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势诟さ碾缏懿犯刹攀歉玫难≡瘛�
吴小正之所以现在就推出腌萝卜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马上要过年了。
在这个年代,按照内地的习惯,春节期间菜市场一般是不开市的,连饭店都得关门回家过年,起码要到大年初七八假期结束后才会复市。
所以急需筹备起步资金的吴小正必须充分利用春节的时间,把家里剩下的萝卜制作成腌萝卜干,好年后推出市场。
吴敏霞和杨正义算是见识了什么叫生意火爆。
“哇,不愧是吴大厨出品,这个腌萝卜干又香又甜,还很爽口,味道很棒,价格也是一块吗?”
吴小正回道:“这个得一块五。这是干的,量比腌萝卜要多,还用油爆炒过,工艺要复杂一点。”
“行,给我来两瓶。”
“给我来六瓶,马上要过年了,我得多储备几瓶。”
“腌萝卜和腌萝卜干给我各来两瓶。”
……
没一会,满满一三轮车的腌菜就被抢光了,来晚了一步的顾客还在不停地埋怨。
“小吴大厨,这腌菜你就不能多做一点吗!”
“就是,为了买到你的腌菜,我特意提前来市场了,谁知道还是晚了一步。”
“小吴大厨,你这样会没朋友的。”
……
吴小正只好道歉:“对不起,我现在人手不足,每天能出的量很有限。不过年前我还会来几天,你们明天尽量早点来。”
吴敏霞已经看呆了。
她听说吴小正的腌菜很好卖,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好卖,简直是供不应求。
但她还是有所担心的,她问道:“你这腌菜这么好卖,别人就不眼红?不会一窝蜂的上?”
对于吴敏霞这么快就能想到这一点,吴小正很欣慰,他笑着说道:“事实上别人早就一窝蜂上了,价格还比我的卖得便宜,一开始还真影响了我的生意,可经过对比之后,老顾客大部分都回来了。”
“为什么?”
“因为我是凭味道和品质取胜。”吴小正自信地说道。
事实上就是如此,现在市场上卖腌萝卜的是越来越多了,但经过对比之后,吴小正的生意不但没差,反而更加的火爆。因为数量有限,很多人一早就来市场等着了。
食品市场确实是一个靠味道和品质取胜的地方。
正如这年头的娃娃头雪糕一样,因为娃娃头雪糕的火爆,市场上出现的仿制品并不少,但大家认准的还是娃娃头雪糕,因为它的味道更正。
这也是吴小正自信的地方。
别小看腌菜这种东西,这东西看似制作难度不大,但细微的配方和工艺差别就会导致很大的味道差距。
就如炒菜一样,一个高明的厨师可以把简单的原材料制作成美味佳肴,而一个拙劣的厨师却会把山珍海味弄得难以下口。
为了能让吴敏霞认识到这个未来的市场有多大,吴小正干脆把三轮车停放在刘水根的店门口,带着夫妻俩在市场上逛了起来。
吴小正边走边解说。
“你想想看,光是咱们县城,就有20多万人口,这些人天天是要吃的,凭我们现在这一点点产量根本就不用担心销量,就算我们再扩大十倍、百倍的规模,光是咱们县就够我们消化的了。”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不足,所以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招人扩大产能,然后再逐步正规化、规模化。”
“销路不用担心,在我们县城,这样的大型菜市场有四五个,一旦产量起来了,我们就先在这几个市场里发展经销商,然后再推向县城里的商店、杂货店,其它的乡镇也可以扩展。”
“再远一点,我们还可以逐步向周边的县市发展,以后甚至可以推向全国市场。”
“因为我还要上学,技术上的事我可以把控,具体怎么运作我也会教你,但具体的事情还是得由你来做。”
……
吴敏霞听得越来越兴奋。
“就这么定了,老娘……哦,我跟你干了。过年那几天我们得回一趟杨家,然后你姑夫就得赶回来值班,大年初三四我就回来,具体要怎么做我全听你的安排。”
这算是正式表态了,吴敏霞已做好了停薪留职的打算。
接着,吴敏霞又嬉皮笑脸地说道:“不过小正啊,既然这钱这么好赚,你工资能不能给姑再开高一点啊?”
这货,还没开始干活,竟然就跟我谈起条件来了!
不行,她这种不良苗头得趁早掐死。
吴小正回道:“哦,既然这钱这么好赚,要不你自己去干,我另请高明?”
吴敏霞:“……”
我要是能自己干,还用得着跟你这混蛋吗?关键是我没这技术啊!
打击过后,吴小正还是得安抚。
“我跟你说过,300只是起步,如果你确实能干好,涨工资根本就不是问题,我甚至还会给你干股,我就你一个姑姑,我还能亏待你不成?”
吴敏霞:“你这小子!”
第26章 即将到来的下海潮
钱帛动人心。
钱这个东西就是一王八蛋,少了也不行,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它既能让人过上好日子,也能让兄弟反目、夫妻离心。已经经历过一世的吴小正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因为曾经富有过,吴小正对钱其实并不是很看重,但这东西分配起来必须得有一个明确和合理的规矩,否则很容易让人产生惰性、产生贪欲,甚至引发不可收拾的巨大矛盾。
这正是吴小正对吴敏霞这个姑姑毫不客气的原因。
吴敏霞真的服了。
别看她是吴小正的长辈,可论见识,她比不上吴小正,论本事,她也远远不如,论口才,她也说不过他……
现在吴敏霞已不再把吴小正当小孩看了,而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
杨正义也是如此。
回到家之后,杨正义立马就拉着吴小正不放了。
“小正,你觉得姑夫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
吴小正诧异地看向了杨正义,然后问了一句:“怎么,你不想在政府干了?”
“你怎么知道的?”杨正义惊叫了出来。
杨正义确实有了不想在政府干了的心思。
因为之前的那个包袱,杨正义在官场混得很是不如意。这十几年以来,和他同一批的人早已调走了、升迁了,只有他还在原地踏步,那个连副科级都不是的小小党政办主任也是不久前才升上来,杨正义真的有点心灰意冷了。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看到越来越火爆的市场,杨正义又动心了,他想换一个领域来让自己活得新生。
吴小正沉思了片刻。
杨正义的心思他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在前世,杨正义就走上了这一条路。
吴小正记得,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央明确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靡全国的下海潮。
据统计,在1992年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更是有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奔向商海。
到了那个时候,全国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下海”,连学校都未能避免,吴小正还记得,在时事政治课上,老师把下海这个词说得他都听腻了,甚至有很多老师也走向了下海之路。
杨正义也在这一波人潮当中,而且还是最干净利落的辞职,结果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证明,商海并不是那么好下的。
诚然,在那一波下海潮中,很多知识分子因此崛起,冒出了陈东升、田源、郭凡生、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一批号称“92派”的著名企业家,很多人也因此发家致富。
但下海也摆脱不了社会学中著名的二八定律。
与成功的那一小部分人相比,更多人倒在了商场的红海中。有的人刚接近商海,就渴死在了沙滩上,有的人刚下水,就触礁而亡,还有的人游得稍远一点,就被鲨鱼吃掉。
杨正义就属于渴死在沙滩上的那一部分。
原因很简单,农民家庭出身的杨正义既没背景,又没技术,更缺少资金,加上他性格又不适合商海,因此下场很凄惨,弄得他为此又沉沦了好多年,直到后来才在学术界慢慢混出了一点点成绩。
吴小正自然是不希望这一幕再发生的。
可该怎么跟他谈呢?
这人虽然有文化,但自尊心很强,还有点傲气,不是那么容易能说服的!
想了想,吴小正问道:“你想听实话?”
杨正义点了点头。
“难听也不生气?”
杨正义说道:“不生气。”
“依我看,你并不适合于经商。”吴小正直截了当地说道。
杨正义这下有点不服气了,尽管他说过不生气。他看了看坐在一边听得正认真的吴敏霞,问道:“为什么?难道我连你姑姑都不如?”
这就是杨正义的傲气。
既然话已经出口,吴小正干脆豁出去了。
“在我看来,还真不如。”
此话一出,吴敏霞立马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杨正义正想反驳,吴小正又说道:“如果你真不生气,就听我好好分析分析。”
杨正义立马又闭上了嘴巴。
“首先从性格上来看,你并不适合商场。”
杨正义静静地等待吴小正的解释。
“你这人性格相对内向,不喜欢多话,也不怎么喜欢跟生人打交道。可商场上偏偏要求不停地拓展市场、不停地与陌生人接触,所以你可能很难适应。我姑姑就不同了,她就是个泼辣货,天不怕地不怕的,更别提什么生人了。”
杨正义微微点了点头,觉得有点道理。
吴敏霞:“……”
这是在夸我还是在贬我?
吴小正在继续:“还有,你这个人有点傲气,不喜欢求人。可商场上偏偏是一个低头当孙子、求人发大财的地方,如果你不愿意低头,不愿意求人,那啥事都成不了。我姑姑就没这些顾忌,只要能达到目的,她把自己卖了都干。”
吴敏霞:“……”
这小子是在说我当年祸祸杨正义那事吗?这小子真的很欠揍哦!
杨正义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他不由得又泄了一口气。
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对于杨正义来说,他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想另谋发展,没想到念头刚一起来,就被吴小正无情地打击,还说得那么在理,这让他该如何是好呢?
杨正义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看着垂头丧气的杨正义,吴小正立马就在想,我是不是太残忍了一点?
不行,我必须得再安抚一下,否则这人就真废了。
“你还要不要听我继续往下说?”吴小正有问道。
“你说吧。”杨正义有气无力地回道。
“依我看,如果你找对方向了,你还有大把前途。”
这么说我还有救?
杨正义立即又抬起了头,问道:“怎么说。”
“从你这个人来看,优点还是不少的。既有文化,又有才华,还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事,这些都是成事的优点。”
“可是我的性格缺陷……”杨正义终于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了。
“性格的缺点也可以适当利用和改进的!”
杨正义的两眼放出了光芒。
谢天谢地,原来我真的还是有救的。
第27章 我是指路明灯
在吴小正看来,杨正义当然是有救的。
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世上就没有天生的废物,只有不努力、找不到方向的人。杨正义其它的并不缺,现在就是缺少方向。
吴小正继续说道:“比如说你不怎么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一点,找对了地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正义急切地问道:“什么地方?”
“就是你现在的岗位。”
杨正义:“?”
吴小正解释说:“政府与商业领域是不同的,商业领域是满世界串,而政府部门管辖的是自己范围内的一亩三分地,你熟悉一个地方之后,只要你沉下来踏踏实实地去做事,那你打交道的一直是那一帮熟悉的人,别人也同样熟悉你。”
确实是这个道理哦,杨正义恍然大悟。
“你说的是这么个道理,可惜我没有发挥的机会。”杨正义叹息道。
吴小正又笑了,他知道杨正义叹息的是什么。
在前世,他因为生意上的关系,与政府官员打交道并不少。因此他知道,官场确实不是那么好混的,尤其是对那些没背景的人来说。
这个世道就是这么现实。
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官场上大大小小的位置早已被人占据,凭才华、凭能力、凭业绩往上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更多的是看关系、看背景。
其实这种情况在哪朝哪代、哪国都一样。
像杨正义这种有点能力、但没背景的人,想有一席用武之地确实很难,尤其是在他还背有历史黑点的情况下。
当然,现在不同了,因为重生的吴小正来了。
吴小正现在很想说:e on,我就是你的指路明灯。
稍稍压制了内心的得意,吴小正问道:“你们镇里有没有一个叫杨贵平的人?”
这个话题跳跃稍微有点大,杨正义不解地问道:“有啊,是去年刚调来的一位副镇长,怎么啦?”
怎么啦?你要发达了!
这位杨贵平可是一位很了不得的人物,前世的吴小正作为返乡投资的富商,与其打过几次交道,当时的杨贵平已经是湘南市的正印市长。
吴小正对这个人是非常欣赏的,因为杨贵平是官场上难得的既有能力又有背景的实干家,当时的湘南市在他的管辖下,正日新月异地蓬勃发展。
吴小正依稀记得杨贵平亲自跟他说过,他就是在湘水县的城关镇起步的,起步的年代正是九十年代初。
现在看来,这就是天意,上天都不想绝了杨正义的上升之路。
吴小正轻声说道:“我建议你跟这个杨贵平搞好关系,抱紧他的大腿,千万别因为他年轻而看轻他。”
杨正义惊讶地问:“为什么这么说?”
在杨正义看来,这个新来的副镇长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为人相当低调,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巴结的。
吴小正用手指了指天,说道:“我听我同学说了,这个人的背景能通天!”
非常漂亮的理由!
杨正义惊呆了。
作为一个在政府单位混了这么久的人,他当然知道背景的重要性。如果吴小正说的是真的,那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杨贵平身边现在正缺人。
杨正义的要求也不高,如果能再稍微往上走一走,有个地方让他施展一下才华,能够证明一下自己他就很满足了。
“小正,那你觉得我有什么要注意的?”杨正义现在的姿态非常低。
你要是能在大多数人面前都能保持这种低姿态就好了!
吴小正决定提醒一下他:“傲气,你的傲气,必须收敛起来。”
他还给出了很充分的解释。
“在政府,有傲气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过分的显露出来,别人就觉得你这个人不好相处。在地方,老百姓喜欢的是那种一团和气、没什么架子、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干部。因此,如果你真想成事,这点必须改。”
杨正义陷入了沉思当中,他觉得吴正义的这番话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