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奈何,皇帝陛下和任盼盼这两个没有受伤的,分别去搀扶着任莹莹和梁惠妹,想在张‘玉’的掩护下,亦步亦趋地向那半间柴房走去。
因为事发紧急,皇帝陛下也没有仔细分辨,抄起一支手臂就搭在自己的另一侧肩头,另一只手就伸过去,揽住了小蛮腰,“快,先到那边去,”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挎着少‘女’的娇躯,就要向柴房走去。
“大皇帝,谢谢了!”尽管是在如此危急的时刻,少‘女’也似乎非常享受与皇帝陛下的亲密接触,话语里竟然有些得意,根本听不出正在忍受疼痛的意味。
“自己能走吗?”耳边听着少‘女’的燕语莺声,脸蛋经受着似麝似兰……可此时此刻的皇帝陛下根本无心领略个中滋味。他本来的意思,是想问问任莹莹,这样搀扶着,是否就可以向那边走了。可情急之下,却没有仔细斟酌用语。
“人家‘腿’受伤了……”任莹莹一听大皇帝的话,还以为他要让自己独自走向柴房呢,自己这边厢刚刚要发一发‘骚’,却被他这煞风景的话一下子‘弄’得没有了一丝情调……因此,她的话语中就不免多了些幽怨。
“不是,是朕这样搀着你,咱们一起,能走了吗?!”皇帝陛下心中好笑,但此时又无暇做出过多解释。
“当然,当然,可以了……可以走了,”听了皇帝陛下的话,任莹莹知道自己是误会了,赶忙一叠声地答应着,并且开始挪动脚步,“哎哟,”没想到刚一迈动脚步,她却又发出了一声惨叫。
第292章 美人儿被刺2()
原来,刚刚听了大皇帝陛下的几句解释,任莹莹知道他根本不是要抛弃自己,而完全是自己的误会。(。。l)这一误会解除之后,她就一下子放松下来,偏偏此时她又要急着迈动脚步……可刚才高兴之余,她可就忘了自己是那条腿中的飞镖了,因此走路用力的时候就没有分辨,而是两腿一样用力了。因此,只迈出了一步,
因为根本是在无意间牵动了腿上的伤,毫无防备之下,或者……再加上正好那个人又恰巧就在身边,因此就使她发出低声的惨叫,娇躯也随即颤动了一下,身子就不自觉地往旁边靠了过去,并且同时往下一矮。
这下可不要紧。皇帝陛下本来正要迈步,被她的惊叫所扰,再加上对方身子突然间贴了过来,又矮下去,自己本来只是虚虚地扶在少女另一侧腰部的手,就等于猛然上移了不少,于是,皇帝陛下的那只手掌,就触到了不该触碰的地方。而且更要命的是,因为要阻止少女娇躯的下坠,他的手臂就本能地用上了力……而如此的动作,令人产生的直观印象就是……他是故意的,是故意用力去触碰的!
夏天的衣物,本来纤薄,触碰之下,几无隔物。虽是短短一瞬,也仅仅是一个侧面,可皇帝陛下完全可以肯定,这对宝物,绝对可以力压自己的后宫中的所有。
“慢点儿,先试一下,受伤的那条腿千万先别用力,”在这种危急的情势下,皇帝陛下的旖念也是一闪即逝。他收摄自己爱的心神,一边嘴里说着,揽着她的腰部的那条手臂一边用上了力量,几乎将少女的整个身躯都斜挎了起来。
皇帝陛下没有要借机揩油的意思,他是要尽量减轻任莹莹双腿的压力,待她确定了是哪条腿受伤、哪条腿可以受力之后,再将少女的娇躯放下,之后两人就可以一起移动脚步了。
而任莹莹竟然再次误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好在天色暗淡,才看不清她那涨红的脸蛋儿,可那扭捏的神态,即便是在身后,也令人一览无余……这分明就是在欲拒还迎!
看着几乎全身都“吊”在皇帝陛下身上的任莹莹那副得意劲儿,就是做为妹妹的任盼盼都有些撇嘴,而同样地腿部中镖的梁惠妹,就干脆是嗤之以鼻了。
不管怎么说,四人两两搭配着,总算是能够移动了。
而这边厢随着他们的移动而移动的张玉,此时的感觉却着实不妙。
当他喊出“有刺客”时,那三名发射飞镖的刺客立即现了身形。
但是,他们接下来的行动却是透着诡异——他们被发现之后,并没有继续对目标进行任何攻击,而是转身向外面逃去。
若是一般的刺客,不是为了钱财,就是为了仇隙,既然已经扣动了扳机(已经发射了飞镖),总是要弄个起落出来,那句话叫做“鱼死网破”,要不然一则对不起雇主,二则也对不起自己要复仇的信念。而大家都知道的是,若是辜负了雇主,可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交代过去的,那往往是要用生命做为代价的。
一击不中,旋即跑路,若不是将他们的刺杀任务当做儿戏,就是还有其他目的。
具体到这一次刺杀事件中,刺客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张玉的存在,而且还准确地判断出张玉并非易与之辈,是他们完成任务的绊脚石。因此,明知道无法战而胜之,一击不中之后,旋即跑路,似乎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一般情况下,保镖护卫为雇主卖命,其中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解除雇主的后顾之忧,把那些惦记自己雇主的贼们一个个挖掘出来,以为雇主一劳永逸地彻底解除后患。
因此,当有在线索在眼前,而且这线索眼看就要消失的时候,而且对方的实力显然不是多么强悍的情况下,保镖护卫基本都要尾追下去,最好将刺客拿下,进而审问出幕后主使之人,为雇主永远解除后患。
一般情况下,的确是如此。
可是,今天他们遇到的不是一般情况。
张玉的右手紧紧捏着自己的飞镖,一边感知着那名留下来的杀手的气息,一边以极快的速度调整了自己的脚步,以使自己的位置,就像刚开始那样,始终处于最后那名刺客与皇帝陛下几人之间。
在这个位置上,若是对方要发动攻击,首先就得过他这一关,其结果,不是被他截击,就是要先将他打倒,随后才能对皇帝陛下几人进行攻击。
而对方也显然知道一击就将自己击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也就始终没有发出最后的杀招。
对手按兵不动,张玉也没有试图去刺激对手。他希望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下去,因为他知道王嵪等人已经迅速向这边靠拢,只要短短两息的时间,他们就会蜂拥而至。
在这之前,张玉是不打算与对方动手过招的,因为只要动起了手,尽管极其微小的小概率事件,那也意味着有失误、或失手的可能。
可张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镖护卫,他的“雇主”就更是不一般了。而且张玉可以确定的是,即便自己不去追击,那三名做为诱饵的刺客,也绝对没有逃得掉的道理。
即便没有外围的王嵪等人,张玉也不会为了尾追那三名刺客,而将皇帝陛下的安危弃之不顾。
张玉只是有些纳闷,对方怎能如此的天真,真的以为抛出那三名诱饵,就可以引开自己?!今天这刺客,竟然连行刺目标的真实情况都没有搞清楚,看来真是业余的紧。
虽然心里如是想,可张玉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因为,一则他的雇主真的不一般,二则嘛他真的是连一次失误的机会都没有。一次失误,就会令他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没有搞清楚行刺目标的真实情况”?!事实并非如此。
看来张玉还是有些“误会”对手了。
张玉虽然有些“误会”对手,可对手对张玉却是越来越重视。
第293章 皇帝陛下的难言之隐()
那三名诱饵抛出去之后,张玉并没有尾追而去,这使对方那名依然潜藏着的杀手稍微心生意外。'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是的,仅仅是稍感意外,而不是大感意外。因为这样引蛇出洞的花招太过简单,被人识破也就根本不足为奇。
而令对方最感诧异、或最感意外的是,张玉自始至终都像是横亘在自己与袭击目标之间,根本没有一点儿要去“咬钩”的意思。哪怕对方那几人正在移动之间、或自己稍有移动,对方也都是随即调整了脚步,仍然是处在阻断自己袭击的位置。
这才是令杀手最感头痛,或是最出乎他的意料之处,“看来自己的这趟任务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或者,换句话说,自己的要价还是少了!”他在心中暗自忖道。
说实话,从一开始,他并没有指望张玉彻底被自己的雕虫小技所迷惑。这不现实,自己也没有那么天真。他只希望当那三人发起第一波攻击,或在第一波攻击没有完全达到目的而现身跑路时,张玉能够在“追”或“不追”这两种选择间,出现一瞬间的犹疑。
有这一瞬间的犹疑就足够了。
这一瞬间的犹疑,足以使张玉的思维和脚步出现短暂的停滞,这样目标就会完全暴露出来,而他就可以一击而中了。
张玉没有出现任何的犹豫,始终卡住了位置,将身体周围一定的范围,都笼罩在自己的卫护之下。而杀手自己又没有一招将对方置于死地的把握,若是出手不中,自己肯定会彻底暴露。
他相信张玉也只是确定了自己大概的位置,即便能够确定自己就在这棵大树上,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现场就只剩下了自己这一名杀手。
若是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又相当肯定只有自己一人按兵不动,张玉即便不是直接发起攻击,也会发出信号,令赶来增援的同伴围攻自己。
因为他已经清晰地感觉到,有很多高手正在迅速地向这边蜂拥而至。
他有些心灰意冷,并在“出手”和“跑路”之间出现了极其短暂的犹豫。没想到本来是要对方左右两难的事情,反倒临到自己的头上。
跑路只是意味着暂时的失败。虽然对方肯定会加强防备,下一次的袭击也肯定更是难上加难,可也并非就完全没有了机会。出手的成功率显然极低,而且自己彻底暴露之后,恐怕能否顺利脱身都成为一个疑问。
事情是明摆着的,并不复杂,因此在众多高手前来围攻之前,他就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他不是怕死。他这一生,注定是与死神相伴。他最怕的、或是最不能接受的是,在没有完成任务之前,他就“身先死”,那真的是死的毫无价值。
“王嵪、李庚留下,其余人……目标,西南方向,”张玉丝毫未动身形,只是沉声下达了指令。
对方一直没有再次发起攻击,就说明自己目前所占据的位置是最恰当的。因此,在王嵪和李庚肃清周围之前,他是不会挪动的。
不过,看着杀手远去,张玉大舒了一口气。但是,他是不会掉以轻心的,更不会亲自去追击那名杀手。不仅如此,他还特意留下了两名帮手,以防备万一的又一次的调虎离山。
至于能否追上,或是生擒那名杀手,张玉此时是不抱多大的希望,而且也是无暇顾及。
对方既然能够潜入戒备森严的信王府,恐怕要想离开也并非难事。不过,好在还有五城兵马司,还有锦衣卫镇抚司,在偌大的京城中搜寻杀手踪迹,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通知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镇抚司,从此刻起全城戒严,城墙之上进行不间断巡查,”张玉虽然只是个正五品的千户,可遇有事关皇帝陛下安危的事情,他还是有着向三品的锦衣卫镇抚司和一二品的五城兵马司发出“建议”的权利,“次日起,各城门要至少关闭十二个时辰,城内要进行彻底盘查……”
“张玉啊,”皇帝陛下打断了张玉。
“臣等酒驾来迟,罪该万死,”张玉本想让传令兵离开之后,自己再行请罪,现在既然皇帝陛下召唤了,就马上与王嵪和李庚一起跪倒在皇帝陛下面前。
“起来吧,不怪你们,”皇帝陛下轻声说道。
“臣等死罪,请皇上处罚,”张玉等人依然长跪不起。
“先期逃离的刺客……可曾拿下,”皇帝陛下沉声问道,对于他们的请罪却置之不理。
“回禀皇上,三名刺客已尽数拿下,”王嵪回禀。
“那好,加紧审讯,其他的……就不必大动干戈了,”皇帝陛下见他们并不起身,也就不再就此饶舌,而是发出了自己的指令,“循着他们几个追去的方向,在一定范围之内进行盘查也就是了,城墙之上今晚就按你的意思,进行不间断巡查,可次日城门该何时打开……还是依照惯例吧,”
“臣……遵旨,”张玉叩头领命。
其实,张玉只是起初对皇帝陛下的指令有些不解,可在微一转念间,就明白了皇帝陛下不愿大动干戈的初衷。
对方若是数人,若是那三名刺客依然在逃,他们的目标大,不易躲藏,因此大动干戈一番,犹有捕捉他们的极大可能。可如今三名刺客已经拿下,虽然也不能就此断定刺客就剩下了孤身一人,可对方成为孤家寡人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从对方毫不犹豫地将三名刺客弃之不顾这一点来看,也是说明那尚未出手的刺客喜欢独来独往。或者他们干脆就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也未可知。而非常明显的是,最后的那名刺客虽然未曾出手,可这次的刺杀事件以其为主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在偌大的京城之内,要想捕获一名独来独往的刺客,显然是不可能的。城墙再高,巡查再严,也有露出缝隙的时机。这对那些独来独往的杀手来说,根本不能成其为困住他们的藩篱,一点点的缝隙就足够他逃之夭夭了。
而除此之外,皇帝陛下也还是有着难言之隐的。
第294章 皇帝陛下的难言之隐(续)()
皇帝陛下的难言之隐在于,若是为了搜捕刺客而实行全城戒严,就要同时配合以至少十二个时辰之内所有的城门紧紧关闭,如此才能称得上戒严,如此才能收到效果。
可是如此一来,不仅势必要造成民间工商买卖的不便,进而肯定会引起市面骚动,物价不稳,升斗小民的生活也会大受影响。朝廷虽然说是全城戒严十二个时辰,可百姓信不信那就难说了。若是再加上无知者、以及别有用心者的鼓噪,甚至很快就会引起全城性的大恐慌。
如此蔓延下去,朝廷内部相互攻讦肆起,朝廷内部的紧张情绪大炙,也肯定不利于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这是其一,也是可以说的出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还有其二。若是开始全城戒严,那不论是民间或是朝堂之上,肯定会有好事者相互打探缘由。若是打探不到,恐怕各种谣言就会肆起。而朝廷为了平息民间朝堂的无端揣测,势必要进行一定的澄清。而可以相信的是,这澄清嘛,也肯定不会据实以告。
如此一来,不仅不会使谣言偃旗息鼓,恐怕更会甚嚣尘上。
而这却绝非皇帝陛下所愿意看到的。
此次信王府的刺杀事件,虽然有其刺客方面的客观原因,可归根结底,是因为皇帝陛下为了某些不可喧之以众的事情,执意将一众贴身护卫驱离到外围。
不要说信王府所有的护卫全都不离皇帝陛下周围,只是那八名贴身护卫不离左右的话,即便有那么几个宵小之徒意图不轨,恐怕也会摄于皇家威势,而不敢轻举妄动。。l再退一步说,即便他们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鬼鬼祟祟摸进了信王府,若是有那么多护卫在左近,恐怕也不会出现流血事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