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的包围圈,每天都在缩小,从最初的三十里,转而缩小到十里,一个星期后,数里之外,湘军将士就能听到太平军人马的嘶喊。被困湘军兵力粮草都近枯竭,所能依仗的,只有此前占据的几座太平军砖垒。
李续宾站在砖垒的最高处远望,十里之外,密密麻麻的都是太平军的人马,而且太平军合围之后,将丰乐河的河堤掘开,河水将圩田灌成了水洼,湘军突围举步维艰。同时,太平军把火把投掷到湘军的帐篷上,由于帐篷被雾气浸湿,没有点燃。湘军炮弹罄尽,就用破碎的铁锅、瓦片代替,开炮还击。
李续宾知败局已定,写下了遗疏稿,又草草写了几行家书,将其交给部将周宽世,嘱咐他突围后,带给在湖北的弟弟李续宜。随后,李续宾仗剑怒马出,僚佐以下从者六百余人,赴贼深处:“兄弟们,奋力杀贼!”
就在李续宾冲杀太平军,陷入绝望之时,他的四周一阵阵轰隆轰隆炮响,太平军纷纷人仰马翻。固守南岸的李续宾族弟李续焘看到一艘蒸汽军舰顺河而下,军舰上的桅杆上挂着斗大的“曾”字,军舰上重炮炮口对准太平军乌压压的人头,不断开火,开花炮弹将无数太平军送上了天空。他激动对身后的三千湘勇喊道:“援军到了,曾家的援军到了!”
这时,一身戎装的曾纪泽站在军舰的舰桥上,面带微笑,镇定自若指挥炮击,心想:“不早不晚,我回来得正是时候!”
第六十七章 新三河大战(2)()
曾纪泽乘坐的军舰,排水量将近两千吨,火力是六十四门巨炮,舰首和舰尾都有快炮。这艘军舰伪装成商船,在上海码头加完煤,从黄浦江到了长江口,然而沿江而上到了安徽,航行上千里,冒着蒸汽,发出巨大的轰鸣,两岸的太平军都视之为怪物,不敢靠近,偶尔有胆子大的太平军将领派水军乘着木制快船拦截,但无异于螳臂当车。曾纪泽也毫不客气下令全部击沉。路过湖北时,曾纪泽还让苏慕白给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送去了一封书信,请他速带援军去安徽。到了三河镇,时至中午,浓雾已经散去了大半,曾纪泽下令全力炮击太平长毛。
包围李续宾的太平军,没防背后来了这么一艘移动的巨炮舰,死伤惨重,乱了阵脚。就在这时,南岸忽然又杀来一支湘军人马,旌旗上挂着斗大的“李”字,为首的乃是一书生模样的将领,和李续宾的外貌有几分相似,正是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他接到了曾纪泽的书信,说他哥哥李续宾在安徽三河镇有性命之忧。
李续宜从小就跟他哥哥相依为命,他哥哥在外挣钱供他读书,有时还上山打猎为他改善生活,他接到曾纪泽的信,意识到他哥哥有危险,他不惜犯下死罪,带人闯进武昌总督衙门,挟持了湖北督军官文,逼迫他同意出兵援助。胡林翼帮助他暂时平息了官文的怒火。然后,李绪宜亲自带自己统率的一千七百人,加上胡林翼部下的三千多楚军,组建成五千人的湘勇战团,杀奔三河镇。
李续宜自己也是一员猛将,跟哥哥一样原来同事罗泽南。以文童从军,援江西、湖北。咸丰三年太平军围攻江西省城南昌李续宜随罗泽南赴援。此后,一直隶李续宾部,转战江西、湖北。湖北巡抚胡林翼以其“功多为续宾所掩”,疏陈清廷,得进授知府衔。在咸丰七年春,他独领一军计1700人攻九江,旋自江西瑞州赴援湖北,会同胡林翼楚军,参与阻击太平军于黄州、蕲水、黄冈一带,占小池口,升道员,赐号伊勒达巴图鲁,他打起仗来也毫不含糊。
“兄弟们,跟我杀光长毛!”李续宜大吼,为了救哥哥,杀红了眼,他带着五千人杀到北岸,四进四出,杀死杀伤太平军将近两万人,太平军大乱。
这时,在南岸的李续焘见太平军乱了阵脚,也指挥以逸待劳的三千湘勇杀到北岸,冲杀了几番,太平军扛不住了,退到了三河镇里。曾纪泽调用军舰上的巨炮轰击三河的工事和砖垒,炮火十分凌厉,很快就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李续宜带人冲杀过去,太平军抵挡不住,就从三河镇撤退了。李秀成本来在陈玉成的地盘打仗就不太积极,这次只是碍于天王洪秀全的面子,才配合陈玉成,他见手下伤亡惨重,便率部退回到了白石山驻防。
李续宾和曾国华的部下见援军已到,后部的太平军已经溃逃,前面是陈玉成的大军,杀不过去,便杀回南岸去了。在三河镇的原太平军官衙,李续宾和弟弟李续宜热烈相拥,李续宜热泪盈眶,抱着满身血迹的哥哥说:“大哥,我差一点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曾国华的衣服上也是沾满了血污,他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见到快两年没见的曾纪泽,拥抱着他,说不出话来。
曾纪泽对曾国华说:”六叔,现在贼军甚众,我们最好不再进攻,占据三河之后,这里粮草和弹药充足,我们应该就地休整,以逸待劳。我来的路上,已经给九叔去信,他拿下吉安府,就会马上赶来援助安徽。“
曾国华这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奇袭庐州方案太冒险,便和李续宾商议,收拾重整了湘军,大约还有五千人,加上李续宜从湖北带来的五千人,共有一万人的战斗部队。再加上曾纪泽带回的巨舰和两千海陆特战兵,可以守住三河镇。
曾纪泽还对李续宾说:“长毛人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时捻贼。等我们稳定下来,湘勇最好也能团结安徽当地的团练,这样我们拿下安徽的希望就会大很多。庐州(合肥)当地的团练,人数不少。我有一些了解,李鸿章、刘铭传、张树声等人,都是难得的将才,手下的团勇也都能征善战的。”
曾国华说:”贤侄说得有道理。我这就派人去联系看看。”
曾纪泽说:“总之,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打击长毛。另外,我们还要趁逆首洪秀全没有完全信任李秀成和陈玉成,派人混去江宁附近,散布谣言,说李秀成、陈玉成等人拥兵自重。我相信以洪逆多疑的性格,一定不会无动于衷。这样一来,我们拿下整个安徽就要容易很多。”
李秀成先率部撤退到白石山,陈玉成十分恼怒,派人去质问李秀成为何当逃兵。
李秀成也觉得自己很委屈,部下伤亡惨重,他告知陈玉成,湘勇的援军已到,不宜再强攻。
陈玉成不听,觉得必须马上夺回三河镇,他派兵三万,围攻三河。但是三河镇易守难攻,太平军缺乏重炮,河面又被曾纪泽的巨舰控制,根本很难靠近,如此攻了十来天,三万人损失近一半,还是没有攻下三河。
这时,曾国荃派来的援军八千人也赶到了。曾国荃复出后,带兵打仗还是一样彪悍,屡败太平军,陆续收复峡江、吉水、太和、龙泉、万安等县城,到1858年9月21日,曾国荃就率部攻陷了吉安府。这个时候,曾国荃得到了以知府尽先选用、并加道员衔的赏赐。
攻下吉安以后,曾国荃本来打算回家住半年,但接到曾纪泽的信,立即率兵赶赴安徽三河镇,沿途还收复了景德镇和浮梁,至此,江西全境被湘军收复。
曾国荃所率湘勇敢来安徽,使得陈玉成剿灭来犯的湘军计划泡汤,他也不得不调整战略,太平军转攻为守,特别是加固了庐州的城防。两军大有在合肥进行决战的势头。
第六十八章 石达开受挫(1)()
曾国荃的援军赶到安徽三河镇之后,陈玉成的太平军不得不转攻为守。曾纪泽派人给曾国藩送去家书,曾国藩听到六弟曾国华和李续宾安然无恙的消息,心病顿时好了,他对儿子曾纪泽的归来,更是深感欣慰。
曾国藩分析了一下安徽的战局,同意曾纪泽的想法,他去信让曾国荃、李续宾、李续宜部的湘军,继续留守三河镇,巩固在太湖、舒城等地的军防,并亲自给学生李鸿章等安徽团练首领写信,让他们协助湘勇巩固湘勇在安徽的根据地,徐徐图之。曾国藩进军安徽的战略,是在对付翼王石达开部之后,便赶赴安徽拿下庐州和安庆。
但是,石达开的部队,一直都在浙江和福建跟清军打游击战。石达开的部队跑到哪,朝廷就让曾国藩的湘勇跟过去,曾国藩的部队很是被动,他拿下安徽的战略一再被推迟。
自1857年6月石达开出走之后,石达开率部在江西盘桓四五个月,何去何从,始终举棋不定。期间,一些太平军将领,比如杨辅清、石镇吉、朱衣点、傅忠信等宣布归附石达开,加上天地会首领带人来投奔,翼王部在江西能战的兵马,就达到三四万人,驻军抚州府城临川。
这时候,石达开仍然是太平天国江南太平军的“通军主将”,他可以在太平天国江西的地盘上立足,将自己的人马重新整编训练。石达开在江西的第一场大仗,就是解救赣江西岸的临江、吉安两府,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在那里被曾国荃的吉字营围困,在打一场几乎绝望的垂死战斗。
石达开的想法,是率部从丰城、新淦等地进军瑞州与临江、临江与袁州之间,首先收复这里的失地。这个计划若能实现,不仅可解临江之围,夺回失守的袁州、瑞州,而且将会一举夺得江西战场的主动权:南下即可唾手而解吉安之围,东进威胁南昌,北上则兵临九江。但残酷的现实是,石达开的部队,没有水师,他的大部队欲渡赣江,可是没有大的兵船,民船也都早被彭玉麟的水师拘集到西岸去了,他从小港中抓到了一些小渔船,但渡河时却又被湘军的内河水师不断在江上巡逻的炮船所击毁,死伤无数,只能望江兴叹!
如此耽误了两三个月,石达开率部从临江府东岸的樟树镇试图强渡赣江不成,又继续南下,七天之中行军二百里,直到吉安府东岸的吉水都强渡不成。最终,临江府在十二月初八日陷落,他的岳父黄玉昆英勇战死。石达开锥心痛惜,但已无可补救,他辜负了发妻生前的愿望,觉得不该让岳父回最危险的前线。
到了1858年,林启容的部属在九江告急,救与不救九江,成了石达开面前的一道难题。实际上,石达开已经无力去救九江。
当时再九江地区,李续宾等部的湘军重兵云集,长濠坚垒,以逸待劳,石达开如果贸然将有限的人马投入九江城下与敌人正面交锋,是反主为客的下下策,极可能与对方陷入混战中无法自拔,难以扭转乾坤。
最要命的是,天王洪秀全在1858年已经重新任命五军主将,实际上剥夺了石达开在江南“通军主将”的职权,而且还借此拉拢石达开的部署杨辅清。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实际上已经没有名义再留在太平天国属区了,因为这些属区有了新的全军主将,听命于新统帅,别说运筹帷幄,石达开的部队在这些地区难以自处,连进城都困难,无法再停留在太平天国地区,他不得不做出远征江浙的决定。
石达开这时也没有很好的战略部署,他的想法是打一地算一地,专挑清军兵力空虚的地方流窜作战,想开辟一些自己的根据地。
1858年4月14日,石达开率部进军浙江,经过几天的血战,攻克浙江江山县。此后数日,驻扎在广信府的石达开主力分为六队,陆续进入浙江,石达开想在富庶的江浙地区立足,慢慢扩充自己的队伍。
此时,清军在浙江境内的兵力极其空虚,于是石达开分兵两路:他亲率主力三万人直捣江浙的重镇衢州,另一路由他的亲信石常吉率领数千人攻打常州、开化,阻挡清军增援衢州。
石达开这时进军江浙并没有错,浙江是鱼米之乡,清军的兵力薄弱,而且比较富庶,是打开新局面的好去处。石达开率军进入浙江,最终想夺取杭州,那是清军江南大营的饷源所在。清军必定全力分兵援救,不仅可以减轻清军围攻天京的压力,也可乘此开辟石达开兵马在浙江的根据地,可谓一举两得,同时由杨辅清进军福建,两人通力合作,建立浙闽根据地。杭州在南宋时期就是都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石达开认为适合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石达开的大军浩浩荡荡从江西的抚州、建昌经江山、常山进入浙江,数万人进攻浙江,浙江巡抚惊惶失措,赶紧向各方告急,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抽出五千人马,驰往浙江堵击太平军进攻杭州的道路,江西的湘军和绿营兵也纷纷跟踪而到,而石达开计划先取战略要地衢州,而后直扑杭州。
可惜的是,行军打仗从来都是以实力说话。当时石达开用兵狡谲轻脱,从不与清军正面硬撼,专拣清军防守的漏洞下手,石达开所率部队从来不作打硬仗的准备。石达开的新部队,很多是天地会的人,以前没上过战场,号令不严,训练不精,攻城守寨技法极为粗劣,拣到清军软肋,一拥而上,士气如虹,战事稍见吃紧,则抱头鼠窜,跟“蚁贼”没什么区别。
石达开率部入浙江,也只是抱着摸石头过河,拣到清军兵力薄弱处就下手试试的投机想法,并无全局性战略部署。在江西等地驻留数月,石达开甚至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惨烈的攻城战进行任何准备,石达开部在衢州攻城所用吕公车为现场赶制,士卒也没有接受攻城甚至搭建营垒的训练。在浙江战前,没有进行细致的战略谋划,究竟取浙江还是入福建,石达开没有清醒的认识,他对于将要爆发的战争全无预计和准备。
石达开亲自率部三万进攻衢州,主持衢州防务的总兵饶廷选从江西玉山赶回,手下只有不到一万人。如果在以前,拿下衢州没有问题。
石达开亲领一军,攻击衢州大南门,分两路兵攻小南门和小西门。饶廷选毫不畏惧,分头迎击,与石达开激战。
大战数日,石达开的部队竟然伤亡惨重,衢州城竟然还固若金汤。石达开感觉不妙,攻城信心有一些动摇。就在这时,清朝西安将军福兴援军5000人赶到衢州,清军两路夹击,在浮石渡一带大破石达开,斩杀数千人。
石达开不得不率军退却,在龚家阜一带扎营数十座,企图围困衢州,但他一攻城,就遭清军前后夹击,如此两次之后,他的部下损失上万人,军心大乱。
更要命的是,这时石达开缺乏约束部众的能力,这些天地会的新兵,本来就是各地的流氓,这时兵败,原形毕露,石达开的部下在衢州四处抢掠乡民,当地乡民自发抵抗,将石达开在铜钱岭一带的营盘悉数烧毁。
火烧连营,石达开大军受挫,他望着这腾腾的焰火,内心十分痛苦。没想到进浙江的第一把火,烧的竟然是自己的大营,死伤无数。
这时,饶廷选和福兴见状,也率大军奋力杀出,石达开部大败,清军将石达开所部的据点营地全部拔除。
石达开率部躲到了深山老林里,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无能,曾国藩的湘军都还没来浙江,自己竟然就连一个小小的衢州都攻不下,更别说杭州了,占据浙江更像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笑话。
石达开举目望着苍天,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深深挫败感。但是,天京,这时也注定是回不去了。前路在哪?希望在哪?石达开也并不知道。
第六十九章 石达开受挫(2)()
石达开兵败之后,并没有立即退走,他这个沙场老将,意志力也是相当顽强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更何况他还有另外五路人马能战。很快,石达开再次纠集了五万人马,进攻衢州。这一次,石达开汲取上次兵败的教训,严肃军纪,集中火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