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珍倒是有些开心道:“有些游客很好的,送糖果给我吃。”
自从南塘镇和杨子建出名后,杨家也跟着出名了,经常都有镇干部、村干部和中学、小学的老师来访,还有一些镇里的高中毕业生们。
现在镇上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都非常留意报刊杂志,一看到杨子建的作品就叫起来,互相传看交流,这不仅是镇党委政府和学校的要求,同时也是他们的自行为,因为文章与他们生活和历史相关。
他们杨子建写的有关南塘的文章,虽然写得天花乱坠,与实际有不小距离,但看到自己就生活在文学作品里,就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每次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根据杨子建的文章做导游,昂挺胸地讲述着“这风雨桥我天天在下面玩水洗澡”、“这天后宫我常常在里面看电影”、“这古井我经常打水”、“这大宅子就是我的家啊,陈知州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因为游客大多有点学问,兼职当导游的镇干部、学校老师自然提到“少年作家”杨子建,在某些有身份地位的游客要求下,还会被带到杨子建家观光做客,导致杨妈妈有些烦不胜烦,但又非常开心,因为游客都是城里人,而且都在夸自己的儿子。
游客们每当看到这座古老深邃的宅院,宏伟精致的门楼,高达半米的门槛,以及悠远的书香世家,都会不禁恍然大悟:确实,只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族历史,这样的文化熏陶,才会诞生出像杨子建这样一位小天才出来!
不过,今天下大雨,游客并没上门,上门的是副镇长、旅游区筹委会副主任、汽车游船出租旅游公司总经理王荟同志,她身边跟着中学苏校长、文化站林站长、村长李群德等一班手下。
由于许平凡有老区长的关系,马援朝有武装部的关系,这个旅游公司很快就批了下来,反正都是挂羊头公司,许多审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真要审的话肯定是不合格的。
然后就是搭建草台班子,王荟非常重视杨子建,随着杨子建写的文章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他本人就是南塘镇旅游公司的一个活广告,现在电视广告非常重要,电视台每天有一半时间是在播放广告,而南塘因为有杨子建而省下了一大笔广告费,加上旅游是他倡议和鼓动起来的,怎么也要给杨家回报。
按许平凡书记的意思,是让杨父杨士杰进农技站或供销社工作。杨父是农民,种过果树,对农业知识懂点,再进修一下,到农技站也能胜任;供销社就简单了,卖卖东西总会吧!
但马援朝镇长却不以为然,小学文化就不能干事业了?这时代,经商做个体户、做二道贩子成为万元户的人多的是,他们有几个是高学历的?还有一些私营企业家,都是小学毕业生!因此,他要王荟考察一下杨士杰,合格的话,就招聘他进旅游公司,把他当作部门经理来培养。
马镇长还特别提醒道:“这是杨子建的意思,他认为杨父还是很有前途的。”
王荟因此早上冒雨上门拜访,和杨父进行面谈。
第113章 以子为尊,劝阻家暴()
小镇无秘密,关于杨父工作问题,以及书记与镇长之间的争议,全镇都传遍了。
所有村民都羡慕杨士杰养了一个好儿子,这种不着调的父亲,居然生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正应了“歹竹出好笋”那句老话,是杨家祖上积了大德!
杨父一边洋洋自得,一边诚惶诚恐,担心自己一步走错,连累了儿子——主要是怕连累了祖宗,现在儿子是光宗耀祖唯一的希望,如果自己出错,给儿子抹黑,那就是给祖宗抹黑,那常伯、大哥、二哥、族叔、大舅、姑丈还饶得了他,非扒他的皮,抽他的筋不可!
压力很大啊!
面对王副镇长所提的问题,一个是要进镇政府还是进公司,另一个进了公司要怎么干,杨父沉吟了半响,在他看来,进政府当小干部工资稳定,社会地位高,但没有钱途,肯定当不了万元户。进公司呢,他根本不知道旅游公司干什么,因此望向旁边的二哥杨士榕、常伯常达椿、姑丈李德群,以及两位老族叔,还有站在走廊边的杨母。
见他们一个个面色凝重地盯着自己,杨父忐忑不安道:“进政府工作光荣,进旅游公司是为了四化建设,也很正确。不过,我想等子建明天回来了,问问他什么想法。”
王荟笑道:“子建是希望你来旅游公司的。不过,你亲自问问他也好。子建量大,头脑又聪明,目光比我们这些大人还看得远,这旅游公司就是他倡议成立的。他的建议你要认真听取,虽然他是你的儿子。”
杨父眨了眨眼,有些尴尬地点头道:“当然当然,我这当老子的面子,也是大儿子挣来的。他是知识分子,进城里读书,看的多听得多见的多,有那么老师、领导、记者教导他……我会听他意见的,请您放心,请书记和镇长放心。”
翌日周六,中午,雨停了。
杨子建背着背包,提着大袋小袋,在校门口附近的路边等了一会儿,然后坐上马镇长的那辆半新吉普车,于下午一点半回到了南塘镇。
车子停在巷口附近的晒粮坪上。
巷口这两天下大雨,路面泥泞一片,现在雨虽然停了,但巷子内的积水仍然像小溪般涌出来,说明南塘镇卫生虽然做好了,但排水道之类的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谢谢刘叔!”杨子建亲热地叫一声,提着旅行包和几个礼物袋子开门下车。
镇长司机小刘二十七八岁,他对杨子建非常佩服,不仅是他能写这么多文章,还在于马镇长对他爱护到了极点,天天看他的文章,开会言必称杨子建,因此非常热情地笑道:“别忘了,下午两点半到陈知州古宅,书记、镇长要带你去拜会易教授。”
“我记得了。”杨子建点头道。
在晒粮坪玩游戏的一群孩子见了汽车,立即围过来观看,五六个村民在旁边指指点点,和杨子建大声招呼问好,知道这个邻家男孩已成了一位“作家”。
杨父杨母带着舒雨、子设、子珍兴高采烈地大步走过来,子设从额边到右脸上有一道紫痕。
“等一等。”杨母疾跑了过来,提了一小篮新摘下来的桔子送给小刘道,“司机大哥,谢谢你送阿建回来,这点水果是自家种的,你可别嫌弃啊!”
小刘笑了笑,很爽快地接了来,吆喝着赶走围观的孩子,慢慢开车离开了。
杨父、子设、舒雨、子珍上前把杨子建的行礼拿起来,舒雨和子珍一起提着一个塑料袋子。
杨子建端详着弟弟脸上的伤痕,手指宽青紫色,明显是被竹蔑抽打的,问他怎么回事。
子设怯怯的看着杨父不吱声。
杨子建立即明白过来,又气又怒地瞪着杨父道:“我不是说了吗,咱家不能再有家暴了,你也答应常爷爷了,怎么还打人!这么野蛮封建的做法,杨家会被所有人笑话的!”
杨父瞪了子设一眼道:“你问问这个小畜生,上午美术课早退,老师都找到家里告状了,丢脸啊!我问了半天,才知道这畜生跑到竹林里抓笋虫玩——别扯什么给哥哥炸笋虫吃,笋虫一天能抓几只?你脑子就是不长记性……”
杨子建头痛,对杨父道:“爸,道理可以慢慢讲,子设贪玩,你罚他抄作业不是更好吗?打孩子是不对的,甚至是违法的,家暴严重的话,还会被警察抓起来!我采访南剑市城西派出所写了一篇文章,汪所长跟我讲过,很多家长把孩子打伤了,结果被抓到拘留所关了起来。”
杨父最怕“严打”了,吃了一惊道:“真的?这国家管天管地,怎么还管老子打儿子?”
杨子建一本正经地吓唬他道:“当然啦,我写的那篇派出所新闻,刚刚在这个星期一的《南剑青年报》表,你可以去问问。所以,你以后要用说服的方式,别老是打打打的,要是受了重伤,公安是会上门的。而且,以后你进了公司工作,老打孩子,会被知识分子瞧不起的!”
杨父这辈子有三怕:一怕常伯打骂,二怕公安抓进局子,三怕面子丢光。听了大儿子的话,这才叹道:“好吧,我以后不打了。以后就罚他抄作业,抄他一天,不抄死他!”杨父语气阴森森的。
子设打了一个寒战,嘀咕道:“那还不如打一顿呢。”
杨子建瞪了弟弟一眼道:“你以后收收心好不好,你不是想考一中吗,你这个样子,别说一中,连最差的九中、十中都考不上!”
子设垂头道:“好吧,其实我真的想抓笋虫给哥炒菜,以前你最喜欢吃了。”
杨子建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上课早退给我抓笋虫,这不是打我的脸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怂恿你去干的呢,我这当哥哥的,就得担上了教坏弟弟的名声了!”
子设羞愧道:“哥,我错了!”
杨子建欣慰地微笑道:“知错就好。我给你们三个买了旅游鞋,回家后你们试一试。”
三个弟妹立即欢呼起来,进士巷一时欢声笑语,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第114章 家族会议,战略布局()
古老巍峨的门楼,中门大开。≧
门前站着常爷爷、二伯、姑丈、姑姑、大舅、小舅、常大伯、常二叔,他们个个或严肃或兴奋,目光炽烈地盯着杨子建,仿佛老区的民众迎接子弟兵回来一样,有了主心骨。
杨子建跨过半米高的门槛,把子珍抱了过来。舒雨也“恬不知耻”地伸展双手,杨子建无奈,只好把她也抱过门槛,她双臂搂着子建哥的脖子,呵呵直笑,两颊的婴儿肥显得格外可爱。
子设则左手撑了门槛一下,就轻巧地翻跳了过去。
在众人的簇拥下,杨子建带着杨家所有话事人,来到了上院正厅,大家围坐在饭桌上,饭桌上的东西已经清空,只有一本本簿子和一碗碗茶,这就是家族会议了,他们像参加领导会议一下,拿着笔做记录。
杨妈把子设、舒雨和子珍打到了下厅去做作业。
杨子建先给各位长辈作揖道:“各位长辈,杨家还多亏了大家的扶持,才安然走到今天,现在改革开,南塘镇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抓住这次机遇,把杨家再一步推向新的辉煌!”
常爷爷坐在座,望着子建,双眼湿润道:“阿建,你有出息了,当了南塘的乡土文化顾问,还加入了南剑作家协会,放在过去,那就是乡绅乡贤,地方名达啊!家和万事兴,你有什么打算,就安排他们来做,大家信得过你!”
杨子建环视着二伯、杨父,常爷爷、常大伯、常二叔、姑丈李德群,大舅罗胜利,二舅罗胜德,这些都是杨家最亲近的人,虽然经常吵架龌龊不断,但有难的时候,总会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出手帮忙。
二伯四十二岁,比杨父大五岁,喜欢做小生意,曾经迷上赌博,好在经过三次“严打”,受到“剃阴阳头”、“站街示众”等惩罚后,基本已经戒了,九八年南塘镇全部拆了建南剑市“卫星城”后,他在仿古街开了一家小市。
常爷爷德高望重,曾“背叛”杨家,为了保全杨家主脉和家祠,做了大量的工作,两个儿子,常大伯四十岁,当了建筑包工头,常二叔三十五岁,做装修,常家最早步入中产阶层,在常爷爷去世后,常家为了生意,全家都搬到了省城居住了,但与杨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只不过,他记得常舒雨不知为何,直到三十二岁才结婚。
姑丈李德群,三十三岁,杨家老长工的儿子,聪明又厚道,做事认真,爷爷临终前把姑姑托付给他,他入党后当选村长,积极带领村民搞特色农业,受到许平凡书记的照顾,仕途不错,2oo3年当上了副镇长。
妈妈罗素梅,祖母贴身丫环的女儿,常爷爷按祖父的遗愿,撮合了她与杨父的婚姻。大舅与杨父同龄,三十七岁,后来跟着杨父去化纤厂工作。小舅才二十三岁,后来去学厨师,开了南塘小吃店,居然开到了南剑市区内,连开了六家连锁,但被沙县小吃冲击后,又改头换面成了砂县小吃。
杨子建忽然现,现在这个状况,其实早在爷爷自杀前就已经布局好了,是为杨家下一代保驾护航,如果杨家后代有子弟出息,就能自然而然地凝聚起来,如果没出息,那么相互扶持,也能保一生平安。
可惜叔爷的四个孩子被迫送人后,与本家结了仇,已经有几十年没来往了。
杨子建把旅游知识大概讲了一下道:“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它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只要把‘闽学古镇’品牌做大做强,就能吸引海内外无数的游客来玩,这生意就源源不绝,现在就是要抢站好先机。先,旅游公司一定要有我们的人,因此父爸爸你一定要进公司。”
杨父问道:“我去公司可以,但我不知道干什么,我除了种田,前年干过锯木厂,就是给村里锯锯木板,这生意主要还是你姑丈、你常大伯、常二叔介绍的。”
杨子建道:“南塘闽学古镇旅游公司,目前主要是经营全镇的古民居景点,以后还要经营旅行社、工艺品商店、餐厅、游船公司、民居客栈等部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
见他们不明白,便详细介绍道:“先说景点,现在旅游区科学规划还没做起来,因此还不能确定。不过,马镇长、王副镇长听了我的建议,准备以塘溪为中心,以前塘溪巷和后塘溪巷为游路,以东津渡口为开端,到风雨桥为终点,形成第一期旅游景点。到时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6路,水路可以从南剑市直接从闽江下来。爸,你目前的工作,只有两个,一是协助王荟总经理把属于国家、集体的老房做好登记、清理、维修,把这片旅游区的有价值的老房子要么租下来,要么进行房产置换。”
杨父点点头表示明白,这就得靠熟人关系,南塘这地方,就是不缺熟人,只要钱给够,要租要买都好说话。
杨子建接着又道:“爸一个人肯定干不来,因此,你要把大舅招进来帮你,大舅做事你比稳重。老房子要维修,常大伯有包工经验,常二叔是木匠的好手,老房子要维修,爸你要把维修生意推荐给他们。”
杨父连连点头,把儿子的话记在本子上。
常爷爷和常家兄弟也非常兴奋。
杨子建道:“以后景区经营管理,会有一整套规章制度,到时爸爸和大舅学习一下就明白了,其实那些都不难。但是,光靠景区管理,我们杨家顶多是高级打工仔,当不了万元户,十万元、百万元户,因此,要在吃、购上面下工夫。”
他对李德群忽悠道:“姑丈就做好村长,紧跟着许书记、马镇长、王副镇长,现在他们其实是一体的,不用担心站队。他们是你的福星,你有官相,以后有可能让上镇长哦!”
李德群嘿嘿笑了笑道:“我现在就眼着王副镇长干,许书记、马镇长也表扬了好多次。”
第115章 启航了()
在网络时代,
而在九十年代的乡镇,传统的宗亲观念仍然顽固存在,家族本来就拥有血缘和文化凝聚力,如果这个家族拥有各种人才,那就是天生的创业集体,就在于有没有这样的精神领袖将他们聚拢起来,形成战斗力。
杨家悠久的历史,上一辈的权威通过常爷爷仍然传递下来,让杨子建捡了这个便宜,因此,他才有众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