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军神-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纯是幽州渔阳郡人氏,自幼喜好结交四处豪杰。再加上他为人豪爽,并且并不歧视国境之内的乌桓人。

    长时间下来,他与乌桓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纯才能非凡,曾经被任命为中山国国相。但是由于黄巾军的起义,席卷了整个冀州,所以之后张纯也被牵连,罢官归乡。

    张纯归乡以后,与乌桓人的往来更加密切。再加上他在幽州的名声很高,所以很多乌桓部落的首领,都愿意与他结交。

    张纯的理念,与普通的士大夫并不相同。他并不认为胡人是野蛮、落后的种族。

    相反,他同情这些乌桓人,并且敬佩他们的勇武。

    张纯认为,乌桓人既然一直生活在大汉国境之内,认大汉为主,那么他们就应该拥有与汉人一样的地位。

    大汉若能启用乌桓人,以大汉的富裕,以及乌桓人的骁勇善战,又何愁不能威震四方?

    张纯的这种理念,却招受了很多士大夫的不屑。但是他仍然固执己见,倾心与乌桓人结交。

    却说幽州境内,有另外一个英雄,复姓公孙,单名瓒,表字伯珪。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其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

    但是他外貌俊美,并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

    于是深得涿郡刘太守赏识,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公孙瓒跟卢植于缑氏山中读书,粗通经传,又被举为上等郡吏。

    后刘太守犯事以后,被发配日南。当时法律不许部下随槛车同行。公孙瓒就化装成侍卒,带上刘太守日用品,驾车护送。

    临行前,他跪在祖坟前面,说道:“昔为人子,今为人臣,我应随刘太守到日南去。日南瘴气弥漫,我恐怕回不来了,在此我就向祖上辞别了。”

    他慷慨悲泣,拜罢起身而去,围观的人无不感叹。却不想,刘太守在发配的途中就获得了赦免。

    由于公孙瓒重情重义,并且不离不弃,刘太守更是提拔公孙瓒。

    这个时代讲究‘忠孝’,拥有了以上的经历,公孙瓒更是名声大噪,得到了很多上官的赏识,

    毕竟每一个官吏,都喜欢像公孙瓒这样的下属。

    公孙瓒自己也是勇武过人,才能出众之辈,所以日后更是平步青云。

    但是与张纯的理念相反,公孙瓒在面对胡人之时,主张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少数民族。

    他作战勇猛,威震边疆,胡人只要敢进犯他所管辖的范围,公孙瓒必定倾巢出动,与胡人不死不休。

    每次抓回来的胡人俘虏,他更是毫不留情,将这些人赶尽杀绝。有时候他甚至会祸及胡人的家小,攻破小的乌桓部落,将里面的人尽数斩杀。

    幽州境内的乌桓人,面对凶残暴虐的公孙瓒,很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张温向汉灵帝建议,征召三千乌桓突骑兵进入凉州之时,就是任命公孙瓒为主将。

    这些乌桓人惧怕公孙瓒的凶残,但是又不敢不听从汉室的调遣。就派人向张纯求助,希望能给他们换个统帅。

    张纯素知公孙瓒歧视、压迫乌桓人,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包大揽,告诉那些乌桓首领,他一定会向张温上书。

    虽然被罢免了中山国国相的职位,但是张纯的人脉还在。他就通过关系,上书自荐为这三千乌桓骑兵的统帅。

    奈何张温认为,张纯连中山国境内的黄巾军都无法平定,以为他没有统兵的才能,就拒绝了张纯的请求。

    张纯上书被拒绝以后,心中愤愤不平,就一把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东西,前去投奔丘力居。

    公孙瓒接管三千乌桓骑兵以后,果真对他们无比苛刻,这才使得三千乌桓骑兵反叛,并且差点杀死了公孙瓒。

    陈旭出兵幽州的时候,张纯与丘力居已经准备密谋造反。那三千乌桓突骑兵返回各自的部落,也未尝那个没有这个原因。

    直到今年,张纯才开始与丘力居举兵造反,杀了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以及辽东太守阳终等人。

    张纯率领着乌桓精锐骑兵,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同年十月,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率领万馀人攻围长沙。

    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朝廷朝廷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等人。

    公孙瓒与张纯战于石门,初时公孙瓒大胜。但公孙瓒过于深入,后援无以为继,反为丘力居等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公孙瓒粮尽,士兵溃散。

    但是丘力居军也被公孙瓒耗得粮尽疲乏,不得不远走柳城。

    于是朝廷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

    之后公孙瓒统领兵马,守护边境。

    他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马上声疾色厉,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

    从此乌桓人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公孙瓒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至于南方的叛乱,十常侍假借天子诏令,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伐曲星。

    孙坚到了长沙以后,亲率将士,施设方略,不足五十日,就平定了曲星那边的叛乱。

    两个地方的叛乱,使得两位英雄,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一时间,北方公孙瓒,南方孙文台,成了整个个大汉帝国的风云人物。

    张纯与乌桓人的叛乱,使得整个幽州动荡不安。虽然丘力居等人被迫退守柳城,但是幽州的局势仍旧没有稳定。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

    刘虞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

    他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异族皆是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

    后来刘虞因为公事被免官。

    黄巾起义爆发以后,由于清河国国相中了陈旭的计策,使得皇甫嵩全歼广宗黄巾的计划失败。

    陈旭带人遁入山中以后,甘陵相就被罢职。由于清河国境内民生凋零,朝廷复起刘虞,使他担任甘陵相,恢复清河国境内的生产。

    现在的幽州乱成了一锅粥,朝廷因为刘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调遣他去幽州当做幽州刺史。

    刘虞却是上书朝廷,说刺史的权利虽然很大,但还是会受到很多掣肘。

    现在大汉叛乱四起,地方各地刚刚平定,各州的局势仍是动荡不安。所以他就建议朝廷废除刺史制度,再次沿用州牧制,并且自荐为益州牧。

    汉代的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州牧制,但是后来因为州牧的权力太大,所以又改成了刺史。

    但是现在情势紧迫,汉灵帝便同意复起州牧制,并封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权。

    刘虞到达蓟城,精简了部队,广泛布施恩惠。并且派遣使者告知反叛的乌桓部落首领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

    而后他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两人。

    两人逃到塞外,他们其余的部下也都投降或逃跑了。后来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害,首级被送到刘虞处。汉灵帝派使者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

    刘虞重新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并且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无数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

    再加上刘虞善待乌桓部落,并且对外族实施怀柔政策,也得到了胡人的拥护。他还体恤民力,发展生产,使得饱经战火的幽州,很快就要恢复了繁荣。

    与此同时,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

    而西凉的董卓,在平定叛乱的同时,更是变得羽翼丰满。

    再加上他的帐下,大多都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这些人对于董卓的忠诚,要远远超过朝廷。

    如此一来,西凉董卓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他本人也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短短的几年之间,大汉变得风起云涌,日后雄霸一方的诸侯,也都开始展露头角。

196。第196章 灵帝崩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

    天下四处虽然动荡不安,但是黄巾军大寨之中,却是一片安详宁静。

    如今离黄巾军攻破鲜卑王庭,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陈旭已经二十五岁了。

    一处大院之内,脸上已经有不少胡须的陈旭,肩膀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左右两只手上,还分别抱着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婴。

    庭院旁边,两个女子正在浆洗着小孩的尿片。她们时不时望向陈旭的方向,脸上都露出幸福的神色。

    毫无疑问,其中一个女子正是张玲。

    陈旭攻破弹汗山回到山寨的第二年,张玲就给陈旭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政。

    同一年内,陈旭又娶了赵云的妹妹赵雨为妾,次年她就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骏。

    至于陈旭抱着的那个女婴,却是几个月前,张玲为他生下的女儿,叫做陈婷。

    赵雨嫁给陈旭为妾,虽然有些委屈。但是以张玲的身份,赵雨根本无法与她相争。

    赵雨心中早已喜欢陈旭,但是因为种种缘故,才拖到前年成婚。对于这个女子,陈旭心中也有很大的好感。

    再加上赵云统帅黄巾军的所有骑兵,他的身份就比较敏感。虽说陈旭绝对信得过赵云,但是其他人却不会这么想。

    就连田丰与程昱,都曾经在暗中劝谏过陈旭,说那支骑兵乃是黄巾军的王牌军队,必定要有亲信掌管才行。

    这个亲信,不是指那些信得过的手下,而是指陈旭的本族之人。

    自古以来,华夏人的宗族观念就非常深厚。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也许所有人都会背叛你,但是你的宗族却不会背叛你。

    若是同一宗族的人背叛自己的亲人,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天下的唾骂。家族,是所有士人都不能撇弃不顾的存在。

    哪怕像日后的诸葛亮一家那样,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投奔魏蜀吴三个集团。他们的初衷,亦是为了家族的延续。

    不止是诸葛家族,就连很多其他的世家大族亦是如此。他们的观念,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有广撒网,才能捕到大鱼。

    家族子弟分散投奔诸侯,只要他们所投奔的诸侯之中,有一人能够成事,那么这个家族的传承就不会断掉。

    相反,那些诸侯的家族,除了袁绍、袁术这两个奇葩以外,其余的诸侯亲族,都是竭尽全力辅佐诸侯。

    而曹操,就是最好的说明。

    无论是曹仁、曹洪,还是夏侯惇、夏侯渊,他们都是曹操的本族亲人。

    历史上的曹氏集团,他们的王牌骑兵虎豹骑,也是交给曹姓的将领统帅。

    赵云虽然得到了陈旭的信任,但他毕竟不是陈旭的亲族。然而他所统帅的骑兵,却相当于黄巾军三分之一的战力。

    如此强大的权力,若非陈旭来自后世,他也不敢随便交给外人。

    诚然,手中的王牌交给亲族统帅较好。但是陈旭本族中人,并没有一人有这个才能,能够统帅这支骑兵。

    陈虎刚猛有余,智谋不足;陈青守城足够,进取不行;至于陈静,弄些阴谋诡计尚可,领兵作战却并不是他擅长的。

    与那些世家大族相比,陈旭家族的实力还是太过弱小,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亦是不多。

    其实不止是陈旭的本族,纵观黄巾军所有山寨诸将,也没有人比赵云更适合,成为这支骑兵的统帅。

    田丰、程昱的识人之才,并不比陈旭差到哪里。

    他们也认为,赵云统帅这支骑兵最合适。所以经过讨论之后,两人才向陈旭献了一条计策,那就是联姻。

    联姻,这是自古以来便存在的事情。

    也许那些诸侯之间的联姻,被嫁出去的女子,只是双方交易的工具。但是对于赵云这种出身贫穷的人来讲,他家中的亲人,就只有那么两个。

    再加上他重情重义,所以对他来讲,这两个亲人就是他的一切。

    若是陈旭娶了赵云的妹妹,那么再让赵云统帅黄巾军仅有的这支骑兵,倒也说得过去。

    陈旭、赵雨之间本来就有着朦胧的好感,再加上两者联姻势在必行,所以双方倒是一拍即合。

    依照赵云的性格,他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牺牲妹妹的幸福。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妹妹心中早就有了自家主公。所以面对陈旭的提亲,他也没有拒绝的道理。

    就这样,陈旭娶了赵雨。

    面对陈旭的纳妾,张玲没有丝毫不满,反而在婚后,与赵雨的关系更加亲密。两人往往都是腻在一起,形影不离。

    若非陈旭对两人知根知底,还以为她们是一对百合呢。

    陈旭逗弄着三个孩子,偶尔也会望向张玲、赵雨的方向。每次看到两人笑靥如花的样子,他的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温情。

    这三年虽然黄巾军并没有打仗,但是陈旭过得却并不轻松。

    几年下来,黄巾军治下的百姓,已经超过了百万。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太行山虽然广阔,但是养起来也是非常吃力。

    先不说养活这些百姓,单是其余的事务也令他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黄巾军大寨人数的增多,扩军已经在所难免。时至今日,黄巾军已经有了八万的正规步卒。

    这还并未算上赵云帐下的一万骑兵,以及高顺训练出来的一千五百陷阵营士卒。

    高顺的陷阵营虽然只有一千五百,但是陈旭花费在他们身上的钱粮,却比普通一万步卒的消耗还大。

    这么多人军队的消耗,完全依赖八百里的太行山,却是有些捉襟见肘。

    很多时候,陈旭都有带兵下山劫掠的心思。但是为了日后的打算,为了黄巾军的声誉,他不得不咬紧牙关,苦苦支撑。

    饶是如此,那些前来投奔黄巾军的百姓,陈旭也都是来者不拒。因为陈旭知道,他现在每招收一个百姓,日后黄巾军就能强大一分。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的大汉,人口不足五千万。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平分到大汉十三个州里面,每个州也不到四百万。

    再加上大汉人口分布很不平均,所以像幽州、并州、凉州这样人口稀少的大州,他们的人口可能还不到两百万。

    战争会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口,大规模的减少。经过诸侯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以后,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则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

    以上的数据都只是有记载的人口。战争开始以后,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百姓躲进山中,没有算进户口之中。

    饶是如此,战争过后全国90万人口的这个记载,仍旧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三国的诸侯混战,打到最后,兵源都成为了问题。魏、蜀、吴三国的修生养息,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现在,陈旭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争取收拢更多的流民。不仅是为了他的未来打算,也是想给这个民族保留一丝元气。

    为了养活更多的人,要么开源,要么节流。

    至于开源,现在整个太行山,几乎都被黄巾军开发完毕。除非陈旭现在带着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