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黄鹂也哽咽了起来:“是我不好,我不该问你这些,让你想起伤心事儿了!”
凌波虽然还在哭,却还是哽咽道:“没什么不该问的,我运气够好的了!虽与自己的父母缘薄,可不管在哪里,遇到的主官却总是好父母!我侄儿年纪小,袁大人把他安排到了携幼局,有人专门照看,虽然不能事事相伴,可是那里有儿科的大夫,也有教蒙童的先生,倒比跟着我强多了!”(注1)
黄鹂忽然想起问凌波:“光知道你现在叫凌波,过去叫三丫,你姓什么啊?过去没有大名么?”
凌波道:“我姓洪,当日出生的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不好养,最好起个贱名或者干脆不起名,免得夭折。我娘就没给我起名,说等及笄以后,再让我哥给我起个体面名字。谁知道,谁知道……”她说到这个话题,眼泪又开始往下掉了。
其实这洪凌波是个颇坚强的姑娘,她亲眼看着哥哥跟母亲先后被洪水冲走也没掉一滴眼泪,只紧紧地搂了侄儿不许他乱动,硬是在树杈子上呆了三天三夜,撑到了县衙的人划着船过来救人。后来她带着侄儿走了上千里路,累的要死饿的前心贴后背的时候,还会笑眯眯地哄侄儿:“你睡着的时候,姑姑已经吃了一个饼了,这个是给你的!!”
这么一个半大孩子,领着小小的幼童,辗转上千里,几乎只靠着一双脚,从东海走到章丘,需要的何止是坚强毅力。即便是被袁知县从街上捡回府,给她起了名,说会给他们姑侄安排合适的去处,她也没有松下劲儿来:她信这世上有好人,但自己一个女孩子,又带着侄儿,要是敢随便轻信,只怕早就不知道被拐卖到哪里去了!直到被派到这个宅子里,直到自己要在一个致仕女官家中做事,这才松了口气,再后来被分配给黄鹂做侍女,她是彻底地相信了袁知县却是真的在为她着想。而此时跟她年纪相近的黄鹂询问她家里的情况,周围的几个人态度都非常的和蔼——又都是女性,她的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开来,这一哭,简直是哭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好容易勉强把洪凌波劝好,月季哄了她去洗脸重新梳头发,黄鹂则跟马砚台一起回去见陈益南:陈益南此时已经来到了她坐卧起居的正房,一个小丫鬟正站在一旁拿着册子念着什么。黄鹂侧耳一听,念得却是官学里廪生的名录履历。
这种东西若是光看的话十分枯燥,无非就是某某人某年某月某日生,某年第一次下场,某年考中秀才,名次是多少,某年去参加乡试,落榜;某年又参加乡试,再次落榜,某年又……
所有履历几乎都是以:“某某年参加乡试,再次不第”之类的话做结尾,当然这也正常,要是考中了那就是举人了,哪里还会在廪生名录里出现?
念完了廪生名单,开始念附生,陈益南摆了摆手,对那丫鬟道:“罢了,先就这些吧!我先琢磨一下。”
黄鹂趁机跟老师打招呼,有些好奇地问陈益南:“老师,您怎么想起弄来这个读啊!”
陈益南笑了笑:“一所官学,按理说能考中举人的,八成都是要从廪生里出的!”
黄鹂歪了歪头:“嗯,看官学办的好不好,就是要看能考中多少秀才的……所以老师才要关注这些廪生么?不过这名单上的人也太差劲儿了,前头的还好,好歹都是没几年的新廪生,排在后头的这七八个怎么搞的啊!乡试一考就是七八次,刚才还有个考了十次的,这年纪都当爷爷了吧?明显是不会有什么好前程了,怎地还耗在县学里!”
陈益南冷笑一声:“可不就是耗么!可以免费在官学里吃喝,还能多领一分柴米钱补贴家用!按照官学的规定,每次岁考可靠考在前头的自动递补成廪生,可是后头的却并不严,一所官学里头,前十个廪生定然是考出来的,这个是经过府试的,谁也不敢作假,可是后头几位,或许是后三个,或许是后五个,却是县里就能定的,知县可以点明一个两个的,同样官学里的教习们也能举荐……刚才你注意倒没有?第十一名起便是屡考不中的老秀才!廪生的一半名额被这种人占了,咱们这官学还真是出息!”
黄鹂虽然没上过官学,可其中利害稍微一听便也明白了:“官学里廪生评定舞弊严重?”
陈益南点点头:“廪生好坏,是一所官学出成绩的最重要的标尺了,如果在这上头都作假这么严重,那这所官学的风气可不是一般的糟糕的!”
黄鹂道:“那老师,该怎么办?如何改?”
陈益南哼了一声:“不怎么办!按规矩来就行!让生员们也像童子们一样一季考一次,到年底几次考试成绩汇集到一起,第二年廪生重新评定的时候,前头的自然还是按府试成绩,看府里发回来的名单,后头的么,就看前一年的成绩!”
黄鹂道:“可是只怕下头的人会捣鬼吧!”
陈益南傲然一笑:“在我跟前捣鬼?那是失心疯了!”
黄鹂虽然没上过官学,可其中利害稍微一听便也明白了:“官学里廪生评定舞弊严重?”
陈益南点点头:“廪生好坏,是一所官学出成绩的最重要的标尺了,如果在这上头都作假这么严重,那这所官学的风气可不是一般的糟糕的!”
黄鹂道:“那老师,该怎么办?如何改?”
陈益南哼了一声:“不怎么办!按规矩来就行!让生员们也像童子们一样一季考一次,到年底几次考试成绩汇集到一起,第二年廪生重新评定的时候,前头的自然还是按府试成绩,看府里发回来的名单,后头的么,就看前一年的成绩!”
黄鹂道:“可是只怕下头的人会捣鬼吧!”
陈益南傲然一笑:“在我跟前捣鬼?那是失心疯了!”
第八十四章()
出去两天下午才回来,然后一口气睡到晚饭,起来以后头一直都是蒙的,这会儿才缓过来点………大家国庆节过的开森么?出去玩了还是在家宅着?tt,老蛇已经快死掉了……带着孩子出去玩什么的简直要命……
大家不要看,我才开始写……明早再看吧,我明后天抽空把昨天的补上……今天这章老样子,我会增加字数的……现在六千,明天会变多的
************************************
袁嘉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这种主意,若没有一地主官的首肯,当地的士绅怎么会这么干?这法子是饮鸩止渴,一旦被人抓住小辫子,和平之的仕途也算到头了。”他说着苦笑道:“其实我现在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也是可笑!我自己的乌纱帽都快带不稳了,还管别人呢?人家起码现在是稳当的,我若处理不好,转眼就要完蛋的!”他说着正正头上的幞头,冲陈益南深施一礼:“下官今日过来,是想求陈大人帮下官一个忙。”
陈益南微微点头:“你说!”
袁嘉沉吟了一下:“我估计这几日城中流民还要增加,县里的衙役只得那么几十人,守城的兵丁又只管守城,职责里并没有维持秩序这一项,我想跟西大营的杨将军商量一下,麻烦他通融通融,借些兵丁与我稳定人心。”
陈益南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怎么轮得到我帮忙了?”
袁嘉道:“我听闻这位杨将军曾经在济宁呆了许久,想问问陈大人,与他是否熟悉,若有交情的话,可否帮下官写封信?这位杨将军跟我一样,都是刚刚调到本地,他上任还不到十天呢,我担心他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会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援手。若大人与他有旧,说起话来总会比我管用些。”
陈益南听了微微皱眉:“你说杨将军?曾经在济宁呆过的杨将军?你说的该不是杨弘毅吧!”
袁嘉轻轻咳嗽一声:“正是杨弘毅杨将军,他半个月前才调到济南来,如今西大营由他管着呢。”
陈益南的表情颇为微妙:“他前年才调回到开封去,还没两年就给踢回来了……你知道他干了什么么??”
袁嘉轻轻咳嗽了一声:“具体的下官也不清楚,只是听说他在朝会上打了一个御史一顿。”
陈益南的嘴角一抽:“他还真是越来越出息了!打人就打人,还在朝会上打!罢了,离开开封也好,就他那破脾气,留在开封得罪的人太多,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罢了,这是正事儿,我先把信写了,免得耽误你的事儿。香函,备纸笔!鹂娘,我说你写。”
这种信自然是官话套话,重要的是写信的人,借兵进城这种事儿哪里能随便干?袁嘉本人要去借,还真未必能借的到,毕竟吃力不讨好,而且又没啥交情:本朝的几位皇帝比前朝更重视武官了,武官地位不像前朝那样要比同品级的矮上好一截,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文官集团越发对武官集团不爽,当然反之也一样。所以袁嘉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跑到一个从五品的游击将军跟前姐兵,十有*看到的会是这样的态度:你谁啊……
而陈益南如此干脆地接下了写信的差事,显然是对自己的面子有一定信心的。她口述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提袁嘉遇到的麻烦,而是先听说你又闯祸了?真是狗改不了□□,哦不,陈益南在信里的说法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提到自己这阵子颇得袁嘉得照顾,现在在章丘县城里居住,如果杨将军有空的话欢迎过来坐坐,最后才话锋一转,提起最近出现的流民潮,需要兵丁稳定情况,举手之劳,希望杨弘毅能够帮个忙。
一封信很快写好,黄鹂又念了一遍,让老师确认没问题,她这才把信递给袁嘉看,纵是袁嘉心事重重,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句:“真是一手好字!”
陈益南笑道:“字好不好无所谓,反正杨弘毅看不懂。”
黄鹂差点笑出声来:自家老师也太损了!
袁嘉拿着信,赶紧又冲陈益南行礼道谢,陈益南摆手道:“举手之劳,不必谢我,再说我还住在章丘县里呢!县里流民若是生事的话,对我又何尝有半分的好处?只是这样一来,你却是没法儿去济南了吧?”
袁嘉叹了口气:“是啊,本想着好歹我跟着过去,学生们有什么麻烦我还能帮一把,现在看来是没法子了。我要是敢离开上十天八天,县里要是出什么事儿,我后悔可来不及。”
陈益南笑了笑:“去不了就去不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咱们县这次府试前十名都没进去一个,院试……也就是凑个热闹,弄几个秀才罢了,别而想都不要想了”
**************************************
后面正在写
袁嘉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这种主意,若没有一地主官的首肯,当地的士绅怎么会这么干?这法子是饮鸩止渴,一旦被人抓住小辫子,和平之的仕途也算到头了。”他说着苦笑道:“其实我现在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也是可笑!我自己的乌纱帽都快带不稳了,还管别人呢?人家起码现在是稳当的,我若处理不好,转眼就要完蛋的!”他说着正正头上的幞头,冲陈益南深施一礼:“下官今日过来,是想求陈大人帮下官一个忙。”
陈益南微微点头:“你说!”
袁嘉沉吟了一下:“我估计这几日城中流民还要增加,县里的衙役只得那么几十人,守城的兵丁又只管守城,职责里并没有维持秩序这一项,我想跟西大营的杨将军商量一下,麻烦他通融通融,借些兵丁与我稳定人心。”
陈益南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怎么轮得到我帮忙了?”
袁嘉道:“我听闻这位杨将军曾经在济宁呆了许久,想问问陈大人,与他是否熟悉,若有交情的话,可否帮下官写封信?这位杨将军跟我一样,都是刚刚调到本地,他上任还不到十天呢,我担心他对当地情况不熟悉,会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援手。若大人与他有旧,说起话来总会比我管用些。”
陈益南听了微微皱眉:“你说杨将军?曾经在济宁呆过的杨将军?你说的该不是杨弘毅吧!”
袁嘉轻轻咳嗽一声:“正是杨弘毅杨将军,他半个月前才调到济南来,如今西大营由他管着呢。”
陈益南的表情颇为微妙:“他前年才调回到开封去,还没两年就给踢回来了……你知道他干了什么么??”
袁嘉轻轻咳嗽了一声:“具体的下官也不清楚,只是听说他在朝会上打了一个御史一顿。”
陈益南的嘴角一抽:“他还真是越来越出息了!打人就打人,还在朝会上打!罢了,离开开封也好,就他那破脾气,留在开封得罪的人太多,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罢了,这是正事儿,我先把信写了,免得耽误你的事儿。香函,备纸笔!鹂娘,我说你写。”
这种信自然是官话套话,重要的是写信的人,借兵进城这种事儿哪里能随便干?袁嘉本人要去借,还真未必能借的到,毕竟吃力不讨好,而且又没啥交情:本朝的几位皇帝比前朝更重视武官了,武官地位不像前朝那样要比同品级的矮上好一截,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文官集团越发对武官集团不爽,当然反之也一样。所以袁嘉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跑到一个从五品的游击将军跟前姐兵,十有*看到的会是这样的态度:你谁啊……
而陈益南如此干脆地接下了写信的差事,显然是对自己的面子有一定信心的。她口述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提袁嘉遇到的麻烦,而是先听说你又闯祸了?真是狗改不了□□,哦不,陈益南在信里的说法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提到自己这阵子颇得袁嘉得照顾,现在在章丘县城里居住,如果杨将军有空的话欢迎过来坐坐,最后才话锋一转,提起最近出现的流民潮,需要兵丁稳定情况,举手之劳,希望杨弘毅能够帮个忙。
一封信很快写好,黄鹂又念了一遍,让老师确认没问题,她这才把信递给袁嘉看,纵是袁嘉心事重重,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句:“真是一手好字!”
陈益南笑道:“字好不好无所谓,反正杨弘毅看不懂。”
黄鹂差点笑出声来:自家老师也太损了!
袁嘉拿着信,赶紧又冲陈益南行礼道谢,陈益南摆手道:“举手之劳,不必谢我,再说我还住在章丘县里呢!县里流民若是生事的话,对我又何尝有半分的好处?只是这样一来,你却是没法儿去济南了吧?”
袁嘉叹了口气:“是啊,本想着好歹我跟着过去,学生们有什么麻烦我还能帮一把,现在看来是没法子了。我要是敢离开上十天八天,县里要是出什么事儿,我后悔可来不及。”
陈益南笑了笑:“去不了就去不了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咱们县这次府试前十名都没进去一个,院试……也就是凑个热闹,弄几个秀才罢了,别而想都不要想了”
袁嘉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这种主意,若没有一地主官的首肯,当地的士绅怎么会这么干?这法子是饮鸩止渴,一旦被人抓住小辫子,和平之的仕途也算到头了。”他说着苦笑道:“其实我现在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也是可笑!我自己的乌纱帽都快带不稳了,还管别人呢?人家起码现在是稳当的,我若处理不好,转眼就要完蛋的!”他说着正正头上的幞头,冲陈益南深施一礼:“下官今日过来,是想求陈大人帮下官一个忙。”
陈益南微微点头:“你说!”
袁嘉沉吟了一下:“我估计这几日城中流民还要增加,县里的衙役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