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斯科1941-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可夫没有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现在什么地方?”

    “报告大将同志,我在伊斯特拉河边。”罗科索夫斯基表情如常地向朱可夫报告说:“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近卫第九师,在几分钟前,刚刚粉碎了德军在河西岸的防御,成功地登上了对岸,正朝着德军的防御纵深发展。”

    “太棒了,这真是太棒了!”虽说最近几天,朱可夫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好消息。但好消息不嫌多,此刻听说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已成功地渡过了伊斯特拉河,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愉快起来,他对着话筒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既然你们已经成功地渡过了伊斯特拉河,那就继续向敌人的纵深发展,不要怕疲劳不要怕牺牲。你们在战斗中损失的兵员,我会尽快补充给你的。”

    “什么,现在到对岸去?”别洛博罗多夫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的时候,不禁又被吓了一跳,他用手指着河中偶尔腾起的冲天水柱,心有余悸地说:“司令员同志,您瞧瞧,还有德军在炮击河面,我担心你们在这种时候渡河,会遭遇到危险。不如再等等,等我先率领师级机关过河后,你们再过去吧。”

    罗科索夫斯基丝毫没有把河面上偶尔腾起的水柱放在心上,他心里很清楚,德军的抵抗已经被彻底摧毁了,现在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河对岸被围住的敌人。

    就在他准备再次下达命令时,马利宁忽然叫他:“司令员同志,朱可夫大将的电话。”

    罗科索夫斯基接过电话,大声地说道:“你好,大将同志,请问你有什么指示?”

    朱可夫没有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现在什么地方?”

    “报告大将同志,我在伊斯特拉河边。”罗科索夫斯基表情如常地向朱可夫报告说:“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近卫第九师,在几分钟前,刚刚粉碎了德军在河西岸的防御,成功地登上了对岸,正朝着德军的防御纵深发展。”

    “太棒了,这真是太棒了!”虽说最近几天,朱可夫随时都能听到各种好消息。但好消息不嫌多,此刻听说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已成功地渡过了伊斯特拉河,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愉快起来,他对着话筒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既然你们已经成功地渡过了伊斯特拉河,那就继续向敌人的纵深发展,不要怕疲劳不要怕牺牲。你们在战斗中损失的兵员,我会尽快补充给你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八)() 
在战争爆发前,罗科索夫斯基以为凭借自己所知晓的历史,再加上自身的军事指挥能力,肯定能改写历史。但等战争爆发后,他发现是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除了全军突击卢布林的德军补给基地,取得了喜人的战绩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被德军压着打。

    比如说在战争的初期,他就曾经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不利的条件下,应该将部队后撤,保存有生力量,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避免在无准备的不利条件下进行战斗,依托森林、河流和沼泽建立相对完整的防御,进行节节抗击,以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

    但不管是斯大林,还是西方面军的几任司令员,都认为假如不加抵抗就放弃国土,不光会影响到士气,同时还会造成政治上的被动,不利于争取国际援助。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命令部队进行不停歇的反突击,即使是在无协同、无补给,明知道最后必然陷入包围和被歼灭的情况下,也要一刻不停地实施反突击,防止德军从容地进行部署的调整和再进攻。

    事实证明,斯大林和朱可夫他们的这种战术,并非是一无是处。苏军就是用这种巨大的牺牲,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集结起了足够的反击兵力。

    虽说他穿越前,在华夏的军队里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士官,没有到军校进行过系统的指挥培训。但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看过猪跑么?他了解历史的发展,以及一些优于这个时代的先进战术,连着几个月的被动挨打,可把罗科索夫斯基憋坏了,如今既然大反攻开始了,他也准备用点特殊的战术来扩大战果。

    因此他在布置任务时,向马利宁交代说:“参谋长,通知列维亚金将军,等近卫第八师渡过伊斯特拉河以后,和第九师采取齐头并进的方式,快速地向德军的防御纵深突击。”

    马利宁听完他的这道命令,皱了皱眉,委婉地说道:“司令员同志,假如让这两个主力师采用齐头并进的方式向前推进,势必会减弱攻击的力度。只要敌人进行顽强的防御,就可以轻松地挡住他们。”

    “放心吧,参谋长同志,我心里有数。”对于马利宁的担忧,罗科索夫斯基轻松地说道:“让两位师长将部队分成以营为单位,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靠公路推进的战术,注意抢占汕头、争夺制高点、实施宽正面的多路进攻,同时对德军的防御地带实施攻击。”

    看到马利宁一脸担忧的表情,他又接着说:“同时还要告诉两位师长,虽然部队分散了,但不能各自为战。要采取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战术,力求在战斗中可以保持互相呼应、互相支援,保持一条连续的战线。

    我们的坦克旅继续沿着公路向前推进,与退却中的德军部队保持接触。一遇到德军实施猛烈的反扑,部队就停止前进,就适当采取后撤战术,粘住德寇的退去部队不放。

    除了坦克、步兵外,我们的炮兵也需要快速向前推进,用炮火消耗德军的兵力后,再根据德军投入兵力的大小,采取或迟滞对手行动,掩护主力退缩转入防御,或进占某一地域,借助猛烈炮火实施进攻。”

    记录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马利宁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太棒了,司令员同志,您的这个战术真的是太棒了。我觉得在向部队下达完命令后,应该向方面军司令部汇报,争取在全军范围内推广这种战术。”

    “暂时不用。”罗科索夫斯基不清楚自己借鉴的这种来自后世的战术,在此次的大反攻中,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毫不迟疑地拒绝了马利宁的提议,便有点欲盖弥彰地说:“这只是我摸索出的一种新战术,究竟有没有效果,要经过实践才知道。行了,参谋长,别耽误时间了,快点去下达命令吧。”

    当天晚上,当第16集团军的部队成功地收复了整个伊斯特拉地区后,朱可夫从方面军司令部打来了电话。他在电话里惊奇地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根据我所接到的战报,你的部队是推进速度最快,取得战果最大的部队。你说说,有什么诀窍吗?”

    经过一天的战斗,罗科索夫斯基发现自己借鉴来自后世的战术,虽然还有一些瑕疵,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于是他便将这套战术向朱可夫讲述了一遍。

    朱可夫听完后,沉默了许久,才小心地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虽然这种战术在你的部队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战术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暂时还看不出,你能说说吗?”

    “好的,大将同志。”听到朱可夫向自己虚心请教,罗科索夫斯基也不藏私,便介绍起这种战术的成功之处:“德军在遭到我们的突然打击以后,由于后勤补给困难,指挥系统瘫痪,所以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正在逃窜中的德军,丢弃了大量的重型装备,我们可以用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突袭战区内重要交通要道,控制交通要道,切断德军的退路和后勤补给。利用空降兵和主力部队之间的快速协同,同陷入被动的德军部队进行反复交战,对他们形成局部包围的态势。”

    “太棒了,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所说的战术简直是太棒了。”朱可夫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讲述后,不禁拍案叫好,他对着话筒说道:“我会尽快将这事向斯大林同志报告的,希望他能将剩下的预备队全部交给我,到时我们就能采取这种战术,继续向德军展开全面的反攻。对了,你觉得这次反攻,我们能推进到什么地方?”

    罗科索夫斯基不清楚随着自己的出现,是否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因此他只能含糊其辞地说:“我觉得大概能将敌人赶到离莫斯科两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吧。”

    “什么,两百公里以外?”朱可夫对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种分析显得很不满意,“难道你认为德国人不会重蹈当年拿破仑的覆辙,被我们一口气赶出国境线吗?”

    “希特勒不是拿破仑。”罗科索夫斯基感觉朱可夫有点被最近所取得的巨大战果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有必要向他提个醒,于是委婉地说道:“希特勒很明白,假如他听任部下撤退,那么他们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被严寒和我们的追击部队所消灭。我觉得敌人是不会再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他们在初期的慌乱过后,肯定会由原来的全线溃退,变成交替掩护着撤退,并将一些前进的补给基地变成他们的抵抗据点。”

    朱可夫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虽然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但心里又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只能言不由衷地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虽然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我觉得德国人肯定会在我们强大的攻势下崩溃,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灰溜溜地从我们的国土上滚出去。”

    在放下电话前,朱可夫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连忙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我忘记告诉你了。莫斯科方面派出了一批战地记者,到前线去采访我军的反攻情况,其中有十名《红星报》的记者,将在今晚到达你的司令部,你可要好好地接待他们哦。”说完,没等罗科索夫斯基再说话,他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站在一旁的洛巴切夫听到了朱可夫后面的话,兴奋地说道:“《红星报》的记者要来了,这真是太好了。”

    “好什么好?”罗科索夫斯基朝他翻了个白眼,不悦地说道:“前线这么危险,他们来做什么?他们来了,我们还要专门派出人手去保护他们。要是他们一切顺利还好说,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向上级交代呢。”

    说完,他便将马利宁叫过来,吩咐道:“参谋长同志,趁现在天还没有黑,司令部立即转移,我们继续跟着作战部队向前推进。”

    马利宁听完命令后,立即爽快地答应道:“好的,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安排。”

    一个小时后,集团军的三位指挥员便乘坐同一辆吉普车,从重新结冰的伊斯特拉河上通过,沿着公路追随作战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沿途能有不少的几个村庄,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马利宁扭头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我们今晚在什么地方宿营?”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道路两侧完好的村庄,有些诧异地问马利宁:“参谋长,我看到沿途的村庄,大多数都保护完好,没有遭到德军的焚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这还用说么?”洛巴切夫笑着插嘴说:“肯定是我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以至于德军还没有来得及破坏这些村庄,我们的部队就赶到了。”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经过了昨晚地雷惊魂的罗科索夫斯基咬着头说道:“我觉得敌人没有焚毁这些村庄,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

    “希特勒不是拿破仑。”罗科索夫斯基感觉朱可夫有点被最近所取得的巨大战果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有必要向他提个醒,于是委婉地说道:“希特勒很明白,假如他听任部下撤退,那么他们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被严寒和我们的追击部队所消灭。我觉得敌人是不会再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他们在初期的慌乱过后,肯定会由原来的全线溃退,变成交替掩护着撤退,并将一些前进的补给基地变成他们的抵抗据点。”

    朱可夫听完罗科索夫斯基的这番话以后,虽然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但心里又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只能言不由衷地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虽然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我觉得德国人肯定会在我们强大的攻势下崩溃,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像当年的拿破仑一样,灰溜溜地从我们的国土上滚出去。”

    在放下电话前,朱可夫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连忙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我忘记告诉你了。莫斯科方面派出了一批战地记者,到前线去采访我军的反攻情况,其中有十名《红星报》的记者,将在今晚到达你的司令部,你可要好好地接待他们哦。”说完,没等罗科索夫斯基再说话,他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站在一旁的洛巴切夫听到了朱可夫后面的话,兴奋地说道:“《红星报》的记者要来了,这真是太好了。”

    “好什么好?”罗科索夫斯基朝他翻了个白眼,不悦地说道:“前线这么危险,他们来做什么?他们来了,我们还要专门派出人手去保护他们。要是他们一切顺利还好说,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向上级交代呢。”

    说完,他便将马利宁叫过来,吩咐道:“参谋长同志,趁现在天还没有黑,司令部立即转移,我们继续跟着作战部队向前推进。”

    马利宁听完命令后,立即爽快地答应道:“好的,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安排。”

    一个小时后,集团军的三位指挥员便乘坐同一辆吉普车,从重新结冰的伊斯特拉河上通过,沿着公路追随作战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沿途能有不少的几个村庄,坐在副驾驶位置的马利宁扭头问罗科索夫斯基:“司令员同志,不知道我们今晚在什么地方宿营?”

    罗科索夫斯基望着道路两侧完好的村庄,有些诧异地问马利宁:“参谋长,我看到沿途的村庄,大多数都保护完好,没有遭到德军的焚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第三百六十七章 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九)() 
等在临时指挥部外面的记者们,听到战士的答复后,立即炸窝了:“什么,我们冒着危险到前线来,司令员同志居然不接受我们的采访?”

    “不行,我们一定要见到司令员。”一名性子急的中年记者说完这句话以后,就带头朝指挥部里闯。

    见有人带头,周围的记者也不约而同地朝指挥部里涌去。指挥部门口只有四名战士,本来人数就比记者少,况且他们面对也不是自己的敌人,看到记者们朝自己冲过来的时候,他们挡得也不是太坚决,所以很快就让所有的记者冲了进去。

    “司令员同志在哪里?”正指着地图在向马利宁交代任务的罗科索夫斯基,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同时还有人在大呼小叫,回头查看时,正好看到了一帮记者推着几名战士,闯进了自己的指挥部。

    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强压住心头的怒火,面对那些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记者们,竭力用平稳的语气说道:“记者同志们,请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到我们的工作。”

    “将军同志,”那位率先闯进的中年记者挤到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急不可待地问道:“听说您的部队已收复了整个伊斯特拉地区,能谈谈您对此的想法吗?还有,你们下一步的行动又是什么?”

    “记者同志们,”罗科索夫斯基提高嗓门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能够收复伊斯特拉地区,是我们第16集团军全体指战员的功劳,你们应该到部队里去采访我们的那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