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八”这种词汇旁人还真没听过,而李妘娘则是用一种让人听了顿觉如沐春风般的声线说:“‘兵’这个字拆开就是丘八,夫君的意思是说,眼前这些弟兄虽然是当兵的,却没个兵样。”
“聪明。”
罗信放声朗笑,李妘娘果然天资聪颖,真不愧是大唐皇帝与前朝皇后生的娃,基因强大啊。
“嘿嘿嘿……”
这大群人,抓着自己的后脑勺,一个个都在憨笑着。
“笑个屁,吃饭!”
第二天一早,罗信暂停平时的训练,让这一群人坐了下来,而罗信、李妘娘,以及夏秋冬三女则是坐在高台上。
罗信扫了身前众人一眼,开口问:“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当身边有兄弟受了重伤,比如肚子被人划开一道大口子的时候,同时手脚也受了伤,没有办法走动,你们谁知道要怎么办?”
熊宝贵突然咧嘴一笑,说:“来两个人,一前一后抬走。”
总算没有说背走,这同时也说明这熊宝贵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般鲁莽。
罗信点点头,说:“不错,能想到抬走,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抬?”
熊贵宝接着说:“抓住双手双脚抬啊。”
边上的沙飞冷不丁嘲讽了一句:“傻货,头领都说手脚受伤了,你难道还抓着他的伤口抬不成?”
“对哦。”熊贵宝抓了抓后脑勺,嘿笑一声,对着沙飞的吐槽直接选择无视。
罗信转头看向身边的冬和秋,对着她们点点头。
这时候,冬和秋就从后边取出了两根粗树枝,同时还有一些藤条。
眼见两个女孩子用藤条将两个树枝分隔一段距离捆绑起来,下面的人显得格外关注。很快,她们就用藤条和树枝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担架。
罗信对着前方的人说:“这个东西,叫担架。它的制作过程大家多已经看到了,现在来进行一次尝试。”
说着,罗信转头看向夏。
夏撇了撇嘴,躺在担架上,让二女抬了起来。
待秋和冬将夏抬起来之后,罗信指着按在担架上的夏说:“看到没有,这就是担架的用处。用树枝和藤蔓就能轻易构架起来的简易工具,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制作担架,总之只要能够将一个人抬起来就行。”
眼见下面的人纷纷点头,罗信伸出了四根手指头,用略微大一点的声音说:“在将伤者抬上担架之前,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包扎。解救伤员,一共有四个要点,你们一定要牢记。”
罗信这么一说,下边的人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之所以这么认真,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时候多学一点东西,以后上了战场就会有多一分活下来的机会。
“第一个要点,那就是通气。这个通气并不是说人有一口气,而是伤口要通气,不能用别的什么东西死死捂住伤口,这样会导致伤口严重感染,那样的话,就算找到了医师也救不活人。第二点是止血,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流血过多无论是谁都会死。第三是包扎伤口,第四则是搬运,也就是用担架,或者类似的物品将伤者搬离。”
见眼前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罗信不由得笑了:“你们不用着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让你们牢牢地记住这四个要点。”
当这一句话说完的时候,下边四百多号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脊背一阵阵发凉。通常在看到罗信流露出这样表情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好事!
虽然说只有四个要点,但真要细化的话,其实有很多技术和知识都要学。
一开始罗信给众人上大课,让他们明白步骤,而后李妘娘则是一队一队地传授“处理伤口”、“止血”、“包扎”等技巧。
在这期间,罗信也特意花钱制作急救包,足足四百多分,就连罗信的亲卫队也必须配备。在罗信看来,这些东西比烙饼和肉干更加重要。
整整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李妘娘带着夏秋冬三女一直住在营地里,仔仔细细地传授急救技巧。一开始她们自己也有些生疏,但随着讲解和演练,自己是越来越熟练了。
罗信所要传授给士兵的并不仅仅只是急救技巧而已,最为重要的而是意识,这人一旦形成了意识,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李妘娘待了一段时间,也差不多该离开了。罗信领着亲卫送李妘娘出军营,这才刚到家呢,管家高平就偷偷摸摸地告诉罗信,李世民来了,就在隔壁不太贵酒楼的厢房里等罗信。
第347章 罗信与李世民()
这老丈人还真是神了啊,我这才刚回家凳子还没坐热呢,他就来找人了。
牢骚归牢骚,李世民这个时候找罗信,而且不是在皇宫,而是在不太贵酒楼,那意味就不一样了。
罗信从后门出去,同样也是从后门进入不太贵酒楼,整个长安城估计也只有罗信能这么干了。
在仆人的引领下,罗信在一个较为僻静的厢房里见到了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显得十分惬意,一边喝着小酒、品着小菜,边上还有两个漂漂亮亮的侍女在伺候着。
罗信走上前,正要行礼,李世民则对着他招了招手:“来来,坐。”
尽管不知道这老丈人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但罗信还是乖乖地坐下。
李世民先是自顾自地吃了一会儿,随后挥退了两名侍女。待侍女离开,他则是笑看着罗信,问:“听说这几天,妘娘一直在军营?”
“是。”
听到如此简单的回答,李世民不由得笑了:“你可别告诉朕,是让妘娘过去叫那些士兵医术的。”
罗信抓了抓头,笑着说:“呃,怎么说呢,事实似乎也就是如此。只不过教的不是医术,但却也是医术的一种延伸,叫战场急救术,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士兵们在受伤的情况下自救,这样存活率会高一些。”
李世民显然还是的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不过他本身就是部队系统出身,对于罗信这么做表示十分理解。
只是似乎也从这件事上看出了一些端倪,他先是直直地看着罗信,最终轻轻一叹:“看样子,上次临淄城事件对你的影响还在啊。”
罗信没有说话,他在等李世民的下文。
“罗信,你是个聪明人,你应该很清楚。为将者,首要保持的一个心态就是冷血,不仅仅是对敌人,对自己的部下,士兵也是如此。战争本就是要死人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这一点。你与其天天琢磨着不让自己的士兵从战场上多活几个下来,不如想着法子让自己上去,这样你统领的士兵就会越多,而你看到的死人就会越少。”
李世民话里的道理罗信当然清楚,同时这也是为将之道。
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并不像某神剧里面,几十号人的游击队就能干掉对方一个中队、大队,甚至联队。
李世民最终又说一句:“死亡,是战争的常态。”
罗信深深吸了一口,对着李世民说:“陛下,你说的我都懂,但我这么做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现在手里头的这四百名士兵。其实现在这么做,都是为了以后做铺垫。”
李世民眉毛一挑,当即问:“说来听听。”
罗信想了想,又抓了抓头,接着苦笑着说:“我还是不讲了吧。”
“说,不说朕让你和你的兵到漠北养马去!”
眼见老丈人吹胡子瞪眼,罗信则是笑嘻嘻地说:“陛下,我不敢说啊,这话说出去,您不第一个把我的头给砍了才怪。”
罗信的话,使得李世民抓起边上的一个橘子就朝罗信砸了过去,罗信连忙将橘子接住,而前者则是瞪大着双眼:“你可知道现在是在跟谁说话?”
“嘿嘿,就因为知道是在跟陛下您说话,所以不能说。”
李世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端起酒杯,咪了一小口,接着又端起酒壶,要给罗信倒酒。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可是吓了罗信一跳,皇帝给臣下倒酒,这可是破天荒头一回啊。
罗信连忙双手端起酒杯,恭恭敬敬地承接倒下来的酒。
李世民将酒杯倒满,对着罗信努了努嘴:“喝,一口干了。”
待罗信将和酒一口喝尽,李世民又说:“现在朕,呃,老夫是妘娘的父亲,你是老夫的女婿,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喝了酒,罗信便笑了:“嘿嘿嘿……”
一看到罗信流露出这样猥琐的笑容,李世民就会自然而然地萌生要踹他一脚的冲动,主要是这小子的表情和动作实在太特么欠了。再加上李世民对李妘娘宝贝程度丝毫不下于晋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因此就更觉得罗信这货欠收拾。
“笑够了没有,笑够了就赶紧说。”
罗信抹了一把嘴,微微压低身体,用一种仿佛见不得光的姿态,对着李世民说:“岳父大人……”
“岳父,这是什么称谓?”
李世民突然一开口,使得罗信也愣了一下。
“唉,没有这个称谓吗?”他抓了抓头,笑着说,“既然没有,那以后就算有了。您是丈人嘛,这泰山乃五岳之首,陛下偶尔不是还要去封禅么,所以称呼您为岳父,也无不可啊。”
罗信这个时候还不忘拽一下文以此来掩盖自己说漏嘴的事实。
一听罗信这解释,李世民不由得抚着长须,微微点头:“嗯,岳父这个称谓倒是不错,以后若是无人,你就这么称呼朕吧。”
“好嘞。”
从老丈人欣然接受这个称谓的举止来看,罗信知道他应该对自己近段时间的表现较为满意。
罗信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岳父大人,咱们关起门来说说自家话。就以接下来的形势来看,只要我获得比较大的军功,那趁势而起的概率极大,这官职高了,手底下人就会多起来。按照军中传统,自己人是肯定要提拔的,这四百人在战场上走一遭,就算活下来只剩两百,那他们肯定也会跟着提升。那么这样一来,我练兵的那一套他们不是也会用在自己的士兵上?”
李世民当即拍手道:“秒啊,这个想法可以。只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看向罗信的眼神就显得锐利了一些。
“喏,就是您现在的眼神,如果岳父大人是皇帝的话,当我手底下所能掌控的并超过一万人的时候,皇帝差不多就要拿我开刀了。因为这些兵都是手把手教出来的,算是我的嫡系部队,而他们手把手教出来的士兵也自然会纳入其中,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威胁。”
第348章 橘子配着烧鸡吃()
罗信刻意停下来,想要观察李世民的反应。而李世民的反应则正是罗信所期待的,他在看向罗信的时候,眼眸里多了一份思索。
其实罗信自己很清楚,他和皇族没有任何冲突,而且罗信自己的性子李世民多少也比较了解,他对他们李氏皇族不会有任何的威胁。
不过有些时候有些话还是要挑明比较好,这样一来以后罗信做事情也轻松一些,省得皇帝在自己的身后使绊子。
罗信继续说:“老话说得好啊,高功盖主。其实说起来这武将也是一份危险度很高的职业,如果官阶低一些,那就是要自己抡起大刀冲到前线跟人火拼,那死亡的概率就不用说了;而官阶高,嚯嚯,先不说边上有一大群人虎视眈眈,想着法子要把你弄下来,这头顶上还有一个如同太阳光一般闪耀的皇帝陛下盯着呢。”
李世民没有开口说话,但他的情绪多少还是有些波动的,因为他是皇帝,绝对不可能有人会跟他说这样的话。
趁着老丈人还没发火,罗信接着说:“其实,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想,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皇帝乃是天子,整个大唐天下都是他们家的,这家业一旦大了,权力也自然会跟着变强。但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
罗信顿了顿,而李世民则是被罗信这句话所吸引,当即问:“忽略了什么?”
罗信咧嘴一笑:“换一个思维和角度去想,假若皇帝是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分广阔的土地,而在他的土地上生活着很多人。那么这些人当中,肯定就会出现想着法子要偷、要抢他土地的人。那么,这个地主为人做事肯定就要三思再三思,对于那些出现在他面前,有可能会危害他土地,甚至地主地位的人肯定要予以抹杀,或者赶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些话都比较通俗易懂,而且从地主的层面来讲,不会涉及太多敏感的话题,也使得李世民看向罗信的眼神越来越澄清。
“其实,讲句实话,这地主真不好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风光,好像权力很大,看谁不爽就会叫人打谁。但这些背后,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土地在占有的时候还算比较简单,而要维护、保护这些土地却是很难的。每天要面对各种乌七八糟的事情,还要时时刻刻都提防一些人,还有最最严重的一点……”
说到这里,罗信顿了顿,特意看向李世民,用略微低沉的声音说:“还要担心自己家里人会打起来,特别是自己的孩子。”
罗信特意将“自家人打起来”延伸到“孩子”上,而不是兄弟上。
兄弟阋墙对于李世民来说,乃是一个“禁词”,毕竟他的皇帝宝座可是通过杀了自己两个兄弟,同时逼迫自己老爹退位而得来的。
李世民仍旧看着罗信,他沉声说:“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嘿……”
罗信又是猥琐一笑,而李世民只要一看到这样的笑容,心中的阴沉一下子就会被“想踹罗信一脚”所替代。
“我可没有那些负担,就算老婆再多,娃有一群,也不会有太多的顾忌。娃如果打架,一人一巴掌,然后一脚就把他们给踹出家门,随便给点银钱,再安排几个人,让他自己到外边闯荡去。儿孙自有儿孙福,管那么多干什么。”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罗信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
“嘿嘿,我这个人向来胸无大志,对于我来说,这辈子只要跟自己所爱的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再生一堆娃,就行啦。”
李世民特意问了一句:“那你就不想有高官厚禄?”
罗信笑着问:“岳父大人,当官为啥呀?”
李世民一愣,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
“千里为官不求财么?我现在有两个产业,将来再整一个,就不愁吃不愁穿,那天天辛苦吧唧地当官做什么,每天面对着一大群表里不一、心机深沉的人,累啊。”
说得有些口渴了,罗信就开始剥橘子吃,他一边剥,一边说:“门阀世家必须要有人当官,因为他们家族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皇权,然后对一些行业,或者地区进行垄断。寒门子弟要当官,那是因为他们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本着要‘匡扶社稷’、‘拯救黎民苍生’,然后当了官之后才发现,官场的水越来越浑,越来越深,慢慢地他们的心态也就变了,最终变成了他们当士子时候最最厌恶的人。”
这最后一句话,算是说到李世民心坎上了,当即开口:“你继续说。”
罗信“吧唧、吧唧”地吃着橘子,偶尔还啃一口烧鸡肉,这酸酸甜甜陪着烧鸡的味道,啧啧啧,难以形容啊。看着罗信吃得这么香,就连李世民自己也尝试了一下,结果直接就给呸了出来:“这什么味道。”
罗信这货笑得没心没肺,仿佛面对的不是皇帝,真只是自己的老丈人而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