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在边上一折腾,让云落雁换个服装用了好半天时间,还落得个红霞满天……
陆畅不敢耽搁,雄阔海猛则猛矣,可他毕竟不是像秦琼那样的帅才,陆畅必须尽快赶过去。
安排好此地的事务,陆畅率领着五千骑兵向西呼啸而去。
十万大军突然而至,包围了洛阳城,让兵变成功夺取洛阳军政大权之后,紧接着又击败李密的瓦岗军,此时正在洛阳城内有些得意忘形的王世充大惊失色。
王世充还真不知道这些军队从哪里来的,这段时间他把眼光紧紧钉在了李密身上,根本顾不得其他。击败了李密的瓦岗军。王世充才刚刚回到洛阳城,前后脚的功夫被人包围在了城内。这算什么事啊?
再说了,这天下只有李密最强大。击败李密以后,至少近段时间让洛阳暂时没有威胁。
如果陆畅的行动慢一些。或许王世充会侦查到他们的行踪,可这一切太快了,让王世充根本来不及察觉。
隋末反王中的第二号人物——王世充。他这个人身世很独特,并非是中原人氏也不姓王,而是一个西域胡人,本姓支。
他的祖父早死,因此祖母带着王世充的父亲就守了寡。
隋唐年间民间风气开放,并没有那么多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思想。于是新寡的少妇就跟一个叫王粲的官员**并生了一个儿子叫王琼,由此就嫁入了王家。所以王世充从他父亲这辈便抛弃了本姓,改姓为王。
对于王世充而言他的祖父可谓是死得呱呱叫、别别跳、妙得不得了!如果他的祖父不早死,那么王世充最多不过当一个胡商而已,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可是祖父一死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叫王粲的出身霸城王氏。当时王氏主要有二十一郡望,而霸城王氏又叫凤阁王氏或京兆王氏,在王姓家族中的尊贵程度排名前三,有了这样的家族出身王世充才能够很容易地当上汴州的长史,要知道这还是一个门阀贵族当家作主。当官很大程度上要看出身的时代啊。
进洛阳之前,王世充走的相当顺利,可谓所向披靡。
可以说王世充在对上第一反王李密之前基本上是百战百胜。一点都不含糊。
当然,能走到这个位置也说明王世充确实有两下子,王世充这个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非常喜欢兵法以及天文占卜的学问,按照《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说法,“为将者,不识天文,不知地理,乃庸才也!”王世充对这些非常精通。也就奠定了他日后领军打仗以军功上位的基础。
第二个特点是他特别喜欢诡辩,人家知道他说的不对但是也争辩不过他。皇帝杨广还就不喜欢什么直臣。因此这种能把黑白颠倒的能力恰恰对了杨广的胃口,所以后来的官当得顺风顺水。
王世充在几经辗转之后当到了江都丞的位置并且还是江都行宫的总管事。按照现代的说法应该是江都常务副市长的角色,这对于王世充来说可谓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因为杨广对江都的偏爱,江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隋朝末年的首都,近水楼台之下王世充就有了大量的表现机会。
当然在这个乱世年月,要想出头自然还是要靠实打实的军功,王世充作为后来的二号反王,论本事自然也是一等一的。
他王世充也是个狠角色,在讨伐叛军的时候,他在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立誓,约定降者不杀。
于是以前造反的纷纷来降,结果王世充立马翻脸不认人,投降的三万人统统被他给坑杀在一个叫黄亭涧的地方。
虽说枭雄为成大事可以不择手段,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世充性格中对生命、对信义的漠视,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世充残忍的一面。
原历史上与李密最后这场战争也是一波三折,虽然最后还是他王世充胜出。这一世,因为陆畅的关系,李密的瓦岗军提前散伙,给王世充创造了一战消灭李密的绝好机会。
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些个能打的将领都跑到江南军陆畅哪里去了,比如裴仁基父子、罗士信等。
王世充站在城头举目观看,城外旌旗招展,延绵不绝,十万大军围的洛阳城水泄不通。看旗帜竟然是江南的军队。
陆畅的名称他听说过,可他在江南,怎会到了洛阳呢?王世充百思不得其解。
说实话,王世充虽然知道江南有个陆畅,可并不太重视。
消灭了林士弘、萧铣,那又怎样?
老子消灭的叛军多着去了,他陆畅在自己面前也就是小儿科。
陆畅并没有称王、称帝,在这遍地都是大王、皇帝的年代,陆畅的举止有些另类。
也正是这样,让王世充之流的枭雄们毫无戒备之心,以为仅仅是隋军在江南的一股残军而已。
如今问题来了,江南军队大举进犯,竟然包围了洛阳,你说这事闹的?
王世充站在城头,脸色阴沉不定。
可光看也不解决问题,尽管知道发展到这个地步,事情不会善了,但还是问一问对方的来意吧。
“何方军队胆敢围困东都洛阳,岂不知这是反叛行径吗?”
呵呵,这家伙倒是会抓理由啊。岂不知大将军陆畅早有嘱咐,王世充,让你的算计落空。
“呔,叛贼王世充,竟敢包藏祸心,发起兵变,诛杀大臣,囚禁越王。王世充,若是聪明,放出越王桐,本将可给你留个全尸,否则,定会让你碎尸万段!”
“嘶”……王世充听罢,倒吸一口凉气。
对方什么都知道啊,这可如何是好。
洛阳城内能战之兵仅有三万,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事情,最最关键的是洛阳城内没有粮草。
这就是为什么王世充即便是击败了李密,也没有抓太多的俘虏,没有粮食吃啊。仅仅就手中的这点军队,他王世充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李密的瓦岗军那里有粮食,却是在黎阳,王世充打算下一步夺取黎阳解决粮食问题。
可是,王世充这里还没有行动,江南军队已经包围了洛阳,城内可就彻底断粮了,这可是目前最大的危机啊。
江南十万大军围城,想要突围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王世充知道自己完蛋了。
咦,他们要越王桐干什么?
嗷,明白了,大概也想竖个旗帜,让杨桐当一个傀儡皇帝。
哈哈哈,想得美,我让你们的算盘彻底落空。
“想要越王桐可以,你们退兵二十里地。”
“王世充你休想,交出来越王桐可以留你个全尸,否则,死后把你喂狗。想一想啊,被狗吃掉是个什么下场。王世充,你可要好好考虑一下啊。”
王世充脑子里想象着一群恶狗围着自己的尸体猛啃的状况,心里一阵阵恶寒。
尼玛,太恐怖了!
早晚是个死啊,王世充顿时感觉没有一点希望了。
在这之前还在憧憬美好的未来,这个落差实在太大了,让王世充有些接受不了。
王世充目光凶狠起来,狰狞的面目表情像是要吃人。
“来人,给我带杨桐。”
不一会儿,隋泰帝杨桐被带了上来,他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面的人听着,这就是越王桐,你们不是想要吗?带走吧。”
说罢,王世充抽出佩刀,一刀砍下了杨桐的脑袋。抓着着血淋淋的脑袋往城下一丢。
够狠,不愧是枭雄人物。
王世充的凶狠举动,惊呆了城上城下所有的人,没想到事情变化竟然如此。
伍云召叹了口气,令人将脑袋收回来。
“王世充,自作孽不可活,你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而后,也不与王世充再说废话,带着军队转头会营寨而去。
人家十万大军根本不去攻城,让王世充有点傻眼。
嗷,这是要困死洛阳城啊。
尼玛,够狠,我还以为怎么着要攻打一番,行,有几天算几天,老子回去赶紧享受几天再说。
嗯,宫内有些个美人儿,皇帝不在了,全是老子的。
王世充破罐子破摔,回去后马上发布一道命令,让军队全城搜捕所有的狗,统统杀掉。
而后,这家伙便进入皇宫内,一头栽在粉堆里不出来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李二粮草断了()
李世民用兵及其狡诈,在正常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围魏救赵之策,将陆畅的江南军调离洛阳战场的确是上策。
可惜,他遇到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让李二手中的一盘好棋糟蹋了。
李二的计策没有错,错就错在人算不如天算,这一世李二没有前世的运气好,因为他碰到了陆畅这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数十万大军突然决战,而且是仅仅一天的时间便结束了。
四方势力云集洛阳,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对阵,他们的西部是洛阳的王世充,东部是江南的陆畅,在李二的心里预测,这将是一场十分罕见的惨烈战争。
洛阳的王世充内心如何想,他李二或许没有猜透,因为里面有个皇帝杨桐的因素。
的确,江南陆畅的心思,他李二心里门清,不就是想趁火打劫嘛,等到李密与宇文化及双方两败俱伤之时,江南军趁机下手,干掉其中一方甚至是两方吗?
正因为看清了陆畅的心思,这也是李二真正担心的地方。
一旦江南陆畅得手,中原局势便会急转直下。
四方混战的局面没有了,陆畅的江南军异军突起,在中原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对李唐来说可真是灾难性的结果。
所以,李二必须破坏掉江南陆畅的阴谋。
不得不说,李二对洛阳周边局势,以及后期的走向判断极为准确,在四方势力混战中陆畅的确异军突起,成为洛阳战局中最后的胜利者。
可局势变化的如此之快,这是李二绝没有想到的。当他率兵南下,准备进攻南阳的时候,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骁果军之间的决战已经结束了。
天啊!这又不是纸糊的军队。那可是数十万军队的战争啊!如此规模的战争怎么着也要打个十天半月的吧?
好吧,李密的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骁果军决战结束。可他们之间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后面还应该有战事。
但是,后面的战争节拍也不慢,快的令人眼花缭乱。
王世充兵变成功,掌控了洛阳军政大权,而后,回过头来率军将李密击败,这一段与历史又不相同。王世充与李密之间的战争,李密遭遇失败的时间太短暂了,与原来的历史过程根本不一样。
宇文化及的骁果军没有粮食,只好另寻他途。历史上宇文化及也是这样做的,撤兵到了淇县,可他所率领的军队一回身便被陆畅的江南军给堵住了。
好吧,陆畅的江南军堵住了宇文化及的骁果军也不要紧,你倒是开战啊?
陆畅才不会与宇文化及开战来,他可是知道宇文化及的军队早就断粮了。
虽然知道骁果军刚刚与李密大战结束,疲惫不堪。这样的军队的确是不堪一击。
可谁让陆畅看好了这一只军队,那可是大隋朝最精锐的军队呀!陆畅身为骁果军的一员,自然很清楚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陆畅不傻。拿自己手中的精锐与骁果军厮杀,赔本的买卖他陆畅会干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啊,而且,陆畅还要收服这支军队。
一切都在陆畅的算计中,双方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陆畅竟然采取斩首行动击杀了宇文化及,而后,骁果军被陆畅一锅端了。
他李二即便是神仙也算不到时局变化如此之快,陆畅的江南军摧古拉朽。横扫几大势力,集中在洛阳周围的数十万大军。战争竟然在三五天的时间之内全部结束了。
李二用兵非常注重情报,他不可能不在此地安排探马。
问题是这些探马不可能骑马走得太近。靠的太近会被陆畅的军队发现的,江南军可是将他们周边地区都给封锁了,陆畅江南军手中的跳荡又不是摆设。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得到情报,想要骑快马把情报送出去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江南军的跳荡不是吃干饭的,出现可疑的人抓你没商量。
好吧,即便是能够骑着快马给李二送情报,可雄阔海是率领骑兵西进,速度一点也不慢,李二得到情报有用吗?
一切都晚了,李二注定要失望的。
那雄阔海可是天下第四的猛将,李唐除了李元霸之外,恐怕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雄阔海率领着一千骑兵自北向南摧古拉朽横扫李世民的后勤辎重,铁蹄踏过,风卷残云,横扫一切唐兵。李唐的辎重兵如何是这些凶猛骑兵的对手呢?
李二大军的粮草自然不会放过,江南军一把火将之化为灰烬。
李世民手中那可是六万大军啊,一天要吃多少粮食,后勤补给断了,这是要人命的事情。
“报,大事不好,我军后方遭遇骑兵袭击,沿途的后勤辎重全部摧毁了,请秦王定夺。”
“什么?后勤辎重全部被摧毁,哪来的骑兵?”
“不清楚,对方没有打起旗号,不知是何方军队。”
“敌军骑兵的数量有多少?”
“报,敌军骑兵数量不多,都是小股骑兵出动袭击。”
“再探再报,一定要搞清楚是何方军队所为。”
“诺,查清楚是何方军队。”
军士走了,李世民铁青着脸,与李孝恭等人坐在大帐,大家均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
李世民率六万大军南下,兵围南阳,虽有几次攻打,均未用全力攻城。
此番仅仅是调虎离山之计,死拼并不是上策。
南阳守敌死守城池,不与相战,李世民多次诱敌均未成功。
于是,李世民再将六万大军再分出三万,兵进襄阳城。
不知为何,襄阳城也是死守城池,坚决不出战。
李世民强攻几次,攻城军队伤亡惨重,李二一看不划算便不再攻城,改为围困城池。
现在问题来了,自己的粮草供应竟然被截断了,这可怎么办?
“要不,派出去一部分军队沿途护送,至少还能运进一些粮草。我军才刚刚采取行动,对方现在难说已经知道,撤军早了恐怕会让此次行动功亏一篑。”
李孝恭提出建议,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边军队才南下几天,围城的消息传递需要时间。谁也不敢保证江南陆畅知道了消息,拖一段时间更有把握。
“也只好如此了,那就派军队沿途护送。也不知道宇文化及与李密梁家打得怎样了,就担心江南陆畅趁这两家连败俱伤之时出手。
不能让陆畅的阴谋得逞啊,那样会很容易让他在中原做大。中原维持混战的格局对李唐最有利,一旦解决了西北叛军,腾出手来咱们才可能进军中原啊。”
“这个战略是正确的,一旦江南陆畅得手,他的实力无疑膨胀的极快。也不知道这家伙为什么窜得这么快,竟然一举统一江南之地,这还不算,蜀中也被他拿下了。
咱们还是起兵晚了,早一点的话,军队提前进驻蜀中,他江南陆畅的优势也没这么明显。”
“是啊,进驻蜀地这个想法我早就有,可惜被他们掐断了进蜀地的通道。真是奇怪了,好像这个陆畅事先知道我们要夺取蜀地的意图,早早下手占了蜀地。”
“嗯,我也有这个感觉。此人的确不好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