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平稍稍沉默了一会。
他知道,吴小正的意见里肯定是掺杂了环保的因素在里面,但他并没有反驳。
当然,他也不能真的因为吴小正的一句话,就将这几家企业宣布死刑,还得经过重点的摸查才行。
当然,重点两个字表面了杨贵平自己的态度。
“那重点要保的企业你又选那几家呢?”
这个问题在吴小正的意料之中。
“第一家我首选玻璃厂。”
杨贵平大吃了一惊。
他立即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不是不看好玻璃厂的前景,才不愿意跟它合作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
吴小正开始摇头晃脑地卖关子,气得杨贵平想抽他。
“玻璃厂如果交给别人去折腾,那怎么折腾都是个死,但如果是你负责跟进,再加上我的帮手,咱兄弟联手,还整不活一个玻璃厂?”
这话说得很牛气,也让杨贵平听得很舒坦。
确实,依吴小正在企业运作方面的能耐,再加上自己的认真,两人联手的话,让一家玻璃厂死而复生确实应该不难。
不过杨贵平相信还有原因:“还有呢?”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吴小正说:“玻璃厂就是我跟你说的区域优势很明显的那类企业。”
道理真的很简单。
玻璃制品属于重量重、均价低、易碎的产品,因此它的运输成本非常高,除非高档制品,一般很少出现跨地区销售的情况。
因此,在市场竞争上,玻璃厂需要面对的只是相邻县市几家规模相近的企业,竞争并不算太激烈。
而且玻璃制品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并不频繁,因此湘水县玻璃厂其实并不存在设备严重落后的情况。
这个道理一说就通,杨贵平立马就认可了。
但杨贵平立即就提出了另外的隐忧:“玻璃厂的三角债问题很严重,另外它的几个大客户市场也在严重萎缩,估计需要新的客户才能维持玻璃厂的正常运转。”
杨贵平这是要把吴小正利用到极致的意思。
言外之意还很明显:玻璃厂需要吴大厨的订单。
吴小正终于松口了:“只要你把祝文这伙人查了、换了,吴大厨立即提供订单。至于三角债的事,那得你们政府自己想办法,我也无能为力。”
吴小正还是坚持自己的条件,要求查撤祝文。
他真的不信,那样人品的厂长本身没有问题,一旦有机会,他不可能放过如此品性的一家人。
杨贵平无奈,又只好表态:“行,我会重点照顾的。”
关键还是在重点二字。
“你确信吴大厨的订单能维持玻璃厂的生存?”
既然要把玻璃厂当成重点整改的对象,杨贵平还是有所不放心,这可事关他的政绩,他不得不慎重。
这下吴小正不乐意了。
开玩笑,一旦食品加工厂的新厂落成,产能跟上了,吴大厨的营销渠道再扩大,他的玻璃瓶需求岂是原来的酒厂、罐头厂、汽水厂等加起来能比的?
若不是吴小正看不上玻璃瓶这种蝇头小利,他差点都想自己新建一家配套玻璃厂了。
可做企业就是这样的,不要想把所有的赚钱行业都吃下,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去做自己最熟、最擅长、利润最大的主业,配套的事情交给其它企业去做。
这个道理汽车生产类似。
再大的汽车厂,它也不是自己亲自去生产所有的零部件,而是把一些配套零部件的订单交给其它企业。
这并不是那些配套零部件不赚钱,而是那样会分散厂家的精力。
未来的杨市长被吴小正毫不客气地鄙视了一通。
竟然看不起吴大厨的发展前景,活该被鄙视。
“玻璃厂整改后,我建议你们将技改方向重点放在建筑玻璃这一块,门窗玻璃、大型钢化玻璃将很有前途。”
吴小正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这才是他把玻璃厂列为首选整改企业的原因。
如果整改后,玻璃厂还是只能勉强生存,那就白瞎吴小正的心思了。
“这一块的市场潜力很大?”杨贵平惊疑地问。
“当然,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建筑业的兴起,到时全国上下都会成为一个大工地,未来的趋势,将是门窗玻璃大型化,钢化玻璃也会大量应用到建筑、装修中。”
吴小正又举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事实上,我们的吴大厨食府就将用到大量的钢化玻璃和门窗玻璃。”
他其实是在剧透。
按现在的建筑风格,大部分的门窗都还是木制,窗户也是在木制小方框内镶嵌小块的普通玻璃,因此这一块的市场前景并不被玻璃厂所重视。
而未来的建筑风格则是铝合金门窗大量应用,玻璃也会变得更大更厚,钢化玻璃更是大量使用。
到时,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将大大超过玻璃瓶制品的需求,利润也会更加丰厚。
对此,杨贵平则是半信半疑,他决定再好好调查一下。
“还有呢?第二家重点护持的企业你选哪家?”
吴小正慢悠悠地说:“要是我来弄,我肯定是选酒厂,不过我担心酒厂你们折腾不过来。”
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标,而且是大大方方地说出来的。
湘水县酒厂,事关吴小正的一盘大棋。
第401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
在事业方面,吴小正是有梦想的,他的梦想是先构建一个食品王国。
在这个梦想里,食品加工厂是一块,连锁餐饮业又是另外一块。
餐饮餐饮,有餐没有饮怎么行?
在饮品这一块,饮料这一块他暂时没打算碰,因为没有优势,但白酒这一块,他是很想碰的。
后世的人都知道,国人离不开烟酒,而烟酒也是暴利行业。
暴利加与自己的主业相关,想让吴小正不心动都难。
吴大厨来做这个真的很有优势。
白酒的推广渠道基本上和零食食品业重合,因此吴大厨在零售食品的基础上来经营白酒,在渠道建设成本上将省去一大块。
还有,如果吴大厨食府真能开遍全国,它的白酒消耗也是巨大的,如果吴大厨有自己的白酒产品,那自家渠道的销售都将很了不得。
可白酒企业跟食品加工企业又有所不同。
食品加工企业可以从零起步,然后逐步发展。
可白酒企业却不行,它一开始就得上规模、创品牌、做大面积的宣传推广。小打小闹的话,跟民间米酒没啥区别,根本就没前途。
如此一来,吴小正要想涉足这一块,那就只有打现有白酒企业的主意。
湘水县酒厂无疑就是最合适的目标。
之所以合适,是因为吴小正了解湘水大曲的品质。
他知道,湘水大曲除了在口感方面稍稍差了一点点之外,在不辣喉、不上头、没后劲等方面,绝对是粮食酒中的一流。
至于口感这东西,是有办法改进的。
吴小正还知道,浓香型白酒这一块,到了后世,很多酒的价格跟品质并不成正比。
而且还有一点,现在的湘水酒厂的规模不大不小,对吴小正来说正合适,方便他改造。
……
此时的杨贵平还不知道吴小正有蛇吞象的心。
“你这话说得……按你这说法,所有的国企都没救了。”
杨贵平有点不乐意了。
“你还别不乐意,酒厂跟玻璃厂不一样。”
因为有自己的目的,吴小正必须把预防针打起来,因此再次出言驳斥。
“在现在的社会,酒厂要想生存,首先规模得起来,既要面对全国大市场的竞争,也要让自己放眼全国大市场,咱们县政府这边有这么大的本钱来投入?”
吴小正的第一条理由就让杨贵平没法反驳。
以湘水县现有的财政实力,就算想挽救酒厂,顶多也就是稍稍投入一点,以勉强维持其运转,再加大投入扩大再生产基本是妄想。
“再说经营方面的人才,体制内的人,大部分想的是不犯错保自己的位置,就算是有点本事、有点责任心的人,稍稍干出一点成就,很快就要把其升上去,经营者又得换人……”
又一条弊病被吴小正毫不客气地指了出来。
这其实是国企最大的弊病。
不是说国企没人才,而是体制内有体制内的游戏规则。
一名管理者被上级安排到企业后,一般是有任期的。
秉着现行的官本位游戏规则,管理者到企业后,他首先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寻求可能的升迁机会。
基于这一出发点,管理者首先所想的是如何在任期内不犯错误,然后再干出一定的可向上级交代的成绩。
而对于一位有“上进心”的管理者来说,他是不甘心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的,因此他必须想方设法在任期内干出成绩,因此他的经营策略会侧重于见效快的措施上,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就谈不上长远。
若要是碰上品行不端的管理者,比如说肖荣华、祝文这样的,他们的心不是放在经营上,而是放在如何捞钱上,捞了钱再去做关系求升迁……如此一来,企业就惨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企业碰上了一位负责任、有雄心的管理人才,并且很快就干出了一番成绩,那也未必能长久。
道理很简单。
管理者出了成绩,就必须得奖励,而对体制内来说,明目张胆地奖励财物是不可行的,政策不允许,那就只有提拔。
这意味着管理者就算把企业发展起来了,企业还是得面临更换掌舵者的命运。
能干的管理者就算不提拔,企业也还是有风险的。
企业的效益一旦起来了,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这时,如果管理者没背景,或者赏识他的上级领导一旦被调走,那就惨了,你乖乖地给其他有背景的人让路吧!
体制内的游戏规则对企业来说就是这么残酷,而且越是小地方,这种现象就越严重。
杨贵平又一次哑口无言。
对于体制内的游戏规则,他比吴小正更清楚,他也知道,吴小正所指的弊端确实存在。
“按你这么说,酒厂算是没救了?”
“如果我不接手的话,确实是没救了。”
杨贵平:“……”
我知道你小子很厉害,可你这话也太狂妄了一点吧!
还有,这家伙竟然在打酒厂的主意?
杨贵平有所不知的是,按照原有的发展轨迹,湘水县酒厂在两年之后,就会因为严重的资不抵债而倒闭,湘水大曲从此也将在市面上绝迹,成为大多数湘水人的遗憾。
吴小正也是遗憾者之一。
“把国企变卖,变成民企,这样真的好吗?”杨贵平问出了第一个疑惑。
他的思维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
和大多数体制内人的思维一样,在杨贵平看来,国企的经营再怎么糟糕,那也是国家资产,一下子就将其从姓“国”改姓“民”,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
“有什么不好的?继续勉强维持的话,国家不仅没收入,还得不断砸钱下去。一旦倒闭,国有资产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如果将其转卖给我,国家也不会有损失,一旦我将其经营好了,反而又会成为湘水县的利税大户,国家也再次受益,有什么不好的?”
杨贵平:“……”
他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又说得很有道理。
可酒厂就算再糟糕,市值也起码也还是上千万啊!这小子吃得下吗?
他不会是想官商勾结,占国家便宜吧?
“你有这么多钱吗?”杨贵平直接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第402章 真正高明的棋手
吴大厨现在到底有没有钱?
这是一个谜。
最起码杨贵平已经摸不清了它的底细。
可吴小正是清楚的。
吴大厨现在不仅没钱,还负债累累。
吴小正算了算,吴大厨现在的负债真的是了不得。
最大的债主自然是正德公司,新工厂的设备加吴大厨食府的后厨设备,总的采购订单高达近400万。
好在这笔钱是按一年来分期支付的。
可就算是这样,每个月也要支付30多万。
还有很多地方也要花钱,比如说新工厂的建设,吴大厨食府的改制,办公楼宿舍楼的改制等,都得用钱砸。
好在这个年代的建设成本还不算高,吴大厨还勉强承担得起。
可就算是这样,吴大厨暂时是没有多余的闲钱了。要不是每天的销售毛利在日益增长,吴小正差点就要用土地去银行抵押贷款了。
所以说,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吴大厨,现在其实是在使未来钱。
这种疯狂的玩法,也就吴小正这种胆大妄为的家伙敢做。
当然,吴小正自己是有把握的。
在他看来,企业刚起步的前期,把资本手段玩到极致,让企业有快速发展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别看吴大厨现在资金紧张,可新工厂一旦建成并投入使用,那就会立即变成赚钱机器,到时吴大厨的经济压力就会大大缓解。
还有吴大厨食府。
按照吴小正的设计,在这个机会大好的年代,一家食府在开始经营后,是需要在三个月内回本的,快的甚至会在一两个月内赚回本钱。
回本后,这些本钱和后续的盈利又会去投入新的店铺,以形成滚雪球的良性赚钱效应。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其实在这个年代,能把资本运作玩到极致的远不止吴小正一个。
如果吴小正没记错的话,这些年,四川万县出了一个已经闻名全国的人物,那就是牟其中。
牟其中是个传奇。
在80年代,仅高中文化的牟其中以400元起家,很快就通过倒买倒卖的手段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第一年就赚了8万元之巨。
后续的两年,他的赚钱之路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他很快就倒霉了。
在1983年,牟其中因倒买倒卖罪被捕入狱,可11个月之后,他却用非常传奇的方式从狱中走了出来。
出狱后,牟其中又成立了公司。
让人惊讶的是,一个进过监狱的犯人,将原有的公司复业后,竟然能从银行贷到250万元作为创业资金。
这种资本运作的手段非常的神奇。
之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在又遭受了一番小挫折之后,牟其中的公司做起了国际和国内贸易,走上了飞速发展之路。
到了89年,牟其中更是创造了一个贸易界的神话。
他竟然通过倒卖小商品,从苏联倒来了四架总价值超过2亿的图154飞机,并将其卖给了川航,一下子就让牟其中进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因为此事,牟其中举世闻名,并且借势继续创造神话。
到1995年2月,《福布斯》杂志将牟其中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位居中国内地富豪第4位。
很可惜,神话注定是要破灭的。
因为在资本运作上尝到了甜头,牟其中越玩越大胆,甚至玩到了疯狂的地步。
到2000年后,牟其中终于出事了,他和他的南德集团涉入信用证诈骗案,他因此再次入狱并被判了无期徒刑,后因表现好,改为有期徒刑18年。
因此,在这样一个疯狂的年代,吴小正并不觉得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