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驸马-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样的人,上天是绝对不可能会让他长生不老,因为这样本身就已经违背自然规律了。

    李世民向来是一个脑子很清晰的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现在的他已经认命了。

    不过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还有几件事要做,其中一件自然是尽力培养身为太子的李治。也正因如此,就算现在李治将金丹调包;身为帝王同时又是父亲的李世民,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从帝王的角度对李治所做这件事情,而给予了肯定,

    在李世民所要处理的几件事情和几个人当中,罗信就占了一个名额。

    这时候李世民伸手从石桌上取过瓷瓶,打开盖子之后,他将自己的鼻头凑到瓶口,轻轻嗅了嗅。

    仅仅只是嗅了几下,他顿时感觉身轻如燕,仿佛胸腔当中一直抑郁的情绪,瞬间就疏散了开来。

    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对着罗信说:“真没想到,一颗小小的金丹,竟然有这样的功效。有了它,证应该还能够再撑个两三年。”

    听到皇帝这么说,罗信连忙笑嘻嘻地说:“陛下洪福齐天、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罗信流失这样的姿态,身为长辈的李世民就想抬脚踹他。

    他定定地看着身前的罗信,突然轻轻一叹:“不得不说,你小子还真的是一个变数,莫大的变数啊。”

    罗信脸上的笑容不减:“嘿嘿,陛下,我哪是什么变数啊,在插科打诨的小喽罗。”

    “哼,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很多时候,偏偏就是那些忽略的小鬼才是最可怕的。”李世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逐渐淡了下来,他直直地看着罗信,对着他问,“你小子这个时候将金丹交给朕,肯定另有所图,说吧,你想要什么?”

    “嘿嘿,陛下,我……”

    罗信才刚刚开口,皇帝又挥了挥手,他老早就已经猜到罗信心中所想,对着他说:“朕之前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高阳的婚事,朕无法作主,你若是真有那份心,自己去慈庵静斋见她生母。”

    “哎呀,话虽然是这么说,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您是一家之主,有些事情肯定要首先得到您的首肯啊。”

    李世民看着身前的罗信,不由的轻轻一叹。

    恐怕没有人知道,李世民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

    只有李世民自己心里最清楚,他是有些嫉妒。

    他嫉妒罗成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同时也感怀,自己膝下那么多孩子,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恐怕也只有吴王李恪了。

    只可惜,吴王李恪身上流着前朝皇室的血脉,想要立他为太子,实在是千难万难。

    而且,身为一名皇帝,有很多风险李世民是无法承担的,他害怕自己辛苦创下的江山基业会被他人篡夺,所以纵然心中最佳理想继承人就是吴王李恪,他仍旧咬牙将它送出长安,使得父子不再相见,同时也让杨淑妃与儿子分隔两地。

    不过这一份嫉妒当中,或多或少还有一点点欣慰,因为无论如何,罗信与李世民也是翁婿关系,一个女婿半个儿,罗信娶了他两个女儿,也满打满算是一个儿子了。

    罗信是一个奇葩,单从李世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已经这么认为了。

    这么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李世民也见到了罗信身上很多优点和缺点,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以及对于整个李氏江山而言,都是好事。

    李世民现在有一个很荒唐的想法,尽管这样的想法,是不应该存在于皇帝的脑海中,但是罗信所做的一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那就是,罗信这朵奇葩,永远都不会觊觎李唐江山。

    至于原因就有很多,这也是这么长一段时间李世民对罗信观察的一个总结,可以说,这也是让他最为感到欣慰的。

    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李世民不由得对着身前的罗信笑骂一声:“你呀,就是个懒汉。”

    “哎?”

    罗信不明白,李世民为什么突然会来这么一句。

    尽管他说的并没有错,自己的确是一个懒汉,但身为一个皇帝,而且还是在现在这样环境下,说这句话总有那么一点缘由吧。

第857章 皇帝与秘书() 
但李世民似乎很喜欢耍弄罗信的感觉,毕竟自己两个女儿已经嫁给他了,还有第三个女儿,也极有可能会成为他的妻子,这样一来罗信一个人就将他最为疼爱的女儿都给收走了。

    天呐,如果这其中不是有很多缘由,如果不是因为罗信太过优秀(无耻、龌龊、阴险、狡诈、臭不要脸),换成任何一个人,跑到李世民面前,对着他说要娶他三个女儿,身为皇帝的李世民想都不会想,肯定是第一时间将这个人拖出去剁成肉酱!

    可是现在,罗信已经在这件事情完成了七成,剩下的,就是等高阳这个傻妞自己送上门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而且,也正是通过自己三个女儿与罗信所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李世民逐渐了解到了罗信的内心。

    可以说,无论是从帝王的角度,还是从身为父亲方面,李世民都不会阻止罗信给自己三个女儿的感情。毕竟单从罗信的能力来说,他完全有资格娶自己的三个女儿。

    看着一脸懵逼的罗信,李世民突然笑了,他对着罗信说:“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了,朕要好好考虑一下,你先下去吧,在你离开长安之前,朕会给你答复。”

    罗信眨了眨眼睛,虽然他不清楚李世民心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打算,但就目前的形势来说,他没有理由拒绝。

    毕竟现在与罗信争夺高阳公主的,也只有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了。

    任何人如果拿房遗爱与罗信放在同一个高度,同一个水平去比较,都会第一时间将房遗爱看成一坨狗屎。

    别的不说,单单爵位好了,现在罗信可是真正的国公,而且他手里还掌握着兵权。

    罗信对着皇帝行了一礼,又朝着皇帝身边的武妧嬅,投去一个十分隐晦的眼神,转身快步离开。

    罗信离开之后,皇帝和武妧嬅两个人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们就如同平时那般,一个负责泡茶,一个负责饮茶,时光就如同茶壶中的水,缓缓流逝。

    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轻声说:“看来,你早就知道太子会将那颗金丹调包,所以就将金丹交给罗信保管,并且让他以金丹为聘礼,迎娶朕的公主。”

    武妧嬅仍旧没有开口说话,她安静的就如同旁边的一棵树,盈盈而立。

    一直以来,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与才人武妧嬅之间的真正关系,就受到了很多人的猜疑。

    只不过这一层关系没有人敢说破,而且在很多人看来,虽然现在武妧嬅深受恩宠,可是一旦皇帝驾崩,她就会跟别的妃子一样,幽居深宫,孤独终老。

    对于太子李治将金丹调换这件事情,李世民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愤怒和忧伤之色。

    应该说他已经有些麻木了,而且在这件事情上李治做事还算有些分寸,并没有在金丹里面下毒。

    如果李治下毒的话,那真就是个蠢蛋中的白痴了。

    李世民现在还不能死,他一旦死了,整个朝堂就会陷入一个非常混乱的境地。虽然太子李治身边也已经逐渐融入了一批人,但要知道,他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关陇集团,还有别的门阀世家,以及诸多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而且,虽然长孙无忌与李治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但这一层关系放在家族和国家面前事,就会如同一层纸那般单薄。

    只要长孙无忌不死,李治就不可能睡得安眠。

    就算是现在,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能去动关陇集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太子扶持一些势力。

    并且让一些属于中立位置的老臣,慢慢地向太子靠拢。

    至于以后的事情,李世民自己也没有办法,只能说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武妧嬅面前,李世民谈及金丹这件事,就仿佛这件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言语淡然,目光平和。

    “他,终于还是长大了啊。”

    对于每一个人父母而言,孩子的成长都是值得欣慰的一件事。

    李世民将手中的茶一口饮尽,他将茶杯还放在石桌上,边上的武妧嬅,就端着茶壶,又往茶杯倒上七成茶水。

    喝茶不喝满,这是李世民喝茶的习惯。

    他知道人不能过于自满,同时也明白,不能让一个势力过分膨胀,无论是长孙无忌,罗信,还是李治,这些人其实说起来都只是李世民棋盘中的棋子。

    虽然这名棋手很快就要笑不动了,但他必须要在自己无法动弹之前,想局面铺好,剩下的只是让这些棋子自行行动。

    武妧嬅在李世民边上是安静的,她向来如此。

    两个人的相处方式也显得十分奇怪,在武妧嬅面前,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都是自顾自的说话,武妧嬅只是站在他边上,偶尔会开口说一两句,由始至终两个人都给人一种看上去十分协调的感觉。

    李世民又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当他将茶杯放在石桌上的时候,伸手轻轻地将武妧嬅递上来的茶壶挡住,他微微抬头,看向这个自己自小就养在边上的绝色美人。

    身为一名皇帝,特别是在百姓口中有很多桃色新闻的皇帝,李世民看向任何一个美人,目光应该具备着一些侵略性。

    可是他看向武妧嬅的时候,眼眸里却是透着一丝温馨与平和,这是一种亲情的表现。

    他定定的看着武妧嬅,接着就开口笑了:“说起来,你到我身边也快十来年了呢,也从一个扎着小辫的丫头,出落成标致的大姑娘了。”

    武妧嬅将茶壶收了起来,轻轻地放在石桌上,她知道李世民说这句话,就代表着接下来有事情要谈,而且与她自己有关。

    李世民则是抓过茶壶,放在自己手里,轻轻地晃荡着,他将目光看向自己手中的茶壶,眼眸里充满着一份缅怀之色。

    “自从你学会泡茶开始,这个茶壶就一直不曾离开你的手。”说话的时候,李世民还用自己的指腹轻轻摩挲着茶壶那略微有些粗糙的表面,“朕还记得,你小的时候问过为何一定要用这个茶壶泡水。是呵,身为一个皇帝,用的茶壶肯定就如同罗信那臭小子所说那种金打银修边的吧?”

    武妧嬅发现,李世民在提到罗信的时候,嘴角都会微微的上翘;很显然,无论是身为皇帝,还是身为老丈人,他对罗信的种种表现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李世民微微抬起头,对着武妧嬅说:“来,伸手。”

    对于皇帝的这个动作,武妧嬅的眼眸当中略微闪过一丝疑惑之色。

    她在李世民身边已经生活了十来年,可以说对于这个男人,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

    但这个时候她却猜不透李世民心中所想,只是下意识地把手伸了过去。

第858章 只有那臭小子能保护你() 
这时候李世民将茶壶放在了武妧嬅的双手之上,他并且还用自己的手掌心,在茶壶的顶端轻轻压了压。

    他没有看武妧嬅,目光则是一直盯着武妧嬅手中的茶壶,用一种柔和且武妧嬅其极少听到的口吻说:“这个茶壶,是观音婢当年亲手烧制的。当时她烧了五个,碎了三个。有一个已经随着她的遗体入了昭陵,另外一个就在你手中。”

    听到这话,武妧嬅的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了惊讶。

    武妧嬅很清楚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自从长孙皇后离世,那些大臣不知道多少次都劝李世民重新立后,可是这皇后之位却是一直空着,曾经武妧嬅认为李世民不立后,是为了顾及长孙家。

    直到后来她才发现,那个她小时候只见过两三次面的长孙皇后,其实才是李世民心中爱得最深沉的女人。

    紧接着,李世民又说了一句让武妧嬅心中再难以平静的话。

    尽管这句话武妧嬅早已经料到了,但真真切切传入自己耳中,还是起了一些波澜。

    她曾经认为自己这辈子心中都不可能会泛起涟漪,结果没有想到,听和罗信这个无赖有关的信息之后,一下子就起了波澜,甚至是风浪。

    就如同李世民所说,罗信真的是一朵奇葩,这样的男人怕是放眼整个世界都难以找到第二个了。

    同时再联想到罗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武妧嬅心中不由得产生一丝甜蜜之意。

    “父母不在,长兄为大。朕原本可以给你很多东西,但是仔细想来,那些东西不是你需要的。这个茶壶,就当是朕给你的嫁妆吧。”

    武妧嬅用自己的双手捧着茶壶,虽然她脸上仍旧是波澜不惊、恬淡如怡,但心里面却早已经被感动到了,她后退两步,对着李世民深深一礼。

    李世民上下打量着武妧嬅,脸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丝回忆之色:“说起来,朕将你接到身边,有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对父皇的承诺,但其实第一次见到你,朕就已经喜欢上了。一直以来,你都是个惹人怜爱的孩子,而且你聪慧过人,想来嫁入夫家之后,也会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而且这世上能够保护你的,除了朕,也只有罗信那臭小子了。”

    武妧嬅也许不知道,其实现在她脸上的表情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而这样的变化落入李世民眼中,却是让他脸上的笑,变得异常温馨。

    “虽然对于你的身份无法公开,也不能给你太多,但我希望,接下来你要过你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真的去听从所谓的狗屁天命。”

    这个时候,李世民开口的称谓已经不是“朕”,而是“我”了。

    这说明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真的以“兄长”的身份来说的。

    “我曾经跟玄奘秉烛长谈过,那一夜的境况就跟现在我们两人一样。我说,他只负责听。而说到最后,在我起身打算要离开的时候,玄奘说了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断了我要杀他的念头。”

    武妧嬅很清楚,李世民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从她内心深处发出来的,这种话他肯定是第一次说,而且绝对会是最后一次。

    “所谓的天命,也是由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事物存在在背后操纵。说白了,芸芸众生都是棋子。”

    这句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其带来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对于李世民所说的这种话,尽管武妧嬅早已经知晓,但是这种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其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李世民抬头看向武妧嬅,笑着说:“一直以来,李淳风和他的楚门,都在想方设法的要杀你。但如果真的要细究的话,其实他们这么做,也是在违逆天命。天命这个东西呀,如果是往小的说,特别是对于像你这样待字闺中的女子而言,就是一个家族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家族变得兴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开心笑颜,那就必须要按照他们所为你编排的路子去走,就算心中有再多的抵抗与不满,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做。”

    “这样做的后果有两面性,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够遇到一个能与自己白首相老的丈夫,然后养育子女,安安静静,太太平平的过完这一生。”

    李世民在说话的时候,特意微微抬眼看了一下武妧嬅,他见武妧嬅的眼眸中早已有了一丝意动,又接着说:“但是人嘛,又不是围栏里的牲畜,总是想要挣扎一下的。毕竟谁都不想成为别人的棋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