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兴之所至,决定在未把公主许嫁之前,先让他见见当朝佳丽,唬一唬他,于是下旨由那些后宫未曾临幸的美女前来敬酒。
  聪明的姑娘们马上意识到这事的重要性。这是个引起皇帝注意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个浓妆淡抹,希望借此获得皇帝的青睐。王昭君虽然恃美自傲,也认真打扮了一番。于是宫女们鱼贯而入,都是花枝招展,娇娆婀娜,彩袖在席间拂来拂去,香气在大厅里飘散。
  匈奴番王哪里见过如此多彩多姿的场面,不禁心醉神驰。聪明的呼汗邪立即向汉元帝提出:“愿为天朝之婿,不一定硬要公主,就在这些美女中选一名就可以。”汉元帝心想,原本要物色一位宗室郡主,如今要在待诏宫女中挑选,岂不是省却了许多麻烦。于是漫不经意地回答:“你看中了哪一位,哪一位就归你。”呼汗邪太高兴了,喊道:“就是她!”汉元帝顺着他的手看去,但见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正朝他盈盈施礼。汉元帝眼前的这位待诏宫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太美了,她就是王昭君。
  
美女惊鸿:王昭君(2)
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锥子落入囊中,怎么能不脱颖而出?是金子就要闪光。
  筵席结束了,呼汗邪回到驿馆,准备择吉日迎娶汉宫美人。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而粉颊秀靥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刹那间,汉元帝把失去王昭君的懊悔心理,转化成对画工毛延寿的愤怒,当即传令有司彻底追查,才知道是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滥用权力,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于是将毛延寿以欺君之罪斩首。
  对这件事,后人评说:“曾闻汉王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意思是毛延寿虽然胡作非为,而汉元帝也太糊涂。


  临行之日,王昭君戎装打扮,妩媚中更见英爽之气。她面向未央宫拜别了天子,带着一种异样的感情,看了长安最后一眼,怀抱着琵琶上马而去。匈奴人马和朝廷派出的护卫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经过长安大街,沿途万人空巷,争睹昭君风采,场面十分热闹。
  眼看如此风情万种的美人儿,离开繁华的长安城,前往荒凉的胡地,陪伴一个垂垂老矣的匈奴单于,人们无不为之嗟叹不已。王昭君出了长安北门,渐行渐远,黯然神伤。随行的乐师们,一路上弹奏着琵琶,以藉慰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声声令人肝肠寸断,回望长安已经了无踪影。王昭君手弹琵琶,吟出一首“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昭君出塞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接,万里荒漠出现一道靓丽风景。到达匈奴王廷,只见牛羊遍地,青草无边。到了傍晚,一座座帐篷中,张灯结彩,呼汗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皇后)。
  王昭君出塞以后,汉元帝依照她临别时的要求,把她的父母兄弟一齐接到长安,赐宅赐田,妥善安置。呼汗邪派使者送往汉朝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以报答汉天子的特别恩典,甚至上书愿保境安民,请罢边卒,以休天子之民。
  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廷三个月后,汉元帝在思念、懊恼和愧疚的情况下,恹恹不乐中崩逝。
  第二年,即汉成帝建始元年,王昭君为呼汗邪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督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又过了一年,老迈的呼汗邪去世,这年王昭君24岁。
  一个美艳的少妇,三年的异地生活,逐渐习惯了喝羊奶,住毡帐,骑马射猎,也学会了一些胡语。但是,她没有把单于对她的宠爱变为权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改变匈奴的命运。
  大阏氏的长子雕陶莫皋继承了单于的王位,依照匈奴的礼俗,王昭君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轻的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十分和谐,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云,次女叫当,后来分别嫁给匈奴贵族。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11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这时是汉成帝鸿嘉元年,王昭君已经35岁,正是绚烂的盛年,不必再有婚姻的绊系,能够参与匈奴的政治活动,对于匈奴与汉廷的友好关系,着实起到了不少沟通与调和的作用。
  正因为这层关系,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也曾到长安,还入宫侍侯过太皇太后。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以后,匈奴单于认为“不是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于是边疆战事迭起,祸乱无穷。王昭君在这里也无能为力,不久,王昭君去逝。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美女惊鸿:王昭君(3)
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世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汉哀帝也差使臣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
  昭君死后,王昭君墓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处的桃花乡大黑河南岸,墓状如覆斗,高达三十三米,底面积约为一万三千米,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的。传说早些年间,秋凉霜冷之际,附近的草木已枯黄凋零,惟有昭君墓绿草茵茵,所以,当地人就把它称为“青冢”,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昭君墓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青冢之顶,建有一个八角凉亭,沿墓身石阶攀援而上,可以远眺土默川的美丽风光。从远处向昭君墓望去,巍峨高耸,姿态雄浑,芳草葱茏,显出一幅黛色朦胧,若水墨画的迷人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品读:美在和亲
王昭君是历史上的一代美人,因“和亲”而名扬古今。汉朝在立国之初,便与匈奴兵戎相见,烽烟蔽日,鼙鼓震天。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
  汉朝时,由于当时的匈奴单于对“和亲”大感兴趣,汉高祖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居然向吕氏求婚,想娶吕氏为妻,说什么“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境,愿游中国。孤偾独居,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当时,对汉朝来说,这简直是对大汉朝的亵渎。可是,由于汉朝实力和兵力没有匈奴强大,而匈奴对中原觊觎已久,早有吞并之心。吕氏为了保持汉朝的安全和稳定,无奈只好以宗室女乔装成公主嫁给了冒顿,正式走上和亲之路。“和亲”也就从此开始了。
  以后,西汉对匈奴和西域各国多项和亲,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却是以民女的身份担任和亲的任务,事迹便显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众的关注,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多对她进行描述、吟咏、赞叹,使王昭君的事迹广为流传。除了《汉书》、《琴操》、《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对王昭君的事迹有详细的记载外,历代诗人词客为王昭君写的诗词,就有503首之多,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小说、戏剧,等等。当然都是歌颂王昭君大义和亲的美德。
  汉朝和亲女子成就的大小,既不在于她才识的高低,也与她容貌的妍媸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朝的强弱。若汉朝势力强大,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敬重;若汉朝势衰,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冷落。昭君和亲时,恰值汉强胡弱之时,这便给她的成功带来了契机。
  谒王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词客各掳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这首《谒昭君墓》的诗,是董必武先生在游览王昭君墓时题写的。这首诗被刻成诗碑,矗立在墓园的大门口,似乎在时时刻刻地提示着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当年王昭君深明大义,毅然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人民友好合作做出的不朽贡献。
  昭君的美貌盛传于世,昭君远嫁匈奴的苦楚往往只被“乡愁”一词概括。
  王昭君的遭遇,同时也引起很多汉族知识分子的不满。所以从汉魏到明清,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歌咏王昭君的诗词。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对王昭君的悲悯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又:“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感叹王昭君出了玉门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日子了。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不过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汉朝一共有9位女子和亲,没有一个是天子之女,不是迫不得已,谁愿远嫁异域?昭君虽然是自愿请行,但那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患难美妻:阴丽华(1)
阴丽华
  娶妻当娶阴丽华,
  立志当拥仪仗车。
  河北郭家凌灭尽,
  故云刘秀解名花。
  她出身名门,外秀内慧,成为附近富家少年争相求之的佳偶,然而,她选择了已是孤儿的汉高祖九世贤孙刘秀,郎才女貌,一对佳人,相识于乱世,相守于盛世,她与丈夫刘秀的爱情成功演绎了一见钟情的幸福。
    大众偶像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
  南阳当时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刘秀,他是汉高祖的九世贤孙,长沙定王的后裔,九岁失去父母而成为孤儿,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演,次兄刘仲,都气度恢宏,轻财仗义,在当地有一帮朋友,小有名气,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睿智勇毅,被当地人们称赞。
  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
  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刘秀后来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可以想像,倘若美慧秀丽的阴丽华过早地嫁给了刘秀,而且刘秀又能在王莽政权中谋得一官半职,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踌躇满志的状况下,刘秀也许就此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不再有拼命谋求发展的斗志与浩气了。这期间,多少豪族少年向阴家求亲,无奈都尝到婉转拒绝的滋味。刘秀更是不敢贸然行动。再说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更是谈何容易,为了完成他的两个心愿,时势迫使他不惜一切代价地另谋发展。
  王莽篡汉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比如恢复井田制,设置六关、五均、赊贷等经济制度,改革币制,复古建制,变更官制等。因为准备不周,条件不成熟,反而造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荒旱连年、盗贼蜂起的局面。
  当时,义军四起,山东有“赤眉军”起兵,湖北有“新市兵”、“下江兵”和“平林兵”。28岁的刘秀和哥哥刘演一起,借机利用宗族势力起兵,并与进入南阳的绿林军联合起来。为了顺应人心思汉的潮流,他们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复汉”为口号,一路攻略,战无不胜,中原地区尽皆归复“绿林军”。
  威望日增的哥哥受到更始皇帝刘玄的猜忌和排斥,被更始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正领兵在外的刘秀自知势单力薄,强忍悲痛,主动回到宛城谢罪。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抓住机遇,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刘秀忍辱负重,不为哥哥举办葬礼,反而与倾慕多年的爱人阴丽华热热闹闹地举行婚礼,洞房花烛夜之后,天天花天酒地,一副及时行乐的模样,刘玄对他放了心,认为刘秀不过是纨绔子弟一个,因此他得以躲过杀身之祸。
  对哥哥的死,刘秀表面上只能强颜欢笑,到晚上就偷偷地哭。阴丽华就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量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她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阴丽华虽是妇道人家,但刘秀听从了她的话,通过一番计划,19岁的新娘阴丽华回到娘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刘秀以此地做根据地,建立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自这一地区。
  
患难美妻:阴丽华(2)
当时,河北邯郸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诈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有一定的实力,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绊脚石。真定王刘扬聚兵10多万,听命邯郸王郎,不肯归附刘秀。刘植亲自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勉强同意,却提出与刘秀结亲的条件。刘扬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欲为其择一良婿。作为权宜之计,刘秀只好答应娶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给予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河南洛阳。
    佛心皇后
  刘秀做皇帝后,郭圣通自然升为皇后,但是刘秀却忘记不了还在娘家的发妻阴丽华,于是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我在微贱的时候,就娶了阴丽华,由于兵荒马乱,被迫别离。幸亏老天有眼,我和她都从战乱中劫后余生,再次团聚。对她的美德我非常了解,因此想要立她为皇后,她却坚持推辞,甘愿为姬妾。我敬慕她的谦让高尚,曾经想要封她的弟弟们为侯爵。可是没想到,他们没有得到我的封爵,却陡遭祸患,母子俱丧。我十分愧疚伤怀。虽然他们不能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