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驸马-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信这货笑得没心没肺,仿佛面对的不是皇帝,真只是自己的老丈人而已。

    “岳父大人,这就是人生的味道。很多人一开始明明只想吃酸酸甜甜和咸酥可口,这两者本来也是人间美味,但是融合到一起,一般人根本就咽不下去。而问题是,人生本来就没有得选择,当橘子必须要配着烧鸡吃的时候,他们只能继续吃下去,而有些甚至还会将自己刚刚吐出去的物件,再吃回去。”

    李世民捂着嘴,虽然觉得罗信说得有些歪理,但还是忍不住要踹他,主要是这货现在的表情太欠揍了,因为他竟然就着橘子,吃了半只烧鸡!

    罗信又“咕嘟咕嘟”喝了大半瓶酒,抹了一把满嘴的油腻,继续说:“我对匡扶社稷、造福百姓什么的,真没什么太大的想法,只能说尽自己可能去做一些事情。但绝对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因为那样太痛苦了,我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让别人开开心心,而让自己承受一些没有必要的负面情绪,甚至让自己陷入危机。”

    李世民下意识地说:“为了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舍小我为大我,这乃是大义啊。”

    罗信笑容不减,却是吐出三个字:“凭什么?”

第349章 罗信这块烂泥,谁扶他上墙() 
“嗯?”李世民愣了一下。

    “凭什么我要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难道就不能让别人牺牲他自己,来成全我?”罗信撇了撇嘴,说,“我从来没有萌生过害过别人的心思,也不奢望别人来帮我。”

    “那你现在这么拼命又是为了什么?”

    罗信的脸色难得正常了一回:“当然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和所有爱我的人。”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他又给罗信倒了一杯酒,对着罗信说:“知道今天为什么要喊你过来么?”

    “嘿嘿,陛下您喊我来我就来,别我不管,再说能蹭陛下一顿饭,做什么都划算。”

    李世民抓起橘子又朝着罗信丢了过去,一脸恨铁不成钢:“你就不能认真一次给朕看看?”

    罗信耸耸肩:“没办法,我这块烂泥,一点都不想趴在墙壁上,还是自由自在地在地上当烂泥比较爽。”

    自从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不,应该说在李世民的认知里没见过像罗信这样的人,果然是朵奇葩啊!

    李世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也许,这就是老夫两个女儿都对你小子另眼相看的原因吧。”

    罗信嘿然一笑,在心里小声嘀咕了一句:“你老丈人是不知道,万一要是知道还有一个公主对我有意思,恐怕现在就会把我给砍了。”

    李世民轻叹一声,终于开始了正题:“今次把你小子喊过来,是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任务交给你。”

    “您说,上刀山、下油锅一句话的事情。”

    听罗信这么一说,李世民还真流露出一丝类似于罗信的那一份奸诈之色:“还真别说,这次你小子还真要上一回刀山。”

    老丈人的话让罗信不由得愣了一下,这一愣并非错愕,而是感到惊奇。能让皇帝亲自下达任务,而且还要在这么隐秘的地方,肯定非同小可。

    见罗信没说话,李世民接着说:“前段时间,高句丽截断了新罗向大唐的进贡航线,并且派兵入侵新罗,新罗的使节向朕求救,朕答应了。朕不但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同时也命令高句丽边境的部落进入备战状态,这其中就有松漠都督府。”

    李世民说了一堆话,然而罗信却是一脸懵哔。

    这种仿佛在听天书一般的表情可不是表演出来,罗信是真的的懵哔,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李世民说的松漠都督府是什么东西,仅仅只是知道高句丽大概是现在北朝鲜和东北吉林、辽宁一带的土地。所以说,韩国棒子说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人有点扯淡。

    不过,罗信对大唐边境很多制度都不清楚,比如都护府、都督府什么的。

    而且,尽管罗信知道马上就要打仗了,但他对都督府和都护府究竟有什么区别,还是摆弄不清楚。

    身为皇帝,李世民见过的人多了,但像罗信这样的还真是前所未见。

    他问罗信:“你是不是在想松漠都督府在哪?”

    罗信点点头。

    李世民笑了笑,他用筷子沾了一点酒水,就在桌面上画出了大唐的疆域图。

    罗信对任何图形都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这一方面取决于他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他本身就会画图。

    当李世民将大唐疆域图画出来之后,罗信则是用他的筷子,将大唐周边的一些国家图形都给画了出来,特别是东北地区,罗信画得比较详细。

    待罗信将图画完之后,李世民不由得面色惊讶地看着罗信:“你咱们能将周边诸多小国和部落的领地都画出来?”

    “陛下,您知道的,我小时候遇到过一个游方道人,嘿嘿。”

    对于罗信这个屡用不爽的借口,李世民实在是懒得去追究了。

    李世民又在大唐与高句丽边境点了一下,对着罗信说:“这里是大唐距离高句丽最近的一座城池,叫营州。”

    罗信点点头,营州的大体位置应该是现今辽宁朝阳一带。

    李世民又在营州北方偏西北的方向点了一下,又画了一个圈:“这里就是松漠都督府,这一带都生活着契丹人。这契丹乃是辽东一个部落的名字,这些人骁勇善战,虽然人数不多,但也算是一小群野狼。为此,朕在多年前,特意驯服契丹首领窟歌,并试图将契丹人融入大唐子民当中。窟歌在的时候,契丹人还算听话,但自从窟歌死后,他的子孙就开始瓜分地盘,不停号令,并且还曾发生了一起动乱。”

    罗信摩挲着下巴,对着李世民说:“看样子,这些契丹人应该是跟高句丽人勾结到一起去了。”

    “这东北小部落的一些琐事,朕向来无暇去管,为此,特意为窟歌的孙子赐名为‘李尽忠’,封他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希望他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但这混蛋却不感恩,反而继续我行我素,并且暗中与高句丽往来,为高句丽打开通道,将高句丽的骑兵放入我大唐边境,肆意烧杀抢掠!”

    说到最后,罗信发现李世民的眼中之中闪烁出极为凶厉的锋芒。

    而听了这些话,罗信已经知道李世民要交给他的任务内容了,当即开口:“陛下,您是希望我先大军一步,前往松漠都督府,对付李尽忠?”

    李世民却是微微摇头:“李尽忠只是跳梁小丑而已,虽然他明面上是松漠都督,但他自身在契丹内部并没有太大的威严,仅仅也只是用金钱笼络了一小批人而已。而且契丹只是一个小部族,虽然有点实力,但我大唐铁骑一到,他们都要俯首称臣,根本不值一提。”

    罗信耸耸肩,干脆就不猜了,等老丈人发话。

    “根据营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有一个高句丽人叫金仲,乃是渊盖苏文的亲信,手下掌控着一支人数约为五千人左右的精锐部队,这家伙与李尽忠关系亲密,近段时间营州一带发生的恶事大部分都出自他的手。”说着,李世民将筷子直接在刺在桌面上,对着罗信说,“你的任务就是杀死金仲,待朕抵达营州的时候,你提着金仲的人头来见朕。”

    “没问题!我什么时候出发?”

第350章 出发,辽东() 
“朕给你三天的时间休整,另外,李勣已经给你们安排好四百米上好的军马,明天就能送到营地。”

    罗信正打算向李世民讨要军马呢,没想到老丈人这么通情达理,当即笑着称谢。

    与李世民分别之后,罗信没有立刻回军营,而是直接在家里陪着三位美娇妻。

    尽管罗信由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过自己要出征的事情,但是当第二天中午罗信要回营地的时候,在罗信上马之前,李妘娘则是一反常态地主动站在罗信面前,当着众人的面,抱住了罗信健硕的身躯。

    不待罗信开口,李妘娘就用她柔柔软软,让人听了酥酥麻麻的声线说:“夫君此行纵有千险万难,也一定要平安归来。”

    罗信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一直掩饰,但还是被李妘娘看穿了。

    再看眼前的余香和武顺,二女的眼角都微微泛着晶莹,抿着嘴儿不说话。

    罗信也不说话,对着怀里的李妘娘来了一个深吻,余香和武顺也是如此,一人一个。

    吻别三女,罗信当即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策马飞奔而去。

    尽管罗信对自己的武艺有几分信心,而且自问自己在谋略方面也不会输人,但战争这东西根本就说不清楚,战场上变化很大,而且罗信还是先行部队,要独自面对金仲的几千人马,在没跟金仲交手之前,罗信不会做出任何单方面的判断。

    罗信回到营地的时候,发现李世民承诺的军马已经到了。林小七策马来到罗信面前,显得十分兴奋:“头儿,咱们有马了,这些可都是好马啊,平时在集市上几十辆银子都不一定买的到。”

    罗信点点头,他下了马,将四个旅帅都叫到自己跟前。

    此时罗信背靠着平时给士兵么用来训练的木墙,对着身前四人说:“你们队伍里,有多少人不会骑马?”

    四人对视一眼,祁高杰开口说:“刚才我们已经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一半左右的人不会骑马,”

    听到有一半的人不会骑马,罗信并未感到惊讶,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的数字。毕竟一般穷苦人家的人平时连牛都很少见,更别说是马了。

    罗信沉着声音说:“给你两天的时间,让所有人都能上下马,然后全军开拔。”

    祁高杰四人显然没有立即反应过来,罗信见了,当即提高了声线:“还愣着干什么,都特娘的速度点!先学上下马,让他们跟自己的马匹把感情培养起来,等上路之后,再慢慢地训练骑术。”

    李世民的大军要在一个多月之后才能启程,大军的移动速度不会太快,因此罗信大概判断了一下,其实留给他们的大概也只有两个多月左右的时间。

    所以,罗信必须要在两个多月里弄死那个叫金仲的高句丽人。

    当然事情显然没有嘴上说说的那么简单,金仲手底下有几千号人,就算他们的装备没有唐军好,但蚁多咬死象,罗信这才只有四百人,而且战斗的地方还是在辽东那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说到骑马,其实罗信的骑术也很一般,在平地上跑跑还成,而一旦进入丘陵山地就不一行了。至于在马背上弯弓射箭,呵呵……

    很显然,四名旅帅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为此,让会骑马的人尽量去教新手,争取在出发之前所有人员都能上马。

    第三天一早,罗信领着四百余人策马往东北方向缓缓而行。

    同时,营地也进入封闭状态,原先营地内的非战斗人员都进入“生产旅”从事生产工作。

    说到生产必须要提到的是,罗信从贺兰越石手里赌赢的一百多亩土地,全部都用来种植棉花,去年郭东之前为了寻找棉花的种子,罗信可是托了不少人,最后还是陈氏商行从南方运送了一批棉花种子上来。

    按照罗信的想法,等他从辽东回来,至少也要秋天,也就是十月份左右,那个时候棉花也差不多成熟了。

    等棉花成熟之后,罗信就会建造一个新的作坊,开始生产棉布,将农村那些多余出来的妇女劳动力都利用起来。

    当然,眼下罗信也顾不得长安周边的事情了,一旦上路,他脑子里就只有如何完成这次特殊任务。

    罗信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需要罗信来个“开门红”。

    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同时也能通过试探来摸清高句丽国内的虚实。

    在打仗方面,李世民是专家,毕竟十几岁开始打仗,年轻的时候还是都是冲锋陷阵,可谓是戎马半生。

    而李世民又是暗中发布这样的命令,罗信认为这有可能是他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试探,只要这一仗打好了,罗信相信自己的品阶肯定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从长安出发,途径洛阳、郑州、滑州、郓州、济州,最后抵达齐州。

    到了齐州这个伤心地,罗信连齐州那高耸的大门都没进去,就手持李世民所给予的特殊令牌,通过渡口的船只,过了黄河。

    这一路就走了十八天。

    对于罗信和他的手下而言,这十八天其实是最难熬的。

    他们之所以走得这么慢,主要是边走边训练马术。罗信对于他们的训练从未停止过,在罗信自己看来,训练场上多流一天的汗水,战场上就少流一滴血。

    骑马好像看着很简单,其实还真是一件技术活。而洛溪的队伍里真正精于骑术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其中旅帅就占了两个,一个是华哲,另外一个则是岩无青。

    岩无青的骑术相当不错,在马背上射箭虽然达不到百发百中,但准头还是不错的。为此,这一路走来,华哲和岩无青基本就没怎么休息,每天都在传授骑马的技巧。

    十几天的苦练,总算有了一点成果,过了黄河之后,一路向北。

    由南到北一直沿着官道前行,罗信手里有李世民所赐予的特殊令牌,一路奔驰可谓畅通无阻,不过在颠簸了将近个把月左右,当罗信感觉到自己的腚瓣都已经快被震碎的时候,幽州城终于映入眼帘。

第351章 官匪一家,民不聊生() 
在罗信犹豫着要不要进幽州城的时候,华哲策马上前,对着罗信说:“头领,虽然大唐疆域辽阔,但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过了幽州之后,我们面临的将会是一段十分漫长的路程,这一段路尽是崇山峻岭,而且官道上没有驿站,山林中强盗土匪随处可见。我建议咱们还是先进幽州城购买一些粮食,以及一些器物,以备不时之需。”

    罗信想了想,又朝身后的祁高杰招了招手,待祁高杰靠近之后,罗信则是对着他说:“杰子,你和华子带着十来人进一趟幽州城,购买一些必备的物资。”

    “是。”

    待二人策马朝前远方幽州城奔驰而去之后,罗信又转头对着林小七说:“小七,你带几个人到城内,转悠一下,看看有没有人熟悉这一代的地形。”

    林小七的速度比祁高杰他们快一些,而且他还带来了一个向导。

    这向导是个中年男人,看上去比较邋遢,一脸胡子拉渣,那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也跟好几天没洗一样,身上散发着一股比罗信这些长途跋涉几天没洗澡的士兵们还要难闻的气味。

    既然是林小七找来的,罗信也自然不会多问,而是单刀直入地问:“老哥,从幽州到营州有几条路可以走?”

    邋遢男人先是对着罗信行了一礼,说:“公子,幽州到营州道的确是有几条,但都是山道,这一路崇山峻岭、杳无人烟。山林里有许多草莽土匪,公子若是真要去营州,那可要小心了。”

    罗信点点头,华哲的家族本来就是走镖的,对于他的话罗信自然相信。

    草莽山贼他倒是不用担心,眼下他身边就几个人,其余骑兵都藏匿在远处的林子里,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罗信从怀里取出一吊铜钱,递给邋遢男人。邋遢男人笑呵呵地结果铜钱:“公子出手阔绰,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只要是我知道的,绝对不会藏着掖着。”

    罗信点点头,又问:“老哥,营州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这邋遢男人也不问罗信去营州干什么,只是单方面地回答罗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