像哪里就藏了一个正打听情报的西凉兵探子。
诸葛亮的话显然让楼上的那些酒客们不信,他们纷纷找潘濬求证,“潘大人,是这么回事儿吗?黄县尊本事了得,又和刘荆州有亲戚,怎么可能会向贼兵求和?”
潘濬一时语难。
他多年为吏,深知多说多错的道理,当下只是闭口不言。
酒客们见潘濬不承认也不否认,一时间惊疑了起来。
诸葛亮却羽扇微摇,耐心地给大家科普,“城外不是什么贼兵,是从长安来的官军,看样子他们是出了些问题,不过大家都是朝廷的人,事情不是没得谈。”
酒客们这时也回味过来诸葛亮刚才的话,纷纷惊呼道,“原来是西凉兵!”
董卓的西凉兵可不就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吗?
虽说董卓事败了,但李傕和郭汜还没倒呢!
诸葛亮见人群中有些骚动,心说这西凉兵名声够臭的了,不会影响我的计划吧?
好在坐镇荆襄九郡的刘表虽然没有多大的进取心,可别人也没敢招惹他的,荆州百姓还没经历过什么像样的战火。
都说西凉兵凶残,可谁也没见过啊。
诸葛亮又给众人吃了个定心丸,“大家放心好了,咱们有刘荆州做靠山。退一万步讲,就算刘荆州舍得下咱们穰县,那也舍不得大好的宛城啊!”
诸葛亮这话顿时让那些百姓们踏实了不少,想想也是这个理,宛城如此富庶,人口又稠密,可以说的上荆州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哪个人当这荆州牧,恐怕都舍不得丢弃。
诸葛亮看了潘濬一眼,见他没什么表示,继续加了一句,“当然啦,这件事能够和和气气的解决,最好不过了。这也是我此去的目的。”
说完之后,诸葛亮也不耽误功夫,留下议论纷纷的众人,就和潘濬、庞季一起往城门那儿走。
诸葛亮相信,有自己放出求和的风,稍后只要让张济那边稍微配合点,穰县的地价一定会出现不小的反弹。
有了这一波的巨大收益,等到张济身死,地价崩盘的时候,诸葛家才有足够的资本杀进去血拼。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北边的城楼上。
潘濬向远处遥遥一指,“你瞧,那就是西凉兵的总营,他们的头领一定是在那边。”
诸葛亮扶着城墙垛口,向外张望去。
就见城下早已经混乱的不成样子。
这个时代的城池并不大,东汉的最大城池,都城洛阳,总共才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这里面有个讲究,因为六和九这两个数字,代表了坤卦和乾卦,六九之城就代表了乾坤一统。
穰县比起洛阳来,差了好几个档次,总共才南北五里,东西三里。
原本这样的城池规模,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但是具体到穰县,就又有不同。
因为荆州的人口分布的很不均衡。
荆州的北部人口茂密,商贸融通,特别繁华。
荆州的南部则摸鱼摘果,攀岩走壁,十分原生态。
北部繁华的代表就是宛城。
在现在这个时代,只有三座巨城尚未遭到战火摧毁,仍旧屹立世间。
一个是邺城!一个是成都!一个是宛城!
这三大巨城,一个在黄河以北,被紧张的政治形势所局限,一个围在崇山峻岭之间,只能自娱自乐。
只有宛城沟通四方,交汇财富,堪称汉末之冠。
那作为紧邻宛城的穰县,社会经济地位可想而知!
单凭这小小的城池,显然负担不起这么多的城市人口。
于是紧邻着穰县的城墙,在外面又慢慢聚集起了厚达数里的一大片生活区。
生活富裕,拥有大量财产的豪强士大夫居住在城池里,为他们服务的丁壮、仆役、商人,以及附属他们的支族,亲属就居住在紧贴着城墙的这一片聚集区。
平日里的商业交流,也大多是发生在这一块地带。
每日里铜钱滚滚流淌,繁荣活跃着整个城区。
这些集聚区里紧邻的人家,就自发的把院墙相连,形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防守圈子。
虽说不怎么严密,围墙也很低矮,倒也聊胜于无。
这会儿,穰县外的聚集区里,已经塞满了从各处村寨逃来的百姓。
有些紧张的组织起来,敲锣打鼓的准备保卫家园;有些整理着行李,想要逃向别处;还有些老人拍打着城门,苦苦哀求着想要把哭闹的孩子放进城去,更甚至还有一些强横的游侠儿结伙烧杀抢掠……
就在这些围子外面,西凉兵正纵横来去,赶杀着来不及躲起来的人们。
潘濬顺着诸葛亮的目光扫去,在旁幽幽一叹,“哎,这些人的死活,就全看你们的了。”
第16章 不靠谱的接班人()
诸葛亮的心猛然抽紧。
之前他还想着,无非玩个命而已。自己身为穿越众,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没想到他这次冒险,却牵扯到这么多人的性命。
诸葛亮原本对战争空洞洞的、苍白的印象,渐渐丰富起来。
有血有肉,血流成河。
一时间,他有些不知所措。
庞季正看着城下出神,察觉到诸葛亮的沉默,顿时对潘濬有些不满。
“我说,你少来这一套了。”
“嗯?”
潘濬愕然的看着庞季,不知道这家伙闹什么幺蛾子。
庞季质问道,“既然你这么有仁心,何不把城门打开,放那些孤儿老弱进来?在这里说给谁听呢?”
潘濬听了,倒不意外,知道这两人只是书生,不通事务。
他当即答道,“这是黄县令的意思,卑职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庞季嗤笑出来,“都是一丘之貉,谁也不用推给谁。”
潘濬也没脾气,只是耐心解释道,“何况守城不纳百姓,这也是惯例。”
“一来,城中积聚的粮草有限,纳入百姓徒增消耗,反倒加速了陷城的速度。”
“二来,有些贼兵可能混入百姓之中,和城外里应外合,这个风险不得不防。”
“第三,这些百姓都是群胆,对外怯懦,对内却凶狠,偏偏又容易被人煽动。他们这会儿一无所有,看着可怜。但入城百姓聚众哄抢物资的事情却不在少数。一旦城内暴乱,后果难以想象。”
庞季听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潘濬说的庞季哑口无言,却也没有丝毫得理不饶人的意思。
反倒苦笑着自嘲道,“而且说起来,身在这穰县城中的我们才更加危险。百姓们四散而逃,虽然抛舍了家业,但大多数都能留一条活命。可是躲在穰县城中的人,等到破城的时候,想跑都没处跑。”
诸葛亮听了,就算明白这些道理,心中也有些不忍,“就算如此。这些人已经到了城下,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吧。哪怕不开城门只用吊篮拉上几个人来也是好的。”
潘濬听了好半天没说话。
诸葛亮心中疑惑。
潘濬叹息一声,“等会儿你就知道了。我去和守城校尉说一声,送你们下去。”
说完,背着手走进了身后的城楼。
诸葛亮和庞季的目光追着潘濬,一直到潘濬进了门楼,两人才互望一眼。
庞季一脸不满,“这人,神经病啊?”
诸葛亮的心情有些沉重,想了一会儿,说道,“不管如何,他说的也对。咱们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很多人。一旦咱们行动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庞季听了,像看逗比一样看着诸葛亮,“喂喂,你要这么想,那你就完了。”
诸葛亮对他夸张的模样,很是不爽。
老子这会儿很严肃的好嘛!
谁想庞季将胖手往怀里一揣,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只管做你想做的事情就是啦,何必没来由的背负这些?能做的我们自然会做,只图个心里舒坦,问心无愧。”
“可若是因为这些,让你绑手绑脚,乱了方寸,反倒失了助人自助的本意。呵呵,到时候,你死了,我跟着陪葬,那不就傻逼了吗?”
看到诸葛亮张嘴欲言,庞季拿指节在诸葛亮头上一敲。
“咱们的性命,不比别人贵多少,但也不比别人贱啊。我可不想你连这个世界什么样子都没看清楚,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小小年纪,就莽莽撞撞的被人拿大道理绑着去送死。”
庞季敲完诸葛亮,抄着手,胖胖的样子像个世故的商人。
他见诸葛亮不说话,伸头问道,“你觉得呢?”
诸葛亮想了想,诚恳的说道,“我觉得你说的不对,但却有种发自内心的舒坦。我想帮助别人,但也不想扑街。”
庞季抄着手,哈哈大笑,“这不就得了吗?我老爹时常说,要做名士,首先要看透这个名。我啊,虽然没做上名士,但把这个名是看的透透的了。”
“这些西凉兵马快刀狠,战力强悍,就连宛城也在他们的突袭之下很快沦陷。”
“单凭穰县这点防守能力,只要爆发战斗,这些百姓会如何,可想而知!”
诸葛亮正想着事情,情不自禁的补充了一句,“至少我们做的,会让他们好一点。”
说到这里,诸葛亮心中顿时豁达。
自己没有做圣人的觉悟,也没有牺牲自己的美德。真要让自己为了什么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也不现实。
但能让他们好一点,也总比什么都没做强吧。
诸葛亮的目光扫过城下那些混乱的人群。
这成千上万的百姓他救不了,但却能“好一点”。
或许只能多救一个,或许是两个。
但只要能“好一点”,那有什么不能坦荡的呢?
诸葛亮双目清明,再无疑惑。
正好潘濬带着一个高大粗壮的校尉过来。
那校尉已经知道了两人的使命,很是和善的冲两人笑了笑。
“两位兄弟,你们的事情老潘都给我说了。别的不说,光这直闯虎穴的胆量,就值得我魏延高看的!”
诸葛亮听了大吃一惊,这货就是魏延?
这就是以后违背了老子遗志,还和杨仪弄出了“两个牛逼”之争的魏延?
诸葛亮想到遗志,觉得有些晦气。
赶紧啐啐啐。
魏延正上来套近乎呢,直接看懵了,这孩子,什么毛病啊这是?
他看了一眼潘濬。
潘濬也是无语,他回给了魏延一个极度无辜的眼神。
——我也很茫然啊。
魏延想了想,这俩货终究是为了满城的百姓这才铤而走险的,他打心眼里还是有点佩服的。
他总觉得自己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很真诚的问道,“两位兄弟还有什么遗……咳,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放心好了,只要交代给我魏文长,就算是天大的难事,我也一定替你们办了!”
魏延豪气干云的猛拍胸脯。
这尼玛!
诸葛亮更郁闷了。
老子根本不相信你啊!
第17章 狼性()
四个人大眼瞪小眼了一阵,魏延也觉得有些没趣。
挥挥手,立刻过来一队提着箩筐和粗绳的士兵。
“两位体谅一下,这城门没法打开,等会儿就坐在箩筐里下城去吧。”
诸葛亮和庞季早就猜到会是这种方式,倒也没意外。
诸葛亮还又特意试了试绳索和箩筐的结实程度,结论是,非常满意。
看看天色还早,张济要是客气的话,没准还能在西凉兵那里吃上午饭。
不会是西北涮羊肉吧?
诸葛亮情不自禁,悠然远想。
当下两人也不耽搁,手忙脚乱的爬进了箩筐里。
庞季身子太胖,一点也不灵活,手上还提着一条鱼,整个人都有些狼狈。
诸葛亮一肩提着包袱,一手拿着鹅毛扇,形象就好的多。
两人进了箩筐之后,就有两个大力的士兵将绳索盘在腰间,牢牢抓紧。
另有几人也帮着抓住绳索。
诸葛亮的心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这城墙再怎么不行,也有三层楼高了,万一哪个手一哆嗦,或者箩筐在城墙上磕碰一下……
要是自己从筐里翻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正紧张着,就有两个士兵过来,抓着诸葛亮坐的箩筐吃力的抬了起来。
往城外扔的即视感啊!
诸葛亮心跳加速的紧紧抓着筐沿,使劲儿祈祷这些家伙不要神经病,不要反社会,不要想不开。
魏延看出了两人的紧张,在旁一个劲儿的叮嘱,“小心一点,在意一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