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学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品学士-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江云把纸条揉成一团,随手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他接着翻看那“十二楼”,看了几页之后,就觉得没什么兴致了,书中讲的就是一个寒门书生和一位富家小姐情情爱爱老掉牙的故事,就这么一个情节简单老套的故事,竟然会有这么大吸引力,引来吹捧无数。

    若是自己来写,不说一炮走红,轰传一时,但起码赚一点银钱花,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不错,他现在就动了这个心思,既然这里的白话小说这般受到欢迎,在暂时找不到其它谋生之道的情况下,他就入乡随俗,写一些白话小说,儿女情长的书,赚一点银钱花花又有何妨。

    这可是如今看来,最适合他的一个无本生意了。而且他此前就是文科生出身,专业方向正好是元明清的小说研究,对元明清的一些流行白话小说耳熟能详,脑子里还记忆着大部分的情节,文字,比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以至红楼梦等等,这些经典白话小说,随便一本写出来,他相信都足以在这里大受欢迎,引来追捧,起码赚取一点进学费用是不在话下了。

第三十二章 抄写西厢记() 
打定主意之后,他放下了手头上的书,来到了柜台前。

    “佟掌柜,结账!”一个丫鬟模样的人,手中捧着好几本小册子,放在柜台上。

    “小梅,又替你家公子买书来了。”那女掌柜拿过书,一边算账,一边笑着跟丫鬟搭讪着。

    丫鬟道:“是啊,公子喜欢看这些书。”

    江云在旁边听得心中恍然,原来这些才子佳人书,在读书人中也并不是没有市场,像刚才那位年轻书生一般的人只怕不少,只不过一般都碍于面子,都是私底下瞧看,不愿公开罢了。

    只听女掌柜又玩笑道:“小梅你难道不喜欢看么。”

    小丫鬟羞涩的一笑,道:“小梅当然也喜欢看,不过只是看看,打发无聊时间罢了,书里的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跟小梅终究是无关的了,小梅只是个丫鬟,没有那小姐的命。”

    女掌柜逗她道:“这可说不定,说不定哪一天有个大才子,就看中了我们的小梅姑娘,一见钟情呢,格格——”女掌柜说着就笑了起来。

    小丫鬟顿时红了脸,啐了一口道:“佟掌柜,你瞎说呢,书里面都没有的事,也来拿小梅取笑!”

    女掌柜笑了笑,取过一本书,道:“我可不是瞎说,怎么没有,比如这一本‘玉簪记’,说的就是一位书香世家才子和一个丫鬟一见钟情,最后私定终身,比翼齐飞的事。”

    “真的吗。”小丫鬟也不害羞了,忙接过对方手中的这本“玉簪记”,翻了几页,就欢喜的道:“佟掌柜,这本书也要了!”

    女掌柜答应一声,最后算完帐,道:“一共五本,总共三百八十文钱。”

    丫鬟从怀中掏出一角银,道:“这是四钱银子,佟掌柜你称一称。”

    女掌柜给对方找了几十铜钱,丫鬟拿了书,接过找的铜钱,就告辞出门去了。

    江云在一旁看了,心中惊讶,五本薄薄的小册子,一共三百八十文钱,平均下来,一本小册子就卖七十多文钱,这个价格可真不低,基本可以抵一本正经的厚厚的经史子集的书了。

    送走客人,女掌柜早就注意到一旁的江云,这时就招呼道:“这位公子,是来买书的么,本店的书都是精品,大家之作,公子可随便挑选,喜欢了就买上几本,自己看也可,送人也可,总之一定物有所值的了。”

    她以为对方却不下面子,就开导道,以前她就碰到过不少这样的客人,作为读书人,却不下面子,买这些“不正经”的书,但她知道,这些人都是书斋潜在的顾客,一旦说通了,对书斋的生意大有好处。

    江云暗自佩服对方的营销手段,却摇了摇头,道:“今天在下来,不是为了买书,而是有一笔生意,想跟掌柜商量。”

    “一笔生意?什么生意?”女掌柜不解的望着对方问道。

    江云也不绕弯子,直截了当道:“在下有此类白话小说稿子,不知贵书斋可接受投稿?”

    他这么一说,女掌柜顿时就明白过来了,事实上脂砚斋也是一个大书斋,有自己的一家印书坊,平时也是收一些稿子的,不过对稿子要求很高,像江云这样前来投稿的人,以前也并不是没有过。

    女掌柜依旧笑意不减,说道:“说起来本斋确实也是收稿的,不过现在只收名家的稿子,新人的稿子暂时已经不收了。”

    语气虽然客气,但无疑已经拒绝了江云的投稿要求了。以前脂砚斋也收新人的稿子,不过最后市场效果都不理想,书斋亏了钱,后来就渐渐不收新人的稿子,只收一些名家之作。

    听出对方口中的拒绝之意,江云微微一笑,道:“掌柜何必拒绝的这么快呢,名家也是从新人起步的吗,我相信,掌柜只要看了我的稿子,一定不会失望的。”

    女掌柜听了,却依旧不以为然,事实上以前前来投稿的新人,哪一个不是自信满满,说的天花乱坠,但最后事实却是证明,他们的稿子都是失败的,没有多少人爱看,很多新人都没有把握这类小说的要领,在书中还大谈什么圣人之言,忠义之道,一副道貌岸然卫道士之状,这样能吸引那些闺阁小姐,村姑丫鬟就怪了。

    她摇了摇头,道:“很抱歉,这位公子,本书斋的规矩就是这样,现在只收名家之作”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不待她说完,江云就摇头晃脑,吟出了一首诗来。

    这首诗一念出来,顿时就把女掌柜给震住了,下面的话立时给咽了回去。

    她不禁沉吟咀嚼起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但是却把那种才子佳人间幽会的情景,心境描绘的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简直妙不可言。

    “这是我的故事里面的一首小诗,我的这个稿子,名字就叫做‘西厢记’。”江云又不紧不慢的说道。

    女掌柜已经被他的这首待月西厢诗给勾起了兴趣,觉得不能小视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小书生,一改先前拒绝的态度,含笑道:“那么就请这位公子拿出大作,让妾身瞧一瞧。”

    江云现在却拿不出来,这本西厢记还在他肚子里,没有写出来呢,他便道:“书还没有完稿,还请掌柜稍等三两日,如何。”

    “那好,等公子完稿后,便送来就是。”女掌柜神情有些遗憾,可见那首诗对她的震动有多大,已经有了迫不及待一睹为快的心思了。

    说定这件事之后,江云又闲问几句,就告辞走人了,至于稿费的事,他倒是半句也没谈,他知道,在对方看到“西厢记”之前,再多的话也是多余的,对方给的价格不会太高。只有等“西厢记”出来,对方看到之后,他才有讨价还价的价码。

    出了脂砚斋之后,江云没有再在镇上闲逛,直接回了书院。

    接下来两天,江云除了上午去书院听讲,余下的时间,基本就是待在自己的小院住所,闭门不出,全力以赴抄写西厢记。

    准确的说,西厢记是元代一个戏剧剧本,是天。朝前世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既然是如此,作为曾专门研究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江云来说,对这本书本就研究很深,光是从头到尾的通读,就不下十来遍了,里面的情节,文字,大部分都还记忆在他脑海中。

    特别是,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里面的词句,江云基本都能背诵出来,现在他抄写这本西厢记,基本就是轻车熟路,不用花费多少功夫。

    后世那些研究元曲和明清小说的专家,对这本剧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思想,具有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等等。

    但江云觉得,这些都可以不管,这个剧本本质上就是一个讲才子佳人之间情情爱爱的小说,而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只要有这个主题,就足以吸引这里的一大批读者,包括那些闺阁小姐,村妇丫鬟,以及一些闷骚的读书人。

    这本小说完全符合这里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套路元素,而情节,文字又更胜一筹,所以江云毫不怀疑,这本书一出来之后,大受欢迎的程度,而只要达成这个目标,他从中赚些银钱是稳稳当当的事。

    这天傍晚,他伏在院子的石桌边,继续抄写西厢记。这本西厢记原文有五万多字,因为是元曲剧本形式,分为5本21折5楔子,默写的时候,还要修改成这里流行的话本小说体的形式。

    他低估了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原本以为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内肯定是完不成了,不过再有两三天的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平川,平川在吗!”

    正在这里抄写着,院子外传来几声呼唤声,听声音,应该是严政和周世民这两个狐朋狗友又找上门来了。

    虽然对于这两位狐朋狗友的到来,江云有点不耐烦,但他还不能装作没听见,不理不睬,当下就搁了笔,起身去打开了院门,只见外面站着两人,果然是严政和周世民两人。

    “平川在干嘛呢,这两天都不见你出来走动。”一见面,严政就关切问道。

    周世民替江云回答道:“这还用多问么,平川一定是在闭门苦读,再有几天,书院的季考就到了,这可是关系到县试报名名额的。”

    严政道:“这个我也听说,不过怎么看世民你一点都不上心的样子,莫非对这次季考胸有成竹了么。”

    周世民摇摇头道:“那是因为我知道,那前十名的县试推荐名额,却是与我无缘的,既然没有这个可能,又何必去多费心思呢。”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平川不像我,努力一下,这次季考的前十名,还是大有希望的。”

第三十三章 清风楼赌约() 
对于他的话江云当然不会当真,他就不信,对方对几天后的季考就完全没有想法,若是能够取得这次季考的前十名,就能得到书院的县试推荐报名,这可是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报名费的。

    不过这些他并没有说出来,只是客气一番,又捧了对方一下,道:“世民过奖了,依我看,这次季考,前十名是世民的囊中之物才对。”

    周世民果然高兴,口中却又谦虚了几句。

    这时严政看到院子里石桌上摆放的笔墨纸砚,便一边朝着那边走了过去,一边问道:“平川是有什么大作出来了么。”

    江云见了,赶紧抢先一步,把石桌上的稿纸给收拾妥当了,他可不想让两人知道,他在写西厢记。在两人眼中,他就是一个书痴,若是写出西厢记这样的大作,岂不是让人怀疑。

    他一边赶紧收拾稿纸,让两人坐下,一边掩饰道:“哪里是什么大作,前些日子老师要我罚抄三十遍的‘中和论’,我这几天就都在抄写这个的。”

    严政,周世民两人听了,倒没有什么怀疑,记得前些天因为那首东风吹,贾梦辰确实罚他抄写三十遍中和论来着。

    “要不要为兄帮忙,帮你抄写一些,免得你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也好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几天后的季考。”严政故作仗义关心的道。

    江云摆摆手,道:“不用了,反正老师也没要求我什么时候交,我慢慢抄就是了。再说严兄的笔迹跟我也不一样,若是代抄,只怕会被老师看出来。”

    周世民在一旁笑着道:“平川你不知道吧,严兄倒是有一首临摹的好功夫,只要你的笔迹不是太偏僻怪异,倒能临摹的**不离十,那贾梦辰又不会真的一张张的仔细去看,蒙混过关倒是应该没问题的。”

    江云这时想起了上次对方兜售的那副黄眉山的“早堂论”,更加确定,那就是对方临摹的伪作。

    严政朝周世民瞪了一眼,似是怪他多嘴,又把话题岔开了过去,说道:“是了,平川,还记得几日前,清风楼那个以诗问名的少年兄台么。”

    江云一听,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就在两天前,在万卷书斋就再次碰到了这位有点神秘的少年兄台,对方还出手高价买下了那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手稿,狠狠打了那个陈明宇的脸,也算间接帮他出了口恶气,他还真要感谢对方的。

    他说道:“就是那位出了五两银子替严兄付账的少年兄台么,我当然记得,怎么了,严兄为何又提到他?”

    严政脸上有些不自然,毕竟自己赖账,最后要别人来付账,终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不过他知道对方有些痴气,这么说未必是故意讥讽他,便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接着道:“是的,平川应该还记得,当日楼上众人好奇对方的来历名姓,那位兄台就提出一个条件,若是有人能够作出一首切情切景的诗,就告知他的名姓来历,不过当时那刘楚翰等人先后作诗,可惜都没有令其满意。”

    江云道:“我记得,当时严兄上去询问对方名姓,对方才说出这个条件,可惜当时严兄并没有作诗。”

    严政道:“实话说,当时为兄倒是得了一首,不过没有把握,所以就没有贸然献丑,这几天又经过仔细雕琢推敲,为兄这才稍稍有些满意了。”

    江云顺着对方口气问道:“这么说,今天严兄是准备去试一试了。”

    严政点了点头,道:“确实正有此意。”

    说着转头看了旁边的周世民一眼,笑着道:“就是世民,也准备了一首。”

    周世民嘿嘿一笑道:“我只是替严兄呐喊助威去的,至于拙作不提也罢,只是给诸君当陪衬的罢了。”

    江云道:“世民就用不着谦虚了,世民既然也准备了大作,想必是不同凡响,我就在这里恭贺两位,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

    严政有些诧异的问道:“莫非江兄对此没有兴趣,不想去么。”

    江云心道,你们找我来,不就是找一个冤大头付账么,我可不上这个当。

    他就道:“我自知才学浅薄,比不上诸君,就不去献这个丑了。”

    周世民正色道:“平川何必自谦,你的那首东风吹如今正传扬县中,哪个不知,谁人不晓,如今平川在县中可是名声鹊起,听说县令大人也有耳闻,在此小弟可是羡慕的很,要向平川道贺了!”

    严政也附和道:“正是,正是,这番平川必须请客才是!”

    江云心道,果然如此,狐狸尾巴总算露出来了。

    他连连摆手,道:“那只是一首玩笑涂鸦之作,这些也都是虚名,当不得真的。”

    “玩笑涂鸦之作?连玩笑涂鸦之作都这般厉害,可知平川才学不凡!”

    顿了顿,周世民又接着道,“是了,这几日平川都闭门苦读,应该不知道吧,当日清风楼的事,经过刘楚翰他们回来宣扬,在书院已经传扬开了,这几日又有不少人前去赋诗,可惜都没有让那位少年兄台满意的,如今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约定,而是一个关系到我书院名声的大事了!”

    “听说,那位兄台可是十分狂傲,不仅把众人的诗作都批得一无是处,还说什么书院无人,徒有虚名,并且说,若是众人作不出令他满意的诗,就是作出类似东风吹那样的歪哦,不,那样的妙诗,博人一笑,也是可以的。”

    他说的飞快,差点说漏了嘴,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