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情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黛情长-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次见到她,是那个下雪的一天,她身上带着冷冷的雪花和淡淡的兰香进了梅园的西暖阁,让我的心再次飞扬了起来。

她看上去长高了,变得更加脱尘,清丽的脸上有一种浓浓的书卷气,大大的黑眼睛闪着聪慧的目光,仍然带着一点天真,一点无邪。

后来她拜了我的福晋那拉氏为义母,在她叫出母亲的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我多么想让她叫我一声父亲,多么想亲手抚摸一下她的乌黑的发髻,说一声,好孩子,有什么委屈,只管跟阿玛说。

十三弟曾经说过,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想我前世也是一个孤寡的人,不然为什么上天竟不赐我一个女儿?

皇阿玛邀她下棋,她欣然接受,并且一丝没有那些大臣的阿谀奉承,眼见的赢了皇阿玛,就在皇阿玛投子认输的时候,她却又用一子搬回了棋局。

看着皇阿玛额头上的细汗,我的心里暗暗的发笑,从来没见过皇阿玛这样狼狈过,还是面对一个小孩子。

忽然想起十三弟说过她的琴声犹如天籁,于是笑着叫她弹奏一曲,不想皇阿玛竟然嘲笑我这么多年了没笑的这样真。

然而,当她叫我一声四爷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很失望,于是问她:怎么,你母亲都叫了,怎么到了我这里却成了四爷?

看到她微红的小脸,我的心中似乎也有波波微澜。

那一天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留恋,那琴声,那联句,那一顿其乐融融的午饭。除了八弟九弟的到访让人厌恶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那么美好的,真想天天那样,就像一家普通的百姓人家,老父亲和妻子儿女团团围坐,不管饭桌上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第三次见到她是那年的夏天,她的一曲《平沙落雁》让我的心找寻到了宁静,我想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孩,我想她肯定不是普通的孩子,应该是为了拯救世间罪恶的灵魂而来的。

谁知,再后来的一个雨夜,弘历慌慌张张的跑来告诉我,她病了,发着高烧。我跟皇阿玛都忙忙的来瞧她。

看着柔弱无助的她,我又想起了那个揪心的夜晚,那个无助的女子,她的身体里还有我的骨肉,就这样永远的离我而去,我甚至到如今都不敢去承认对她的爱与愧疚。

出乎意料的,她竟然叫了一声父亲,我不敢贪心,便劝她说你父亲没事,他的身边有皇上派去的御医,身体是不碍的,只是操劳了些。

谁知她竟然说,孩儿多谢父亲亲来探望。

一句话,足已经让我心潮澎湃,让我思绪万千,让我高兴地只想大声的呼喊,老天爷,你毕竟待我不薄。

接下来的时间是忙碌的,辛苦的,也是惊心动魄的,皇阿玛早就做好了打算把江山传给我,于是做了周密的部署,在这时,林如海被刺,身受重伤,而且中了剧毒。皇阿玛知道后非常着急,立刻叫十三弟找到了江湖上的鬼谷子给林如海解毒,并叫回扬州探望父亲的她带上了唯一的一棵千年雪参。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皇阿玛选中的接班人不是我,那样我就可以陪她南下,陪她度过她最伤心的日子。然而,我不能,皇阿玛把天下苍生的幸福放到我的肩上,我不得不勇敢的跳起来,况且我知道,在她的心中,男人应该顶天立地,应该是千古一人。

于是我在佛前默默的祈祷,黛儿,你一定要安全的回来,一定不要忘记,在北方,也有一位父亲,时刻记挂着你的健康与快乐。

第二卷 相许

【051】元妃省亲

且说贾府上下男女一冬忙碌,年也不曾好好过。到了初八这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外面又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又有宝亲王和果郡王二人亲自来了,贾赦等人忙迎了进去,请到荣禧堂,看茶毕,宝亲王弘历先开口笑道:“赦公政公不必多礼,十三皇叔如今管着内务府的事情,特特的叫侄儿先过来看看元妃娘娘省亲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可还有需要什么东西没有?”

贾政忙起身行礼回道:“已经色色都准备好了,有劳王爷,就请到园里查看,若有不妥,下官等即刻准备。”

果郡王笑道:“这个自然,一会儿咱们就去先看看。”

宝亲王又笑道:“政公知道,贵府上的表小姐林姑娘一向被皇阿玛视同女儿一般,今儿咱们进园里去,定会有一些景致,论理该请贵妃赐题才是,然贵妃若不亲睹其景,大约亦必不肯妄拟,若直待贵妃游幸过再请题,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小王猜想,政公诗书世家,定是先题过了,然而今日小王与王叔两人奉皇阿玛的旨意,特来巡看,若有不妥之处,自是要先改一改的,皇阿玛向来喜欢林姑娘的才华,因此,咱们还要带上林姑娘才好。”

贾赦及贾政自然是不敢有异议的,只叫婆子进去禀告老太太,请林姑娘出来,跟着到园里转转。

你道是宝亲王弘历为何非要叫上林黛玉一同游园?其实雍正皇帝早有打算,自从听说贾家吞没了林家八十万两银子起,就在盘算着如何找补回来,又因黛玉在贾府一处小院子住着,房屋狭小奇Qīsūu。сom书,又与闲杂人等靠得太近,想去照顾,又多有不便,所以准许贾家盖省亲别墅,以便给黛玉修一处舒心的房舍。因此今日叫宝亲王弘历前来查看。

先说黛玉换了衣服,披了一件杏红色的白狐皮斗篷,带着昭君围帽,扶着雪雁,慢慢的走来。弘历屏退了闲人,只留了贾赦贾政和贾琏几人,便进了园里。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抬头见匾额上题的正是:有凤来仪。

宝亲王弘历见了笑道:“这个匾额,倒是配这几杆竹子。”因看黛玉时,只见黛玉眼睛里都是喜悦,便知道她喜欢这里,方说道:“妹妹觉得这里如何?”

黛玉笑道:“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贾政听了,深合自己的心意,于是笑道:“甥女竟有这等心胸,竟是比男儿强了许多。”

果郡王也在一边凑趣,笑道:“果真这样,林姑娘不如给这院子另题一个院命。”

黛玉便笑道:“我很喜欢这几杆翠竹,不如就叫潇湘馆吧。”

贾赦贾政听了都说很好。宝亲王就命人做了匾额了挂上。又问:“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都撤掉吧,这些东西回头小王再来安排吧”

贾政听了,忙道:“这如何使得,王爷有什么吩咐,只管叫小人去做罢。”

宝亲王也不答话,笑着摆了摆手。几人便出了潇湘馆。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树,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辘之属。下面分畦列亩,漫然无际。

只见匾额上题的是杏帘在望,宝亲王见了也不免夸赞了几句,因自己的心事已了,便更加悠然自得,只管跟黛玉评点精致,一边上果郡王却等不及了,便拉着贾政问:“政公,园子里可预备了尼姑道姑?万岁爷是个礼佛之人,娘娘也少不得做些好事。”

贾政听了,忙回道:“已有二十名尼姑,二十名道姑都在栊翠庵一带住着,更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是栊翠庵的主人。”于是便带着几人笨栊翠庵而来。

此时妙玉正在正殿里打坐,一时宝亲王等人到了门外,便不叫人敲门,只在院门外边徘徊了一圈,便说这也是个好处所,便带着几人离开了。

一时游玩回府,已是中午时分,贾政叫人准备家宴,弘历便笑道:“政公的宴席,原不该辞,只是皇阿玛几日前烦林姑娘做得事情,不知怎样了,小王要去林姑娘院里瞧瞧,只请皇叔在前面用饭吧。”贾政听了,知道宝亲王平日里多往府里来寻黛玉说话,每次叫王夫人等人留心,只不知道其中细节,日子长了,也就淡然了。因此,此时也不做他想,便行了国礼,只请了果郡王允礼到前面吃酒听戏去了。

宝亲王弘历到了黛玉的院子里,紫鹃等人自是先沏了茶来,又去准备午饭。黛玉便笑道:“真是不知道我这里有什么好的?前边准备了上等的宴席你不去,偏来我这里蹭吃蹭喝的。”

弘历也不争辩,只笑着吃茶。

早有林之孝家的带了婆子,送了十几个上等的菜肴来,请宝亲王用。紫鹃等人只得留下。

弘历便在黛玉屋子里用了午饭,又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晒了会儿太阳,冯紫英便来回道果郡王已经用完午膳,来请王爷一同回去。宝亲王弘历方起身与黛玉道别,说几日后再见,便带着冯紫英走了。

一时黛玉也不理论,只跟平日里一样看书解闷。

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因有太监来报信说:“晚上才来呢。”贾母等人便又回来,等至晚上。

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

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一队队的太监宫女各个执事仪帐等头站妥当了,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

待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

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相对流泪。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

众家人行礼毕,元妃又叫了宝玉进来,怜爱的拉到身边,闲话了一会儿,方叹道:“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

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

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携着宝钗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又有元妃带进宫里的丫鬟抱琴上来给贾母王夫人等行礼,

贾母等连忙扶起,命人别室款待。

元妃又问:“怎么不见林妹妹?”

贾母便回道:“昨儿吹了冷风,正在屋里躺着。”

元妃听了便道:“想早年,姑妈万种仪容,今日竟见不到了,这会儿见见林妹妹心中也是安慰的,不如就去瞧瞧她也好。”

王夫人听了,心中不满,便欲往前阻止。又见元妃悄悄的递了眼色,便不敢上前。于是回道:“林丫头就在后面的小院里,娘娘就请吧。”

元妃想着母亲每每在自己跟前淌眼抹泪的,说林丫头如何拿大,叫她这做舅母的怎样提心吊胆,又怎样暗中资助赵姨娘,给母亲添些麻烦。再想黛玉深得皇上钟爱,每次去给皇后请安,皇后都会叫她多关心家里的林姑娘些,又加上心中猜度,今年春天选秀之际,林黛玉定会趁势进宫,从此后自己哪里还能得到皇上半点目光?便拿定主意趁省亲之时给黛玉一点颜色看看,叫她知道一点做人的规矩。

于是一手拉着王夫人,娘两个在前,凤姐邢夫人在后边搀着贾母,一行人便奔黛玉的小院里来了。

【052】借机挑衅

且说黛玉本想着今日元妃省亲,定会叫前去拜见,正愁着如何躲过,不想元妃未到,十三爷怡亲王跟宝亲王弘历二人先悄悄的到了,因贾府众人都去了园中等候元妃娘娘,所以并不理会,此时元妃携着众人来到黛玉的小院子里,正见里面灯火通明,丫头们都整齐的站在廊下伺候着。元妃从心里冷笑,面上却和善的说:“还是林妹妹这里整齐,瞧着这些丫头们都规矩的紧。”

王夫人等人皆不敢答言,宝钗脸上更显得意之色,探春暗暗的拉了惜春的手,手心里全都是汉。凤姐只侧头瞧了瞧老太太的脸,见老太太一脸的不高兴,只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一边的宫女正要前去叫人,被元妃一摆手,只得退下一边。元妃便拉着王夫人的手,一路到了屋门口,只见四个丫头一遛站着,见了他们来了,并不大礼参拜,只福了一福说:“奴婢给贤德妃娘娘请安。”

元妃笑道:“今儿虽说是家里,亦不可费了国礼,你们四个,竟是天外之人,不懂得规矩吗?”说着便沉了脸。

朱雀微微一笑,上前道:“娘娘息怒,奴婢四人是先帝爷康熙皇上赏给林姑娘的,原是宫里当差的,康熙爷有令,除非我们林姑娘的话,否则,就是皇后娘娘来了,我们四人也是免跪的。娘娘不信,只回去问皇后娘娘便知。”

元妃听了,方知这四人并不是贾家的奴才,便愕然的看了看王夫人,见王夫人点了点头,便知道康熙皇上却有这样的旨意,于是笑着说:“既是这样,便不怪罪你们,烦你们通告一下林妹妹,就说我来了。”说着便欲往前走。

朱雀笑着说:“娘娘止步,姑娘有事,这会儿不便会客。”

元妃听了,心中的火便按不下了,冷冷的说:“噢?她不是病了吗?我亲自来瞧瞧她,怎么?连这个也不能吗?”

朱雀正要说话,只见房门打开,宝亲王弘历从里面出来了,见到元妃,微微一笑打了个千儿说:“见过元妃娘娘。”

元春见弘历在此,便心中诧异,暗道,他怎么会在这里,熹贵妃瞧着慈善,其实也不是个好惹的主儿,如今弘历被封宝亲王,已是公认的太子爷了。此时谁好寻他的晦气。于是换了一副笑脸道:“原来宝亲王在此,我说这些丫头们怎么会如此放肆。”

宝亲王弘历笑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几个丫头是先帝爷跟前的人,在跟林妹妹的时候,已经被康熙爷封了和硕公主的,只是怕林妹妹拘谨,并不曾对外宣旨,只是暗中把碟文发了而已。”言外之意,和硕公主见了你一个小小的妃子,是不用行礼的。

元妃虽惧熹贵妃,只是心存侥幸,想着弘历虽为亲王,在爵位上比自己高了几倍,然而毕竟是晚辈,自己是他父亲的妃子,他在自己面前自然不敢怎样,于是笑着说:“都说宝亲王平日里只知道读书上进,廉洁爱民,今儿怎么跑到未出阁的姑娘闺房中来了?”

宝亲王弘历听了,冷笑一声道:“小王奉皇阿玛的旨意,跟十三叔在此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