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宴会还未开始,但是卢国公府的下人们却已经忙活开了。
上次来的时候,走廊里好见不到几个人,但是今天总是能看到下人们忙忙碌碌地穿行,很多人甚至开始小跑着去做事。
卢国公府很大,整体面积相当于一所高中。再加上这里的格局十分复杂,院墙阻隔、走廊穿梭,还分内院和外院,外人在没有内部人员的引领下,很容易迷路。
罗信和王大宝两人分别扛着两个逍遥椅,跟在程处亮的身后。
连续在走廊里绕行,穿过四道拱门之后,终于见到而来正厅。
此时正厅里有一大群人在忙活,那些矮桌子分左右两边,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中间则是空出一个走道。
“信儿哥,劳烦你们将椅子摆放在主位前边。”
按照程处亮的说法,罗信和王大宝将逍遥椅放在主位前面的一个略大的空地上,之后则有人过来用红色的绸布将逍遥椅盖上。
货物交接完毕,罗信本来想直接离开,但程处亮却是叫住了罗信:“信儿哥,眼下时候也不早了,今天晚上就留下来吃顿便饭再走吧。”
罗信能够感觉得出来,程处亮对自己比较上心。
一方面是因为上一代程咬金与罗成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则是程处亮和现在的罗信比较谈得来。
从身份上来讲,程处亮是卢国公程咬金次子,他母亲更是“清河崔氏”嫡女,为名门闺秀。他不仅出身名门,几年前李世民下旨招程处亮为清河公主的驸马,而今程处亮凭借祖辈庇荫和自身的努力,更是官至正四品的“左武卫中郎将”。
再看罗信,不过也只是一个小小作坊主而已。
按照常理,这两人根本不可能站在一起,可实际上,此时的罗信却与程处亮两人坐在偏院里喝茶。
王大宝已经拖着车回去了,同时也告诉李妘娘,今天晚上罗信会晚一点回家,晚饭不用准备。
罗信是个自来熟,而且他压根就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没有出身高贵低贱之分,只有拳头软硬和钱包瘪鼓的区别。
“信儿哥,你毕竟是书生,差不多也该要参加明年科举了吧?”
“科举?”正在喝茶的罗信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一下。
得亏“死鬼罗信”留下来的记忆,使得罗信对这个时期科举制度也比较了解。
唐朝的科举录取率极低,特别是眼下这个时期,那些当官的基本都出自门阀世家。
毕竟皇帝李世民本身就出自门阀世家,再加上当初帮他打天下、辅佐他登基的功臣大部分也都是世家子弟,以至于满朝文武基本都门阀世家的人。
而那些寒门子弟若是想要当官,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
但科举哪有那么简单,现在朝廷的科举录取率极低,低到了一个十分过分的程度。
以罗信的理解,应该是那些门阀世家的人故意在遏制寒门子弟进入朝廷。
另外,大唐的科举制度和电视剧里演出来的那些有些不同。
举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称常科。
而皇帝什么事情心情好,或者脑子抽了风,突然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就叫制科。
科举考试内容十分复杂,各式各样。
“常科”的话,就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等五十多种科目。
这些科目就类似于现在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科目都要考,只要考其中一科就行了。
不过,这五十多种科目里,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明经”是眼下首选科目,考核内容涵盖“四书五经”等一些古典文学著作。
“进士”则相对要灵活一些,大部分考的都是诗词歌赋。
以罗信现在的知识点,去考“进士”的话,按常理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罗信不会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几年所谓的科举都是狗屎,那些门阀世家的贵族子弟用很多种方法可以直接通过。
最为经典的,就是塞钱。只要小钱钱一到位,人只要来了走走过场,那考卷甚至交白纸都行。
还有就是带“小抄”,他们的小抄可不是随便摘取的,而是有人事先就已经对他们透露考试题目,只要直接将那些答案抄下来带进去就行。
当然,还要一样最高级的,那就是请人代考!
自己本人都不用来,花点钱找别人代考,别人在考场上挥毫泼墨的时候,那门阀世家的公子哥则是在芙蓉软床上,挥鞭泼豆浆。
罗信笑着摇摇头:“科举什么的,还是算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当官,那是罗信从来就没有考虑过的。
这并不是说罗信不求上进,而是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处境。
尽管他的身份是罗成嫡子,但前边有一个罗恒一直压着,那罗恒母子在官场经营多年,绝对不是眼下罗信独自一人所能够抗衡的。
另外,“千里为官只求财”,尽管这年代商人的地位低下,但罗信又恰好有“罗成嫡子”这一层人面关系在,很多事情反而比一般商人要容易解决。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条件下,罗信不可能去参加科举。
如今他正处于创业阶段,随着收入的提高,以及目前木工作坊所遇到的瓶颈,他必须要进行“转型升级”。
罗信对这个时代了解得还是很少,他问程处亮:“说起来,咱们生活当中有没有什么物件是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而且每天都在消耗的么?”
对于这个问题,程处亮想都没想地说:“当然是酒啦。”
第32章 忽悠王公子弟开酒楼()
“酒?”
“对,酒。”程处亮从旁边桌面上去过一个酒壶,对着罗信晃了晃,“如果不是今天晚上还有宴会,咱们两个当下喝的就不是茶,而是酒啦。”
又跟程处亮交流了几句之后,罗信才明白,唐朝人嗜酒如命,只要家里条件允许的,几乎天天都要喝酒。
眼下大唐百姓喝的酒有“三勒浆”、“葡萄酒”和一些自家酿制的米酒。
罗信乍听到“三勒浆”的时候,脑子是浆糊的。
“啥玩意儿,三勒浆?”
这个词汇咋听起来这么耳熟呢。
程处亮笑着取过一个酒杯,给将酒壶之中的酒倒入。
“这就是三勒浆,它产自天竺,由波斯商人带入咱们大唐,要价可不低啊。”
罗信将酒杯端了过来,凑到鼻头嗅了嗅。
这三勒浆嗅闻起来并没有酒香,反而带着另外一种香气,具体是什么香气罗信也不好判断。尽管罗信酒量不错,以前跟人在酒桌上拼酒的时候,三两白酒他跟喝凉白开似的。
不过,这古代的酒他还是第一次喝,所以只是轻轻咪了一小口,结果这三勒浆入喉之后,他发现酒竟然是甜的?
“这酒怎么是甜的?”
听到罗信这话,程处亮不由得笑着说:“酒不甜,难道还是苦的不成?”
这下子轮到罗信纳闷了,难道说大唐的酒都是甜的?
而且,这三勒浆给罗信感觉比凉白开还要凉白开,这哪是酒啊,简直就是糖水!
罗信所幸就将一杯三勒浆都倒入嘴里,砸吧了几下之后发现这酒真的没什么酒味,跟啤酒差不多。
罗信又对着程处亮说:“咱们一般普通百姓喝的米酒有没有,给我也尝一尝。”
“有啊,我马上让人去拿。”
很快,下人就端着一个酒坛子过来。
罗信打开酒坛子的时候,发现这酒香仍旧不浓,倒了一杯出来,结果还是一口给闷了。
结果他发现这米酒的度数比三勒浆更低!
罗信突然联想到高中时候背的课文里李白的“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难怪古人能够喝三百杯,就这度数的“糖水”,罗信能喝一年!
“还有比这浓度更好的酒了吗?”罗信问程处亮。
程处亮摇摇头:“这清酒还是我舅父酒楼里卖价最高的酒了。”
罗信一下子就抓到了程处亮话里的重点,问他:“你说着酒叫‘清酒’,难道还有‘浊酒’不成?”
“当然有。”程处亮仿佛也知道一点罗信的性格了,不待罗信开口,他就让身边伺候的下人去仓库取浊酒。
根据程处亮所说,这浊酒就是米酒,一般酒坊里酿造出来的酒都有些浑浊,档次差一些的呈现出来的是“绿色”,档次高的则显得干净一些,但想要跟清水一样干净,那是不可能的。就连罗信手中这“清酒”也并非干干净净,里边还是有一些浑浊物。
下人按照程处亮所说,端了两种普通酿造的米酒。罗信特意倒了两碗,结果发现档次高一些的酒看上去就如同平时煮饭时,倒掉的“淘米水”;而档次低的酒就不用说了,压根就下不去嘴啊,那里头竟然真的看上去显得有些“红红绿绿”,喝了半口罗信就给喷出来了。
摆弄完这些酒,罗信拍了一下手说:“我决定了,接下来搞酒坊,酿酒、卖酒!”
程处亮直直地看着罗信,问:“信儿哥,你打算酿什么酒?”
罗信贱贱一笑:“嘿嘿,这可是商业机密,说不得,说不得,除非……”
程处亮问:“除非什么?”
罗信笑嘻嘻地说:“除非你入股!”
“入股?”
“对。”
罗信点点头,他看了周边一眼,程处亮当即会议,挥退身边伺候的下人。
见身边都空了,罗信这才伸出自己的手掌,对着程处亮说:“老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根筷子易折断。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就拿我来说吧,假如我要建造酒坊酿酒,那么单单酿酒就会花去我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一来,我就没有时间去卖酒。假如再来一个朋友入股,我负责酿造,他负责售卖,这样大家都赚钱,这叫双赢。”
“嗯,在理!”程处亮听得连连点头。
其实,罗信的想法比现在说得更深。
眼下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完全是在靠自己。
假如他就搞搞木工作坊,一个人倒还没什么,反正家具这个行当也不可能有人眼红,毕竟这本身就是一个薄利的行当。
但是酒不同,正如程处亮刚才所说,酒是大唐人天天都要喝的饮品,等同于饭菜。
一旦他的酒酿造出来了,罗信相信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唐都会因此而沸腾!
那么,到时候如果罗信没有一个强大的、牢不可破的合伙人团队,别说生意被抢,他和李妘娘甚至有可能会被无数人追杀,顷刻间就横尸街头!
所以,罗信就有了拉程处亮“入伙”的打算。
而且罗信拉的,还不仅仅只是一个程处亮。
罗信接着说:“亮子,尽管咱们俩认识也没几天,第一天认识我就如同娃娃一样被你拎到了马背上,但总的来说,咱俩关系还不赖。”
程处亮是个武人,六个兄弟里,他跟程咬金的性格最像,因此他也格外受程咬金重视。
程处亮性子比较直接,他也很喜欢罗信的说法方式,够爽快、够直白。
“信儿哥,我解释一下哈,那天之所以那么做,是我爹让这么做的。他说,当年他就被你爹这么收拾过。”
罗信愣了一下,程处亮这句话已然表明,在程咬金的意识里,罗成的儿子只有罗信。
看样子,这其中似乎还有别的什么猫腻。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件事的时候,罗信拍着程处亮的肩膀,笑嘻嘻地说:“好兄弟讲义气,有钱大家赚!”
“这话我爱听!”程处亮条件反射地说。
“所以呢,我有这样一个想法。”说到这里,罗信顿了顿,接着说,“只不过,眼下呢还没有完全成型,我要先将这酒酿造出来,然后你再叫上几个要好的朋友,旁敲侧击地询问他们是否想要入股,假如有兴趣了,到时候咱们约个地方,我让大家尝过新酿造的酒之后,才来谈论这个入股事宜。”
程处亮是点头又点头,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程咬金这么看好罗信,这罗信的脑子,已经完全超乎常人,凌驾在众人之上了!
第33章 兄弟阋墙()
这时候,下人来催促,说晚宴已经开始。
其实,罗信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对于宴会并不是十分热衷。但这也是程咬金一番好意,身为晚辈的罗信也只能硬着头皮去。
程咬金是个武人,在大唐军方也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因此今天晚上来的参加宴会的基本都是军方的大佬和新秀。
这些武夫不是膘肥体粗,就是魁梧健硕,像罗信这样的货色倒是极少的。
进入正厅的时候,罗信和程处亮是一起的,但没多久程处亮就被一个人叫走了,罗信虽然想离开,但联想到自己晚饭还没吃,而这时候也陆续上菜,看着身前矮桌上丰盛的美食,罗信当即低头开吃。
尽管罗信一直自顾自地吃东西,并不去理会身边的人,但很快还是有人注意到他了。
而这位不是别人,正是罗信同父异母的弟弟,罗恒。
罗恒来得比较晚,其实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实力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晚宴的,毕竟罗恒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而且还是文官。
罗恒是以“罗成之子”的身份,跟着另外一个人进来的。
这人眼下就站在罗恒面前,正与几个身形魁梧的男子闲聊。
对于罗恒而言,今天晚上这个宴会谁来都可以,唯独罗信不行!
虽然他不知道罗信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是谁带他进来,但无论如何他和罗信两人绝对不能同时出现在这个地方!
一念至此,罗恒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阴狠之色。
罗恒并没有怒气冲冲地走过去质问罗信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是用了一个迂回的方法。
他走到自己“主子”,也就是那个身穿锦衣,满脸傲气的男人身边,对着他小声说了几句,之后随手指向不远处坐在角落里自顾自吃东西的罗信身上。
那人先是看了罗信一眼,很快脸上就流露出一份浓浓的鄙夷之色,之后领着几个人朝着罗信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锦衣男子也不说话,走上去就是一脚将踏在矮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罗信。
此时的罗信正津津有味地啃着鸡腿呢,对方这一脚踏在桌面上,使得他不由地抬起头,与锦衣男子对视。
“这是卢国公的晚宴,你算什么东西,敢坐在这里混吃混喝?”锦衣男子这么一声呼喝,使得四周众人纷纷转头看了过来。
眼下程处亮不在,程咬金似乎也不在这里,这偌大的正厅里,罗信没有一人是认识的。
晚上来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锦衣缠身,罗信这一身书生的装扮先不说显得十分落魄,与边上这些“武夫”们也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罗信没有做出丝毫的辩解,眼下这绝对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尽管不清楚眼前这个看似高高在上的富家公子哥为什么要针对自己,但好汉不吃眼前亏,万一对方真动起手来,别虐的也只能是罗信自己。
他当即将手中的鸡腿放下,笑着说:“既然诸位不欢迎在下,那在下走便是。”
罗信正要起身,但他身后却是出现两个魁梧汉子,他们一左一右地站在罗信身后,伸手按住罗信的肩膀,使得他无法起身。
“哎哎,哥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