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185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腾1856- 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隆。接着,又进犯台北。巡抚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纷纷逃回大陆。6月7日台北被日军攻陷。

    这时刘永福在台南发出联合抗日的号召,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绅民推举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领导抗日斗争。刘永福坚持不受,仍以帮办之职,统率防军与台湾义军抗敌保台。

    1895年8月中旬,战争转入台中。为了保卫彰化,黑旗军和台湾义军在大甲溪一带同日军展开激战,取得全胜,缴获日军枪械甚多。后来,日军不甘失败收买奸细带路,偷袭黑旗军后路,大甲溪遂为日军占据。大甲溪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攻占台中等地。刘永福被迫率军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刘永福部将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三百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尔后。云林、苗栗亦相继沦陷,接着嘉义告急,刘永福命令黑旗军统领王德标迅速率领所部七星队北上增援。又派部将杨泗洪率黑旗军各营及各地义军密切配合,并亲赴嘉义前线坐镇指挥。由于黑旗军与义军的英勇善战,在刘永福的指挥下,各路义军协力作战,此役获大胜,杀敌近千人。并相继克复云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军和义军在连续苦战之后,断晌缺械。刘永福派人回大陆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济,反而将内地募捐援台款项强烈扣留。并下令严密封锁沿海,断绝对台增援。刘永福痛心疾首,发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的悲叹!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师团增援台湾。嘉义一战。日酋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中将重伤毙命。

    10月15日,日军进攻台南东南的打狗港。刘永福的养子刘成良率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后来守卫炮台的兵士饥饿不能战,刘成良率部退守台南。

    这时,据守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与进攻的日军展开白刃格壮举,孤军不敌,台南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月18日。刘永福召集部将会议,商讨战守之计。未得结果,次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手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当晚,日军攻城益急,城内弹尽粮绝,在艰苦的恶战中,士兵筋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

    刘永福见大势已去,仰天捶胸,呼号哭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

    当天深夜,刘永福带领养子刘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后搭上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军占据。

    正所谓“虎将无犬子”,刘成章听了曾纪泽的话,说:“多谢皇上挂念,家父安康。我马上去传令,十分钟后开始狼毫演习。”

    曾纪泽点点头,跟着皇宫卫兵一起来到了看台旁一个类似掩体的地方。整个掩体是由混凝土构成的,一半位于地下。另一半则在地面,曾纪泽等人进去之后,正好可以从窗口往外看,十分安全又不妨碍观战视野。

    等三位驻华大使也都进去之后,吴佩孚右手一挥令旗,演习开始。

    得到旗令之后,六辆坦克战车缓缓启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然后用并不是很快的速度,缓慢向着对面的堑壕推进。

    见坦克装甲车启动了,堑壕里的士兵们也得到了命令,纷纷使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武器,朝着那六个大号的铁靶开火。

    他们的武器是英军和德军在战场上常用的武器:6。8mm口径的的毛瑟步枪和8mm口径的马克沁重机枪。毛瑟军用步枪子弹是8mm弹,德国的mg08重机枪也同样使用这种弹药。这些武器的火力都是不错的,再加上那六辆装甲战车又那么的显眼,几乎所有的火力,都被打到在这六辆坦克战车身上,坦克战车外层有保护装甲,砰砰砰的子弹打得火星四溅。

    因为是实弹演习,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法国驻华公使奥居里都睁大了眼睛

    更想看看“坦克”到底有什么神奇。他们看到,尽管被打得火星四溅,这些坦克战车没有丝毫受到阻碍,该是什么速度前进,依然是什么速度。

    六辆战车无视堑壕里的火力,继续着自己的任务,很快突破堑壕所组成的防线。

    曾纪泽对几位驻华大使说:“先生们,请注意,这些坦克战车,并没有朝堑壕里的士兵进行反击,不然的话,堑壕里的士兵将不是被坦克顶端的机关枪和火炮打死,就是如蚂蚁一般被碾死。”

    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上过战场,他是军人出身。用新奇的目光注视着场上的那些东西,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曾纪泽说:“等着瞧吧,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三位驻华大使听曾纪泽这么一说。紧紧盯着

    那六辆战车,只见这些坦克突破各种轻重火力的阻扰,迫近了堑壕的前沿。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们目瞪口呆,

    那些重量以吨计算的怪物,履带快速转动,在壕沟的上方悬空。在惯性之下,这些战车轻易越过了两米多宽的壕沟。这些曾经在战场上不知道杀死过多少军人的工事,在这六辆战车的面前。像完全不存在一样。

    演习结束之后,刘成章回来给曾纪泽他们介绍这些坦克的性能:“前者庞大的身躯,可以用来装载十几位士兵,对堑壕阵地进行突破。还有装备的机枪。同时开火,火力绝对不输于马克沁重机枪,而且看口径的话,那些炮塔上装备的机枪口径明显要比目前装备的马克沁机枪大一些。另外一种坦克车,装备的是火炮,和火炮一起并列装备的同样是一挺机枪。”

    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军人出身,他说:“如此一来,这两辆坦克的用处似乎也就可以看的出来了。前者是用来突破堑壕等防线,肃清敌军的步兵。至于后者,虽然同样可以兼顾前者的功用,但更多的用处恐怕还是对付炮兵和坦克。在今天之前,我还从没听说过其他国家有类似的装备。”

    刘成章说:“克林德大使,你说得很对,果然很识货。”

    克林德说:“能不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些坦克的参数?”

    这些坦克战车到1908年为止,在国内还属于高度机密,是绝对不会向外人透露的。刘成章并没有多说些什么,而是转过头来看向曾纪泽。曾纪泽含笑点了点头,说:“简单介绍一下不碍事。”

    刘成章这才开始介绍,这两种装甲战车是经过无数的测试之后,最终定型的两种装甲车辆,目前中国将这中兵器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装甲输送车,另一个则是装甲战车。所谓的装甲输送车,本身体积够大,内部可以装载至少一个班士兵的运兵车辆,就和卡车有些类似,但是防护能力更强,而且本身也有很强的火力,可以在较为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作战。那个体积较大的车辆便是第一款定型的装甲输送车,长10米,宽4。1米,高3米,全重30吨,装备2挺13。6mm口径重机枪。装甲车的正面装甲是最厚的,有50mm厚度,侧面及其他几面的装甲厚度则为20mm,装甲车以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时,越野4…8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

    听了刘成章的介绍,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问:“现在的机枪口径一般是8mm,刚才你说坦克上装备2挺13。6mm口径重机枪?”

    刘成章大笑说:“这个是我提议的,我让军工厂的人也稍微研制了一款大口径重机枪。就目前来看,这种机枪的性能非常不错,不但可以用于步兵作战,而且也可以装备在飞机上,并且也通过了可靠性的测试,只是在重量上还稍微有些问题,所以短时间内还只能装备在战车上,也只有这些几十吨中的战车,才能轻易使用这种可怕的武器。”

    接着,刘成章开始介绍第二种主坦克,这种坦克战车的全重为18吨,装备200马力发动机,乘员组的人数为3人,公路速度20公里/小时,越野15公里/小时,另外装备有一门机关炮和一挺并列机枪,炮塔及车体正面装甲为50mm,侧身及后部为20mm,同时炮塔本身是可旋转的,几乎毫无死角,他介绍说:“这种武器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摧毁敌方类似的存在,我们认为如果这种装备出现在世人面前,其他国家是一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法国驻华公使奥居里亲眼见识完坦克的威力,都很兴奋。特别是德国驻华大使克林德,他是军人出身,意识到“坦克”在堑壕战中的巨大潜力,接连给柏林发了三封电报,推销中国的这种“秘密武器”,其中一封发给了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

    在卢森堡德军总部的施利芬接到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的电报,如获至宝。因为德皇威廉二世自西线和东线大战以来,就经常到德军总部询问战况,他的露面让施利芬很头疼,小毛奇也一样。德皇威廉二世每天总要询问德军胜利的消息,他这么心切想要德军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想穿上最华丽的皇帝制服,到被德军占领的城市去阅兵。一听到德军失利的消息,德皇就很沮丧,像是一个急躁的少年一样对施利芬和小毛奇大喊大叫,有时甚至想把施利芬的德军总参谋长职位给小毛奇,或者自己亲自指挥。

    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当他听说中国有一种专门针对堑壕战的秘密武器时,马上赶回到柏林,会见了正在柏林访问的中国外交特使梁士诒一行,准备下大订单。

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 
德国方面,当时任外交大臣的皮洛夫也参加了谈判。他曾公开说过一句巨牛x的话。将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暴露无疑:“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会场上,中德的外交成员经过一番客套礼貌的寒暄后,很快就步入了正题当中。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首先发言,他对梁士诒说:“德国政府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希望能从贵国政府的手中得到坦克相关的技术和成品,大概一百辆左右,为此我们可以提供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

    梁士诒微笑着说:“人们都说德国人实在和认真,今天算是领略到了。我们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还有生产许可证,但条件是贵国政府不但需要提供一笔现金来购买成品坦克,并且,每辆坦克都要求收一笔专利费用,这个条件不算过分吧?”

    专利,是中国人相对比较陌生的一种东西。但却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各国通行的发明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有权力,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力。这个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极为重要。这是短期收益和长期受益的关系,就像是读者看盗版和看正版小说的区别一样。如果大家都看盗版,作者没有收益。他就没有动力写好作品来回报读者。最后大家都只能看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专利也一样,如果大家都去盗版和模仿,搞发明创造的人就没有动力了,这样社会创新的氛围就败坏了。

    德国也是一个十分重视专利保护的国家,所以梁士诒提出要收专利费,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和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都觉得这是合理的,这一点两人都是倾向接受的。

    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有点迫不及待让梁士诒报价,因为德军没有足够的战略物资打持久战,实在是耽搁不起时间。

    梁士诒说:“既然德国如此实诚。那我们中国人也就不绕弯子了。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中国每一辆坦克的生产成本在二十万银元左右。如果订单在500辆以上,我们考虑每一辆再收取二十万银元的专利费。也就是两亿银元左右,不过这次交易我们中国只收黄金。”

    当时一辆豪华汽车也就一万银元左右,中国的报价一辆坦克40万银元,实在有点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对梁士诒的回答不怎么满意,这至少比他们心中预期的标准要高出四倍。

    于是,中德双方很快便争论了起来,梁士诒却说中国的让步非常有限,因为现在规模化生产坦克还有困难,没办法批量生产,所以价格比较高,如果德国不买,他考虑到伦敦去碰碰运气。

    德国自开战以来,军费开支猛增,觉得坦克这价格实在太贵了,这也让谈判陷入了僵局,整场谈判一直谈了一个多星期,也没能谈出什么成果来。照这个情况继续下去,恐怕再过一个月,这场谈判也未必能谈妥。

    然而现在毕竟是战争时期,一切都要从速进行。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有点不耐烦了,前方的战事让他心情很不好,他一个劲给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施加压力,为了扭转西线战场上的形势,同时也是为了德国的颜面,德皇威廉二世也要求皮洛夫尽快谈妥这项谈判,“哪怕为此多付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有了德皇的这番表态,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许多,最终这个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德皇专门从皇家的私库里拨出了一笔专款赞助。

    皮洛夫很快就同意了中国的条件,并且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根据最终协约上的条件,为了支付坦克的专利费用,德国政府应当支付中国政府每年一千万银元,同时只要战争还在继续,德国每年都需要从中国购买至少一千辆坦克。

    曾纪泽收到消息之后。大为高兴,历史上的中国,只有向欧洲列强买武器的份。比如曾经向国外购买过飞机,当时是民国二年春。中国采纳总统府顾问、法国驻北京公使馆武官白理索的建议,决定购买飞机。北洋政府并利用借贷方式获得欧洲列强三十万银元的借款,并由财政部拨出其中的二十七万银元交由法人博乐,经他向法国高德隆飞机公司购得该厂的高德隆g…四型双翼教练机十二架,其中四十匹、五十匹及八十匹马力的各四架,以及修护厂里的维修器材和设备。现在中国的坦克可以出口德国,得到这么一大笔订单,坦克工业以后肯定会蓬勃发展。美国人也没办法说些什么。谁叫他们无法提供德国需要的产品呢。而中国却能。

    况且从中国运送战略物资到欧洲,比美国要方便,中国产品的价格相对更低,更有竞争力,这也符合自由贸易的标准,当然,在当时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谈自由贸易,多少显得有些可笑。不过这时的中国,也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已经拥有强大的海军和陆军保证自身的利益。

    曾纪泽心想,德国人既然买了坦克,那么接下来英国人、法国人和俄国人也不会无动于衷,中国的军工业会从这次大战中获得飞跃。

    梁士诒一行在柏林获得一笔大的订单后,马不停蹄去了伦敦。伦敦当时处于一片雾霾当中,伸手不见五指。因为18世纪开始,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工业革命的象征,密密麻麻的烟囱不断排放着黑烟。

    也就是说,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烟尘与雾混合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