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不可能跟着他好好过日子,他三番五次出去,本身就为了躲凌琛,躲安贤的唠唠叨叨好么?
只是去青楼需要银子,没有银子的话无论关系再好,那个管事的在熟,人家也不会让你进去,因为他们哪儿不赊账。毕竟人家也是生意人,也是需要做生意,这要是每个来的人都赊账,那他们该吃什么,西北风么?
他们这两个当家的吃西北风,那又怎么可能养得起楼里的那些姑娘,又有什么本事让她们听自己的话,安心待在楼里,本本分分做事,日后少不了他们的好处呢?
这银子没有,最基本的保障也没有,那些个姑娘怕是早就不待在这儿,而是收拾收拾东西,另谋他处,或者做其他事情去了。
因为安以知道这个,所以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手头没了银子,就去不了自己经常去的青楼,就算去了,也会被人家客客气气的请出来。
可他呢,又不想待在府里受气,所以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的举动,给安以银子,让她去青楼待着。
而安老夫人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自然不可能有干活的能力。她拿的银子,那都是自己的私房钱,都是攒了半辈子的。可攒了半辈子又如何,安以只不过是“随手一花”,安老夫人的私房钱,可都成了水中花井中月,成为了虚无的。可安老夫人乐意,他们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由着他做。
相比于安以,凌曦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毕竟安老夫人爱屋及乌,自己女儿在时疼着女儿,不在时,疼着她的孩子。
而他的孩子呢,却娶了一个不喜欢的人。纵然那个人有公主的身份,有他们安家需要的所有东西,她也不喜欢。
毕竟凌曦身上的毛病还不少,明明是一个不得宠的公主,性子却高傲的不得了,在家里摆架子,在外头摆架子,唯恐人家不知道她身份尊贵,唯恐人家不知道她是公主一般,让人好笑的不行。
不过那也就是这点,凌曦身上可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平常买东西也会多买安老夫人的一份,看到什么漂亮东西,最先想到的也是安夫人,安老夫人,安家两位女主人对她的印象还不错,出于礼貌,也出于觉得凌曦既然嫁给了安以,那就是安以的妻子,自己以后呢,又还要指望安以给他养老,所以对凌曦客气一点也不会有什么坏处,转之就变成真正的对凌曦客气了很多,把自己的首饰给她,还经常叫她来说话,还把人带出去挑衣服什么的,好的不能够在好,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凌曦是安老夫人的亲女儿。
可凌曦有这么好的待遇,安夫人就没有了。
安夫人当初嫁给安贤,本身就是不顾父母反对做出的冲动举动。
而她的父母呢,又因为劝阻了安夫人和安贤在一起不成功,导致整个人都被气的不得了,当场说出断绝关系的话来,当时的安夫人年纪还小,并不懂得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她好,气冲冲的和他们断绝了关系,嫁到了安府,并成为了安家主母,帮着安贤坐到太傅的位置。
第799章 当初的安夫人()
只可惜,安贤并不是她的良人。
安贤当初娶安夫人,看重的不是安夫人这个人,而是她的能力,以及她背后的强大的靠山,只是他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安夫人太喜欢他,甚至于为了他和家里人断绝关系。而这一断绝关系么,靠山,自然是没有的了。
可靠山没有了,却不代表安夫人不用娶,毕竟她为自己做了这么多,要是不娶的话,根本堵不住悠悠重口,这传到外头,他安贤就会成为一个负心人,被京城所有女子唾骂。
因为安贤是一个聪明人,也因为他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决定娶安夫人。只不过他娶了安夫人,这点不假。但他娶了安夫人之后,都把安夫人放在一边,把她一个人扔在富丽堂皇的院子里,对她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而是继续纳妾,直到太傅府有了十多个小妾,比任何一家的小妾都多,他才停止了这个疯狂的举动,而是安安心心待在家里。
因着安夫人是安以明媒正娶的妻,所以安家的妾室入门必须和她请安,必须早上晚上去她那儿问好,必须服侍她,这是规矩,纵然是安贤的宠妾也不例外。只不过安夫人是一个脾气好的,待人呢,又温柔和善,不摆架子,也不会故意为难她们,甚至不会故意给他们脸色看,简直是好的不能够再好,简直就是活菩萨再现,那些个妾室可谓是感恩戴德,甚至于差点把人家当成祖宗供起来。
只是这把人家当成祖宗供起来的说法未免有些夸张,不过说是夸张也并没有夸张到哪里去,毕竟,人家这也是实话实说,而且安夫人对他们确实很不错,他们尊重一下人家,帮一下人家。毕竟人家怎么说也是安府的夫人,太傅府的正室,该有的威信没有,人家会看不起她,太傅府的其他下人呢,也会看不起她,甚至于欺负她,不拿他当主子看之类的。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有。毕竟她不得宠,家道没落,家里头人也没有了,唯一有的就是一个空空荡荡的郡主府。这要是在太傅府出了事,那就是真的出了事,连帮忙的人都没有了。
而那些个妾室呢,虽然家境不好,比不上安夫人有一个郡主的身份,但人家胜就胜在父母都在,家里还有兄弟什么的,出了事他们会来帮忙,毕竟平日里自己也会接济他们一点,这要是出事了不来帮忙,那可就过分了。不光过分,甚至于都对不起他们的接济了好么。
这就是受了欺负,也会上门让太傅府的人给交代,毕竟人家在他们家里待的好好的,偏偏被太傅看上,并被一个轿子抬入太傅府,成为了太傅府的一个小妾,一个主子可以随便欺压的存在。要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样子了他们还不知足,还对他们指手画脚,甚至于害得人家丢了性命,这不讨个公道,他们不就没法做人了么。
因着那些个做人家妾室的大多数都属于出生贫寒,家境不好的,这种事在大户人家那里经常发生,毕竟这说的难听一点,妾对于富贵人家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意买卖,随意送人的物品,他们那些人给妾室家里人的银子并不像给正妻的银子一样称为彩礼,而是单纯的买妾的礼金。
但这人虽然被买了,家人要是想来看望一二,那也是可以的,毕竟有一句话说得好,都是骨肉至亲,这么一点事要是不能做,那可就真的过分了些了。
不过这种事情发生在其他人家,并不代表发生在他们安家,安贤是太傅,安家又是朝廷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和正室夫人新婚之间迎娶小妾,而且还让小妾进门,给了她们名分,本身就是很对不起正室,很让人抠病,这要是在整出那种事,便会更加让人家抠病,让所有人都知道安贤这个太傅朝廷里风光无限,家里却什么事都做不好。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安家有一位贤惠的夫人,安夫人,安夫人是处理家务的一把手,什么事情到了她手上,都能做的越快越好,而且待人也公平公正,不会因为受宠不受宠就对人分开来对待,所有人都对他很尊敬。
因着那些人对她很尊敬,所以经常装作无意去和安贤提到安夫人,并毫不吝啬的夸奖安夫人,说她多好,多大方之类的。
这要是一个妾室说还好,这要是好几个妾室说,那可就让安贤好奇了。不过他好奇这些,自然也是不奇怪的。毕竟,这几个妾室可是有自己的宠妾在,而自己呢,自从娶了安夫人之后,便很少踏入他的院子。毫不夸张的说,他去安夫人院子的次数,一只手,不,两三根手指就能够数的清了。因为自己爱妾的一句话,他终于想起来府里有这么一号人物,终于决定去看看他。而他这不看还好,一看,就看出来了一个问题。
而那个问题并不是别的,而是安贤这个“大发慈悲”“突发奇想”的一看,安夫人就有了孩子。而那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安荇,是她还被关押在天牢时主动提出让他们去找江焕,说要和江焕做一个交易,而且这个交易稳赚不陪,江焕绝对会答应时,所想要保全的对象。
毕竟安荇虽然是自己的嫡子,可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并不受宠。不过说并不受宠或者也不恰当,毕竟安贤虽然不喜欢安荇,却也没有亏待过他,只要安荇要的,他都会给他。不过安荇虽然是嫡子,虽然被自己父亲如此说,却并没有要求什么,只是要父亲给他笔墨纸砚之类的正常读书人都喜欢的,都会去要的东西。这一点,倒是让安贤很欣慰。毕竟安荇是嫡出,是太傅府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身为继承人,本身就要学一点东西,这要是什么都不学,日后被人家看不起,那怎么办。
第800章()
坦白来说,安贤并不喜欢安以这个只会给自己惹事,其他什么都不会,出了事还要自己给他收拾烂摊子,不然就闹脾气,说自己不干了的便宜侄子。
可不帮他摆平后面的事情吧,这也不可能,因为安以有靠山,而这个靠山不是别人,而是安贤的母亲,安老夫人。
安贤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他母亲喜欢姐姐,什么事情都偏心姐姐,什么好东西都给姐姐。而到自己手上的,永远都是姐姐不要的,或者已经坏了或者已经旧了的。
那个时候,安贤就很嫉妒自己的姐姐了,在看到自己姐姐玩新的玩具,自己却只能玩旧的,或者是特别破特别烂的时,他的心里非常的不舒服。
不过他不舒服,这也难怪,毕竟两个人都是安老夫人的孩子,按理说他们两个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同样的爱戴。可谁知道并没有,他并没有得到和自己姐姐同样的待遇,他的待遇,比别人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好不容易他们长大了,不在需要玩具这种东西了,甚至于他凭借着自己父亲的力量去了朝廷,在慢慢的爬上了太傅的为止,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母亲总算能够看自己一眼了吧,结果他看的还是自己的姐姐,甚至于父亲因为姐姐喜欢上了一个武将,而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嫁给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文臣,气急败坏,差点把人赶出去的时候,她母亲来说情。
这安贤父亲不愿意,把安贤的姐姐,也就是安家曾经的大小姐关进柴房,让她在柴房里悔过时,他母亲还冒着被发现的风险把人家救出来。
要只是这样那也就算了,可最关键的是,安老夫人在救人出来时,还给了她一大笔银子,让她连夜逃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安贤的姐姐喜欢的是一个武将,他的家族又不是什么世家,他现在的所有功绩,都是自己拼命杀敌换来的,所以并没有一般人认为的娶为妻,奔为妾的说法。
安贤姐姐进去,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嫡妻,上面不用伺候谁,下面不要面对什么莺莺燕燕,日子可谓是过得非常舒服。
而安贤姐姐日子过得非常舒服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们此刻在边疆,边疆常年炎热,四季酷暑,在那儿的人非常的少,原先的百姓呢,又大多数都因为实在受不了这种热度而放弃了待在这里的念头,转而分散去了各地。
有些人贪恋越都的繁华去了越都,去了越国的富裕的地方,并在那儿做了一点小生意,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之后,把这里的家人接了过去。
而有些人么,则去了枫都祁都,这些由吴王陈王把控着的地方做事,意图能够在这儿站稳脚跟,然后再把自己的家人接过去。
第一种人他们确实做到了,可第二种的,他们真的做到了把自己家人接过去,让他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了么,很明显并没有。先不说陈吴二国的都城地理条件如何,他们那里又多卖什么,不多卖什么,就当说一下三个地方的邦交,以及那两个地方的国主心思吧。
三个地方之中,越国最富裕。可不是最富裕么,就拿越都说吧,他的旁边靠着矿山,左边有着珍贵的红衫木,右边靠着松林,松林里有着松香,而松香,又是瑰宝,价值上万两白银。越国靠着地理位置,可谓是发了一大笔财。这么好的地方,可谓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因为越国地理位置优越,越都旁边的东西又太好了,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那两个国虎视眈眈的目标。
只不过因为越国朝廷里有不少武将,那些武将大多都是骁勇善战之人,所以他们并不敢动手,只能勉强压住自己的野心,继续看着越都旁边。
从前如此,现在,自然也是如此。
只不过虽然如此,但越都附近的那块宝藏之地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来哪儿干活的人也有不少,不过因为这是越国产的,凌琛的父皇规定只准由越国人来采,非越人不得采,甚至于不能够踏入禁地一步,不然就直接处决,那些人只能够望而却步,只能够依靠其他有着越国身份的越人说的只言片语之中猜到这里究竟有什么,究竟竟藏了一些什么。
只可惜,那些人也没办法说很多。毕竟这两个东西都很稀有,可谓算是瑰宝,他们在开采之前,就被告诉了可以告诉外人一点点情况,但绝对不能把所有情况透露。无论是醉酒状态也好,非醉酒状态也罢,都不能把所有事情透露。否则,轻则打几个板子,重则牢狱游,甚至于丢了自己的命。陈吴两个国的人珍惜命,越国的,自然也是珍惜。
毕竟越国可是三个国最富裕的一个,珍贵的东西曾出不说,还有其他不少的宝贝在自己手上,他们这些个越人,还没有享受完越国带给他们的好处,脑袋上的东西就这么没有了,这可多可惜啊。
因为如此,那些个人在碰到其他国的人请他喝酒时都留了心眼,并没有把事实说出,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有些甚至直接吵起来,这严重的,甚至于曾经的好友分别,甚至于等到其他事情出来后,发现了自己这个所谓的“好友”是怀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接近自己,心更是寒,直接做的更过,然后走人的,这些都有。因为靠近越都的那两个盛产松香和红杉木的百姓防备之心都太严重了,所以他们两个国的完全没办法接近他们,也没办法把他们的防备心消除,久而久之,他们就没了潜伏在那两处,专心对付边疆。
只不过因为三个国在中原的三端,彼此都是属于互相依存的关系,再加上这吴王本就是一个心思多的,更不可能天真的直接派兵挑战。他做的,只不过是暗自集合人马,时不时上去挑战罢了。
第801章 安家旧事()
而时不时上去挑战,自然不可能穿他们吴人的衣服。
但不能穿吴衣,总是要有一个能够穿的吧。于是,他们盯上了在越国边疆的流寇。
为了弄清楚流寇的出没地,也为了弄到他们的衣服,并用他们的身份时不时的进入边疆,给越国添堵,给越国的百姓添堵,他们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派了几个人去跟踪流寇,并等那个跟踪的人回来,在由他带着两队人马去找。于是,毫无防备的越国边疆的流寇全军覆没,一个都不留。那些个处理了流寇的吴国的士兵,则穿上了流寇的衣服,扮演着他们继续做流寇的事情。
因为流寇出没地点诡异,隐藏处也多变,他们防不胜防,所以并没有察觉到眼前的这一波流寇已经变了,他们不再是最开始他们所面对的因为生计问题迫不得已成为流寇的了,而是吴国人。因为他们所做的这个任务特殊,吴国方面给了他们不少补偿,比如说银子,以及一些上好的肉菜,都有。
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