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们一共处理了六十万份奏报,并进行了广泛的整理和总结,还与外出的近卫部队及内外情人员进行了超过二十万次的快速传信联络,督办的案件以千计,其中七成是体制内违法违纪,三成是违反书报出版法规的造谣与攻击,还有不少邪教类的案件。
按照张海与李千兰等人还有众弟子们的研究,新朝七年盛夏时节大规模的清剿虽然可能给夏收时的税收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却未必影响到年底前的秋收与补收,财政上的影响会在五百万两以下的规模。加上对举报人的奖励,也不超过千万两。看似同查抄收入差不多,可如果考虑到这些事情对透漏税及土地虚报等方面的弥补,整体来依然会是大赚了不少。
关于新朝财政,如今的张海已经不像前年或者更早的时候那样感到棘手了。毕竟随着工商业税收的扩大和朝鲜日本乃至越南北部等地的殖民收入,虽然新朝因为教育这件事儿几乎年年透支花钱如流水,可凭借新朝之后内外掠夺积累下来的庞大国库,支撑个几年度过最危险的时候还是不成问题的。
连绵阴雨的时节终于将要过去了,虽然进入夏末初秋的时候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雨天依然常见,但不下雨的天气却多了起来。
新军主力部队里训练艰苦的步炮兵们喜欢阴雨的天气,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散热而缓解一些疲惫。至于可能因为淋雨而得病的问题,在越来越完善的雨具与勤务的保障之下,这越来越不是个问题。
而新军近卫部队里的一些人,更盼望的则是没有下雨的天气,甚至是在这江南的夏末初秋盼望着晴天。因为根据一些传闻到了那个时候,新军近卫部队航空队伍的“秋训”就将大规模展开。
在新朝地面部队大规模扩军整备的同时,新朝航空部队也进行着大规模的扩军。同新朝三年大规模北征的时候相比,新军地面主力部队从八个主力旅群发展到二十余个旅群,火力配备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使得曾经起到过巨大作用的清式复合长弓退出了一线部队,仅仅存在于少数以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神箭手队伍之中。
航空部队的规模扩张如其他近卫部队一样为保证人员的绝对可靠性始终是受到约束的,不过到了新朝七年夏季,也扩充为旅规模的队伍并进行了重新的编制。
航空旅如地面部队一般作战旅的编制类似,形成四个航空营、一个辎重与维修营、十六个航空连队的编制。
每个航空连队为二百八十人左右的规模,几乎可以说的上是新朝最大的连级单位了,整个航空队还配备了千余匹中上等水平的蒙古马,虽然算不上太过奢华,可也算的上是实现了完全不输给重炮单位的“全骡马化”部队了。
川西北大小金川地区的攻坚战为航空热气球部队的应用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在过去的时候,热气球以航空发射的精制版本的火箭攻击几百米内的对手,对于热气球的定位操作的依赖并不是很大,即便被临时变化的风吹偏个几十米也可以通过瞄准方向的改变攻击对手。可是随着航空热气球部队作战任务的改变,航空队还有张海等人发现:要是让航空队执行一些特攻补给任务或者空投武器的轰炸任务,在风力变换莫测的空中实际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必须最大限度的强化牵引能力。每个航空热气球至少要由两部重型马车负责协调牵引,并配合上航空热气球携带的螺旋帆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任务,而且这种任务还需要驾御热气球的人非常轻车熟路才行。
包括新朝七年的川西北攻坚战在内,新朝在历次作战中应用的热气球多为两人体重载量的轻型热气球,在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局限。特别是在携带了足够的弹药的情况下往往只能有一名战士驾御热气球,即要当驾御员又要当战斗员。
鉴于这种经验教训,夏季以来的已经初具规模的航空旅进行了大规模的换装。普遍换乘了有效载重三百公斤,理论上可以携带四个人升空作战的“中型牵引热气球”,与此对应的,负责牵引用途的地面车辆也增加到每部热气球两部牵引车和一两弹药运输车。由两两可以临时加重到千斤以上重量的马车负责牵引,微操时由人员直接负责牵引,每个热气球的直接地勤人员达到二十人左右的规模。
“如果那些西南夷没有川西北的残敌那样密集而恐怖的防空火器的话,我还是建议用传统的航空火箭攻击对手。百丈左右的高度上倾斜下来的火箭穿透防护的能力是能够空投的其他绝大部分性质的各类物件都不具备的,而且还可以减少空中与地勤人员的操作压力。”玄武湖附近的航空集训场,李千兰跟随张海一起视察航空热气球部队训练的时候不知是有些怀念还是有所感触的说道。
第970章 航空备战(二)()
李千兰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像当年的时候那样驾御着航空热气球在风中英勇的作战了,第一次上战场甚至第一次升空的时候,她如很多小女孩儿们一样恐惧,可随后不久就感受到了那强大的感觉。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天空之上几乎成了力敌百人甚至几百人的战神,那种感觉即便是现在不少老一批的女孩儿回忆起来,依然有兴奋的感觉。
“如果敌人像当年的明军那样根本没有对天空的有效威胁能力,那么天空中发射的火箭确实是一种效能很高的兵器。可是我并不了解现在的西南诸夷还有更远的西南天竺一带的地区,那些地方的势力火器的水准还有对我新军航空力量的认识水准到了一个什么样儿的程度。如果他们亦有相当的觉悟和认识,那么要想在百丈以下的高度最高效的作战就很难了。”张海不由的叹道。
当然,似乎想起了什么之后张海还是补充道:“如今战场上敌我的形势已与当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携带的火箭,最好是一种威胁敌人的热气球及牵引力量的远程火箭,在攻坚或野战中或许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我有一种感觉:当我们几年后展开决定性的西征的时候,或许就会遇到成规模的敌军的航空热气球力量了。”
航空热气球的火力携带是张海与弟子们还有身边的女孩儿们研讨过不少时间的事情了,但川西北的作战之后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逻辑和思路:在料敌从宽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以临空投放的两斤半上下的重型手榴弹为主。
此时代两斤半重装药一斤有余的黑火药手榴弹在威力上仅仅刚刚能够把铁壳炸的粉碎,满足基本威力需求。但也就是能伤害到半径不过一人左右,累计不过七到十平米范围内的敌人,一枚手榴弹落在敌群之中杀伤1个人就不错了。
但是类似的:如果在百丈以上的高度上撒放箭弹,几乎也需要两斤半左右数十枚以上的钉镖才能有效杀伤误差范围内平均散布约十平米范围内的一名敌人。因为在高处敌军的投影也必然变的很小了。
相比较来说:从数百米高空中落下的手榴弹在距离目标约百米以内的距离上临空爆炸,很大一部分破片仍然会散布到广泛距离内形成高速下落的杀伤。而如果在差不多的高度上空爆,还会对敌军形成爆炸类兵器独特的心理威慑效用,而这些是其他不少兵器所难以替代的。
也有人曾经提议过在热气球有了足够的载量的时候可以从空中投放更大一些的黑火药航空炸弹。这样在空爆的情况下破片同重量正比增长,不会损失多少效率。不过有一个问题还是使负责兵工的柳香劝说张海放弃这种打算。
当优质量的黑火药爆炸类弹药重量超过三斤,装药明显超过一斤之后,会把一些大号的弹片炸到五十米甚至一百米左右的距离上还会形成杀伤。在张海的印象力,似乎新中国也有一名军人投掷六七手榴弹的时候投出了八十多米的成绩,却因为这个距离上的意外大弹片而导致了伤亡。
海战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与强敌博命,还有船板为掩护,才可以运用一些威力巨大的自杀爆破船。可在野战的情况下过大威力的大号炸弹破片却很有可能误伤己方。这是柳香从张海的安危着想所不能容忍的。
一处高高的山坡之上,张海用着精制的带有支架的十倍双筒望远镜观测一两里距离外空旷的原野上紧张忙碌着的航空旅成员。
航空旅按照实战的队形从空中展开由低到高,由近到远约三路空中横队,由北至南连绵约两里距离,从西面正对着张海及身边不少亲卫连战士与孩子们。这也是经过当年的实战所总结出的一种典型大航空联队战术队形。在保证不发生空中事故并有一定操作空间的情况下,热气球最小的间距大概是三十米左右的投影散布,而高度散布就必须更大。
同时,一部热气球所能携带的火力进行一次攻击,最大覆盖面积大概也在一千平米方圆十丈左右,这样的空中横队也能形成相当的威慑力针对敌军集团实现相当程度的覆盖。
不过为了综合性的训练热气球操作与驾驶人员的进行精确空投的能力。空中投弹训练是与地勤和空中操作训练结合来进行的。各营连的航空热气球要轮流的由地勤分队把热气球移动到相应的目标范围高度之上,再进行从大概一百五十丈左右的高度进行投弹。
这样的高度,经过实战证明也是敌军的一般意义上能够灵活操作的防空抬炮所能威胁的最大高度了。
这些天来的空中强化训练主要是锻炼新编的地勤人员在移动热气球的时候所拥有的协同能力。空中专职的“投弹手”所最主要的强化方向是让带着长长引线的“手榴弹”精确的在固定范围的地面上空引爆。这就需要很强的高度判断能力了。这基本上也是通过地勤组预置的标识来完成的。
为了节约成本,在最初进行这些训练的时候空中的投弹手们基本上是使用木壳与石灰制成的“训练弹”。目标区域内方圆百米的“营寨”被石灰“炸”的如同银装素裹一般。
一名负责通信连络的亲卫连战士忽然来到了张海的身边,传话道:“报告圣主,按照预定的计划,是到了第一次进行实弹训练的时候了。目标区域不变,是否要继续进行?时间大约为一刻种以后,请指示。”
“继续进行吧,这个距离上我们能够确保基本的安全!”张海并不以为意,对于经历过不少危险和战事的张海来说,这点儿意外风险在其看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目标区域一里以外身着板甲并且有亲卫部队跟随的情况下,意外破片首先伤到张海本人关键部位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是进行连续不断的投弹也一样。
第971章 航空备战(三)()
新军重新换装的热气球的有效载重大概三百公斤,实际上则不止此数,因为按照川西北地区热气球作战的经验。在一些有一定海拔的地方作战,热气球的实际载重会降低。因此实际上新军的热气球都是按照四百公斤上下的起飞载重来规划。在携载两名航空操作人员以及一百二十枚两近半重手榴弹之外还能够携带一些其他必要的装备。比如空投测距地标。
这空投的侧距距地标是由铁环套着的一个如降落伞一般的颜料袋,铁环的直径约一米左右全重约二十公斤上下,只不过这颜料袋下落的速度要比寻常的“降落伞”快上不少。
在解决高空测高测距问题的时候,张海及其身边的战士们首先想到的是气压计和铁棒组成的空投测距尺。当然还有大小已知的牵引车
但是气压计只能提供一个大概高度,精度并不理想。而测距杆和测距尺从高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可能歪歪斜斜,这些东西如同凭借经验的拇指测距法一样,寻常人只能满足二十分之一于高度左右的测高测距精度。而根据牵引车用三角函数来估高,则需要太多的计算量,虽然如今的航空兵热气球操作手都是选择的在文化方面最优秀的战士,实战中也不可避免的还是要猜。因为战场的实地高度往往与牵引车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后来又想到了圆柱或球状的测距标识物,但是这些东西在对抗性的实测演习中不是被摔的变了形,就是有可能被敌军所破坏掉。而为了控制这类东西的重量并保证一定的大又不可能做的太过坚固。最后折中的办法就是这类大饼一般摸样的颜料袋了。
当这东西落在地上的时候就会被摔个粉碎,不过其中的颜料却也会比较规则的在大地上染上一个橘红色的圆。这个一米大小左右的圆在数百米的高空中以五倍左右的望远镜看来依然并不算大,而且也做不到边缘绝对规则,但至少可以为测距提供一个依据了。
特别是在不少的航空热气球同时作战的时候,就算自己投放的航空标识并不合格,也可以借用别人的。
在完成了最初的测距标识物空投与测距之后,一枚枚二斤半左右的重手榴弹被从吊篮底部投放了下来。
投放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大概仅仅和踏张弩差不多。两名航空操作手则可以达到如寻常弓手一般大概每分钟十发左右的射速,主要是把二斤半的手榴弹从这么高的高度扔下去之后,还要完成“卡定尾线”的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在接近地面的高度上空爆,空投的重手榴弹是如穿针引线一般大小的细线拉发引爆的。引线的粗细大概三分之一毫米大重量大概在每百米十克,五百米五十克左右。在常见的四百米到六百米相对高度的作战距离上,有二十尾线卡标物,大概每十米一个。这样以期望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配合上有效的测距可以把重手榴弹在地面十米范围左右的高度上引爆。
爆炸声开始从远处的空投靶场上不断的隐隐传来。相比海战中经常使用的火箭爆破船,这一里以外的距离上只有一斤左右黑火药威力的手榴弹的声势要小的多了。按张海的印象来估计,此时装有一斤黑火药的重手榴弹爆炸时的烟雾和声响也就和粗一点儿的大号二踢脚差不多。不要说与相比,就是与现代的烟花爆竹中装的工业炸药相比,同等重量能有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威力就不错了。
从天空中落下的重手榴弹炸弹最初的时候并不多,爆炸声在见多了场面的张海看来也并不密集。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连在地勤分队的通力协作下抵达目标区域上空,十六架热气球组同时进行投弹训练,那远处的爆炸声就如同时起时落的鞭炮声一般密集了。目标区域越来越多的地方也开始被烟雾所覆盖。
张海在十倍双筒望远镜在小高地上仔细的观察着处目标阵地上时不时炸起的白烟,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应该有大概三分之一落下的重手榴弹隐隐的弹影并没有爆炸,很可能是从数百米的高空落在地上之后巨大的冲击力使引信失灵未爆。在没有碰炸引信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相当普遍。还有大概四成左右的手榴弹在距离地面三四丈以上的高度上爆炸了。
也就是说在距离地面十米左右范围内爆炸的手榴弹大概只有不到三成约四分之一强的比例。在空中投弹训练进行了一阵之后从远处穿来的一些有关成绩的消息也大致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队伍第几次进行实弹训练?”张海忽然向直接负责航空队总管事宜的刘洪涛问道。
“第三次了,选拔一次试训和一次完成投弹投弹训练,现在看起来,不依赖地面突击部队的情况下,高空投弹的有效空爆精度也只能控制在这个范围了。”刘洪涛有些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