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战骑狂潮-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时候,他驾驭着飞行器,抵达星系最外围的行星的时候,准备继续向外探索。却发现,不论飞行器如何加速飞行,仿佛都在原地踏步!

    身后的行星,与飞行器的距离,始终是固定的!他清晰的感觉到,面前有一层坚实的,不可名状的膜,阻隔着前进的步伐。

    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位面,只有这么大!

    证明了他错误的认知,却也让他心里微微松活了一些。因为他潜意识里固执的认为,这个世界无穷大,就绝对不止起源帝国这一个生命星球。

    是否有所谓的外星人呢?

    想象中的外星人,到底有多强大呢?

    会不会对帝国造成威胁呢?

    作为一个皇帝,他必须要思考这些。

    而现在,他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这个位面只有这么大,除了起源帝国,并不存在另一个文明!

    因此,他可以放开手来,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另外的位面世界!

    三个月,李铮环绕着这个星系位面,飞行了一圈。记录了诸多的数据,然后就返回了帝国。

    随之,帝国便准备开发星空中其余的八个星球,攫取上面的资源,供养帝国的发展。

    在回到帝国之后,李铮还就这个问题,问询了小胖妞。

    比如星空中的那么多的星星,如果是恒星的话,又是哪里来的呢?而这个位面,只有一颗恒星!

    小胖妞给出了答复。

    原来,那些星空中闪亮的星星,却是大宇宙之中,诸多位面的投影。

    仅此而已。

    得到了这个答案,李铮恍然大悟的同时,也不由惊叹连连。

    大宇宙无限时空,到底有多少位面?!

    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代表了一个位面,那么其数量,简直无法计算!

    而随着元初二十六年帝国步入位面星空,无数的资源,被采集攫取,对于帝国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里程碑的作用。

    随后的几年里,在一号世界、三号世界,帝国相继对两个位面世界的星空,投入了精力进行开发。

    通过勘察,包括帝国本源世界在内。三个世界中,一号世界的面积,是最大的。它有着两颗双子恒星,星系内的星球,总数有三十三颗,资源最为丰富。而三号世界最小。只有五颗行星。

    在元初二十九年,帝国在二号世界,也投入了一定精力,准备勘探星空。但让李铮意外的是,二号万族大世界。并非是一个星系位面。

    应该是一块大陆位面!

    为什么说应该?

    因为帝国的飞行器,在万族大世界位面,飞行到一定高度之后,就不能继续上升,似乎世界法则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就不能看到整个大陆的全貌。

    因此,李铮仍然不知道,这万族大世界到底有多大,万族大世界的光源。到底来自何处!

    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因为帝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水元文明的战略武器的一些秘密。

    原来。在御水领上空,一千公里之上,竟然有一块能量折射的金属板。水元文明发射能量柱,然后通过调控这块能量折射的金属板,将之投射到任何一个可以监控到的地方!

    如果帝国现在与水元文明仍然敌对,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毁这个能量折射金属板。

    但这只是一种设想罢了,现在帝国与水元文明之间。在利益方面的勾连,已经极为紧密。

    商业、文化等等。两个文明之间,有着多方面的合作。

    可称之为战略伙伴,而不是敌人。

    当然,文明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尘不变。当初帝国与水元文明不也打了一仗吗?兴许什么时候,双方又成了敌人也说不得。

    所以越是了解对方,对帝国越有好处。

    在万族大世界,这二十年来,与起源帝国建交的文明,已经多达二十余个,囊括了方圆十几万里的地域。

    十几万里,其面积,已经远远超过帝国本源星球的面积。但这也不过只是万族大世界的一个角落而已!

    知道的越多,就越是敬畏。

    万族大世界,不愧以大世界为名,的确够大!区区一个角落,就有数十个跨界文明的领地,这是多么令人惊骇的一件事?!

    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秘密?有多少文明?有多强大的文明存在?

    但这些对于李铮而言,却是极为遥远的一件事。

    帝国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可谓飞速,不算弱小,但却算不得强大。在万族大世界,随便某个文明,也不差于帝国多少。

    因为底蕴的关系,甚至帝国还处于弱势。

    帝国存在的时间,太短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自元初九年李铮与十位妻妾出行旅游,元初十年回到帝国,直到现在,这二十年中,李铮大多数时间,都呆在神州草场。

    当然,有时候心血来潮,也会带着妻妾子女,到其他的位面世界去逛一逛。

    这二十年中,在政治军事方面,帝国的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元初十年,李铮定下了一个十年换届的规矩。

    就拿政务院来讲,每一届政务院宰辅,执政的时间,为十年一期。十年过后,执政的宰辅,就必须要换人。

    李铮觉得,十年,对于一个宰辅而言,约莫足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目标,不算短了。

    如果时间太长,对于帝国而言,没有太大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因为执政时间太长,思想僵化,导致帝国发展速度减缓。

    所以换一个新的宰辅,就有新的局面。

    从帝国建国,到如今元初三十年,已经换了三届宰辅,今年,就又到了第四届换届之时。

    第一届宰辅荀攸,如今除了在政务院挂了一个国士的称号,却是已经加入了研究院,将精力完全投入到了能量研究领域。这些年来,已经有不少的成果出世。

    第二届宰辅曹操,在元初二十年卸下担子,也只挂了国士称号,加入了研究院,投入到了思想文化的研究领域。这些年来,好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都出自曹操之手。

    第三届帝国宰辅,便是荀彧。今年也到了任期,即将卸任。他已经准备投入到民用器械发明研究方面。

    至于第四届宰辅,呼声最高的,有三个人。

    第一个是诸葛亮,如今,诸葛亮是一号世界的总督。

    第二个是田丰,他资格老,刚正不阿,经验丰富。不过田丰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卸任吏部部长之职,全心全意投入到了灵州太学院法学专业,教授学子去了。

    第三个是二号世界总督周瑜。他文武双全,是个全能型的人才,许多官吏、百姓,都佩服他。

    这三人就是第四届宰辅人选的热门。

第三章 新战略() 
宰辅之下的各部部长,照例执行十年换届政策。如果没有能力再进一步,成为宰辅,就必须要卸任。除非是非常情况,否则没有例外。

    而在军事方面,帝国也同样实行十年换届制度。

    第一届作战部部长张山,现在也早已完全卸任。不再担任任何实职军职,只在军务院挂名大将军衔。如今也有两份工作——在灵州太学院军事分院担任战术教授,以及在生命内在进化方面,做一些研究。

    第二届作战部部长,是庞德。也已于元初二十年卸任所有军职,挂名军务院大将军衔,与张山一样,同样致力于军事教育和生命内在进化的研究。

    第三届作战部部长,却是张辽,现在也到了换届之时。可能也会与上述两位一样,投身军事教育和内在进化研究。

    第四届的热门人选,有五人。孙策、曹仁、文聘、张飞和周瑜!

    又有周瑜!

    没办法,这家伙太能耐了,李铮都不得不为之赞叹。

    因为二号世界的特殊性,总督也掌握军权。所以周瑜在政务和军务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

    政务院和军务院都有提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而作战部之下的各位面世界各大军团的军团长,则在执行三年一轮换的同时,也必须要十年一换届。

    轮换,是为了避免军团长在地方坐大,每三年,每个军团的军团长,都要调换到另一个军团任职。毕竟。每个军团额定有十万大军,这不是小数目。军队,是帝国暴力机器,必须要谨慎掌握。

    而换届卸任的军团长,则多数进入了战骑部队。担当战骑统领。

    如果在年限之内,累积战功、威望到了一定程度,就有机会调入军务院中枢。

    而卸任后不想继续从军的,要么从事军事教育,要么都投入了研究院。或许什么都不做,回家逍遥自在也行。

    军中的将领。卸任之后,大多数都喜好生命内在进化研究。因为对他们而言,战气这种促使生命进化的能量,他们最熟悉。

    至于参谋部的部长,也同样十年一轮换。

    第一届戏志才。卸任之后,也做了研究院的研究者与军事学院的教授,致力于各文明不同的战略战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导。

    第二届部长则是法正,法正卸任之后,也做了与戏志才同样的选择。

    第三届部长,则是庞统,眼下也即将到了换届之时。他偏好喜爱军用器械,想必卸任之后。会投入到相关的研究部门。

    第四届参谋部部长的热门人选,只有两个。一个是程昱,一个是黄月英!

    这里。第一个出现了女性人选!

    程昱老而弥坚,黄月英则正是风华正茂。

    两人一个经验丰富,谋略硬朗狠辣。一个朝气蓬勃,头脑灵活不遑多让。一个男,一个女,倒是让人多有称道。

    程昱自不必说。至于黄月英,这个女军师。在很早之前,就投身到了军师系统。这些年来。累积功勋声望,有了竞选参谋部部长的资格。

    至于后勤部,几任部长都是李铮亲近之人。第一任部长是赵五,第二任部长,则是周肥,第三人部长,是帝妃糜嬛的哥哥,糜竺。

    第四任部长,李铮属意沮授,不过沮授和田丰一样,早就卸任一切官职,也投入到了研究行列之中,也许不会就任。所以李铮的另一个人选,则是徐庶。

    另外,安全部这一掌管情报、帝国安全方面的部门,贾诩掌握了二十多年。在元初二十年之时,贾诩主动上书卸任,接任者是郭嘉。

    这个部门不类于军务、政务两院,李铮并没有规定卸任换届之事。现届的郭嘉,也许还会再任职一段时间,除非发生意外情况。

    这二十年以来,帝国的人才,是纷纷涌现。

    老一辈的大能,多数都已经隐退,投身喜好的研究事业,将帝国这个大舞台,交到了次一代的手中,新一代的人才,也逐渐成长起来。

    不论是帝国本土,还是三号世界,都有很多的人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

    比如诸葛亮,比如文天祥这类次生代,又比如姜维,比如曹真,比如邓艾,这类新生代。

    新人才的登台,就带来了新的执政方式和理念,新的思想、政策,也逐一涌现,让帝国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来都没有停顿过。

    同时,因为帝国换届政策的实施,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当然,也给了底层人物更多的机会。毕竟,老一辈如果不退下舞台,他们就很难冒头。

    。。。

    元初三十年,九月,三十年盛大国庆之后,帝国的统治阶层换届,也落下了帷幕。

    政务院新一任宰辅,是诸葛亮。

    田丰选择了研究生活,不愿意再为官,自主放弃了这个职位的竞争。而周瑜,则选择军职,成为了新一届的军务院副首、作战部部长。

    其下军政各部,各世界总督,俱皆各有继任者,于此,帝国完成又一次换血。

    唯一不变的,还是皇帝李铮。

    他虽然想将国之重器交给儿子,但却没人愿意接任,让李铮徒呼奈何。

    神州草场。

    帝国新一届执政者第一次大朝会在帝宫召开。

    李铮端坐上首,威压全场。

    “不错不错,”李铮面露微笑:“帝国再次换血完成,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我很期待你们的作为。都说说吧,这个十年,你们都有怎样的计划?”

    作为帝国政务院新任宰辅,诸葛亮当仁不让,率先起身,躬身一礼。目光如星辰,看着李铮,道:“陛下,臣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对帝国的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想法。”

    “第一,是人口。”

    他侃侃而谈。

    “帝国现在完全拥有三个位面世界的领土,但总人口,却才两亿出头。人口,是财富,是潜力。人口基数越大。人才就越多。人口基数越大,才能挑选出更强的军人,凡此种种,帝国方方面面的发展,都脱不开人口的桎梏。相较于现在帝国领土的广大。两亿人口,实在太少。相较于其他文明数以十亿、百亿计的人口数量,我们还远远不如。所以为臣第一个计划,就是增加帝国的人口,以此增强帝国的底蕴!”

    李铮听的不由微微点头。

    “第二,是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风气,始终是一个文明的脊梁骨。帝国坚守本民族惯有的风气和血性,但臣下以为。仍然不够完满。在社会思想文化风气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一些惰性思想。并且还存在一些缺失。这方面,需要做一些调整和引导,使其更加趋于建康发展。所以在教育、宣传等方面,需要整肃一下风纪。另外,也须得吸纳一些外文明的精华,补足不足之处。”

    “第三。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我们都看到,帝国自建国以来。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和推广。新的技术。让人们更加方便,让社会更加稳定,让军队更加强大,对于帝国的提升,是全面性的。所以,万万不能忽视新技术的重要性。在新技术的研究方面,就要加大鼓励程度,不论是研究院,还是民间,都要提高他们的福利和待遇。至于推广,我想,我们政务院,能够做到最好。”

    “第四,是交流。”

    “首先是商业交流。这方面,有迹可循,只需要保持稳定,扩大规模即可。其次,便是思想文化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帝国如今每年都有各种新技术的诞生,不单单是因为研究者的努力,还有外文明技术的启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文明得来的东西,即便不能立刻转换成帝国的底蕴,也可以为帝国在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印证和指引作用。”

    。。。

    诸葛亮口若悬河,从执政的各方面说起,一条条从具体上分析,将自己的执政思路,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铮听的是连连点头,周遭大臣,也都面露佩服。

    当然,这只是框架,具体实施,还要看他们的真正能力。

    政务院下各部门主官俱皆做了一个框架性的汇报,然后就是军务院。

    周瑜起身,躬身一礼,昂首立在殿中。

    “陛下!”

    周瑜丰神俊朗,的确是帝国第一美男子。

    他这一站起来,吸引力比诸葛亮还大。

    “为臣自昨日就任,调出了上个二十年中,帝国在军事方面的所有资料,仔细查看了一遍。”

    李铮闻言,不由颔首。

    “约莫在元初十年之后,帝国在军事方面,逐渐趋于稳定。元初十年到元初二十年这十年之中,帝国着重于三号世界和一号世界的征服。”

    “到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