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虞翻曰:重言昔者,明谓庖牺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
虞翻曰: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以阳顺性,以阴顺命。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崔觐曰:此明一卦立爻,有三才二体之义。故先明天道既立阴阳,地道又立刚柔,人道亦立仁义以明之也。何则?在天虽刚,亦有柔德,在地虽柔,亦有刚德,故《书》曰: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人禀天地,岂可不兼仁义乎?所以易道兼之矣。
兼三才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虞翻曰:谓参天两地,乾坤各三爻,而成六画之数也。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
虞翻曰:迭,递也。分阴为柔,以明夜;分阳为刚,以象昼。刚柔者,昼夜之象。昼夜更用,故“迭用柔刚”矣。
故易六画而成章。
章谓文理。乾三画,成天文。坤三画,成地理。
天地定位,
谓乾坤。五贵二贱,故“定位”也。
山泽通气,
谓艮兑。同气相求,故“通气”。
雷风相薄,
谓震巽。同声相应,故“相薄”。
水火不相射,
谓坎离。射,厌也。水火相通。坎戊离已,月三十日,一会于壬,故“不用射”也。
八卦相错。
错,摩。刚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也。
数往者顺,
谓坤消从午至亥,上下,故“顺”也。
知来者逆,
谓乾息从子至巳,下上,故“逆”也。
是故易逆数也。
易谓乾易,故逆数。此上虞义。
雷以动之,
荀爽曰:谓建卿之月,震卦用事,天地和合,万物萌动也。
风以散之,
谓建巳之月,万物上达,布散田野。
雨以润之,
谓建子之月,含育萌牙也。
日以烜之,
谓建午之月,太阳欲长者也。
艮以止之,
谓建丑之月,消息毕止也。
兑以说之,
谓建酉之月,万物成熟也。
乾以君之,
谓建亥之月,乾坤合居,君臣位得也。此上荀义。
坤以藏之。
《九家易》曰:谓建申之月,坤在乾下,包藏万物也。乾坤交索,既生六子,各任其才,往生物也。又雷与风雨,变化不常。而日月相推,迭有来往。是以四卦以义言之,天地山泽,恒在者也。故直说名矣。孔颖达曰:此又重明八物八卦之功用也。上四举象,下四举卦者,王肃以为互相备也。则明雷风与震巽同用,乾坤与天地同功也。
帝出乎震,
崔觐曰:帝者,天之王气也,至春分则震王,而万物出生。
齐乎巽,
立夏则巽王,而万物絜吉。
相见乎离,
夏至则离王,而万物皆相见也。
致役乎坤,
立秋则坤王,而万物致养也。
说言乎兑,
秋分则兑王,而万物所说。
战乎乾,
立冬则乾王,而阴阳相薄。
劳乎坎,
冬至则坎王,而万物之所归也。
成言乎艮。
立春则艮王,而万物之所成终成始也。以其周王天下,故谓之帝。此崔新义也。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虞翻曰:出,生也。震初不见东,故不称东方卦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
巽阳隐初,又不见东南,亦不称东南卦,与震同义。巽阳藏室,故“絜齐”。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离为日,为火,故“明”。日出照物,以日相见。离象三爻,皆正日中,正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离,南方,故“南面”。乾为治。乾五之坤,坎为耳,离为明,故“以听天下,向明而治”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坤阴无阳,故道广布,不主一方,含弘光大,养成万物。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兑三失位不正,故“言正秋”。兑象不见西,故不言西方之卦,与坤同义。兑为雨泽,故说“万物”。震为言,震二动成兑,言从口出,故“说言”也。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
乾刚,正五,月十五日晨象西北,故“西北之卦”。薄,入也。坤十月卦,乾消剥入坤,故“阴阳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归,藏也。坎二失位不正,故言正北方之卦,与兑正秋同义。坎月夜中,故“正北方”。此上虞义,
崔觐曰:以坎是正北方之卦,立冬已后,万物归藏于坎。又阳气伏于子,潜藏在中,未能浸长,劳局众阴之中也。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虞翻曰:艮三得正,故复称卦。万物成始乾甲,成终坤癸。艮东北,是甲癸之间,故“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者也。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韩康伯曰:于此言神者,明八卦运动变化推移,莫有使之然者。神则无物,神则无物,妙无物而为言也。明则雷疾风行,火炎水润,莫不自然相与,而为变化,故能万能既成。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崔觐曰:谓春分之时,雷动则草木滋生,蛰虫发起,所动万物,莫急于此也。
桡万物者,莫疾乎风。
言风能鼓桡万物,春则发散草木枝叶,秋则摧残草木枝条,莫急于风者也。
燥万物者,莫乎火。
言火能干燥万物,不至润湿,于阳物之中,莫过乎火。熯亦燥也。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
言光说万物莫过以泽,而成说之也。
润万物者,莫润乎水。
言滋润万物莫过以水而润之。
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言大寒立春之际,艮之方位,万物以之始,而为今岁首。以之终,而为去岁末。此则叶夏正之义,莫盛于艮也。此言六卦之神用。而不言乾坤者,以乾坤而发天地,无为而无不为,能成雷风等有为之神妙也。艮不言山,独举卦名者,以动桡燥润功,是雷风水火。至于终始万物,于山义则不然,故言卦,而余皆称物,各取便而论也。此崔新义也。
故水火相逮,
孔颖达曰:上章言水火不相入。此言水火相逮者,既不相入,又不相及,则无成物之功。明性虽不相入,而气相逮及。
雷风不相悖,
孔颖达曰:上言雷风相薄。此言不相悖者,二象俱动。若相薄而相悖逆,则相伤害,亦无成物之功,明虽相薄而不相逆者也。
山泽通气,
崔觐曰:言山泽虽相县远,而气交通。
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虞翻曰:谓乾变而坤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成既济定,故“既成万物”矣。
乾,健也。
虞翻曰:精刚自胜,动行不休,故“健”也。
坤,顺也。
纯柔承天时行,故“顺”。
震,动也。
阳出动行。
巽,入也。
乾初入阴。
坎,陷也。
阳陷阴中。
离,丽也。
日丽乾刚。
艮,止也。
阳位在上,故“止”。
兑,说也。
震为大笑。阳息震成兑,震言出口,故“说”。此上虞义也。
乾为马,
孔颖达曰:乾象天行健,故“为马”
坤为牛,
坤象地任重而顺,故“为牛”。
震为龙,
震象龙动,故“为龙”。此上孔正义。
巽为鸡,
《九家易》曰:应八风也。风应节而变,变不失时。鸡时至而鸣,与风相应也。二九十八,主风精,为鸡。故鸡十八日剖而成雏。二九顺阳历,故鸡知时而鸣也。
坎为豕,
《九家易》曰:污辱卑下也。六九五十四,主时精,为豕。坎豕怀胎,四月而生,宜时理节,是其义也。
离为雉,
孔颖达曰:离为文明,雉有文章,故“离为雉”。
艮为狗,
《九家易》曰:艮止,主守御也。艮数三,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为犬。故犬怀胎三月而生。斗运行十三时日出,故犬十三日而开目。斗屈,故犬臣屈也,斗运行四币,犬亦夜绕室也。火之精畏水,不敢饮,但舌舐水耳。犬斗,以水灌之,则解也。犬近奎星,故犬淫当路,不避人者也。
兑为羊。
孔颖达曰:兑为说。羊者,顺从之畜,故“为羊”。
乾为首,
乾尊而在上,故“为首”。
坤为腹,
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
震为足,
震动用,故“为足”。
巽为股,
巽为顺,股顺随于足,故“巽为股”。
坎为耳,
坎北方,主听,故“为耳”。
离为目,
离南方,主视,故“为目”。
艮为手,
艮为止,手亦止持于物使不动,故“艮为手”。
兑为口。
兑为说,口所以说言,故“兑为口”。此止孔正义。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崔觐曰:欲明六子,故先说乾称天父,坤称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孔颖达曰:索,求也。以求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得父气者为男,得母气者为女。坤初求得乾气,为震,故曰“长男”。坤二得乾气,为坎,故曰“中男”。坤三得乾气,为艮,故曰“少男”。乾初得坤气,为巽,故曰“长女”。乾二得坤气,为离,故曰“中女”。乾三得坤气,为兑,故曰“少女”。此言所以生六子者也。
乾为天,
宋衷曰:乾动作不解,天亦转运。
为圜,
宋衷曰:动作转远,非圜不能,故“为圜”。
为君,
虞翻曰:贵而严也。
为父,
虞翻曰:成三男,其取类也,故“为父”也。
为玉,为金,
崔觐曰:天体清明而刚,故“为玉,为金”。
为寒,为冰,
孔颖达曰:取其西北冰寒之地。崔觐曰:乾主立冬已后,冬至已前,故“为寒,为冰”也。
为大赤,
虞翻曰:太阳为赤,月望出入时也。崔觐曰:乾四月纯阳之卦,故取盛阳色为大赤。
为良马,
虞翻曰:乾善,故良也。
为老马,
《九家易》曰:言气衰也,息至已必当复消,故“为老马”也。
为瘠马,
崔觐曰:骨为阳,肉为阴。乾纯阳爻,骨多,故“为瘠马”也。
为驳马,
宋衷曰:天有五行之色,故“为驳马”也。
为木果。
宋衷曰:群星著天,似果实著木,故“为木果”。
坤为地,
虞翻曰:柔道静。
为母,
虞翻曰:成三女,能致养,故“为母”。
为布,
崔觐曰:遍布万物于致养,故“坤为布”。
为釜,
孔颖达曰:取其化生成熟,故“为釜”也。
为吝啬,
孔颖达曰:取地生物而不转移,故“为吝啬”也。
为均,
崔觐曰:取地生万物,不择善恶,故“为均”也。
为子母牛,
《九家易》曰:土能生育,牛亦含养,故“为子母牛”也。
为大舆,
孔颖达曰:取其能载,故“为大舆”也。
为文,
《九家易》曰:万物相杂,故“为文”也。
为众,
虞翻曰:物三称群,阴为民,三阴相随,故“为众”也。
为柄,
崔觐曰:万物依之为本,故“为柄”。
其于地也为黑。
崔觐曰:坤十月卦,极阴之色,故“其于色也为黑”矣。
震为雷,
虞翻曰:太阳火,得水有声,故“为雷”也。
为駹,
駹,苍色。震,东方。故“为駹”。旧读作龙。上巳为龙,非也。
为玄黄,
天玄地黄。震,天地之杂物,故“为玄黄”。
为专,
阳在初,隐静,未出触坤,故“专”。则乾,静也。专,延。叔坚说以专为旉,大布。非也。此上虞义也。
为大涂,
崔觐曰:万物所出在春,故“为大涂”。取其通生性也。
为长子,
虞翻曰:乾一索,故“为长子”。
为决躁,
崔觐曰:取其刚在下动,故“为决躁”也。
为苍筤竹,
《九家易》曰:苍筤,青也。震阳在下,根长坚刚,阴爻在中,使外苍筤也。
为萑苇。
《九家易》曰:萑苇,蒹葭也。根茎丛生,蔓衍相连,有似雷行也。
其于马也,为善鸣,
虞翻曰:为雷,故“善鸣”也。
为瘢ё悖髯悖�
马白后左足为瘢В徽鹞螅悖鳎怀跹舭祝省拔髯恪薄�
为的颡。
的,白。颡,额也。震体头,在口上白,故“的颡”。《诗》云:有马白颠,是也。此上虞义也。
其于稼也,为反生。
宋衷曰:阴在上,阳在下,故“为反生”。谓枲豆之类,戴甲而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虞翻曰:震巽相薄,变而至三,则下象究。与四成乾,故“其究为健,为蕃鲜”。巽究为躁卦,躁卦则震,震雷巽风无形,故卦特变耳。
巽为木,
宋衷曰:阳动阴静,二阳动于上,一阴安静于下,有似于木也。
为风,
陆绩曰:风,土气也;巽,坤之所生,故“为风”。亦取静于本,而动于末也。
为长女,
荀爽曰:柔在初。
为绳直,
翟元曰:上二阳共正一阴,使不得邪僻,如绳之直。孔颖达曰:取其号令齐物,如绳直也。
为工,
荀爽曰:为绳木,故“为工”。
虞翻曰:为近利市三倍,故“为工”。子夏曰:“工居肆”。
为白,
虞翻曰:乾阳在上,故“白”。孔颖达曰:取其风吹去尘,故絜白也。
为长,
崔觐曰:取风行之远,故“为长”。
为高,
虞翻曰:乾阳在上,长,故“高”。孔颖达曰:取木生而高上。
为进退,
虞翻曰:阳初退,故“进退”。
荀爽曰:风行无常,故“进退”。
为木果,
荀爽曰:风行或东或西,故“不果”。
为臭。
虞翻曰:臭,气也。风至知气,巽二入艮鼻,故“为臭”。《系》曰:其臭如兰。
其于人也,为宣发,
虞翻曰:为白,故“宣发”。马君以宣为寡发,非也。
为广颡,
变至三,坤为广,四动成乾,为颡,在头口上,故“为广颡”。与震的颡同义。震一阳,故“的颡”。巽变乾二阳,故“广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