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驸马-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信当即问:“现在这里还有唐人吗?”

第537章 额米豆腐() 
“有,宗农苏赞并没有将这里原先的唐人赶走,这里的唐人与吐蕃人关系很密切,唐人带来了不少种植作物的技术,现在县城外边的田地,还有许多属于唐人。”

    罗信点点头,摩挲着下巴说:“看样子,这个宗农苏赞也不是一个好杀的主。从他能够让唐人继续保持自己的土地,而不是沦为奴隶这一点来看,至少他做事很有分寸。这样的话,对我们接下来行事也有很大的好处。”

    白郎接着说:“头领,在阿坝县城北面有一座寺庙,看外形应该是咱们大唐人建造的寺庙。”

    “哦?”罗信惊讶出声,随即便笑出声来,“嗯,这样再好不过了。”

    罗信当即转头对着林小七说:“你们留在这里,我和小白去一趟寺庙。”

    林小七哪里肯,当即摇头说:“不,我要跟你们。”

    结果,罗信伸手放在林小七的头上,笑着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这样就不乖了哦,现在你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好呢,就留在这里看着,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虽然很郁闷罗信这种哄小狗的说话方式,但她也能够如实感受到罗信对自己的爱护,只能鼓着腮帮子,看着罗信和白郎远离。

    而后林小七猛然扭头,看向四周众人,瞪大着眼珠子,怒斥出声:“看什么看!还不趁着这个时候多休息?”

    这帮子私兵都是罗信的老手下,都知道林小七的厉害,当即一个个缩着脖子找地儿眯觉去了。

    白郎所领罗信去的这座寺庙并不大,但它的建筑风格与寺庙周边的一些房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吐蕃人的房屋显得十分简陋,他们的院墙大部分都是用木头插起来围一圈,而房子则是用石头堆垒起来,上面则是放置一些木头,看上去十分简陋。

    去的时候,罗信取了一个玻璃盏,全透明的那种,用布包裹起来。

    一座寺庙,如果没有一两个宝物撑场面是不行的,寺庙的宝物越多,香火就越旺,这是千古不变的定性。

    罗信在见到主持的时候,直接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并且将玻璃盏摆放在寺庙主持面前。

    在见到玻璃盏那一瞬间,寺庙主持的目光就再没有从它身上离开过,罗信自然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他对着寺庙主持提问了一些问题,对方也是一一作了解答。

    原来,尽管宗农苏赞用武力控制了阿坝县这个区域,但由于阿坝县至少有三个民族生活在这里。党项、吐蕃、唐人,甚至还有一些突厥人,总之这里生活的人口比较杂。

    对于罗信而言,人口越杂自然越好。

    不过,寺庙主持毕竟是出家人,他知道的并不多,但他却是给罗信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姓李,叫李商,是从大宛国来的商人。

    听到对方来自大宛国,但他却又姓李,这倒是让罗信感到有些意外,

    出了寺庙,罗信就带着白郎和另外一个人亲卫前往那个李商所居住的地方。

    按照寺庙主持所说,李商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却是一个十分有才干的商人,他的门道也很广。

    一个人再年轻,再有才干,如果没有前面的人累积经验并在一旁辅助传授,他也不可能玩得开。这一点罗信非常清楚,别的不说,人家老马也是跌摸滚爬才创立了阿里老爹。

    所以,罗信认定这个叫李商的人背后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势力在支持。

    李商所居住的地方就在阿坝县城里,而罗信在出寺庙的时候,还特意向主持要了三件僧人的衣服,披在外边当成伪装。

    大唐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自然是不能随便剪的,而罗信三人将头发剪短,再穿上僧人的衣服,这样的装束谁都不会上前过问。

    毕竟在吐蕃看到僧人行走往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寺庙主持告诉罗信,吐蕃的佛教传入很杂,有的来自天竺,有的则是西域,还有大唐的。佛教传入吐蕃已有一段时间,牢牢地掌握了一大批量的拥趸和信徒,很多寺庙正在悄然建起,并且也逐渐形成了地域性的特殊教派。

    因此,僧徒之间相互拜访、讨论佛法的事情时常有之,见到僧人并不奇怪。

    阿坝县城外面的城墙虽然与大唐相差不多,但里面的建筑物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别,这里的建筑非常单一,大部分房子都是简单地用泥巴糊上去就行了。

    这一点,李商家也不例外。

    此时洛溪就站在李商家门口,他门口站着两个彪形大汉,看上去很壮。这两人一瞅就知道不是唐人,也不是吐蕃人。

    吐蕃人是羌族和后代,同时身上也有一丢丢的印度人血统,他们的体型与唐人差不了多少。

    而眼前这两个大汉一看就知道是欧罗巴人种,也就是欧洲人血统,虽然不是金发碧眼,但整体来说,异族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

    罗信走上前,对着两人宣了一个佛号:“阿弥陀佛。”

    这两个大汉显然也信佛,罗信这么一开口,他们也是连忙还礼。

    罗信在他们行礼的时候,嘴角微微上翘,没想到这一招竟然这么好用。

    他对着身前二人说:“两位施主,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求经,听闻李善人是个礼佛之人,想寻求一下他的帮助。”

    其中一个大汉连忙开口:“我家主人正在家中,大师请随我来。”

    “阿弥陀佛,多谢两位施主。”罗信行了一佛礼。

    这《西游记》看多了,罗信也是将唐僧的言行举止学得有模有样,虽然他笑起来的时候猥琐了一些。但是他身上穿着僧袍,无论怎么笑,都不会有人会往龌龊的方面去想。

    罗信很轻松地带着三人进入李商的家。

    见到李商的时候,他正坐在自家的堂屋里,旁边的座位上则是坐着一个模样俊俏的少女。

    李商见下人领了三个僧人进来,不由愣了一下,特别是在看到罗信的时候,那讶异之色更加明显。

第538章 罗大忽悠() 
罗信小时候那央视版的《西游经》至少看了三十几遍,唐僧的一举一动他模仿得惟妙惟肖。此时的他微微低眉,表情恬淡,不嗔不怒、不悲不喜,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罗信三人刚跨过门槛,李商立即站起身,就连他左手边坐着的少女也是起身,对着罗信三人行了一个佛礼。

    一见面,罗信先是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敢问可是李施主?”

    李商当即应了一声:“正是在下。”

    罗信接着说:“贫僧悟信(勿信),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取经,如今遇上了难事,还望李施主能施以援手。”

    李商当即请罗信坐下,罗信这一坐,他身后的白郎二人也同样一屁股坐在了罗信身后左右,虽然没有垫子,但他们却十分干脆地闭上双眼,呈现出一副不闻身外之事的超然状态,将罗信来之前所传授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待罗信坐下,李商忙问:“不知道悟信大师需要我如何帮忙?”

    来之前寺庙主持就说了,李商是一个信佛的人,每次来阿坝县都会给当地所有的佛寺捐赠香油钱。

    “贫僧这一趟要前往天竺取经,同时还要拜访沿途的寺庙,但苦于没有向导,所以想请李施主帮忙。”

    其实,在进吐蕃之前,罗信原先的打算是破坏。

    但他们只有百来人,无论如何破坏,都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李世民留给罗信的时间可不多,毕竟罗信还要回家娶媳妇呢,所以他仔细一想就打算来一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寺庙也好、道观也罢,他们的存在并非是独立的。

    特别是吐蕃这边的寺庙,每一座寺庙都类似于当地的一个势力,虽然现在僧人还达不到控制民众的地步,但寺庙也已经有了一批自己的信徒,要知道狂热的信徒是十分恐怖的。

    罗信会在前往逻些城的沿途将这些玻璃宝贝都逐一赠送过去,然后再有意无意地透露给一些人,这些消息很快就会传入当地的贵族、奴隶主,以及领主的耳中。

    谁不想独占宝贝?

    甚至两座原先平和往来的寺庙,都有可能因此而掐起来;更别说那些一开始就教义不同,平时就互掐、并且抢夺信徒和香油来源的寺庙了。

    这样一来,地域之间原先就存在矛盾就越来越大,但冲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暴乱。

    到时候,宗农苏赞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再加上李世民已经八百里加急命剑南道的五万折冲府兵,派出两个军团,也就是两万五千人进攻六诏,眼下攻打六诏只是一个幌子,去的是剑南道的两个军团。

    一旦吐蕃的士兵在六诏出现,那么剑南道和岭南道即刻就会再出兵五万,以现在大唐府兵的战斗力和装备,在低海拔地区虐吐蕃兵那就是一盘小菜,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那样的情况下,宗农苏赞必须撤兵,而且吐谷浑的国相论尔赞也会第一时间撤兵,到时候,苏定方肯定会按照李世民的命令,顺便将吐谷浑给吞了。

    程咬金告诉罗信,苏定方早就憋了一股子劲。自从十几年前跟随李靖灭了东突厥之后,苏定方就一直待在西域,朝廷没有命他扩充领土,他也是有劲没地方使,眼下这个机会,他是铁定会将吐谷浑吃个干净,没准还会顺便将吐蕃的领土也侵占一些过来。

    当然,在论尔赞的十几万大军撤回来之前,罗信和程咬金的儿子已经会师,两人已经撬开逻些城的城门,进宗农苏赞的玛布日宫喝茶了。

    等事情谈完,罗信自然安然返回,至于那混乱不堪的场面,就留给宗农苏赞和论尔赞头疼去了,反正他俩在这方面都是能手。

    一听罗信要的是向导,李商当即笑着说:“大师如果要向导的话,我身边就有一位。”

    说着,李商转头看向左手边的靓丽少女,这名少女的年纪看起来在十五左右,还是个花儿一般的年纪。

    尽管罗信认识的吐蕃人很少,但一路走来,吐蕃无论男女他们的皮肤都比较黑,很多人脸上都有“高原红”,这是因为高原气候决定的。

    而且这里的紫外线很强,想要有白嫩的肌肤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罗信身前这位花儿一般的少女却有着如同山顶上白雪一般的肌肤,而且她的五官也十分精致,虽说不是李妘娘、李兮顏那种让人见了就迈不开步伐的绝世美人,但在她身上能够看到一种纯净如雪一般的灵秀之气。

    这名少女先是对着罗信行了一礼,随即用十分清脆的声音说:“大师你好,我叫卓边无雪,若您要去逻些城的话,我倒是可以给您当向导。”

    不待罗信说话,她又轻笑一声:“不过,抵达逻些城之后,我还可以为您再介绍一位去过天竺的高人当向导,这样的话,你们就能无惊无险地抵达天竺呢。”

    罗信当即又宣了一声佛号,对着行了一礼:“如此,那就多谢桌边姑娘了。”

    “大师,你叫我无雪好了,我的名字是我阿娘取的呢,很好听吧?”

    罗信微微点头,他看向卓边无雪的眼神很淡,仿佛她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又或者在罗信的眼中男女根本就没有区别,无论是她,还是旁边的李商,都是人,仅此而已。

    卓边无雪见了,不仅微微嘟着滋润的樱桃小嘴:“大师,你要别人给你当向导肯定是要钱的呢,不过我不收你的钱,我要你帮我解开一个迷惑就行了。”

    “要死,这妞儿竟然要跟老子讲佛经?”罗信在心里打了一个小九九。

    不过脸上可不能表露出来,尽管不清楚要怎么接,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微微点头。

    见罗信点头,卓边无雪当即笑着说:“阿娘说,我出生那天,雪山上的雪变得如同天空一样蓝,我就如同天神诞下的孩子。在我小的时候,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我是离神最近的人,所以我很开心,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可是,为什么我越长大,就变得越来越不开心呢,每天都有很多烦心的事情,阿娘有了弟弟就不管我了,以前天天抱着我亲的阿爹现在更是好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人。”

    “阿弥陀佛。”

    罗信先是宣了一声佛号。

    仍旧是一脸淡然,用一种不咸不淡、不高不低的口吻开口:“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提自性本自清净。众生,灭度,皆是幻妄,而实无有所生之处,如空花、水月、梦境、镜中相,皆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第539章 悟信,勿信() 
这回答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解答的问题,自然就要用哔格比较高深的此举。这句台词是罗信以前泡妞的时候用的,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反正听起来神神叨叨的就行了。

    卓边无雪呆呆愣愣地看着罗信,因为刚才罗信所说的话她根本就听不懂。

    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听不懂,虽然她年纪小,但也是个要脸面的姑娘呢。

    于是卓边无雪就转头去看自己旁边的李商,而这李商倒是有些能耐,对着卓边无雪说:“大师的意思是说,人是众生中的一种,并不是特殊存在的,众生皆平等。你小的时候,阿爹、阿娘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疼爱有加。但是后来环境变了,弟弟出生了,阿娘自然要将当年给你一样的爱也同样给予你弟弟,这是一种平等。至于你阿爹,他为了获得其他方面的成功,自然要放弃他对你的关怀,这也是一种平等。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苛求父母像小时候一样那样对待腻,而是要自己反过来将更多的关怀放在父母身上,这也是一种平等。”

    李商接着转头看向罗信,对着罗信笑:“大师,我说得没错吧?”

    罗信其实在心里冷哼:“我擦,我特么哪里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既然已经开始装哔,那就要装到底,他又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卓边无雪当即拍着手,笑声清脆:“这句话我知道,阿娘说,人这一生很短暂,一定要自己用力去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

    罗信笑着点点头,他才不知道这些佛经语句是什么意思,反正都是以前泡妞的时候背下来的。

    卓边无雪显得很开心,拍着自己那微微隆起的小胸脯,对着担保:“大师你放心吧,只要有我在,保证你绝对不会错过路上所有的寺庙!”

    “如此,那就多谢卓边施主了。”

    “大师您客气啦,您看上去年纪也没比我大多少呢,就这么有学问。听我阿娘说,当年玄奘法师也是在跟您年纪差不多的时候西行取经的,您和他一样都来自大唐,你不会是他的徒弟吧?”

    这话倒是让罗信愣了一下,罗信的斗天棍是猴哥教的,他之所以有现在,也都是拜猴哥所赐,而猴哥是玄奘法师的大徒弟,说起来,罗信也算是玄奘法师的半个徒弟了。

    不过,罗信还是微微摇头,淡然道:“惭愧,贫僧与玄奘法师无缘。”

    “不过,你也很厉害呢。”卓边无雪笑嘻嘻地伸手拍了拍罗信的肩膀,笑着说,“你们大唐不是有句话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吗?我今天本来是想跟李哥哥分别会逻些城的呢,现在咱们正好一起出发。”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李商也对着罗信行了一礼,笑着说:“悟信大师,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