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在坦克旁边站得整整齐齐的坦克兵们,唐少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笑着点了点头以后,再次向诺维科夫下达了新的命令:“既然已经集结完毕,那就立即出发吧!”
“是!”诺维科夫少将答应一声,随后向部队下达出发的命令。
为了检验部队夜间行军的效果,唐少华和马斯洛夫在坦克师出发后半小时,也沿着坦克部队行军的路线向前行进。可嘎斯车开出没多远,唐少华就看到路边有两辆抛锚的坦克,心中便涌起了一丝不快。越往前走,路边抛锚的坦克和装甲车就越多,唐少华的脸色也就越来越难看。
但他重新看到诺维科夫的时候,便忍不住大发雷霆,他指着路边抛锚的坦克问道:“师长同志,您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坦克在行军时就出现了故障,在战场上,你们用什么和敌人进行战斗?”
诺维科夫涨红了脸,向唐少华解释说:“将军同志,在路上抛锚的坦克,都是最老式的T…26和BT型坦克,这些坦克在最近的训练中,使用的频率太高了。”
“就算只是训练用的坦克,也不应该出现开不动的情况啊?”唐少华余怒未消地说:“难道你们就不知道随时进行保养和检修吗?”
诺维科夫都快把头低到了胸口,喃喃地说道:“我们没有足够的坦克备件……”
唐少华转身对马斯洛夫说道:“参谋长同志,我把部队训练的事情,交给您全权负责了,坦克备件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了。”
“不好办啊,军长同志。”马斯洛夫一脸无奈地说:“虽然我们需要的备件在国防仓库里都有,可是不经过上级的同意,他们是不会把备件给我们的。”
唐少华明白马斯洛夫说的是实情,便理解地说:“参谋长同志,备件的事情,您可以让技术副军长出面,他和仓库的军需官熟悉,让他想办法搞一批备件出来。”接着,他又叮嘱着诺维科夫说,“师长同志,你们师的训练工作还要抓紧,别担心坦克的损耗。等这批老式坦克都报销了,我再给你们换装最新型的坦克。明白吗?”
诺维科夫听说我会给他们补充新型坦克,立即兴奋地答应道:“明白了,将军同志!”
第二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变故()
唐少华回到卫戍司令部时,已是凌晨一点。
他抬头看了看办公室墙上的挂钟,苦笑着摇摇头,心说已经这么晚了,巴格拉米扬上校肯定已经休息了,要想和他联系的话,估计只能等到他白天上班的时间。
唐少华刚躺在临时支起的行军床上,想抓紧时间休息时,桌上的电话铃忽然响了起来。他一翻身就下了床,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冲到了桌前抬手抓起了电话。在这种时候打进来的电话,肯定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他把听筒贴在耳边以后,就大声地说:“喂,我是罗科索夫斯基,您是哪里?”
“谢天谢地,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可算找到您了。”听筒里传出了巴格拉米扬的声音,他用责备的语气问道:“我说,您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怎么我连着给你的办公室打了十几个电话,值班员都说您不在,也不知道您去什么地方了。”
“对不起,上校同志,我到坦克师视察他们的训练去了。”唐少华知道巴格拉米扬半夜给自己打电话,肯定不会是为了叙旧,连忙追问道:“请问您这么晚打电话过来,有什么重要事情吗?”
“前天晚上军区召开临时会议,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将军决定将军区部队编成两个梯队,并进入战备状态。这件事,您知道吗?”
“我是从集团军参谋长皮萨列夫斯基将军那里,得知的这个消息。”唐少华不知道巴格拉米扬为什么会忽然问起这件事,在如实地回答以后,反问道:“上校,这道命令不是被莫斯科勒令取消了吗?”
“没错,在接到了莫斯科来的电报后,司令员立即就撤销了让部队进入战备的命令。”也许是为了让罗科索夫斯基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耐心地解释说:“皮萨列夫斯基将军在下午乘飞机飞到了基辅,亲自向司令员报告,说根据侦察,发现德国人正在一步步地加强自己的部署,他们已开始陆续撤去设在国境线上的障碍物,并在大量地囤积炮弹和航空炸弹,袭击随时有可能发生。他还向司令员指出,我军目前都停留在自己的驻地,如果要占领沿国境线构筑的防御阵地,至少需要花费一天或者两天的时间,而敌人却不可能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他在结束自己的报告时问司令员:现在还不该向国界掩护部队发出战斗警报吗?”
唐少华听到这里,心里重新又燃起了希望,他紧张地问巴格拉米扬:“上校同志,司令员在听完汇报后,有什么样的反应?”
“司令员虽然认同他的说法,但他却说由于没有得到莫斯科方面的同意,所以暂时不能发出战斗警报。并说只有得到莫斯科的批准后,才能向部队下达相关的命令。”
唐少华本以为集团军参谋长亲自到军区找领导汇报了边境的实际情况后,基尔波诺斯会果断地再次下达进入战备的命令,没想到他却因为顾虑重重而拒绝下达正确的命令。
唐少华叹了口气,刚想和巴格拉米扬说两句时,却听到他又说:“傍晚的时候,第26集团军参谋长瓦连尼科夫上校的报告也到了。他在报告中说:德国人正在构筑进攻出发阵地。接到这份报告,基尔波诺斯司令员再也坐不住了,他和普尔卡耶夫参谋长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吩咐我连夜拟订好让第二梯队向国境线开拔的命令。”
唐少华心中暗想,巴格拉米扬对自己说这件事情,难道在准备向自己传达开拔的命令吗?想到这里,他好奇地问道:“上校同志,不知道这次都有那些部队需要开到边境线啊?”
他鹅话刚说完,听筒里便传来了纸张翻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巴格拉米扬拿起刚拟好的命令,对着话筒读道:“步兵第31军应于6月28日凌晨由科罗斯坚地域到达科韦利附近的边境;步兵第36军应于6月27日凌晨占领杜布诺、科津、克列梅涅茨边境……步兵第49军于6月26日、步兵第15军于6月30日前分别进抵边境。”
巴格拉米扬在宣读命令时,唐少华就全神贯注地听着是否有自己的部队,可等命令读完,也没有听到自己部队的番号,却意外地听到了开拔的部队里,有费久宁斯基的第15步兵军。他不禁惊诧地问道:“上校同志,费久宁斯基的第15军开拔后,他们的防区由谁来负责啊?”
巴格拉米扬将命令重新放回到桌上,慢条斯理地说:“最近我们正在接待两个新到的集团军,空出来的防区,将由这些新来的部队陆续接收。而费久宁斯基的部队开拔后的防区,由你派摩步团去接收,等新的部队到达后,再向他们移交就行了。”
唐少华只感觉自己的心在不断地往下沉,眼前一阵阵发黑。自己不久前和费久宁斯基曾私下商议,一旦战争爆发,自己的部队开赴了前线后,就将空出来的防区交给第15步兵军负责,并让他们加固和完善现有的防御工事,以便能在这里继续抗击德军的进攻。可根据军区的新命令,费久宁斯基的部队不光不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相反,还要派出部队去接替他们的防区。这样一来,就把唐少华的计划彻底打乱了。
虽然唐少华的心情受到了这个坏消息的打击,但他却没有忘记自己找巴格拉米扬还有重要的事情。等对方一说完,他就立即说道:“上校同志,我有件事情想请您帮忙。”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有什么事情,就尽管说吧。”虽然巴格拉米扬不知道罗科索夫斯基会说什么,但还是豪爽地说道:“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会答应您的请求。”
“我的坦克师在行军训练中,有不少的坦克抛锚,其中大部分是老式坦克。由于备件不足,所以我们很难对这些坦克进行修复。”唐少华在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后,向巴格拉米扬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您能想办法为我们提供一批坦克备件吗?”
“没问题没问题。国防仓库里有不少老式坦克的备件,反正放在那里也没有什么用处,等天亮以后,我给仓库的军需员打个电话,让他把这批备件交给你们。”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请求,巴格拉米扬答应得非常爽快,最后还特意叮嘱对方:“对了,您的技术副军长以前经常和仓库军需员比较熟悉,这事就交给他去办吧。”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努力(上)()
打完电话后,唐少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刚刚所发生的一切,对他来说恍如做梦一般。要知道早在卫国战争爆发前,斯大林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认为一旦爆发战争,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将在乌克兰,因此把苏军最为强大的兵力配属给了基辅特别军区。如果基辅军区真的在战争爆发前一周,就发出了自己刚刚听到的那道命令,那么拥有87万军队,4525辆坦克和1672架作战飞机的西南方面军,怎么会在战争的初期被德军打得狼狈不堪,最后还落了一个被全歼的下场?
好不容易等到了上班时间,一夜未眠的唐少华给值班军官打了一个电话,让他通知在家的军级领导和各师师长到会议室开会。
为了让自己在主持会议时,不至于无精打采,唐少华给自己泡了一杯浓浓的红茶,并没有放糖。一口茶水喝下去,嘴里的苦味立即将瞌睡驱赶得无影无踪。走出办公室,他在门外的衣冠镜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军容,才迈着步子沿着走廊朝会议室走去。
当他推开会议室的大门时,看到马斯洛夫、加米涅夫、弗努科夫都已就坐,另外还有三位师长和几名军直属机关的负责人。
看着唐少华在正中的位置坐下后,加米涅夫抢先问道:“军长同志,您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有什么事情吗?”
听到加米涅夫的问题,唐少华冲他笑了笑,礼貌地说道:“政治副军长同志,请不要着急,我马上就会宣布的。”接着他的目光从在场的每一位指挥员身上扫过后,继续说道:“各位指挥员同志,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大家宣布。”
大家听到唐少华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连忙翻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准备开始记录。就连一心想和唐少华唱反调的加米涅夫也不例外。
“不要记录。”随着唐少华这声低喝,所有人都立即合上了自己面前的本子。见大家都重新正襟危坐,他才继续往下说:“我接到军区作战处长巴格拉米扬上校打来的电话,进去被编组为第二梯队的部队,将陆续向国境线开拔。”在将几个即将开拔的部队番号说了一遍后,又补充说,“费久宁斯基将军的部队开拔后,他们原先驻扎的别尔基切夫,将由我们军派部队去接防。”
马斯洛夫等唐少华说完后,恭恭敬敬地问道:“军长同志,请问您打算让哪支部队,去接替第15步兵军的防御呢?”
“让瓦吉姆中校的第32摩托化步兵团去吧。”唐少华安排好接防部队后,又向大家宣布:“从明天起,所有的部队取消休假。让那些回家探亲的指战员立即销假,回部队报道。如果谁在20号以前还没有回部队,一律严惩不贷。”
听完唐少华的这道命令,在座的指挥员们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偷偷讨论为什么自己的军长会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但根据军队里的条例,对于上级的命令,是不能讨论只能无条件执行的。
而加米涅夫作为罗科索夫斯基的副职,就没有太多的顾忌,他望着唐少华问道:“将军同志,我想问问您,为什么会突然下达这样的命令。”
“政治副军长同志,”唐少华板着脸,表情严肃地说:“现在德军在国境线那一侧表现得异常活跃,我们必须做好预防战争爆发的准备。”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听到唐少华这么说,加米涅夫猛地站了起来,义正严词地说:“您是一军之长,怎么能如此惊慌失措呢?要知道我们的红军……”
“我知道您要说什么,政治副军长同志。”唐少华虽然竭力想使自己保持冷静,看听到加米涅夫又用陈词滥调来反驳自己,不禁勃然大怒,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们的宣传机器总是在不断地宣传红军的强大实力,宣传任何针对苏联所进行的侵略都会被轻易击退的,难道您不觉得我们的实力,被严重高估了吗?”
唐少华石破天惊的这番话,顿时将加米涅夫镇住了,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坐在桌边的指挥员,都用惊诧的目光望着正在发生争吵的两位军长
过了一会儿,马斯洛夫站起来打圆场,他对着唐少华说道:“军长同志,您冷静一下,别太激动了。虽然从目前侦察的情况来看,德国人在国境线那边小动作不断,可他们就算要对我们发起进攻,也要等到他们打败了英国人以后,我觉得您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看到连参谋长马斯洛夫也是同样的论调,唐少华真是感到了无语。正是因为军队中存在着这种麻痹轻敌的思想,结果导致德军进攻时,部署在边境上的部队,都没有进入战备状态,甚至在遭受攻击时,很多部队的指挥员也坚持必须要先向上级请示,获得批准后再对入侵的德军发起反击,结果命令迟迟不到,部队却被德军轻松地剿灭了。
虽然有马斯洛夫打圆场,但加米涅夫还是怒气冲冲地用手指着唐少华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我将在6月24日召开的军区政治扩大会议上,将您这种错误的言论当众提出来。”
“散会!”唐少华深怕再听下去,会当众揍这位不知好歹的政治委员,便大声地宣布散会,扭头出了会议室。
马斯洛夫看了还在生气的加米涅夫一眼,连忙追了出去。他在走廊里追上了唐少华,安慰他说:“军长同志,加米涅夫同志也是一时冲动,才会冲您发火的。等明天他的气消了,没准会登门向您道歉呢。”
唐少华一走出会议室,整个人就清醒了过来。加米涅夫他们又不是穿越者,怎么可能知道战争的爆发迫在眉睫,想让部队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也是无可厚非的。这么一想,他的心情顿时平静了许多。
他放慢脚步,扭头问马斯洛夫:“参谋长同志,您和军区的空军司令员普图欣将军之间的交情如何啊?”他这么问,是想给普图欣将军提个醒,别让军用机场上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成为德国空军攻击的靶子。
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努力(下)()
“军长同志,您找他有什么事情吗?”马斯洛夫转过脸看着唐少华说:“虽然以前我和他在同一个骑兵营里待过,但由于后来各自的兵种不一样,我们已很久没有来往了。如果您真的有重要的事情,我可以给他打个电话。”
唐少华看了一眼不时有部下走动的走廊,犹豫了片刻,压低嗓门说道:“参谋长同志,跟我到办公室里,我想和您好好地谈谈。”
坐在罗科索夫斯基办公室门外的值班中尉,见到军长和参谋长肩并肩地走过来,连忙站起身,把腰板挺得笔直地站在桌后。他惊奇地发现军长没有像往常那样直端端地走进办公室,而是停在了自己的面前,用严厉的语气吩咐自己:“中尉同志,我和参谋长有重要的工作要商议。在这段时间里,不准任何人进来。明白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