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谨太妃仍然在叶婉柔与孟晓之间徘徊不定,拿不定主意,究竟让谁来辅佐自己的儿子最终登上皇位——因为目前的情况,让这两个人同时辅佐贺清风是不可能了,叶婉柔已经对孟晓恨之入骨——可仍然不希望孟晓在王府的地位升得如此之快。毕竟,孟晓虽然本人不错,可她没有家世背景,不像叶婉柔,有一个在朝中举足轻重的父亲,有几个前途无量的哥哥。
是的,她的儿子,必须登上皇位,而不只是做一位王爷。因为,即使安心做一个王爷,姜太后也不可能对他们母子完全放心,就像她不会对西平王贺远宁放心一样。前一阵子,贺远宁派人送来一封密信。信上说,最近,姜太后和皇帝对他们两位王爷已经愈来愈不放心了,他不知道潞州这边情况如何,反正,他那边,已经嗅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似乎有人在刻意搜集对他不利的证据。
当时,这封密信送来的时候,刚好贺清风还没有出发去东越国。看了这封信,贺清风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能确定自己的秘密军队是否已经被京城那边发现。
实际上,贺清风的情况,远比贺远宁那里要复杂。贺远宁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地位很低的嫔,以前是个宫女,只是因为偶然被先皇宠幸,生下了贺远宁这个儿子,才做到了嫔一级,而且没过多久,这个可怜的女子就生病死了。也许是被人害死的,但是无从得知真相。谨太妃对这位嫔的死心有余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惶惶不可终日,等待着自己可能遭受到的相同的命运。因为她知道,贺远宁的母亲本来是个粗使宫女,身体很健壮,不可能莫名其妙得病。但是后来,谨太妃还是凭着自己的机智大胆和皇上的信赖,渡过了一次次危险,熬到了远离京城的这一天。
但是,她心里很清楚,远离京城,只是意味着皇宫里的争斗告一段落,而新的斗争,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拉开了帷幕。她不敢有丝毫松懈,只能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守候着这份来之不易的、短暂的宁静日子,等待新的波澜,被姜玉容重新掀起。
因此,贺清风的身边,必须有一个坚强而聪慧的女子,其坚强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不测,其聪慧可以帮助贺清风完成登上皇位的大业。
而叶婉柔,真的不是这样的女子。她太柔弱了,而且远不够聪明。她连王妃都做不好,将来怎么管理错综复杂充满血腥的后宫?而且,她能不能走到那一步,还很难说。只是,她有坚强的后盾。比如,她的父亲,比如,她的哥哥们。这些人,因为叶婉柔是贺清风妻子的缘故,一定会站在东盛王府这一边,成为贺清风完成大业的强大支撑。
那么孟晓呢?孟晓本人,是无可挑剔的。尽管,她曾经是个细作。但是谨太妃不在乎这一点,她不管过去,只管现在和将来。而最重要的是,孟晓这个女子虽然年轻,可遇事镇定,有勇有谋,居然能够在多次危难中保住性命且反败为胜,这就说明,她完全可以帮助贺清风登上皇位。只是可惜呀,她除了她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家世,没有背景,没有强有力的娘家。
这叫谨太妃实在是难以抉择。
因此,她决定不着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叶婉柔有长进,那么,她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孟晓。
………………………………………………………………………………………………
就在谨太妃左右为难之际,忽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贺清风去东越国的事情,被人告诉了姜玉容母子。当时龙颜大怒,立刻下旨,着东盛王贺清风即刻启程进京,向皇帝和满朝文武解释清楚。因为,那个弹劾的人在奏折里面说,贺清风是打算里通外国,想利用东越国来助他谋朝篡位。甚至,这个人还知道贺清风私下里训练军队的事情。
顿时,东盛王府从阳春三月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季,笼罩着一层浓霜。
贺清风与谨太妃已经在静思斋考虑了一晚上,因为第二天天一亮,他们就要作出决定,究竟贺清风要不要按照圣旨,只身跟着传旨的太监去京城。那传旨的太监还是看在以前贺清风母子对他不错的面上,冒着危险给他们宽限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否则,按着姜玉容的意思,圣旨一到,贺清风必须立刻启程。
圣旨的事情,谨太妃做主,已经告诉了叶婉柔和孟晓,因此,她们两个也陪在静思斋,一起想对策。
孟晓一言未发,只是将圣旨翻过来调过去研究了无数遍,叶婉柔则是流了一夜的泪。贺清风越发心烦,想让她回去,可是谨太妃说,多个人多个主意,其实是想借这个最后的机会,促使自己做出选择。
外面的更鼓又一次敲响,孟晓看了看窗外,已经是四更天了。她展开手中的圣旨说:“我们已经没有时间细细考虑,而且这个时候,也不适合讲客套话。我先来说说我的意思吧。圣旨上虽然说明,要王爷一个人进京,不许带任何人同行,但是,并没有说明不许王爷带人在别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带一定数量的人马,驻扎在京城之外。这不算抗旨。”
谨太妃说:“虽然不算抗旨,可姜玉容母子俩不会不明白我们的意思。”
“可是,如果不带去军队做后盾,王爷的安全谁来保证?万一京城有什么动作,我们远在潞州鞭长莫及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客栈的大火
第一百七十三章 客栈的大火 第一百七十三章客栈的大火
最后决定,贺清风带领五千精兵先行到达京城,五千人马暂时驻扎在离京城三十里外的西郇山,因为那里十分隐蔽,虽然道路不太通畅,但是这五千精兵的实力,完全可以在贺清风遇到危险的时候很快杀入京城。然后,贺清风一个人进城负荆请罪。而谨太妃在潞州这边也不能闲着,即刻与叶可甄联系,让他在京城做好接应的准备。
安排完这些之后,谨太妃看了一眼仍是一脸期期艾艾的叶婉柔和面色沉静的孟晓,心里叹道,关键时刻,还是得用叶家的人啊。晓儿,对不起你了,我没有办法选择你,谁叫你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呢?以后,你的路要怎么走,只能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当然,这些话,谨太妃是不可能告诉任何人的,包括自己的儿子贺清风。而且,她虽然已经放弃了孟晓,但仅仅只是放弃了让孟晓将来站在贺清风身边的希望,却并没有放弃让她为贺清风成就大业而作出必要牺牲的打算。因为,如果最好的情况,贺清风登上帝位,那么,以后仍旧少不了要依靠叶家的人。
…………………………………………………………………………………………………
可是,贺清风前脚刚刚启程,紧接着,东盛王府又迎来了第二道圣旨。
这道圣旨比较奇怪,指名要孟晓即刻动身进京,也没有说明理由。
带来这道圣旨的太监,没有前面那个太监好说话,当然不会给她们宽限一个晚上的时间,宣读完毕,就催着孟晓立刻启程。孟晓说:“请公公稍候,在这里喝杯茶,我去换件衣裳就跟公公出发。”
太监面无表情地说:“那好吧,不过你得快点儿。临来的时候皇上说了,孟姑娘可以带些换洗衣裳与随身物品,只是需要经过检查才能带往京城。”
孟晓抓紧时间,一面胡乱往包袱里面塞了几件衣服,一面与谨太妃商量:“这道圣旨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谨太妃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来不及细想了,你只能跟着他们走。不过,我怎么觉着,这道圣旨不大对劲呢?但是,如果你不去,那就是抗旨不尊,传旨太监可以强行将你带到京城去,甚至可以以抗旨的罪名将你就地正法。”
孟晓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这么严重啊”
其实她也知道,自己问的是废话。
时间不多了,只能将包袱打了两个结,抱在怀里,重新出来见传旨太监。太监看她已经收拾好,冰冷地说:“走吧。”
孟晓只得匆匆与谨太妃道别,跟着那个太监走出东盛王府的大门。
外面的眼光很刺眼,仿佛她很久没有见到阳光了。孟晓使劲儿吸了一口王府之外的空气,竟然呛得咳嗽起来。
传旨的太监指了指门口停着的一辆裹着黑色篷布的马车,继续面无表情地说:“走吧。”
孟晓忍不住想问问,您老人家是不是就会说这两个字呀。可是使劲儿忍住了。
孟晓爬上马车,却不知那个太监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正纳闷间,只见巷口又驶过来一辆看起来比较舒适豪华的马车,车顶上还装饰着流苏。孟晓看见,传旨的太监爬上了那辆马车,然后,两名车夫同时一甩鞭子,马车立刻扬起一阵尘土远离了东盛王府。
一路上,倒也没什么意外,孟晓略略安心。
天近傍晚的时候,传旨太监找了一家客栈,说是打尖。孟晓并无异议,从马车上下来,抱着自己的包袱,来到传旨太监指定给她的房间。
房间有些简陋,不过还算干净。孟晓一路劳顿,加上很多问题没有来得及细细思索,比如皇帝为什么要将这两道圣旨分开来颁布,因此,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辰,孟晓突然觉得嗓子里面火烧火燎的,疼醒了。于是爬起来找水喝,心想也许是这几天着急加上劳累,扁桃腺发炎了。可是拿起茶壶,却发现里面是空的。孟晓本想算了,忍到天亮再说,可是重新爬上床之后,越发觉得嗓子里面塞了一块火炭,实在是睡不着,只得又起来,拿着茶壶到前边去,希望能找到一个伙计,要点儿热水喝。
可是,在前堂转悠了半天,也没见着半个人影。孟晓不禁哀叹自己真是人倒霉了喝凉水也塞牙,只得又拎着茶壶往回走。
迷迷糊糊的,又加上嗓子难受,走了好一阵子,才发现自己居然迷路了。又细细一看,原来这家客栈竟与金枫国常见的客栈不大一样,布局很是复杂,就像迷宫一样。
孟晓有些恼怒地想,也不知道这个老板是什么人,把个客栈弄得这么复杂干什么,一面又往回走。可是,又走了一会儿,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房间。
这下,孟晓慌了起来。想找个人问问路,但是除了阴冷穿过的风,什么都没有,加上出来的时候没穿外袍,这时候觉得有些冷,不紧抱住了双臂,扭着头东张西望。
忽然,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孟晓冷不防吓了一跳。顺着哭声看过去,原来是一个乡下女子,抱着一个婴儿,一边走一边哄::“好了小祖宗,不要再哭了再哭,整个客栈的人都要被你吵醒了。”
孟晓大喜,急忙走上前问道:“请问大嫂,客房怎么走啊?我出来找些热水,可是迷路了。”
说话的时候,嗓子就像是被刀割开了一般疼痛,且声音嘶哑得利害。
抱孩子的女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住在哪个院子啊?这里的客房很多。”
孟晓顿时头大如斗,结结巴巴地说:“还分哪个院子呀?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我住在哪个院子里呀”
女子显示出爱莫能助的表情:“那就没办法了。咦,你怎么会这么糊涂?难道你住店都不记自己住在哪里吗?”
孟晓十分不好意思:“我是和别人一起来的,想着就住一晚上,所以没有多问。这家客栈很大吗?到底有几个院子啊?”
女子将已经停止哭泣的孩子换了个手抱着——那孩子也挺奇怪,见了孟晓,竟然不哭了,一双亮晶晶的黑眼睛瞪着她,并将一根手指放在嘴里,一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孟晓,一面津津有味地吮吸着指头。
“是这样啊。”女子说,“那你怎么办呀?现在才是三更天,你要是找不到房间,岂不是要在外面待上大半夜?”
孟晓恳求道:“大嫂,能不能帮我找到老板或者小二?他们一定知道我住在哪个院子的。”
女子还没张嘴,她怀里的婴儿又大哭起来。女子没再理会孟晓,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走远了。
孟晓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禁又暗骂自己太粗心大意,竟然进了房间倒头就睡,也不知道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真是笨死了
正在想这后半夜该怎么办,忽然一抬头,只见西北方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紧接着,听见了人们惊慌的喊叫声:“着火啦着火啦——”
孟晓还没回过神来,只见院子里面“噌噌噌”窜出来很多人,拿着脸盆水桶什么的,往西北方向跑去。
孟晓不由自主地被人流携裹着来到一个院子里。只见二楼一个房间的窗户都被烧烂了,断裂的窗棂还在火苗的包裹之中“扑棱扑棱”往下直掉。
人们慌乱地往里面泼水,而这座小二楼上的人已经都跑了出来,一个个狼狈不堪,胡乱披着衣服,六神无主地向上面张望。
孟晓问站在自己身旁的一位老者:“请问老伯,这里怎么会突然起火啊?”
老者心有余悸地摇着头:“不知道啊我睡得好好的,突然就着火了,要不是我跑得快,这把老骨头今天就交代在这里啦”
孟晓在想找个人问问,可是有人突然从后面抓住了她的胳膊:“孟姑娘,你在这里啊”
孟晓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传旨的太监。不知为什么,孟晓觉得,在冲天火光的映照下,这个太监的眼睛里面,竟然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可是,这表情转瞬即逝。太监关切地说:“太好了,你没事。刚才他们说起火了,我还急得不得了,心想你刚好住在这个楼上,还不知道有没有事呢。”
孟晓疑惑道:“可是,你们不是也住在这个楼上吗?我们不是住在一起的吗?”孟晓想起来,前面太监给自己指定了房间后就和他的两名随从并两名车夫走了,自己真是太粗心了,居然没有注意看一下或者问一声,他们住在哪里。
“哦……那个……”太监有些结巴,“我们人太多了,楼上已经没有空房间,我们就去了别的地方。”
“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办啊?是不是应该继续上路?”
太监立刻赞同:“对对对,立刻上路。这家客栈太不吉利了,我们才住进来就起火,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转头吩咐随从和车夫去准备马车。
看着太监急切的样子,孟晓又有些后悔自己的提议,说:“算了,已经这么晚了,我们权且忍耐一下,等天亮再走吧。”
太监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们这么多人呢,怕什么天黑呀?”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望与惊喜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绝望与惊喜 第一百七十四章绝望与惊喜
孟晓更加怀疑这个太监,直觉地认为,这个人很不对劲,可究竟哪里不对劲,她又说不上来。
“算了吧公公,你们从京城来,对潞州的道路也不熟悉,再说夜间行路很不安全,我们就在这里等到天亮好了。”孟晓疑心重重,不肯深夜出行。
传旨太监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也好。”
…………………………………………………………………………………………………
好容易等到天亮,传旨太监迫不及待地招呼车夫上路。两个车夫揉着腥松的睡眼——也不知他们在哪里睡着了——有点儿不情愿地套上车,载着一行人继续出发。
一路上,孟晓总觉得那几个人鬼鬼祟祟的,越发认为自己跟着他们到京城是个错误,可是,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逃又不可能逃,而自己也不会武功,万一遇到什么意外,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一路忐忑不安,马车驶进了一座大山。
传旨太监吩咐车夫停下来休息一下,说马累坏了。两个车夫将马放开,牵着它们到前边的溪边去饮水。传旨太监对孟晓说:“孟姑娘,你也休息休息吧,到京城的路,还长着呢。”
孟晓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