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各个郡县全都换做主公心腹,军中又岂能找出这么多的人才?”
“况且如此一来,日后主公攻打其余郡县,当地官吏必定不敢再降。”
“以我之见,可以让各个县城中的官吏,仍旧各司其职。主公可细细观察,而后再剔除碌碌之辈,提拔英才。”
一旁的程昱,亦是微微点头。
待田丰停止讲话以后,他才继续说道:“不仅是地方官吏,就连以前的郡县官兵,主公也要再次启用他们。”
“这些郡国兵,虽然纪律崩坏,战斗力很低。但是他们对于维持地方治安,打击盗匪,还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此一来,既可以缓解我等扩展地盘之后,兵力不足的局面,又可以稳住各个郡县的民心。”
思考了一下,陈旭揉了揉眉头,有些疲倦的说道:“如此,就依两位军师所言行事。”
随着势力的扩张,陈旭越发感觉手下太缺乏人才了。
现在他几乎每件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常常都要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不知道叔父会不会来到并州?”
想起了给陈宫写的书信,陈旭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以前他身为黄巾军,被人骂为反贼,自然不好招揽陈宫。但是现在,他是并州牧,被封为晋阳侯,领征北将军官职。
如今,他更是坐拥两郡之地。假以时日,整个并州都将被他纳入囊中。
身份地位的转变,这才使得陈旭,有了招揽陈宫的心思与底气。
“主公,主公!”
陈旭正在发愣,忽然听到有人在喊他,他抬头望去,才发现全副武装的高顺走了进来。
看到高顺,陈旭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高顺其人。沉稳、懂礼而知兵,是陈旭帐下不可多得的大将。
现在的陷阵营,还没有上过战场。所以陈旭这次取并州,才没有让他成为一军主帅。
但是陈旭对于高顺的重视,丝毫不下于赵云。
“严正,你往日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为何今日这般慌慌张张?”
高顺闻言,脸色微微一红。
他本性有点木纳,不好说话。
再加上他治军严厉,这才显得非常威严。军中士卒,对于他都非常敬畏。
“主公,我……”
他本来是想推荐张辽,但是话到口中,却是有些说不出来。
似乎感受到了高顺的纠结,陈旭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的说到:“严正,有话但说无妨!”
高顺感受到了,陈旭对自己的关怀与信任,心中一暖。
他跪在地上,说道:“主公,张文远虽然是我至交好友,但是若他没有真才实学,某亦不会向主公极力推荐。”
“文远来到晋阳已经三日,不知主公何时能够前往见他一面?”
话毕,高顺抬起头,眼巴巴的望着陈旭。
陈旭与田丰、程昱对视了一眼,三人都是微微一笑。
哪怕没有高顺的举荐,没有陈旭的历史知识。单单凭借张辽在马邑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本身不凡的才能。
对于张辽的一切,陈旭一直在密切关注着。
但是正如程昱所言,张辽少年得志,需要好好打磨一番,才能成就大器。所以,陈旭才晾了张辽三天。
现在,手中的食物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陈旭也是时候该去看看,这个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名将了。
一拍额头,陈旭将高顺扶了起来,故意说道:“这几****一直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才冷落了文远,是我的过错,是我的过错!”
挽起高顺的手臂,陈旭拉着他说道:“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文远。”
高顺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他跟在陈旭的身后,就往张辽所在的庭院赶去。
张辽在庭院之内,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着。
一方面,他不希望凭借高顺的帮助,才能够进入并州这个新崛起的集团里面。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陈旭看不上他这个败军之将,不肯前来召见他。
“自作孽,不可活啊!”
想到自己愚蠢的举动,张辽苦涩的笑了一下。
若是他才开始,就率领手下的几千士卒,前去投奔陈旭。而不是耍小聪明的话。现在的他,也不会成为阶下囚了吧?
门外一阵喧哗之声传来,陈旭、高顺携手而至。
细细打量着器宇轩昂的张辽,陈旭忽然哈哈大笑,说道:“我早就听闻文远名声,因为这几日事务繁忙,才没有前来拜访文远,还请文远勿怪。”
话毕,陈旭躬身向张辽作了一揖。
张辽见状,惊骇莫名,急忙闪身回礼,口中说道:“征北将军日理万机,能够抽空来看望我这个败军之将,某就已经感动万分了。”
陈旭哈哈一笑,而后挽着张辽的手臂,来到屋中与他亲切交谈。
两世的记忆,再加上南征北战的阅历,使得陈旭说的话,颇为风趣有理。
张辽与陈旭对话,越来越觉得陈旭气度不凡,心中更是起了投奔的意思。
“蒙天子厚爱,封我为并州牧,领征北将军职位。然而某帐下兵微将寡,欲在并州立足,却是有些困难。”
“文远乃并州人氏,少年英雄,以前更是并州从事。我军中正缺少文远这等人才,不知文远可否来我军中屈就?”
随着两人越谈越投机,陈旭终于开始招揽张辽。
这几日,张辽的傲气早已被磨掉了很多,听到陈旭的招揽,自然不敢拿捏。
他跪在地上,大声说道:“某乃败军之将,蒙将军不弃,屈身前来招揽,张辽敢不从命?”
而后他以额叩地,说道:“辽,见过主公!”
212。第212章 张扬
得到了张辽的效忠,陈旭自然是大喜过望。
他拉起张辽,抚其背说道:“我得文远,何愁并州不定?”
而后陈旭让张辽复为并州从事,并且领威武校尉职位。
张辽官复原职,并且领了校尉军职,自然是大喜过望,再三拜谢陈旭。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田丰与程昱疾步走来,脸上满是喜色。
陈旭见状,颇为惊讶。
他知道,这两人的养气功夫都是非常出色,一直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却是不知,两人今日为何这般举动。
陈旭尚未问出心中的疑惑,田丰就挥舞着手中的战报,大声喊道:“大喜,主公大喜啊!”
“哦?”陈旭眼睛一亮,问道,“莫非子龙已经拿下了上党郡?”
陈军兵分三路,攻打三个郡城。
现在太原郡与上党郡,都已经被攻下,只剩下上党郡,尚未有消息传来。
是以方才听闻‘大喜’两字,陈旭才猜测,是上党传来了好消息。
程昱面带笑容,说道:“正是如此!”
陈旭闻言,心中一惊。
他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并不认为赵云能够这么快,就攻下了上党郡。
在陈旭看来,赵云可能是小胜一场,或者是攻破了张扬和于夫罗。
然而上党郡兵多粮足,更有壶关天险,易守难攻。
凭借赵云帐下的一万骑兵,除非上党太守献城投降,不然赵云一定无法攻克壶关。
陈旭让赵云带着一万骑兵,出兵上党,未尝没有历练他一番的意思。
依照陈旭与田丰等人的计划,那一万骑兵,只不过是投石问路。
待另外两路,彻底平定了雁门郡与太原郡之后,他还准备亲率大军,前往攻打上党郡。
但是现在,居然传来了上党郡,被赵云攻下的消息,陈旭如何能不惊讶?
也顾不上其他,陈旭急忙说道:“快把战报拿给我看看!”
田丰不敢怠慢,急忙把手中的战报递到陈旭手中。陈旭打开战报,越看越开心,最后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他环顾场中的几人,说道:“上党郡有壶关天险,我原本并不奢望,子龙能够取下并州。”
“却不想,子龙居然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真是天大的惊喜啊!”
话毕,他将手中的战报递给高顺,并且跟张辽说道:“文远,你也一起看看。”
“诺!”
听到赵云带着一万骑兵攻下上党郡,说实话,张辽的吃惊并不比陈旭小。
他虽然年少,但是曾经担任并州从事。
再加上他是并州本地人,所以对壶关的险要,他比陈旭更加明白。
在他看来,就算是精锐步兵带着攻城器械,也很难攻破壶关,更不用说是一万骑兵了。
况且上党那个太守,他虽然有点野心,却是心思缜密,颇有才华,绝非庸碌之辈。
他守着上党郡,当初就连董卓都没办法染指,这个洛阳的北方门户。更何况是赵云?
高顺已经接过了战报,张辽也来不及他想,凑到高顺面前,将战报读完。
“某将以计诱使张扬、于夫罗,带着三千匈奴骑兵,进入小燕谷,逼降其众。”
“而后假装趁势攻打匈奴营寨,于夫罗、张扬带领两千匈奴骑兵诈降壶关,里应外合攻破壶关。”
“上党郡郡丞以及郡中官吏,素闻主公名声。闻上党太守兵败壶关,遂改换旗帜,举城投降。”
“上党太守,亦被于夫罗所杀。”
战报虽然非常简略,但是张辽的心中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曾经听高顺提起过赵云,说他年少英雄,武艺、胆识过人,深得陈旭信任。
说实话,听到高顺如此夸赞赵云,张辽心中还有一些不服气。
但是这次赵云的战绩,却让张辽不得不佩服。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我以前自以为自己为英雄,但是与主公还有赵子龙相比,仍是相差甚远。”
看完战报,张辽在心中暗暗感叹着。
半月之内,陈旭攻取了并州东边土地最肥沃的三个郡城。使得天下诸侯侧目,众人心中忌惮不已。
三郡既然已经平定,陈旭自然开始准备谋夺其余郡城。
上党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整个并州的南方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陈旭召回雁门郡的王延,封他为上党太守。延带领刘辟、龚都,以及一万精兵进驻上党。
并且陈旭让王延,整合郡中原有兵马,为他镇守上党郡。
雁门郡与幽州、冀州相邻,并且北连塞外,整个郡城都被长城包围,端的是并州北方门户。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下于上党郡。
按理来讲,张辽是雁门郡人氏,对于当地十分了解,是出任上党太守的最佳人选。
但是张辽毕竟初降,若是委此重任,难保其余将领心中没有想法。
除了张辽之外,高顺也是出任雁门太守的好人选。但是他麾下的陷阵营,乃是陈旭手中的王牌,不能轻易离开。
思前想后,陈旭终究是封陈虎为雁门太守,让张辽、杨凤、白饶辅助。
与王延一样,带一万精兵北上,并且整顿原有的郡国兵马。
随后,陈旭任命程昱为太原刺史,陈静为郡丞,陈青为长史,让他们领着三万精兵,坐镇晋阳。
并且让他们,开始着手太行山百姓,往山下移民之事。
陈旭自己,却是带着田丰、赵云、典韦、高顺、汤陈、赵煌、江武。率领三万精锐步卒,一万精锐骑兵,以及七千匈奴骑兵,出兵西河郡。
张扬和于夫罗投奔陈旭之后,陈旭才发现张扬其人,与自己印象中的酱油男不同。
此人勇武过人,不在陈虎之下。并且他为人温厚随和,重情重义,还没有什么野心。
此人也许不算是一个好主公,不能成为一方霸主。但是收服了他,此人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有能力的下属。
其实,陈旭并不了解关于张扬的详细事迹,不然他也会对张扬刮目相待了。
历史上,丁原帐下有四员大将,其中张扬、张辽最得丁原器重。张扬与张辽两人的职位,还在吕布之上。
至于第四员武将,却是不被重用的高顺。
高顺当初投奔吕布以后,在其帐下任命,却没有得到丁原的赏识。
这四个人,吕布勇冠三军,天下莫及;张辽威震逍遥津,实乃世之名将;高顺麾下七百陷阵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由此可以推测,深受丁原器重的张扬,必定也不会差到哪里。
丁原本来就是武夫出身,再加上,他时常与北方胡人打交道。所以,丁原对于麾下之人的武艺,亦是非常看重。
而张扬,他就是以勇武闻名并州,这才被丁原招收为武猛从事。
后来丁原响应蹇硕呼吁,派张杨为蹇硕部下,被蹇硕封为假司马。何进当权,派张杨募兵千余人,在上党讨伐山贼。
张扬能够先后得到丁原、蹇硕、何进的赏识,他的才能可见一斑。
之后蹇硕身死、何进、丁原被杀,张扬手下有数千兵马,没想着割据一方,反而去投奔袁绍,可见他并无野心。
由于张扬的官职远远高于袁绍,所以袁绍心生嫉恨,这才收了张扬的部下,并且把他派给
于夫罗当作人质。
后来,袁绍没有向于夫罗兑换诺言。于夫罗怒而劫持张扬,想要威逼张扬反叛,张扬坚决不从。
饶是如此,于夫罗仍旧没有杀掉张扬,反而把他放了回去。
张扬在南匈奴中的威望,由此可见不凡。
死里逃生的张扬,这才起了割据一方的心思。他再次白手起家,占据河内,成为了一方诸侯。
但是张扬并没有什么野心,这就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他的手下,不可能跟着一个没有前途的主公,所以纷纷心怀二心。
再加上张扬重情重义,哪怕吕布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
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他仍旧顾念并州同殿为臣的旧情,想要发兵救援吕布。这才被属下杨丑杀死,将他的脑袋献给曹操。
可以说,才华横溢的张扬,因为胸无大志,而丧了性命。
现在,张扬投奔到陈旭的帐下,却让陈旭有些难为情。因为,就连陈旭自己,现在也不过是征北将军的职位。
张扬曾经被封为假司空,虽然是司空的副官,却也是辅弼重臣。
相比起张扬的官职,陈旭的征北将军还上不了台面。直到这个时候,陈旭才知道,袁绍为何不肯用张扬了。
自己属下的官职比自家还高,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好在经历过袁绍的冷落以后,张扬心思也变得活络起来。
他见到陈旭之后,直接跪在地上,说道:“假司空的官职,是上军校尉所封。自从上军校尉去世以后,某这个官职就变得名不副实。”
“现在某只是一介白身,若是主公不弃,扬愿意为主公牵马执蹬!”
上军校尉,指的就是蹇硕。
张扬如此说话,就是要撇弃以前的官职,清清白白的投奔到陈旭帐下。
陈旭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封张扬为武猛中郎将。
对于于夫罗,陈旭亦是好言抚慰。并且向他保证,只要匈奴不反叛,并州就会一直支持于夫罗为匈奴单于。
于夫罗自然是拜谢再三,表露忠心。
213。第213章 平定西河
陈旭调集精兵强将,进兵西河郡。
西河郡下辖九个县城,治所离石。整个郡国处于并州正中央,横跨并州南北,几乎将整个并州从中间剖开。
西河郡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全都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