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子回府了,去了世子妃那里。”婢女轻轻回了一句。她虽然胆小、安静,但她并不愚笨,知道娘子想知道世子的行踪。只可惜世子在府里的时候本来就不多,而这本来不多的时候又总是去世子妃那儿。

    “娘子回去安寝吧。”婢女提议道。她下意识看了一眼康娜宁的肚子,已经是大腹便便。娘子爱穿的那种粟特人的袍子很显腰身,所以衬托得更明显。

    “知道了。”康娜宁心里说不上来是不是失望。可能是因为失望的时候太多了,也就麻木了。“拿琵琶来吧。”她吩咐了一句。

    康娜宁心里闪过一个疑问。府里人暗中传世子要废了世子妃,已经向柔然可汗求娶柔然公主为嫡妃。如果这事是真的,怎么世子妃还这么平静呢?她每次去给世子妃问安的时候都没见世子妃有异常。而且,据她看来,世子妃不像是失宠的样子,世子看起来很在乎世子妃。可是谁知道呢?也许世子想的和她想的不会一样。

    同样是想这件事,阿娈的心情就比康娜宁沉重了许多。

    夜色初降,阿娈站在庭院里的女贞树下,她在心里仔细算着日子,想着世子有多久没来了。没有细想还好,感觉并不明显,可细想起来居然发现,自从世子从建康回邺城后几乎就没来过一两次。

    但为什么感觉不明显呢?因为世子身边的人常来。比如那个苍头奴刘桃枝,就常被世子遣来,不是送物件就是奉命来问些什么。

    世子自己来得很少。

    阿娈早就知道关于世子妃要被柔然公主代替的传言。她也不知道这传言是哪儿来的。但既有此传言,就必定有源头,不会空穴来风。阿娈对门阀大族内宅的事了如指掌,自然不会像康娜宁一样想得那么简单。

    心里仔细想起来,世子是怎么把五岁的冯翊公主养成现在的世子妃,阿娈心里比谁都清楚。说不上世子妃是世子的专宠,但世子待世子妃就是与别人不同。要说世子妃的出身,毫无疑问,长公主的地位可以确保她是嫡妃。

    但是世子不是普通的王世子,他是国之柱石,权臣宰辅。如果几重利害关系相纠结的时候,以他的身份,就必须要有取舍。取舍的依据就是,哪一重利害关系更重要,更适合当下的情势和朝局,甚至是哪一重利害关系更牵扯到大魏社稷。

    如果这么想起来,阿娈就心惊了。世子妃地位不保并不是毫无可能的。

    “阿娈,世子来了!”一个小奴婢脚步轻快地从院门口跑进来,压低了声音却压不住惊喜地告诉阿娈。

    阿娈猛然惊醒抬起头来看,果然看到高澄已经走进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衫,在夜幕中倒很惹眼。阿娈心头的惊喜比任何时候更甚,心里一下子就有了踏实的安全感,几乎就要热泪盈眶。

    “郎主。”阿娈迎上来。同时她心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次好意外,高澄没有像以往一样直奔主题,匆匆进去,他看了一眼亮着灯的屋子,慢慢走到那株女贞树下,就立于刚才阿娈站着的那个地方。

    盛夏夜晚,微风习习。月明星稀,苍穹无尽。不知道为什么,阿娈心里忽然涌上淡淡的感伤。如果世子妃真的被废了,是给郎主做妾室,还是被弃而由主上另外遣嫁?再想到这儿的时候,阿娈心里就不只是感伤,而是觉得元仲华实在是前路渺茫。即便是长公主,也免不了命运的捉弄。

    “夫人睡了吗?”高澄没留意阿娈,抬头看着不远处元仲华住的屋子问了一句。

    阿娈觉得世子有点奇怪。以往来了很少同她说话,直接就进去了,今天怎么会没话找话?睡没睡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想必还没有睡”阿娈回答得也不太肯定。

    高澄本来盯着屋子里亮灯的窗户,转过身来奇怪地盯着阿娈。“怎么了?”他一眼就能看出她欲言又止的样子。

    “求世子怜惜世子妃。”阿娈禁不住问,也不敢左转右绕,索性伏地泣请,希望以求得高澄的怜悯。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她知道这也是元仲华唯一的希望。她觉得废不废世子妃这事郎主自己是有处置权的。

    阿娈心里对高澄并没有把握。她知道,以高澄的身份地位考虑这件事绝不会只想元仲华。况且世子也不是那种为了一个人因小失大的人。正相反,他是那种为了大势所趋会牺牲一个人的人。但世子妃又不是世子心里那个最重要的人,这样想起来,元仲华的力量就显得太单薄了。

    阿娈心里越想越悲,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你知道什么了?”头顶上传来高澄询问的声音,他的声音冰冷没有一点温度。他不为她的哭泣所动,这让阿娈心里更觉得绝望了。

    阿娈抬起头看着高澄波澜不惊、不为所动的脸,只能再次请求,“府里人都知道世子要废了世子妃。只求世子怜悯夫人有身孕别弃之不顾。”阿娈泪眼朦胧地看着高澄。

    高澄心头压力重重。就是今天,几个时辰前,在太原公府,弟弟高洋也这么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只是他所求与阿娈正相反。高洋求他废了元仲华。阿娈却所求有限,只请他不要抛弃元仲华。而在东柏堂,崔季舒慷慨陈辞,也请他为了大魏社稷、为了高氏、为了他自己废了元仲华。

    所有矛盾都指向元仲华,但所有的议论和请求又都汇集在他这里。

    “她知道吗?”高澄压低了声音问了一句。

    这话问得阿娈心都冷了。世子没有否认他要废立,却只问世子妃知道不知道,怎么听都像是真有其事。

    “不知道。”阿娈犹疑着回答,看着高澄。

    听到这肯定的回答高澄像是松了口气。别的绝口不提,只吩咐道,“尔等好好服侍夫人,别让她多心。”

    阿娈觉得这吩咐更奇怪了,什么叫别多心?那就是别多想。怎么能别多想?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如果世子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废掉元仲华,那就迟早都会知道。与其突如其来,不如现在缓缓劝说,晓以利害。

    阿娈深知元仲华心重又装不住事。看高澄像是要走的样子,还跪在地上的阿娈膝行两步,出人意料地脱口唤道,“郎主留步。”

    高澄转过头来,不解地看着阿娈,不知道她还有什么事。

    “夫人在乎的不是嫡妃的名份”阿娈有点勉为其难地低声说了一句。

    高澄一言不发地看着阿娈。

    阿娈原本以为世子听到这样的话至少会有点动情,但没想到他一点不为所动,下面的话她都不知道该不该说了,也不知所措地跪在地上仰望着高澄。两个人都不明所以地看着对方。

    阿娈心里重重悲凉涌上心头,感叹元仲华原来在世子心里这么没份量。她知道爱慕世子的女郎数不胜数,世子司空见惯,不会放在心里。只是她一直觉得世子妃在世子心里比别人至少有一点点不同,原来还是她想错了。

    高澄看着阿娈,满心里挫败。他想的和阿娈想的完全不同。元仲华是他多年养在身边的嫡妃。她五岁就嫁给他,他看着她从小长到大。他们夫妻名份早定,虽然一开始她年幼、他年少,谁都不放在心上,但是这么多年不知不觉中他早就把她放在心里了。

    他知道她年纪小时和弟弟高洋一处,他们年纪相当、青梅竹马。元仲华还曾经把他们成婚时皇帝赏赐的玉佩赠给高洋。后来她也说过,他不是她一个人的,不如放手不争。或者她只是因为有这个嫡妃名份的束服?难道她现在连这个名份都不在乎了?再联想起今日在太原公府,弟弟高洋那么卖力地劝他废世子妃。高洋一向很少敢管他的事,这次这又是为什么?

    他这么费尽心力地想保全她,她竟然一点也不在乎?

    他以为她在乎,难道是他自作多情了?还有他自作多情的时候?!

    高澄自嘲地一笑,没说话。

    阿娈心里几番纠结,又觉得话都说到这儿了,再不说全了怕以后都没有机会了。世子妃糊里糊涂,不知道取悦世子,她就多事一回,为世子妃尽点心力。

    “世子妃在乎的是世子,不是嫡妃的名份。”阿娈极留意地看着高澄小心翼翼地往下说。“就算居于妾室之位,只要世子心里有她”阿娈声音又哽咽了。“世子多来探望夫人,夫人心里就高兴。”想想元仲华为了高澄受的委屈和心里的苦处,阿娈情不自禁又说了一句,“夫人心里对世子念念至深。”

第302章 :朝天子高王归邺城(二)() 
阿娈一边说一边看高澄,她心里想,留在世子身边,就算是妾室也比被抛弃了要好吧。以元仲华的身份当然可以另嫁高门,但对于元仲华来说,留在高澄身边可能才是她最想要的。

    原来是这个意思。高澄心头狂跳,所有的血都涌到了脸上。他下意识地扯了扯衣领。这些话元仲华根本不能对他说,何况她玩心重,他和她又没有多亲密,她从来没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听了阿娈的话高澄自己都觉得有点不敢相信。元仲华会愿意以妾室身份留在他身边?会情愿她的儿子从嫡变庶?她的儿子也是皇帝外甥,在大将军府却是庶出,就算元仲华没有意见,别人能愿意吗?皇帝元善见,还有元氏宗室会愿意吗?

    还是阿娈把事想简单了。

    高澄很清楚。如果废了元仲华,就只能留子去母。孩子留在大将军府交给将来的嫡母抚养,而元仲华的身份也绝不可能让她去做妾。只能以长公主之身重新遣嫁。他想要保住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嫡妃之位,他想要保全的是他们两个人。难不成以后他想她的时候还要背着她将来的丈夫去和她私通吗?难道以后要眼睁睁地看着她为他人妻,以别人为夫君?不管这个人是谁,只要不是他,他就难以容忍。

    还有他们之间来之不易的孩子,三个人就此分离?

    但不管怎么说,阿娈的话让他心里受了鼓励,更坚定了自己心里的主意。

    阿娈看着郎主没多一句吩咐,转身慢慢往世子妃的屋子走去了。

    太原公府,其实安静有时候不是真的安静。对每个人来说,安静也是有不相同的。对于月光来说,此刻的安静不是安静,是一种冷清。

    高洋早就离开了。她一个人浑然无力地躺在榻上一动不动。眼角的泪痕早就干了。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今日高澄对她说过的话,他说是因为看到她眼睛红肿,必是有烦忧的事,所以他才想和她玩笑几句,不过是想让她开心。

    但是他毕竟不是她的夫君。他也可以轻易地转身而去。就是因为他心里对她是没有牵挂的。月光想明白了这件事,心里已经像是死灰一样了。

    她不能说她的夫君不好。她也记得,有多少次她被高澄戏弄,最无助的时候都是高洋及时赶到。他会在她耳边低语,告诉她他在她身边。她不会忘记。她也一直记得她是他妻子。

    有几次高洋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像是要疯癫了一样,完全不是在人前那种痴愚的样子,简直就是判若两人。而这种疯癫,好像有几次都与世子妃元仲华有关,月光敏感地发现。可是,夫君为什么暗示她去告诉元仲华,兄长高澄想要废掉她的意思呢?这显然并不是为了元仲华好,虽然有一定道理。

    高洋的公署双堂,其制与兄长大将军高澄的东柏堂完全不能相比。双堂在邺城之东,形制不大,看起来也不怎么惹眼。

    夜静了,双堂内只有高洋常在此处理公务的长信轩还有点灯火。灯光不太明亮,小小斗室也没办法和东柏堂里的鸣鹤堂相比。此时在长信轩里的几个人除了太原公高洋还有太原公开府长史杨愔、侍中高岳、骠骑将军高归彦。

    血亲、姻亲相连,四个人说起来都不是外人。高洋是渤海王、大丞相高欢的嫡出次子,大将军高澄的弟弟。杨愔是高欢之婿。高岳、高归彦是高欢的族弟、族侄。高归彦年幼时是高岳所抚养长大。说起来高岳和高归彦还是高澄、高洋的族叔、堂兄。只是高洋对他们还算有敬意,肯以礼相待,高澄对这两个所谓“族叔”、“堂兄”就是完全不屑一顾,与待家奴没有区别。

    早在洛阳的时候,高澄尚且不是统领朝政的大将军时就因为高洋礼敬高岳、高归彦让他看不顺眼,他曾经命人杖责过高归彦。即便现在高澄不同于往日,已经成了辅政的宰执,高岳和高归彦也升任高职,但高澄对他们不算是重用,当然他们也不是高澄的心腹。

    高归彦自然不会忘了受杖刑之恨。

    在长信轩里坐了半天了,高洋话不多。他本就个性奇异,杨愔觉得反倒还不如高澄的心思那么好猜度。

    高岳、高归彦其实都不是杨愔看得上的人,所以他觉得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议的。

    “太原公,大将军说的括户的事是要事,但不是紧急事。并不急求见成效,倒是该慢慢来,只要让大将军看到公尽心于此,收效一点一点让大将军看到最好。不只大将军,连高王处也要都禀明了。这样有利的大好事,用不着隐瞒。”杨愔说的是大将军高澄前几日交待给高洋的搜检户口的事。这事需要做到实处,细处,细水长流,日久成效渐显,这样最好。

    这事说起来高洋也没有异议,所以他没说话。

    “长史有没有消息?”高洋关心的是另一件事。“皇后说已经送信给父王,父王可知道消息了?”他说的是皇后高远君告诉他的,大兄高澄让天子元善见废立皇后的事。

    高岳和高归彦对这事很有兴趣,都瞪大眼睛看着杨愔。

    “自然知道。事关皇后切身,邺城又没人能管得住大将军,皇后当然要去晋阳搬救兵。”杨愔十分有把握地回道,“如不出遵彦所料,高王这一两日就会到邺城。”

    “大将军智乱昏聩,高王岂能容他?”高岳为人刻薄,他对高澄没好感,也巴不得高欢回来惩治高澄,最好是再废了他的世子位。

    高归彦看一眼高岳,嘲讽道,“原来高王听叔父的吗?”他转向高洋,“公可坐壁上观,大将军若是在高王回来之前就能真的逼着主上废了皇后才是好事。”他的意思很明白,乱子出了才有重惩的机会。

    杨愔心里实在看不上这两个人,不耐烦听他们胡言乱语。

    “长史以为如何?”高洋也是充耳不闻,只问杨愔。

    “高王回来之前,公确实不宜露面,最好别管这事。”杨愔别有深意地看着高洋,“冯翊公主的事也是世子的家事,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太原公都不该多管。”他这是有意提醒高洋,高洋对元仲华的心思是不瞒他的。只是有高岳和高归彦在,杨愔不便直说。

    高洋还是没说话,但显然是听进去了。

    “就是高王回来了,公若苦劝大将军,也要从大魏社稷中兴的话题上说,陈以利害关系,让高王知道太原公是一心为了社稷,为了高氏,为了兄长,不是为了自己。”杨愔又劝道。他心里明白,高洋不是和高澄一样的人,他不必担心高洋为了元仲华就致昏乱。

    邺城的长夜,不眠的人岂止是太原公府的月光和双堂中的高洋。最难以入眠、忧心如焚的就是宫中椒房殿里的皇后高远君。

    送信到晋阳去许多日子了,高远君数着日子盼父王快到邺城。虽然这几日兄长高澄未再催逼皇帝元善见,但是高远君明显感觉到了魏宫中的紧张气氛。她敏感地察觉,就连夫君元善见也总是心不在焉的。

    皇后的心腹宫婢小虎,见皇后又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