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王府的这处院子很是繁忙,进进出出的人员不断。
院门因为是新开,也没有修建什么门楼之类,仅是粉饰一新而已。
因为王嵪已经提前一步到达,并且知会了在门口侍立的两名锦衣卫,要他们无须大礼参拜。
可是,等皇帝陛下一行真的到来时,两名锦衣卫还是下意识地要跪倒扣头。
“站好!行注目礼即可。”王嵪在旁边赶紧轻声提醒两人。
这注目礼也是皇帝陛下刚刚提出的,并且嘱咐下去遵照执行。因为皇帝陛下最近频繁微行,为了避免惊动周围的人群,因此皇帝陛下下令,免去侍卫人等的大礼参拜,行以注目礼即可。
谕旨也是刚刚传递下去,大家都还不太习惯,所以皇帝陛下派王嵪提前一步,对门口的那两名担任侍卫的锦衣卫着重强调一下。
院子里有四间南屋,三间东屋,这些房屋的开间很大,其他只有原来用作堆放杂物的小些的房屋。
如果做为居家只用,这个院子还是非常宽敞的,可做为办公使用,就很显局促了。况且慢慢地还要有些家眷也要搬过来,到时更会拥挤不堪。
因此,皇帝陛下已经发下口谕,将与之相连的两个院子整治一份,也拨给他们使用。
因此,皇帝陛下一行进入院子,就看到有人在叮叮当当地凿墙,看样子是在开设相通的门。
孙元化和毕懋康等人已经接到通知,纷纷从屋内出来,跪在院子里行礼参拜。
除非在正式的场合,皇帝陛下本来不主张每次臣下见面时,都要大礼参拜。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好在这是在院子里,行人无从窥探,不虞引起周围人等的骚动,因此皇帝陛下也就任由他们了。
“免礼,众位爱卿免礼吧,”等众人起身之后,皇帝陛下又接着说道:“众位爱卿都去忙吧,朕只是过来随便看看,”
众人散去。
而即便皇帝陛下是真的随便过来看看,孙元化和毕懋康却不能就真的离开,二人是要陪着皇帝陛下的。
“孙爱卿,西山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在屋子里坐定之后,皇帝陛下问道。
这是间西屋,南屋和东屋都是通透的开间,因此用作了众人办公的场所。这间西屋也很大,可惜只有一间。皇帝陛下令他们将此收拾出来,以做会客只用,名字也就叫做了会客室。
孙元化和毕懋康都是身兼数职,平时都有很多的事务要处理,因此访客也就非常多。在院中立谈显然不太合适,而邀进屋内肯定也会影响被人。
会客室的设立给孙元化和毕懋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此处的利用率也是出奇的高,有时甚至还要排队等候一会儿,才能如愿进入室内详谈。
“屋舍的建造进度很快,估计再有一段时间,就可以完工不少了,很快就能住人了。至于其他那些……就要费些工夫了,这却是不能急的,”其他的那些包括很多内容,融化金属的炉具,铸造的模具等等都是相当复杂的,要求也是相当高,因此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那些都是要仔细建造的,朕交给你们,是很放心的,”把这些事情委托给孙元化和毕懋康,皇帝陛下肯定是放心的。可要说心里一点儿不惦记着,那可就属于言不由衷了。
要按皇帝陛下的想法,他恨不能天天盯在西山工地上,时刻督促着工程进展。即便不能如此,那也得至少三天就要去一趟,只要能够亲眼看一下,心里也会觉得非常踏实。
可皇帝陛下出行却不是那么随意的。就是在京城内的微行,还要至少四名锦衣卫绝顶高手随扈左右。如果要是出了京城,那还不得有大队人马随行。
不仅如此,如果皇帝陛下亲临,不要说事前的准备御驾的迎接,就是圣驾到达的当时,就得有多少人员都要回避,多少人员都要放下手里的事情,专门在皇帝陛下跟前听令。他的亲临,只能从精神方面给予大家鼓励,可实际上,皇帝陛下的每次亲临,都是对工程进度的阻碍,而不是促进。
因此,皇帝陛下浅尝辄止,干脆自己给自己下了“禁足令”。
但是虽然皇帝陛下表面上安之若素了,可内心的牵挂却无论如何也割舍不掉。
这可如何是好?!
第1卷 第九十三章 卿可为我解忧()
幸好还有孙元化和毕懋康,幸好这两人有时候离的并不太远。要不然皇帝陛下的心灵饥渴真的很难慰藉。
这两人都是要时刻关注西山营地建设进度的,而且他们也没有多少羁绊,说去想去的时候,招呼上三几个人就能够成行,远比皇帝陛下那种动辄兴师动众来的简单随意。
身为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自然对臣下的一举一动都掌握的清清楚楚。
因此,昨天晚上孙元化和毕懋康刚刚从西山返回,今天一早皇帝陛下就匆匆结束了早朝,然后急三火四地就来信王府了。
两位大人也算是逐渐明白,当初皇帝陛下何以非得将两人及一种手下,全都安置在信王府了。原来省钱是一方面,“方便”才是皇帝陛下的最终目的。
这下可是方便了,皇帝陛下三天两头就得微行一次。若是赶上两位大人西山一行,他更是早中晚三次派人来打听,只要得知了两位大人的归期,他几乎每次都是脚跟脚地就赶过来。
尽管两人饱受皇帝陛下的骚扰,可后悔也已经晚了。何况即使当初知道了皇帝陛下的真实意图,难道两人还能“固辞”不成?
不过,通过皇帝陛下的所作所为,两人也意识到皇帝陛下对于发展军械生产是多么的迫切。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诚强军之首要问题。
是啊,以前若是有人寻衅,大明王朝都是打到对方家门口、而且还要给他砸个稀巴烂的,何时容忍过治下子民出现生灵涂炭的境况!
什么十三副盔甲,狗屁,就是十三万副盔甲,在大明王朝的眼里,也无异于麾下将士建功立业的踏脚石。
“列祖列宗在上,有我皇帝陛下掌握乾坤,我大明王朝一定能够荡涤宵小,重现辉煌!”两位老大人暗中祈祷。他们为自己能够得遇明主,感到甚是快慰。
皇帝陛下虽然与两位老大人见面最是频繁,可几乎每次见面,都要嘱咐两位爱卿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积劳成疾。并亲自安排太医院院正韦尽性和纪太医等人,不仅要随时关注两位老大人的身体状况,即便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还要定期予以全面检查,以求将疾病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皇帝陛下越是如此,两位老大人越是感到无以为报,唯有宵衣旰食以慰君怀。
“臣那边的进度要快一些,”毕懋康看到皇帝陛下的目光转了过来,赶忙接过话题,“屋舍已经快要建好,车……嗯,车间基本也多用不了几天,最多十天之后,就……”以前都是称为作坊,现在改称车间,毕懋康的确有些生疏。
火铳的生产制造肯定比火炮要简单很多,也用不到过于大型化的设备和工具,因此只要道路整修完毕,匠户居住和劳作的地方建好,很快就可以开工了。
“上次提及的那条路修建的怎么样了?”进人西山的路上有一个大坑,行人来往倒不是很碍事,可若是以后进出原料和成品需用车辆的话,根本无法通行。
好在现在有一条小路可以暂时通行,眼下所需的建筑材料可以勉强通行。但因为这条小路依靠山体,不仅无法拓宽,而且山上偶尔会有乱石滚下,因此无法做长期使用的打算。
而那个其实本来应该是叫做山体凹陷的大坑,因为其面积既广且深度也非常大,填充起来非常麻烦,所需土石数量极其庞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草就的。
上次与皇帝陛下见面时,毕懋康提及过此事,生怕其他工程都已经就绪,而因为道路不通影响了大局。
皇帝陛下就一直记在心里,回去之后就派曹化淳去负责修路的工部催促。工部负责的郎官不敢怠慢,表示一定加大施工力度,争取早日完工,早日向皇帝陛下复命。
不过,这些都是官方说法,实际情况如何,还要亲临现场才能确知。两位老大人从西山返回,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进度确实有所加快,现场的人员也比此前增加了不少,不过……”
工部负责整修道路的官员也是有着苦衷,因此得知两位老大人来到西山时,就赶过去做了一番解释。
因为山间本来无路可行,为了施工方便,特意沿着山坡整修了几条简易的道路。等那条大路整修好了之后,这些简易的道路就会废弃掉。因为道路简易,所以并不宽阔,只在有限的几个地方容许拉土石的车辆交错。
工部的官员曾经提起过一件事情:为了赶进度,有一辆运送土石的车辆在简易道路上强行错车,结果不慎,连人带车全都翻到山坡下面去了。车辆是彻底毁了,人也受伤不轻。
因此,实际操作起来,这个“填坑运动”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以为只要人多就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如果不能合理地搭配人手和车辆,恐怕还会造成混乱,反而很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孙元化和毕懋康也都去看了那个大坑,也在现场看到了施工的情况,觉得工部官员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能够左右的。
工部官员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希望两位老大人能够在皇帝陛下面前代为解释一二。
这个道理,皇帝陛下也是完全明白。令他稍微感到不满的是,工部的官员肯定是早就对此事明了的很,可当时曹化淳去催促的时候,他们因何没有直言其中的困难呢,反而只对自己拍着胸脯保证什么什么云云。
皇帝陛下自诩不是昏君,并非毫不顾及实际的情况,完全不顾事实、蛮横无理地要求臣下如何如何。只要反应的情况属实,他是不会羞于收回成命的。
但是,皇帝陛下的虎须又是何人敢于轻捋的。也就是两位老大人,能够凭藉着圣眷正隆之际,可以畅所欲言,其他人真的是没有这个胆量,来试一试自己的运气。
看着两位老大人沉默以对,皇帝陛下也觉得自己有些强人所难。
积习难改,积重难返,要改变人们以往的一些观念,实在是任重道远,绝不会是朝夕间即可叱咤立办的事情。
第1卷 第九十四章 毕懋康的设想()
“皇上,臣有事要向皇上禀报,”眼看君臣间的气氛有些沉闷,因此无奈之下,毕懋康就把一件自己也尚未考虑清楚、本来也不想说的事情提前在皇帝陛下面前说了出来。
“毕爱卿,何事?请说,”
“如今咱们大明的火铳,在阵前的杀敌的效果的确不是多么理想,臣以为,其原因似乎也并非完全是因为粗制滥造造成的,”
“哦,那还有什么其他原因?”
“臣早些年就曾想过,若是能够改进一下火铳的击发方式,或许会提高火铳的杀敌效果。”
“那好啊,”毕懋康的话尚未说完,皇帝陛下就立即表示了赞同。
这件事情,就是此时提出的毕懋康自己,都无法想象,若斯他的设想有朝一日能够成功研制,对大明王朝、甚至对世界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皇帝陛下是早有此意。可他本来是想等火铳的制造走上正轨、或者等大明王朝的匠户能够制造出合格的火铳之后,再在“偶然间”将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
“臣以前只是心中有这么个非常模糊想法,根本一点儿具体的设想都没有,”毕懋康说着,扭头冲着孙元化微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幸亏孙大人的提醒,令臣很受启发,”
“臣也是道听途说,原也不是多么了解,但觉得或许对我大明有用,因此就对毕大人偶尔提及,”
孙元化可不是对毕懋康偶尔提及,而是专门提出的情况通报。
因为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弟子,因此朝廷通过徐光启面向海内外广招人才的事情,孙元化也是知道的,并且也积极地参与其中。他自己也因此增加了对海外火器现状的进一步了解。
孙元化本来就对外洋火器很是推崇,自己也非常痴迷,因此关于这方面几乎所有的情况,他自然都很是热衷。只是此前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已。
佛郎机人对于火枪燧发的研究近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有些都有了初步的成果。据说,不久之后,从外洋招聘而来的一批人中,很有几位对此项研究很有心得的高手。
毕懋康此刻对皇帝陛下提出这件事情,也并非完全无的放矢。
最近一个时期,朝廷在陕甘地区的赈灾可谓支出浩大,可对于其他地方提出的要求,皇帝陛下都是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甚至辽东前线那儿,皇帝陛下实在无法推脱,可也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了一下。
但是,皇帝陛下承受的压力可是巨大。开始的时候,朝臣还是仅对徐光启等人侧目而视,后来则对皇帝陛下都啧有烦言,偏袒、任用私人等等不逊之语已经开始出现。
而佛郎机人之所以能够远渡重洋,来大明王朝效力,自然是看中了那极高极高的薪酬。
另外,无关人等或许不了解一项新鲜东西从出现设想到实际研制,最后最终成果面世,期间会经过多少阶段,费劲多少心思,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这些都不是能够轻易言之的,各项投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还有现在正在进行的西山基地的建设,若是正式开始进入实际制造程序,那基本也相当于一个无底洞。
如果当各项事业已经走上正轨之际,朝廷却后继乏力,甚至无以为续,那造成的后果可不仅仅是半途而废了,所有的前期投入基本无望收回,结局就是化为泡影。那种现象,真是不堪想象。
在朝廷财政左支右拙之际,再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毕懋康实在不忍言之。
但是,皇帝陛下似乎并不为钱发愁。只要是能够实现强国强军的目标,他都要兼收并蓄,恨不得全都收入囊中。
到底是年轻,尽管皇帝陛下已经足够聪明睿智了,可总不免有好大喜功的嫌疑。
做为“宠臣”,毕懋康觉得应该多为皇帝陛下着想,因此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对皇帝陛下提出忠告,宁可将速度换下来,有些不急之务似乎也可以延后再办。
可那些是可以延后的呢?前后左右查看一番,似乎都是当务之急……大明王朝急需办理的事情实在太多,陕甘地区的灾情肯定需要赈济,辽东前线的粮饷肯定不能短少,吏治肯定需要整顿,等等,哪一项不是需要马上着手办理的?
说是百废待兴……似乎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百业待举绝对不是过分之言。
所以,毕懋康也只能爱莫能助了,能够尽量为皇帝陛下分担一些,就是臣下最大的衷心了。
“那些佛郎机人会不会觉得西山那边的条件差一些啊?”
毕懋康神思若有所属。不过,皇帝陛下与孙元化聊了几句之后,提出的这个问题他倒是听到了。
西山基地开始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要为不远万里而来的佛郎机人准备住宿和工作的场所。可是,西山基地根本就是草创,条件之简陋至极,皇帝陛下是有些担心他们借此又提出其他方面的条件。
“不会的,”在座的三人中,只有孙元化在教,因此他对佛郎机人的习性更为了解,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